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日本「二傳手」的作用

2021-02-20 秦川雁塔

明治時期日本老照片

日本的個人自-遊思想雖也是受「西學」影響,但卻更受到明治維新時代日本獨特的問題意識所培育。與中國大不相同的是,日本明治時代的近代化不是一個走出「秦制」的過程,卻更像是一個走出「周制」的過程。明治以前的日本是一種諸藩林立、天皇虛位的「封建」狀態,某種程度上類似於中國的「周制」,而維新就是要「大政奉還」-諸侯向天皇交還權力、「廢藩置縣」。

 

如維新先驅吉田松陰所言:「天下為天皇一人之天下,而並非為幕府之天下」,日本必須實現「一君億兆臣民」,而不能再像古儒那樣「人各親其親長其長」。按木戶孝允的說法,明治變法「三百諸侯舉而其土地人民還納,不然一新之名義不知在何。」顯然這位明治元勳心目中的「一新」就是實現了周秦之變式的大一統,而隻字不提陷-正民-煮。

 吉田松陰

當時這樣認識的大有人在。中日雙方都有不少人把日本的變革比之為「西化」版的「周秦之變」。更有意思的是,與中國周秦時期的「儒法鬥爭」類似,日本在明治時代「脫亞入歐」之前也經歷過一場「脫儒入法」的江戶時代「新法家運動」。當時,荻生徂徠、太宰春臺、海保青陵相繼尊荀崇韓、存孔滅孟,宣稱「儒者盡蠢物也。」「王道」是「悖理之道」,而「霸道」才是「合理之道」。

 

而明治時期的反儒-學西雖然引進了一些陷-正成分,卻主要是用它消除「藩權」,而非消除皇權。藩權消除後皇權反倒坐大,並經其後的發展,在軍部專權和北一輝的「皇道社會主義」推動下湮滅了陷-正,短暫的「大正民-煮」成為小插曲,由明治到昭和的主流演變,使日本走上軍部鴟張、天皇獨斷、以舉國體制窮兵黷武造就「虎狼之師」的軍國主義之路。

 

荻生徂徠

需要指出的是:「軍國」和「軍國主義」這類詞在後來抗日時期的中國成為嚴重的貶義詞,但在清末民初傳入中國的早期,它不僅沒有貶義,而且明顯是一個褒義詞。早在20世紀初,嚴復就把傳統社會的現代化描述為「宗法社會」變成「軍國社會」的過程,在他看來,「周秦之變」就把這一過程完成了一半,現在要完成另一半。

 

當時留日革命派汪精衛、胡漢民、章太炎等與他辯論,但辯的主要是「排滿」革命並非出於「宗法」偏見,也無礙於乃至有助於追求「軍國主義」。換言之,在「軍國主義」值得追求這一點上,雙方並無異見。

 

而追求「軍國主義」就必須實行一種獨特的「個人解放」,即嚴復所謂「言軍國主義,期人人自立」。「人人自立」應該說是自由主義的追求,但何以說是「獨特的」?那是因為當時風行的這種日本式個人解放,實際強調的是個人對於家庭、家族、鄉裡、採邑等依附性親緣社會、熟人社會或筆者定義的「小共同體」的獨立,而非個人對民族、國家、「人民」以及自命為代表這些「大共同體」的「組織上」的獨立。

 

甚至,把個人從家庭、家族、宗藩中解放出來,就是為的讓其能為「國家」或「組織上」的偉大事業所用,成為這些大共同體的工具,而不是讓其成為真正自主的、無論對大小共同體均擁有充分權利的現代公民。在上述辯論中留日而主張「排滿」的章太炎等人似乎比留英的嚴復更明確。但是,1905-07年間的這場爭論主要關鍵詞還是「軍國主義」而不是「人人自立」,到了新文化運動中,「個人」就越來越成為「關鍵詞」了。

 

