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信康之死是誰的本意?(二)

2021-02-13 日本戰國歷史

  好了各位,本期咱們接著上期的內容,繼續分析一下德川信康之死是誰的本意。

  5 織田信長

  以下是幾處史料的比較:

  根據《松平家忠日記》記載,早在事發前一年(1578)的正月,織田信長曾經來到岡崎,探望女兒,調和兩人關係。這個記錄和太田牛一的《信長公記》說那時信長來到三河跟尾張交界的地方打獵吻合。松平家忠是當時岡崎的家臣,生於1555年,戰死於1600年的關原合戰的前奏——二條城之戰。他寫的可以說是真真切切的當時人的記錄,而且死於德川幕府建立之前,自己寫的日記應該完全沒有傾向和美化任何人的必要。連他這樣的下面人都知道城主信康和織田五德家庭關係不和睦,可知事情是鬧得多麼劇烈。

  

  出自三河物語有一說法為:信長見信康儀表不凡,唯恐自家地位不保,故意捏造信函逼迫家康除掉嫡長子。但此說漸不被採信,因為在另一本史書《松平記》中則是提及「讓其(信康)自殺之事,在天正七年八月朔日向信長報告了。若信長也因此而震怒的話,則任由他的意思來決定了。」這就是完全相反的記載了,將織田信長由主導者,改為被通知者的角色。

  #6 酒井忠次

  再看酒井忠次,德川家臣中四大天王之首,自從德川家康還在寄人籬下的做人質時就陪伴著照顧家康的人。三河物語的詳細說法是他沒有為德川信康辯解(甚至有可能添油加醋的描述信康的惡行),造成後來織田信長下令殺死信康的結果,德川家康非常怪罪酒井忠次,給他的領地遠少於另外三個「天王」。甚至在後來酒井忠次退休以後向德川家康懇求增加自己兒子的領地,被德川家康反過來諷刺說「就你知道心疼自己兒子嗎?」還有一次,與忠次父子一起觀賞幸若舞時,看到為了主公而獻出自己兒子首級的場面時,家康流淚說「你們看看啊」。

  

  所謂家中權力爭奪說,則是《三河物語》強調了酒井忠次在信康之死的責任問題,歸咎給酒井忠次未有效替信康辯護或加罪於信康,但在流傳下來的《信光明寺文書》則收錄了家康寫與織田信長側近堀秀政的書信中表明:「此次派左衛門督(忠次)(向信長)報告之事,得到信長的懇切響應,實不勝感謝,而有關三郎不自重之事,已在去(八月)四日把他趕出岡崎城了。

  #7 最後說德川家康

 

  至於何以德川家的父子相爭會演變至不死不休的局面,則有兩個不同說法,其一為武田內應說,此乃延續過去織田信長主導論的理由,雖然當時德川家中確有零星與武田家內通情事,但就信康本人來說並無實據。

  另外就是比較陰謀論的家康追放說,由於德川家長期支持織田家的戰事,對三河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因此以石川數正為首的三河派的重臣打算擁立信康繼任,才招致德川家康反撲,此說亦無實證,只是從事後三河重臣大量變動如信康的傅役小河城主石川春重父子及本多重富被命自殺,家老中的松平康忠、天野貞久、榊原清政被廢,鳥居重正被送到奧平家看管,植村家次出奔,伊奈忠次更連累其父小嶋城主伊奈忠家一起出奔進行推測。

  #8 另外,為什麼是1579年呢?

  德川秀忠是1579年5月出生的。所以有可能自從德川秀忠一出生,德川家康就沒打算再讓信康做繼承人。

  德川家康第一個老婆築山殿,年紀比自己大,是他在今川家做家臣的時候被今川義元塞過來的老婆,本身就身份不對等,也談不上有什麼感情基礎,婚後兩年生下長子德川信康。

  二兒子結城秀康,老媽叫於萬,於萬是築山殿的侍女,後來侍寢德川家康,懷孕了。築山殿十分嫉妒氣憤,就讓人鞭打她,然後剝光她衣服捆起來扔到森林裡。後來被耿直忠心的家臣本多重次解救,寄養在平民家。後來兒子出生了,就是結城秀康。因為於萬這樣的曲折經歷,德川家康始終對結城秀康是否自己的親生兒子存有疑心,後來雖然承認他是自己兒子,卻始終沒有打算讓他做繼承人,先是送去本能寺後得勢的羽柴秀吉那裡做人質,後來又把他過繼給結城家做繼承人(所以成年以后姓結城)。大阪之戰前還把他分封到北方遠地,防止他和羽柴家藕斷絲連,到時派兵來支援大阪。

