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硬玩家」添加為我的小程序,加入硬核玩家陣營
「
硬玩家,發現你的熱愛
作為一個硬核有趣的玩家聚集地,硬玩家社區每天都能有無數有趣的問題和答覆。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問題是什麼~
本日問答
各位朋友,這兩種起球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嗎?
$
靈魂畫師的兩張投籃舉球示意圖:
1
直接向上舉球
2
向外側舉球
我的回答
還記得去年12月湖人對快船那場比賽的末節最後時刻麼?比賽還剩10秒結束,湖人106-109落後快船。
詹姆斯最後一攻,一記後撤步投籃,卻在舉球過程中被貝弗利起身精準切球,並且判定詹姆斯出界。如果當時詹姆斯是朝右邊外側舉球而不是直起,湖人是否有進加時,甚至贏球的可能呢?
頂級比賽,比拼的就是細節。
詹姆斯在投籃時,對球的保護一直不是頂級棒。印象中一些經驗比較老道的外線防守者,如伊戈達拉也曾在關鍵時刻破壞過老詹的外線投籃。
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喬丹、科比、保羅,他們在背身單打翻身投籃時,會刻意將球朝外側上升至出手點,左右均可(根據防守人站位)。另外,這種舉球也常見於進攻者的三威脅姿態,被防守人貼身緊逼卻需要一個原地的幹拔投籃時。
當然這種舉球投籃,對於我們普通愛好者的命中率有一定影響的。當你覺得防守人距離安全,無法幹擾投籃,那麼按照正常的第一種出手即可。
這一切,依賴於進攻球員,對無差別投籃的精進程度和靈敏的嗅覺。
這項技術發展到後來,有些球員並不單純意圖完成一次投籃,他們會利用這種舉球方式強行造犯規。如杜蘭特的掄臂大迴環、哈登預判防守者手臂無法及時縮回,精準碰瓷。
後來規則也對此做了一定修改,進攻球員三分投籃,如果防守球員有犯規動作。但他舉球時不是直上而是有朝外側畫弧線,那麼基本不會判定為一次投籃犯規,比如利拉德去年有很多類似的3+1沒吹。
我們普通球員在野球場,更沒必要大量使用造犯規。沒有罰籃、浪費體力、效率低下、破壞好感。
過度依賴造犯規,只會讓個人能力太早遇到瓶頸。
當然,對於得分手而言,造犯規無可厚非。正規比賽有些急需要取分的得分荒時刻必要使用。但在關鍵進攻回合,它極大概率會影響你的決策,更無法將勝利掌控在自己手裡。
畢竟,響哨的是裁判對麼?
說到造犯規,你有哪些心得?
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