嚴復

實際上,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周秦之變中,法家抨擊儒家時就倡導過這種「爹親娘親不如皇上親」的「偽個人主義」。大共同體本位的強化需要直接對個人進行控制,為此就不能容忍小共同體梗在其間,這就是韓非所謂的「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

 

因此在小共同體內提倡「各顧各」以瓦解其「聚」,就成了秦制的一大特色。法家提倡「性惡」,獎勵「告親」,禁止「容隱」,強制分家,「不得族居」,規定父子夫妻各有其財,鼓勵做「君之直臣,父之暴子」,而反對做「父之孝子,君之背臣」。甚至造成一種六親不認的世風。而日本在明治前的「脫儒入法」也具有類似的特點。

 

到了明治維新時,這種「日本式自-遊主義」達到高潮。福澤諭吉就是個典型,他倡導「自-遊」不遺餘力,早在其第一本重要著作,即幕末時期發表的《西洋事情》中,關於「自-遊」的論述就俯拾皆是。僅該書外編卷一的「人生通義及職分」一節,不到千字即有9次論及「自-遊」:諸如「心身自-遊」、「生命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求自-遊」、「世上無論任何國家任何人種,人人皆求其身,此天道之法則,每個人是他自己的人,猶如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天賦與人自主自由之通義,不可出賣,也買不來」等等。

 

福澤諭吉以「自-遊」程度為「世間之文明開化」程度之標準,指出有人以為「上古蠻野」之世人逐水草而居,出處進退無人管轄,是以「蠻野之世」為最大自-遊,其實不然。那時是無法治的叢林時代,到處暴虐自恣,充滿犯罪、饑荒,哪裡有真的自-遊?而過去日本所學習的中國也只不過是「半開化」,比「蠻野之世」略好而已。只有在「文明開化」如當時的西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自-遊始可見矣。

 

而個人「獨立」在福澤諭吉那裡幾乎是「自-遊」的同義詞。他自稱「大觀院獨立自尊居士」,言「獨立」之頻頻一如「自-遊」。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日本式啟蒙思想家,一方面鼓吹子女獨立於父母、家臣獨立於藩主、個人獨立於群體,「一身獨立,一家獨立,天下國家亦獨立。」「獨立即自己支配自己的身體,無依賴他人之心。」「『獨立自尊』的根本意義恰恰在於主張個人的自主性」。

 

然而另一方面,福澤諭吉卻又宣傳無條件忠於天皇。幕末時他聲稱主張「英國式」的帝制,還有點虛君之意,明治時他則連續發表《帝室論》、《尊王論》與《帝室財產》諸作,越來越傾向於支持「日本獨有的」皇權,主張天皇統帥軍隊、擁有土地和既尊且強的權威。

 

「世論憐佗多苦辛,生民誰不是王臣。魴魚赬尾政壇事,吾仰帝家萬歲春。」這首以「嗚呼忠臣福澤之筆」落款的詩令人不敢相信是那個張口「自由」閉口「獨立」的啟蒙者所作。他並且為此抨擊儒家妨礙「忠君」。繼明治前夜吉田松陰抨擊孔子周遊列國是為「不忠」之後,福澤諭吉更提出反「儒權」而揚皇權。

 

福澤諭吉宣稱:中國文人「深受儒權主義的教養,腦中充滿驕矜自誇的虛文」,頭腦比較複雜,難於惟君主之命是從。而「日本的『武家』大都無知,不懂學問」,「只以武士道精神而重報國之大義,一聽說是國家的利益,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做,猶如水之趨下一般自然」。

 

於是福澤諭吉的「自-遊」與「個人獨立」,其具體含義就變成:獨立於藩主,而效忠於國家;獨立於本家族,而效忠於天皇;總之是獨立於小共同體,而依附於大共同體。後之流風所及,連所謂婚姻自主、個性解放等等,也都是叫人從「父母的人」變成「天皇的人」,而非真正成為獨立的人。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插畫

