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的結髮妻子,卻與兒子一起被處死,為何結局如此悲慘?

2020-12-17 小松觀娛樂

對於熟悉日本戰國歷史的人來說,「築山殿」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作為德川幕府創始人德川家康的結髮妻子,卻一直被冠以「戰國惡女」的汙名。在這位三十八歲就被丈夫下令處死的悲慘女性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築山殿」瀨名姬

雖然德川家康父親早亡,自己也曾獨自一人流落織田家和今川家,淪為人質。但是今川義元卻對他很好,甚至在家康戴冠儀式時親手為他戴上烏帽,並且在家康十六歲時安排外甥女瀨名姬嫁過去。

兩年後,瀨名姬生下長男德川信康,翌年又生下女兒龜姬。到此為止,小夫妻感情應該還不錯。然而,桶狹間之戰卻徹底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今川義元敗亡,全軍潰敗。德川家康撤軍途中,經過老家岡崎城,得知今川軍已經放棄了岡崎城,城內只剩下臥薪嘗膽苦等十年的松平家舊臣(德川家康原為松平氏),於是率兵入城。這一舉動無異於向今川家宣布獨立,正式脫離人質身份。

德川家康

此時,瀨名姬和兩個孩子依舊留在今川家,夫妻倆的立場一夕間倒轉,瀨名姬變成德川家康滯留在今川家的人質。兩年後,家康與織田信長同盟,攻打今川義元妹婿的居城,並俘虜了對方兩個兒子,在以此交換瀨名姬母子三人。今川家咽不下這口怨氣,命令瀨名姬的父親切腹以洩恨,瀨名姬的母親也在此時自盡。

就這樣,歷史潮流的發展,在這對夫妻之間劃下了無法填平的溝壑,瀨名姬的悲劇自此正式開始。

瀨名姬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丈夫的故鄉岡崎,卻因婆婆(家康生母)的命令,無法進城居住,家康只得在城外築山另外興建宅邸讓母子三人居住,從此德川家臣便稱她為「築山殿」。

岡崎城 1959年根據原貌重建

翌年,家康與信長為了鞏固同盟關係,讓長男信康與信長長女德姬頂下婚約。這種政治婚姻在戰國時代雖是家常便飯,但對築山殿來說,等於讓兒子娶仇人家的女兒過門,內心大概很不是滋味。

兩年後,家康擊敗今川家,將領土擴大至遠江,並於第二年將岡崎城讓給兒子信康,自己搬到遠江濱松城,以抵禦東邊甲斐國的武田信玄。然而,原配夫人瀨名姬卻被滯留在了岡崎城內。

濱松城 1958年以鋼筋水泥復建

之後德姬接連生下了兩個女兒,身為婆婆的築山殿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兒媳卿卿我我,兒丈夫家康卻對自己棄如敝履,只能夜夜守空閨。某天,她終於忍不住,寫了一封信責備丈夫:「我是你的正房夫人,又是長子信康的生母,難道我就不能獲得你一絲愛意?你忍心看我每晚一個人獨立流淚?況且我父親因你被逼得切腹,本以為你會多疼愛我一些,沒想到你的心根本不在我身上……要是你再如此對我,恐怕我的內心會化為魔鬼,讓你於日後悔恨不及。」

這封信再日本戰國史上非常有名。可以看出築山殿是個直腸的女人。但是此時的家康在濱松城已經有好幾名側室,而且都是家康自己看中的女人,加上為了輔助織田信長,不時在戰場出生入死,他哪有閒暇顧及髮妻的內心情感

此時岡崎城的形勢日趨複雜,有擁護城主信康的,有在家康生母身邊的,有守護兒媳婦德姬的織田家臣,築山殿及身邊的今川家臣勢單力孤,別說呼風喚雨了,恐怕連打個噴嚏都要小心翼翼。

於是,瀨名姬把多年的怨氣發洩在兒媳婦德姬身上。她花了大價錢在岡崎找出一名武田家家臣女兒,讓她成為信康的側室。據說這女子是個朱唇玉面的美女,而且年齡已經二十八歲(表示對男人已有豐富經驗),信康立即沉溺在側室懷中,將德姬冷落一旁。

加上信康的行為在這時期逐漸暴戾乖張,隨意斬殺無辜民眾,令德姬無法忍受。

如此這般,德姬終於私下寫了一封告狀信給父親織田信長,內容是關於婆婆和丈夫的十二條罪狀。信長看了女兒的信後大吃一驚,喚來岡崎城首席重臣酒井忠次,逐一質問。結果酒井之惡能辯解其中的十條罪狀,於是織田信長下令:「殺掉築山殿和信康。」