  而現在1579年5月,終於他寵愛的小妾於愛,給他生下了老三德川秀忠,所以德川家康打定主意要給秀忠做繼承人。

  老大信康脾氣這麼壞,只知道戰場上剛猛,家臣也不支持他,事業要是交到他手裡,也許整個德川勢力最後都會像呂布那樣死無葬身之地吧。勸退他,他不可能聽。他打仗這麼勇猛,簡簡單單的強迫他出家或者隱居,可能治不住他甚至還會逼得他造反,他是嫡長子,還是能糾合到一些人圍繞他搗亂的,到時內鬥了會死更多的人,對其他家臣又是一番折磨……不殺能怎麼辦?

  這樣在8月底織田信長回信以後,德川信康9月被下令切腹。

  織田五德寄給老爸的抱怨書信,就成了德川家康殺掉信康的契機。

  當年劉備有了親生的劉禪做繼承人,也是這樣處置劉封的。劉封是蜀漢的一員悍將,本來劉備一直沒有兒子,收養了他準備培養做繼承人的。劉備也猶豫過是否可以不讓他死,但諸葛亮明確表示你要是不打算讓他繼承,就只能讓他死,不然你懂的,內亂起來死的人更多,外面還有曹操孫權,哪個是省油的燈,亂起來大家全完蛋。於是劉備含淚下令劉封自盡。

  所以酒井忠次在這件事情裡的角色就相當於諸葛亮之於劉封,雖然深度參與,雖然提過方案,雖然主公和他商量,但歸根結底還是主公決策和最終負責。只不過以劉備的胸懷,不會把這種無可奈何的事情遷怒於諸葛亮。但德川家康嗆酒井忠次「就你知道心疼兒子?」有可能就是出於這種遷怒的心態(假定德川家康真的說過這種話)。即使如此,德川家康也完全不能憑著衝動抹煞酒井忠次一直以來的功績,所以最後還是給了他很多的封賞。

  #9 從本多重次再看

  剛才說了解救於萬和結城秀康母子的本多重次,是德川家的猛將、重臣和忠臣。早在三河平定一向一揆的時候他就立下很多戰功,戰後安撫當地百姓又獲得了極大好評。

  本能寺燒烤以後,天下歸屬羽柴秀吉,秀吉的老媽來德川這裡做人質,換來德川家康臣服。晚上秀吉老媽的房子著火了,本多重次來救火。秀吉的老媽卻誤以為是本多重次來放的火要燒死自己。於是秀吉非常記恨他。後來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要討伐北條家,路過本多重次的城池想要在這裡休息,派手下通報他準備。本多重次幾次沒理他,不知道是無心的還是故意的。戰後羽柴秀吉命令德川家康把本多重次殺了。家康敷衍了事,謊稱本多重次病死了,暗地裡偷偷送他去鄉下隱居。你說他沒死,他說死了,古代社會這麼閉塞,你有條件去鄉下核實麼——想敷衍太容易了。不過,因為顧慮秀吉的態度,論功行賞的時候德川家康只給本多家分了很少的土地。本多重次沒有一點怨言,後來1596年去世。1600年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終於可以不必顧忌羽柴家的態度,他沒有忘記本多的功勞,給本多的兒子封了很多土地。