甚至養兒不盡孝而去當「神風隊」,養女不事夫而去做慰安婦。女子可以不從父母,不守婦道,私奔苟合不以為意——明治以後日本的「性解放」,是很多留日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日本女性愛笑,而中國女性愛哭,似已舉世皆知」,「日本婦女在社交方面」據說很不「守舊」,遠比「當時舊禮教束縛下的中國婦女」更開放。很多中國留學生「對日本女性這種開放、積極的態度感到吃驚。」

 

但另一面卻是:「不受禮教束縛」的日本女性似乎更適合成為「軍國」的工具,國家或天皇一旦召喚,她們就應該「報國奉仕」去供人蹂躪!——日本式的「個人自由」就這樣與「軍國主義」成為二位一體的怪胎。

 

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當然沒有直接鼓吹過這種要婦女「為國」獻身的邪惡制度,但是這種「日本特色啟蒙」的邏輯如果貫徹到底,不就是這種結果嗎?

 

隨著軍國主義在福澤諭吉身後的繼續發展,強大起來的日本從學習西方變成了對抗西方,福澤諭吉時代的「脫亞入歐」也變成了皇道派敵視歐美的「大東亞主義」。但是,「脫儒入法」式的「日本傳統批判」卻在軍國主義狂潮中繼續發展。一些狂人在敵視西方的同時也不滿意日本過去沾染上的「儒家劣根性」,他們除了崇奉被認為日本國粹的神道外,仍然佩服中國的法家,以為後者的「大陸精神」可以治療日本的「島國病」。

 

明治後日本之走向軍國主義,幾乎是「脫儒入法」的邏輯延伸。這從日本最極端的軍國主義學者、戰前皇國史觀代表佐藤清勝的言論中可見一斑。佐藤清勝於侵華戰爭期間、太平洋戰爭前夕的1939年出版兩卷本大部頭的《大日本政治思想史》,書中極力貶低儒學對日本的影響,他認為儒家在日本的影響只是從大化改新到桓武天皇這一時期(即相當於我國唐朝的奈良時期)與日本原有的「神治」與「禱治」混合運行,形成所謂「神德兩治」與「德禱兩治」。

 

而桓武以後就衰亡了。到江戶時代出現以法家來改造儒家的所謂「武德兩治時代」,其進一步的發展便形成了明治的「法治時代」,照他的說法,這時出現的明治維新更是以法代儒,猶如近代版的周秦之變。

 

不同於明治時期日本的「歐風美雨」,這時隨著「大和魂」、「武士道」的膨脹,以佐藤清勝為代表的軍國主義意識形態顯然已是敵視西方(主要是敵視所謂「資本主義的」自-遊民-煮)、蔑視中國(尤其蔑視儒家),但耐人尋味的是他仍崇尚韓非式的所謂「法治」。其貶儒反西而揚法的色彩十分明顯。尤為有趣的是,此人還熱衷於批判日本人的「劣根性」。當時就有中國學者指出:佐藤清勝「為敵國『弄筆』軍人中之自厭色彩最濃者……又高唱日本人應擺脫島國性,求為『大陸人』以開創新歷史之說。

 

彼之《滿蒙問題與大陸政策》一書,罵政府、罵國民,怨天恨地,以日本甘於島國性之桎梏為不當,甚至詬東京為『籠城』,跡其跳踉叫囂之目的,無非以整個吞噬中國為制就日本人為『大陸人』之基礎而已。彼有一幻想,即使日本國都向大陸遷移,其計劃之第一步遷東京政府於朝鮮,第二步遷於『滿洲』,第三步遷何處,彼未言,以意測之,殆北京、南京乎?佐藤因素持遷都大陸論,戰前對其本國之諸多建設皆表不滿,甚至架鐵路、裝電線、浚河川,彼皆以『不必要』一詞而否定之,其自厭程度之深,可想見矣!」

 

這個佐藤清勝可算是「脫儒入法但不入歐」的代表、既反「西方」也反儒的「國民性批判」之典型了。

----

每更一圖:

金雁/插畫


(打賞請長按識並別二維碼,謝謝支持)

 

點擊標題索引,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秦暉:晚清的留日浪潮

奇蹟與危機:中國經濟兩百年 |秦暉講座預告

秦暉:被忽略的第一次啟蒙

秦暉:民國時期的邊疆問題

秦暉:民國外交的努力

秦暉:「奇蹟的由來」——中國經濟史的五大轉折

秦暉:我的治學之路(四)

秦暉:我的治學之路(三)

秦暉:我的治學之路(二)

秦暉:我的治學之路

秦暉:萊特之謎(9)——黨魁之路

秦暉:萊特之謎(8)—— 「第三國際代表」

秦暉:疫情之後的全球化危機|萊特(7)

秦暉:萊特之謎(6)——真真假假

秦暉:萊特之謎(5) ——誰檢舉了萊特?

秦暉:萊特之謎(4)——高漲的「援越情結」

秦暉:萊特之謎(3)——陽光東如是說

秦暉:萊特之謎(2)

秦暉:萊特之謎(一)

秦暉:問責與感恩(二)

秦暉:問責與感恩(一)

秦暉:斯洛伐克民族主義的兩端

秦暉:從「偽斯洛伐克國」到新斯洛伐克(三)

秦暉:從「偽斯洛伐克國」到新斯洛伐克(二)

秦暉:捐贈者權利問題

秦暉:什麼是正常的民族主義

秦暉:輿論尖都與「有錯推定」

秦暉:從「偽斯洛伐克國」到新斯洛伐克(一)

秦暉:斯洛伐克災難

秦暉:冰原下的先驅與士兵

秦暉:「獨立先驅」還是屠夫罪人

秦暉:一日總統沃羅申(下)

秦暉:「一日總統」沃羅申(上)

秦暉:「人民法庭」質疑

秦暉講座:評東歐的極右民族主義

秦暉:「人民法庭」斷頭臺下的一對冤家

秦暉:保加利亞的「菲洛夫爭論」

秦暉:匈牙利的「霍爾蒂現象」

秦暉:從安東尼斯庫到齊奧塞斯庫

秦暉:「自主屠猶」與驅逐德裔

秦暉:安東尼斯庫不是曼納海姆

金雁:安東尼斯庫與比薩拉比亞

微信ID:qhjy_gzh

(長按二維碼,歡迎關注秦川雁塔)