此時的家康於信長兩家的關係,美其名曰是同盟,其實是主從關係,織田是主,德川是從。家康我發抗拒織田的命令,假召回之名喚來築山殿。這時築山殿內心一定欣喜若狂,因為總算可以回到丈夫身邊。不料啟程後第四天,便在途中遭到暗殺。信康則被幽閉城中,並於母親過世二十天後切腹自盡。這一年,築山殿三十八歲,兒子信康二十一歲,一對命運悲慘的母子就這樣攜手赴黃泉。

織田信長

不過,也有消息說,織田信長並沒有下達殺掉築山殿和信康的命令。家康曾經為築山殿和兒子的事情找信長商量,信長聽後回說:「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因此,殺掉築山殿和信康完全是家康本意,並非織田信長的命令。

實際上,築山殿不過是一朵成長於溫室(今川家)的蘭花,卻因暴風雨失去庇護,拼命想躲進德川家康這唯一能夠避難的屋簷下,無奈這屋簷也是風雨飄搖。即便她真的如傳言那樣,在岡崎城內恣意妄為,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想讓丈夫回眸一笑的可憐妻子,一個在動蕩戰國局勢下身份尷尬的悲慘女子而已。

相關焦點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同樣的,當初本豐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對他兒子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為什麼也不預先除掉德川家康呢?豐臣秀吉也是防備著德川家康的,他為只有5歲的幼子豐臣秀賴選了元老派的德川家康等「五大老」,又選了少壯派的石田三成等「五奉行」,這樣一共有10股勢力來管理國家事務。還沒完,除此外,豐臣秀吉再選了「三中老」3股勢力,以此來牽制以上的10股勢力。
  • 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盟後,德川家的這些年
    引言:1562年,織田信長派遣了家臣瀧川一益前往三河,希望可以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和談結盟。這時候的松平元康糾結了一陣後,最終選擇了與織田信長結盟。因為今川義元戰死後,今川氏真不但統治力下降而且沒有攻打尾張的意圖,而自己邊上還有一個武田信玄需要提防。
  • 【顯微鏡】沉默霸王——德川家康
    在其他大名家的兒子還在家中幸福快樂地成長時,竹千代卻只能寄人籬下,過著受盡白眼的日子。家康的童年是悲慘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福氣,俗話說「千金難買少年窮」,悽慘的命運也可以當成是一種磨練,由於人質的身份,他不可能像平常大名家的小少爺那樣對下人隨意使喚,每天只能過著謹慎小心的日子,也許正是這一段經歷使家康養成了善於忍耐的性格。
  • 德川家康殺繼承人,全是織田信長的錯?信長:怎麼又怪我?
    按照19世紀的記載,家康嫡子之妻五德姬(織田信長之女),因為發現婆婆慫恿夫君信康意圖聯合武田勝賴顛覆德川家,隨即寫信告訴父親織田信長,信長大怒立即命令家康殺妻、殺子。萬般無奈下的家康,只能殺了妻子和兒子。那麼,這起人倫悲劇的兇手,真的是織田信長嗎?
  • 德川家康殺子背後,真的是織田信長在操弄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摘要:德川家康殺子背後,真的是織田信長在操弄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典範,莫過於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這對盟友。德川家和織田家在兩人的帶領下,彼此相安無事數十年,家康全力配合信長的戰略,獨自負責一個方向。但兩家關係既然能延續數十年,證明信長信任家康,為何還逼其殺子?因友情而結盟並聯姻?
  • 打敗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為何轉而俯首稱臣?
    織田信雄一氣之下處死了三個圖謀不軌的大名,並意圖討伐豐臣秀吉。得到消息之後的豐臣秀吉糾集了12萬大軍,向織田信雄進發。織田信雄勢單力薄,於是就廣泛召集各方勢力要與豐臣秀吉對抗。德川家康在此時做出了響應,也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奔赴前線抵抗豐臣軍。豐臣軍與德川軍在小牧山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雙方在長久手谷地爆發了多次對戰。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曹操生前,司馬懿就是一個秘書,曹氏集團的內部事務他是參與的,這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之間的關係很不一樣。 清州同盟結交之初,織田信長是尾張國主,家康是岡崎城主/西三河領主,儘管兩人實力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根本不存在像曹操和司馬懿那樣的上下級關係,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是各自為政的。
  • 嫡長子是繼承人,非常重要,為何德川家康逼殺嫡長子德川信康
    德川信康是德川家康的嫡長子,也就是德川家康的正妻築山殿生的兒子。
