好了各位,本期咱們接著上期的內容,繼續分析一下德川信康之死是誰的本意。
5 織田信長
以下是幾處史料的比較:
根據《松平家忠日記》記載,早在事發前一年(1578)的正月,織田信長曾經來到岡崎,探望女兒,調和兩人關係。這個記錄和太田牛一的《信長公記》說那時信長來到三河跟尾張交界的地方打獵吻合。松平家忠是當時岡崎的家臣,生於1555年,戰死於1600年的關原合戰的前奏——二條城之戰。他寫的可以說是真真切切的當時人的記錄,而且死於德川幕府建立之前,自己寫的日記應該完全沒有傾向和美化任何人的必要。連他這樣的下面人都知道城主信康和織田五德家庭關係不和睦,可知事情是鬧得多麼劇烈。
出自三河物語有一說法為:信長見信康儀表不凡,唯恐自家地位不保,故意捏造信函逼迫家康除掉嫡長子。但此說漸不被採信,因為在另一本史書《松平記》中則是提及「讓其(信康)自殺之事,在天正七年八月朔日向信長報告了。若信長也因此而震怒的話,則任由他的意思來決定了。」這就是完全相反的記載了,將織田信長由主導者,改為被通知者的角色。
#6 酒井忠次
再看酒井忠次,德川家臣中四大天王之首,自從德川家康還在寄人籬下的做人質時就陪伴著照顧家康的人。三河物語的詳細說法是他沒有為德川信康辯解(甚至有可能添油加醋的描述信康的惡行),造成後來織田信長下令殺死信康的結果,德川家康非常怪罪酒井忠次,給他的領地遠少於另外三個「天王」。甚至在後來酒井忠次退休以後向德川家康懇求增加自己兒子的領地,被德川家康反過來諷刺說「就你知道心疼自己兒子嗎?」還有一次,與忠次父子一起觀賞幸若舞時,看到為了主公而獻出自己兒子首級的場面時,家康流淚說「你們看看啊」。
所謂家中權力爭奪說,則是《三河物語》強調了酒井忠次在信康之死的責任問題,歸咎給酒井忠次未有效替信康辯護或加罪於信康,但在流傳下來的《信光明寺文書》則收錄了家康寫與織田信長側近堀秀政的書信中表明:「此次派左衛門督(忠次)(向信長)報告之事,得到信長的懇切響應,實不勝感謝,而有關三郎不自重之事,已在去(八月)四日把他趕出岡崎城了。
#7 最後說德川家康
至於何以德川家的父子相爭會演變至不死不休的局面,則有兩個不同說法,其一為武田內應說,此乃延續過去織田信長主導論的理由,雖然當時德川家中確有零星與武田家內通情事,但就信康本人來說並無實據。
另外就是比較陰謀論的家康追放說,由於德川家長期支持織田家的戰事,對三河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因此以石川數正為首的三河派的重臣打算擁立信康繼任,才招致德川家康反撲,此說亦無實證,只是從事後三河重臣大量變動如信康的傅役小河城主石川春重父子及本多重富被命自殺,家老中的松平康忠、天野貞久、榊原清政被廢,鳥居重正被送到奧平家看管,植村家次出奔,伊奈忠次更連累其父小嶋城主伊奈忠家一起出奔進行推測。
#8 另外,為什麼是1579年呢?