秦暉、金雁原創文章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秦暉:有國王的共和國
    當時沙皇-維特的立-陷計劃實際上是「半英國式的」,與立-陷民主黨的計劃雖有距離,但比清末朝廷的「次於日本式立-陷」和民間立-陷派「英國式立-陷」的距離要小。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雙方談判破裂,磚-制政府進行鎮壓,陷-正進程出現逆轉。雖然此後這一進程又緩慢啟動,但時機已失,更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戰,無論莊稼漢還是小市民都失去了耐心,革命大潮於是席捲而來,和平立-陷的機會喪失了。
  • 秦暉:中國的「天下觀」
    後來由於時勢、觀念的變化(辛亥對此有很大作用)和偶然因素(如統治者無嗣),雖未能走出「秦制」但傳子的合法性消失,「家天下」的產權變得不確定,權力鬥爭更趨複雜而且可能性更加多元,追求漸進的陷正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但是我們不能以此來要求晚清的人。
  • 秦暉:駐奧公使給國內的一封匯報
    但甲午就不同,中華文化的學生「小日本」居然把自認為已經學會船堅炮利的老師打得如此慘敗,還首次割走了一個省,不但使人真正產生亡國之憂,也帶來「文化」上的巨大衝擊。 ---                              每更一圖:倘塘豆腐串著賣
  • 秦暉、閻步克、趙世瑜、羅新、張帆、劉蘇裡:宋元明時期的陝西,恰...
    有朋友建議秦暉,讓他將在《陝西通史》裡自己所寫的那部分合編起來重新出版。秦暉之所以採納了這個建議,是因為過去研究陝西史的學者大多側重於研究周秦漢唐時期的陝西以及現代的紅色陝北,大家對宋元明清「王氣黯然」之後的陝西沒那麼感興趣。而且,秦暉在《陝西通史》裡表達了一些很有創見的思想,值得為此再次出版。在秦暉寫《陝西通史》的時候,他的思想正處於逐漸變化的階段。
  • 秦暉、閻步克、趙世瑜、羅新:宋元明時的陝西,恰是中國社會縮影
    《王氣黯然》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來源於1997年出版的《陝西通史》中秦暉所寫部分的合集。這版《陝西通史》已經絕版了。有朋友建議秦暉,讓他將在《陝西通史》裡自己所寫的那部分合編起來重新出版。秦暉之所以採納了這個建議,是因為過去研究陝西史的學者大多側重於研究周秦漢唐時期的陝西以及現代的紅色陝北,大家對宋元明清「王氣黯然」之後的陝西沒那麼感興趣。
  • 泰國女排二傳手、義大利女排接應,加盟日本豐田車體女排
    2020.09.25,日本女排V1聯賽即將開賽,球隊外援引進再傳消息,豐田車體女排引進兩名外援,如下:PORNPUN GUEDPARDPORNPUN GUEDPARD(翻譯:波蓬),泰國女排國家隊二傳手,1993年1.73米(日本資料);波蓬說,我很高興在本賽季參加豐田車體的比賽,
  • 秦暉:從陝西地方史窺探三個王朝
    近日,當代著名歷史學家秦暉教授的新作《王氣黯然:宋元明陝西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系大型地方性通史《陝西通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陝西通史》於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籌備、1998年全部出齊,共14卷,詳細記述了從遠古到當代陝西地區的歷史和人民生活,後來編委會又曾重擬體例、更新分卷、擴充內容。
  • 排球的二傳手為什麼叫二傳手?二傳手又是如何決定進攻球員的?
    今天我們來說排球比賽場上的二傳手。眾所周知,排球比賽場上,兩支對陣球隊各有6名球員參加比賽,這6名球員由主攻手、副攻手、接應和二傳,外加自由人組成。二傳通常被比喻為排球比賽場上的靈魂。那麼被譽為場上靈魂的二傳手為什麼叫二傳手?比賽中他又是如何決定由哪名進攻球員來進攻的呢?
  • 秦暉:中國的左派與右派需要一個共同的底線
    秦暉先生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共同的底線」說法。他論述這一問題的一系列文章,由於種種原因,在十年後才結集出版。不過,今天重溫,我們會發現「共同的底線」不但沒有過時,而且,捍衛「共同的底線」,同志仍需繼續努力,因為這種底線仍然在被不斷踐踏,環境甚至更加惡劣。
  • |讀秦暉《政府與企業以外的現代化》
    在《政府與企業以外的現代化》一書中,歷史學家秦暉以志願和強制,私益與公益為元素,闡釋了國家、市場和第三部門的區別——市場是以志願(自由交易)方式滿足私人利益的機制;國家是以強制(權力運作)的方式滿足公共利益的機制;第三部門則是是一種自由公民的公益社團,以民間組織為形式、以志願為方式,滿足公共利益。