  • 德川家康明明對織田信長忠心耿耿,為何織田還要殺家康嫡長子
    被殺掉的是德川家康的嫡長子德川信康。他驍勇善戰,十幾歲就開始四處徵戰,是德川家康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然而在他20歲時卻被織田信長逼迫切腹自殺,這是怎麼回事呢?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今川戰役中,消滅了東海道最強大名今川義元,德川家康趁機獨立,成為三河國的大名。不過,三河國境內的貴族大家,不肯聽命於德川家康。為了鞏固勢力,本依附於今川勢力的德川家康,迅速與勢力強大的織田信長結盟。而織田信長也考慮到想要西徵,必須穩住東方的形勢,無疑與他年少即是好友的德川家康是最合適的盟友。
  • 織田信長上洛,德川家康為何不作壁上觀,而是全力支持
    1568年9月,織田信長以天下布武的大義名分,擁立足利義昭為第15代將軍並開始上洛,彼時的德川家康沒有選擇作壁上觀,而是全力支持信長上洛,那麼,他為何這麼做呢?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永祿四年(1561年),由於上杉謙信對北條氏康、武田信玄的領地發起攻擊,今川家為了支援盟友放鬆了對三河國的管理,松平元康便趁著這個機會,通過水野信元的中介與織田信長達成和睦,雙方互相承認對方的領地與勢力範圍,不再進行合戰。此時松平元康的妻子關口瀨名、嫡子竹千代都在駿府當人質,因而松平家與織田家只是議和,並未結成軍事同盟。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摘要: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嚴格來講,關原之戰只是確定了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的地位,並沒有達到能夠確定日本歸屬的地步。
  • 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能殺出重圍,建立德川幕府?
    與三國一樣,日本的戰國時代天皇淪為傀儡,失去實權,大名們割據一方,爭奪霸權,就連結束這個時代的梟雄德川家康,也與司馬懿十分相像。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國的國人富豪松平氏,而松平氏又源自藤原氏,但德川家康卻自稱源自源氏,與天皇牽扯上了血緣關係,這一點和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很像。德川家康的祖先松平氏一開始只是一個弱國的小豪族,經過多年的打拼,才佔據了整個三河。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豐臣秀吉雖然重商但對農業同樣注重那麼,豐臣秀吉為何將德川家康移封關東呢?一是希望通過移封消耗德川家康的實力,二是關東地區桀驁不馴的武士會持續消耗德川家。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聽聞築山殿以極其殘忍的手段來對付已經懷孕的婢女,以及她對三河武士滿滿的敵對事件後,德川家康越來越討厭看到築山殿那張充滿怨氣的臉。所以在選定濱松為新國都之後,他名正言順地把岡崎城留給兒子信康,把年老色衰的築山殿丟棄在舊都,而自己卻頭也不回地奔向極樂世界了。
  • 真田昌幸和真田幸村支持豐臣政權,真田信幸為何卻站隊德川家康?
    但真田昌幸是名副其實的老滑頭,他一直在幾大勢力之間反反覆覆,儘管本身和德川是死敵,領地又相鄰,但為了家族的存續,他很可能默許兒子真田信幸投靠德川家康。前田利長也是這樣,自己參加東軍,讓弟弟參加西軍,高手都是兩邊下注。所以,真田信之親德川根本就是真田昌幸刻意安排的。
  • 從敵對至臣從:秀吉為何要將德川家康轉封至關東?
    織田信雄能夠控制的領地只有尾張國、伊勢國與伊賀國三地,為了與日益驕橫的羽柴秀吉抗衡,織田信雄開始與織田家的半家臣半盟友的德川家康聯繫。德川家康佔據駿遠三甲信五國,如今的德川家儼然是一個加強版的武田家,再加上天正壬午之亂後德川家與北條家結盟,解決了後顧之憂。德川家康自然也不想坐視羽柴秀吉一家獨大,便派遣家臣酒井重忠前往伊勢國與織田信雄締結盟約。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
    摘要: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三河國的松平一族,按照德川官方說話,起源並非三河松平鄉,而是清和源氏,作為雲遊僧人的先祖,來到松平鄉後,成為當地豪族的女婿,並改姓松平。隨後利用嶽父的財力逐步發展成後來的三河松平氏。隨後逐步發展,最終成為日本霸主。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有啥關係?錯綜複雜,眼花繚亂!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的正室築山殿是今川義元的養女,生下長子信康及女兒龜姬。築山殿的一生並不幸福,她的結局也很是悲慘。當然也有說法認為,德川家康之所以殺妻殺子並不是因為織田信長,而是因為他和兒子本來就有嫌隙。據說當時德川家中親今川的家臣欲擁立信康謀反取家康以代之,不料陰謀敗露,家康不得已動手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