  德川家康為了家臣都可以這樣敷衍照顧,可見真要是織田信長開口要求他殺信康,他要是不想殺的話一樣可以幫著敷衍過去。

  殺德川信康就是他的決定,雖然確實悲傷無奈了一點。

相關焦點

  • 嫡長子是繼承人,非常重要,為何德川家康逼殺嫡長子德川信康
    德川信康是德川家康的嫡長子,也就是德川家康的正妻築山殿生的兒子。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德姬的侍女看不慣自己的主人受欺負,所以自作主張地向德川信康揭發出築山殿種種不端事跡。然而或許是她太看得起自己,或許是她低估了信康的暴戾程度,她越來越激動地訴說著自己眼中的「真相」。但好死不死的是,送信的正是與德川信康素來不和的酒井忠次。酒井忠次何許人也?德川家康的親姑父,德川四天王之首,在清州同盟和長筱合戰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換句話說,他的話就代表著德川家康的話。
  • 三方原擊潰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的目的真的是「上洛」嗎?
    1572年,武田信玄受幕府將軍之託,率兵攻打德川家康,即三方原之戰。這場仗把德川家康打得大敗,而威震日本大名的甲州鐵壁軍團也正是在這場仗中凝結而成。武田信玄舊說大多描述信玄攻打德川家康、織田信長的目的是上洛(前往京都),事實並非如此。
  • 武田信玄究竟是怎麼死的?他打贏過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嗎?
    這使他的武田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實力強大的信玄並不想安居一隅。他想要上洛號令整個天下,然而想要實現這個夢想困難重重。上洛,就意味著他要與戰國三傑中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為敵。信玄行事穩健,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一五七二年,越後之龍受制於暴亂,自顧不暇。而信玄趁此機會直接率兵上洛,此行,他第一個要殺死的目標就是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一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打來了立馬寫信給織田請求幫助。
  • 德川家康就任將軍,和豐臣秀賴會面二條城,秀賴之死由此埋下伏筆
    德川家康關原合戰2年後,也就是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徵夷大將軍。在此之前,毛利輝元書狀中說「內府大人就任將軍,而秀賴大人就任關白,真乃喜大普奔之事」,這側面說明秀賴就任關白、家康就任將軍在時人所希望的事情並非衝突。
  • 德川家康殺繼承人,全是織田信長的錯?信長:怎麼又怪我?
    按照19世紀的記載,家康嫡子之妻五德姬(織田信長之女),因為發現婆婆慫恿夫君信康意圖聯合武田勝賴顛覆德川家,隨即寫信告訴父親織田信長,信長大怒立即命令家康殺妻、殺子。萬般無奈下的家康,只能殺了妻子和兒子。那麼,這起人倫悲劇的兇手,真的是織田信長嗎?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顯微鏡】沉默霸王——德川家康
    在風雲兒織田信長的成名戰——桶狹間之戰中,率軍上京稱霸的東海道霸王今川義元戰敗身死,使得家康得到了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武田信玄死後,織田、德川聯軍又在長篠大敗武田勝賴,武田家從始一蹶不振。就在家康雄心壯志地要成為新的東海道霸王時,一個考驗家康的危機從天而降。由於家康與正妻築山夫人一向不合,武田勝賴利用了這個機會暗中挑撥築山夫人與德川家的關係,讓她與長子德川信康叛逃至武田家。結果這個消息不幸讓織田信長獲知,信長大怒之下發信與家康,要求處死築山夫人和信康。
  • 織田信長、德川家康都不是對手,武田信玄的軍隊為何那麼強?
    德川家康德川家的軍隊強在凝聚力上,首先是思想上高度統一,廣大家臣緊密團結在以德川家康為核心的三河統治集團周圍,創建和諧的東海道發展環境;其次是軍隊制度高度統一,以至於大叛徒、德奸石川數正叛逃到豐臣家後,軍隊制度居然需要徹底更換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設法分化信孝和信雄,德川家康在幹嘛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設法分化信孝和信雄,德川家康在幹嘛?畢竟都不是嫡子,信雄雖然年長(只是排行,實際上年齡比信孝小),信孝則更加賢明(相對),自然誰也不服誰,彼此爭奪不會停止。 所以,信雄、信孝兄弟的矛盾要大於羽柴和柴田的矛盾,一個爭的是家督之位筆頭重臣一個爭得是筆頭重臣,根本不在同一層次上的。而且,信雄、信孝兄弟儘管有聯合的可能,但矛盾太大,單從後來信雄殺信孝的殘忍程度就可以看出來,所以他們被秀吉分化也在情理之中。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當然,名義上這次上洛的主帥是足利義昭,無論是織田信長還是德川家康、淺井長政,都是響應幕府將軍的號召而上洛的。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一樣,早期也是個幕府忠臣,後來室町幕府滅亡後,德川家康甚至一度想將足利義昭接到德川家居住。此時德川家和織田家如同曾經擁戴足利義稙上洛的細川高國、大內義興、畠山尚順等人一樣是同盟關係,德川家可以直接與將軍聯絡,接受幕府指揮。