德川秀忠是1579年5月出生的。所以有可能自從德川秀忠一出生,德川家康就沒打算再讓信康做繼承人。
德川家康第一個老婆築山殿,年紀比自己大,是他在今川家做家臣的時候被今川義元塞過來的老婆,本身就身份不對等,也談不上有什麼感情基礎,婚後兩年生下長子德川信康。
二兒子結城秀康,老媽叫於萬,於萬是築山殿的侍女,後來侍寢德川家康,懷孕了。築山殿十分嫉妒氣憤,就讓人鞭打她,然後剝光她衣服捆起來扔到森林裡。後來被耿直忠心的家臣本多重次解救,寄養在平民家。後來兒子出生了,就是結城秀康。因為於萬這樣的曲折經歷,德川家康始終對結城秀康是否自己的親生兒子存有疑心,後來雖然承認他是自己兒子,卻始終沒有打算讓他做繼承人,先是送去本能寺後得勢的羽柴秀吉那裡做人質,後來又把他過繼給結城家做繼承人(所以成年以后姓結城)。大阪之戰前還把他分封到北方遠地,防止他和羽柴家藕斷絲連,到時派兵來支援大阪。
而現在1579年5月,終於他寵愛的小妾於愛,給他生下了老三德川秀忠,所以德川家康打定主意要給秀忠做繼承人。
老大信康脾氣這麼壞,只知道戰場上剛猛,家臣也不支持他,事業要是交到他手裡,也許整個德川勢力最後都會像呂布那樣死無葬身之地吧。勸退他,他不可能聽。他打仗這麼勇猛,簡簡單單的強迫他出家或者隱居,可能治不住他甚至還會逼得他造反,他是嫡長子,還是能糾合到一些人圍繞他搗亂的,到時內鬥了會死更多的人,對其他家臣又是一番折磨……不殺能怎麼辦?
這樣在8月底織田信長回信以後,德川信康9月被下令切腹。
織田五德寄給老爸的抱怨書信,就成了德川家康殺掉信康的契機。
當年劉備有了親生的劉禪做繼承人,也是這樣處置劉封的。劉封是蜀漢的一員悍將,本來劉備一直沒有兒子,收養了他準備培養做繼承人的。劉備也猶豫過是否可以不讓他死,但諸葛亮明確表示你要是不打算讓他繼承,就只能讓他死,不然你懂的,內亂起來死的人更多,外面還有曹操孫權,哪個是省油的燈,亂起來大家全完蛋。於是劉備含淚下令劉封自盡。
所以酒井忠次在這件事情裡的角色就相當於諸葛亮之於劉封,雖然深度參與,雖然提過方案,雖然主公和他商量,但歸根結底還是主公決策和最終負責。只不過以劉備的胸懷,不會把這種無可奈何的事情遷怒於諸葛亮。但德川家康嗆酒井忠次「就你知道心疼兒子?」有可能就是出於這種遷怒的心態(假定德川家康真的說過這種話)。即使如此,德川家康也完全不能憑著衝動抹煞酒井忠次一直以來的功績,所以最後還是給了他很多的封賞。
#9 從本多重次再看
剛才說了解救於萬和結城秀康母子的本多重次,是德川家的猛將、重臣和忠臣。早在三河平定一向一揆的時候他就立下很多戰功,戰後安撫當地百姓又獲得了極大好評。
本能寺燒烤以後,天下歸屬羽柴秀吉,秀吉的老媽來德川這裡做人質,換來德川家康臣服。晚上秀吉老媽的房子著火了,本多重次來救火。秀吉的老媽卻誤以為是本多重次來放的火要燒死自己。於是秀吉非常記恨他。後來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要討伐北條家,路過本多重次的城池想要在這裡休息,派手下通報他準備。本多重次幾次沒理他,不知道是無心的還是故意的。戰後羽柴秀吉命令德川家康把本多重次殺了。家康敷衍了事,謊稱本多重次病死了,暗地裡偷偷送他去鄉下隱居。你說他沒死,他說死了,古代社會這麼閉塞,你有條件去鄉下核實麼——想敷衍太容易了。不過,因為顧慮秀吉的態度,論功行賞的時候德川家康只給本多家分了很少的土地。本多重次沒有一點怨言,後來1596年去世。1600年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終於可以不必顧忌羽柴家的態度,他沒有忘記本多的功勞,給本多的兒子封了很多土地。
德川家康為了家臣都可以這樣敷衍照顧,可見真要是織田信長開口要求他殺信康,他要是不想殺的話一樣可以幫著敷衍過去。
殺德川信康就是他的決定,雖然確實悲傷無奈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