  • 氣排球優秀二傳手的心理素質培養
    在氣排球賽場上,二傳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氣排球隊伍的核心和橋梁。
  • 秦暉:隨著科學的發展對歷史的解釋越來越豐富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秦暉先生在「預見未來」峰會圓桌對話上表示,隨著科學的發展,隨著我們認識的深化,我們對歷史的解釋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解釋力。他表示:「比如說最簡單的就是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對史前研究的解釋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對於預測未來好像是一直就沒有什麼,尤其是長時間的未來,我覺得基本上是不可預測的。」
  • 中國女排老隊長孫晉芳:最佳二傳手,如今卻疾病纏身,靠換血續命
    排球場上的指揮官---二傳手 排球是一個團體競技運動,團體競技就意味著賽場上的每一位球員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支成熟的排球隊伍一般要有主攻手、二傳手、攔網員、自由人以及決勝發球員。 主攻手主要負責進攻,一般是身材高大力量十足的球員,主攻手的擊球往往穩準狠,就算是被對手捕捉到球路也不敢輕易去接球。攔網員又被稱為副攻手,他們不止要攔截對方的球手的扣球,還要配合二傳手的快攻,趁對手不注意發動進攻,一個好的副攻手往往可以起到誘餌的作用,為主攻手的進攻打掩護,贏得更多分數。
  • 中國女排老隊長孫晉芳:最佳二傳手,如今卻疾病纏身,靠換血續命
    ,團體競技就意味著賽場上的每一位球員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支成熟的排球隊伍一般要有主攻手、二傳手、攔網員、自由人以及決勝發球員。主攻手主要負責進攻,一般是身材高大力量十足的球員,主攻手的擊球往往穩準狠,就算是被對手捕捉到球路也不敢輕易去接球。攔網員又被稱為副攻手,他們不止要攔截對方的球手的扣球,還要配合二傳手的快攻,趁對手不注意發動進攻,一個好的副攻手往往可以起到誘餌的作用,為主攻手的進攻打掩護,贏得更多分數。
  • 國內二傳手,看好丁霞姚迪
    國際排聯官方社交媒體「乘風破浪的女排姐姐」系列訪談近日推出第四期,本期主人公是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的隊長、二傳手馮坤。雖然已退役多年,但馮坤的工作一直沒有離開排球,她也始終關注著中國女排的發展,尤其是看好兩位和自己同位置的小師妹——丁霞、姚迪。
  • 排球中的英語,趣解之四,Setter(二傳手),Set(二傳)
    排球中的英語,趣解之四,Setter(二傳手),Set(二傳) 大家都知道二傳在排球中的重要性,二傳手被稱為排球比賽中場上的靈魂人物,二傳在英語中寫成
  • 《排球少年》漫畫388-390話分析:二傳手的較量,影山PK宮侑
    日向翔陽和烏野改變了他,他變得愈加優秀,天賦和才能上的卓爾不群助他成為日本國家隊選手,如今他更是V聯賽「王者」施懷登-阿德勒的首發二傳手。王者和王者的絕配令如今的影山更加強大,而強大是多彩的。傳得漂亮。攻的果斷。
  • 排球賽場上的指揮官,二傳手!
    在國家隊的第一年,他在2015年國際排聯男子世界盃上獲得銀牌,並在2015年男子歐洲排球錦標賽上獲得銅牌,在那裡他還獲得了最佳二傳手獎,這是歷史上最年輕的二傳獲得該獎項。他在2014年世界聯賽以及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奧運會預選賽中被評為最佳二傳手,也是2013年亞洲錦標賽最有價值球員。
  • 拼命三娘刁琳宇 無疑是中國女排二傳手 有力的競爭者
    在排球的道路上,刁琳宇有一定的天賦,隨著她的辛勤訓練她以良好的發球和靈活的傳球獲得了「小諸葛」蔡斌的發掘,來到省隊,刁琳宇很快便做到了主力,成為中國二傳手位置上又一潛力新星,在江蘇隊的幾年,刁琳宇球技的不斷進步帶給球隊的也是球隊實力的不斷提升,終於,付出有了回報,在2014-2015賽季女排聯賽常規賽中,刁琳宇完美的完成了自己二傳手的職責,與隊友無間的配合幫助了江蘇女排奪得了聯賽冠軍。
  • 世界最佳二傳手,郎平曾經的隊長,如今患病生命垂危
    世界最佳二傳手,郎平曾經的隊長,如今患病生命垂危 孫晉芳,中國女排歷史性人物,她曾被稱為世界最佳二傳手,是中國女排現任主教練郎平的曾經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