  •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身死本能寺,之後織田家族逐漸沒落,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繼崛起。那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如何對待織田信長的子嗣的呢?或者說織田信長的子女後來都怎樣了呢?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織田信長兒子信忠、勝長都死在本能寺之變。信忠之死很可惜,他對內對外都有表現出才能,本是信長最好的繼承人。
  • 清州同盟——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二十年羈絆
    清州同盟   德川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也是個短命鬼,不久之後就去世了。而織田信秀也因為今川家的介入在三河國節節敗退,接連丟失了岡崎城、安城城等地,最後因為織田信秀的庶長子織田信廣被俘,不得不用德川家康換回了織田信廣。
  • 德川家康殺子背後,真的是織田信長在操弄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武田信玄就在之後廢棄了與今川家的同盟,兩家照樣是兒女親家,為此信玄逼死了繼承人。因此,兩家的同盟並非什麼友情而結盟,完全就是單純的各取所需,在日後的過程中,由於織田家始終保持強勢,德川家康因此忠心耿耿地保持著盟友的身份,維持著這個在戰國時代難得的清州同盟直至信長身亡。信長為何逼死家康嫡長子?
  • 德川家康的結髮妻子,卻與兒子一起被處死,為何結局如此悲慘?
    作為德川幕府創始人德川家康的結髮妻子,卻一直被冠以「戰國惡女」的汙名。在這位三十八歲就被丈夫下令處死的悲慘女性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今川義元卻對他很好,甚至在家康戴冠儀式時親手為他戴上烏帽,並且在家康十六歲時安排外甥女瀨名姬嫁過去。兩年後,瀨名姬生下長男德川信康,翌年又生下女兒龜姬。到此為止,小夫妻感情應該還不錯。然而,桶狹間之戰卻徹底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今川義元敗亡,全軍潰敗。
  • 為什麼豐臣秀吉沒有在活著的時候殺了德川家康?導致豐臣家後來被德川家康滅了族?
    當時德川家康大本營設在三河(今日本愛知縣)岡崎城, 且手下全部兵力才35000左右(當時家康的勢力範圍為: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及信濃之一部分,總計約140萬石),加上織田信雄兵力,總數約6萬餘人,與羽柴秀吉的整個武力相比處於絕對的劣勢,這時如果採取分兵守勢策略,必然導致首尾無法兼顧,恐遭羽柴秀吉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 德川家康死了兩次?!戰國歷史逸話集
    「徳川家康は2度死んだ」「斎藤道三は2人いた」などなど、武將たちには珍説・奇説があることはご存知?2020年的大河劇已經確定以長谷川博己出演主角明智光秀,想必這也會加快戰國熱潮的發展。你知道「德川家康死過兩次」、「齋藤道三有兩個」等等武將傳說嗎?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織田信長死後,德川家康已有強大實力,為何卻當豐臣秀吉家臣
    而且,德川家康雖然和織田信長友好,但並不是完全臣服於織田信長,他其實還在和織田信長明爭暗鬥。總之,他基本上保持著一種較為獨立的姿態。可是,為什麼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被自己的家臣明智光秀逼得自焚以後,他竟然倒向了新崛起的豐臣秀吉,對豐臣秀吉表示臣服,成為豐臣秀吉的「五大老」之一呢?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回憶一下日本著名的史學家李明宇說過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