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德川家康到底圖的是什麼?

2020-12-16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德川家康到底圖的是什麼?

1563年,對於日本戰國而言實在是稀鬆平常,各大名們仍然延續自己的策略,要不延續家業,要不擴張領土。對於暫時還叫松平元康,也就是後世的德川家康而言,這一年意義重大,對於家業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一年,松平元康捨去了元康這個名字。元康是他元服時,當時的今川家督今川義元為其起的元服名。在捨棄了這個名字後,改名為松平家康,但並沒有就此結束,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家康還有重要事情要做。

經過多年努力,花費了不少金錢後,松平家康終於在1566年改姓,我們熟知的德川家康就此誕生。那麼,為什麼家康要捨棄松平這個姓氏,而換成德川呢?

事實上,當時的松平家康在一番努力後,事實上一統三河國,但這只是通過武力方式獲得,三河國內遇到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出現反家康勢力,並最終引發戰爭。畢竟松平家只是一介國人,何德何能能夠獲得一國?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獲得日本朝廷敕封的「三河守」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儘管天皇及朝廷早已無法號令大名,但對於各地的國人、豪族而言,朝廷的敕封仍具有權威性。敕封能夠對境內的國人、豪族宣示自己是獲得天皇、朝廷認可,具有法理上的正當性。也能夠威懾周邊的勢力,如若無視朝廷的敕封,就會落人以口實。

但松平家只是國人,絕非源平藤橘四大姓,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三河守,為了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身份問題,偽造出身成為家康唯一的方法。於是他把松平家第一代老祖宗松平親氏搬了出來,先將姓氏改為德川,接著聲稱親氏是藤原的後代。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德川家康拿出了家系譜,證明自己所言不虛。當然,嘴巴上說說並不能證明什麼,最重要的還是金錢。家康利用金錢開道,一番上下打點,頓時所有的反對意見消失,家康終於得償所願,在花費了不少時間和金錢下,終於獲得三河守。而姓氏也從松平變為德川。這也為日後家康再度更改家系起到了重要示範作用。

到了關原之戰後,順利擊敗競爭對手,日本的大名們再也不敢反抗德川家康。這個時候,家康決定另起爐灶,不再承認自己是豐臣家臣。於是,他將目標對準了徵夷大將軍。想要擔任徵夷大將軍也並不是想擔就擔,豐臣秀吉的前車之鑑在前,家康自當引以為戒。

相比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出生明顯高貴不少。而且在成為三河守時,家康將自己的家系推到藤原一脈,最起碼從身份來說,已經脫離國人。但想要擔任武家領袖徵夷大將軍,仍然不夠格,所以家康必須早就打算。

在關原之戰結束後,德川家康就開始新的計劃,必須將家系改溯。藤原可以讓他獲得三河守一職,那麼為了能夠與豐臣家平起平坐,就需要成為武家領袖徵夷大將軍,想要開幕就要再次更改家系。於是,老套路再度上演,先是金錢開道,接著再重新製作一份家系譜,這回是要證明自己的家系可以溯源到源氏。

至於之前溯源到藤原一事,已經無人敢提出,以武力威懾天下大名的德川家康,已然有足夠實力教訓不聽話的大名。於是,在老套路的幫助下,德川家康成功將家系從藤原改為源氏,脫離豐臣家成功另起爐灶,也為日後消滅豐臣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如果說第一次變化只是為了家業穩固,第二次變化則是赤裸裸地為了日本統治權。但每次變化都是為了更好地向前邁進,從腳踏實地來說,德川家康的前進步伐極為穩當,沒有任何激進,四平八穩的讓人找不出破綻。

相關焦點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松平家與織田家之間的同盟是逐步完善的,並不是一步到位直接變成鐵桿盟友。永祿六年,松平元康接回了在駿府的妻子,同時將自己的名字從「元康」改為「家康」,以擺脫今川家的家臣地位。  在此期間,今川家的新任家督今川氏真因為施政不當導致遠江國爆發「遠州總劇」,三河國與駿河國之間的遠江國也陷入了動亂,今川家的勢力更難以觸及到三河國。
  • 清州同盟——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二十年羈絆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之間的清州同盟的真相。  尾三的恩怨   尾張國的織田家,本來是越前國的一介神官,經過朝倉家的引薦出仕了室町幕府的名門斯波武衛家,成為了武士。大約在公元十四世紀末左右,尾張國被室町幕府封給了斯波家,織田家便被斯波家任命為尾張國的守護代,遷移到尾張國居住。
  • 【顯微鏡】沉默霸王——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一生貫穿大半個戰國史,在各個英雄「你方唱罷我登臺時」,他默默地積蓄自己的力量,最終以壓倒群雄的實力奪取了天下。       德川家康出生於三河國一個松平氏的小土豪家庭,當時松平氏還只是一個小勢力,長年依附於大勢力生存,在家康還是一個叫松平竹千代的小孩時,就被迫到東海道霸王今川家中做人質,所謂人質就是小勢力向大勢力表示忠心的「投名狀」。
  • 活到三十歲就可取得天下?德川家康的父祖與夾縫中生存的松平家
    因為德川家康自稱祖上是入贅松平氏的,也就是說家康的祖先松平親氏本來是其他氏族出身,後來才入繼賀茂松平氏繼承家業。松平信光在給妙心寺奉納的願文之中,曾經祈禱源氏的武運昌盛,德川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也是以「源清康」、「世良田次郎三郎」自居,說明至少德川家康的這一支松平家對自己的源氏出身是非常有自信的。
  • 德川家康掌權後閉關鎖國,阻礙發展,卻因社會穩定而促進文化繁榮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490字,閱讀約3分鐘我們都知道,日本戰國時代離不開三個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松平至德川,德川家康由於武田信孝勢力的入侵導致松平家作為強人無法獨立於戰國時代,於是松平元康的父親平田轉而求助於駿河大士玉川義元的幫助,但是駿河的今川義元並不只是單純的想要保護三江,而是想要吞併。爺爺被家臣殺死後,父親也被家臣殺死,年輕的竹代在老家以人質的身份留在了四川義園,三江的地盤完全由四川代領,許諾要等到竹代之後歸還土地。
  • 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盟後,德川家的這些年
    引言:1562年,織田信長派遣了家臣瀧川一益前往三河,希望可以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和談結盟。這時候的松平元康糾結了一陣後,最終選擇了與織田信長結盟。因為今川義元戰死後,今川氏真不但統治力下降而且沒有攻打尾張的意圖,而自己邊上還有一個武田信玄需要提防。
  • 看完德川家康名字演變軌跡之後:您說得真對!
    這些都是德川家康的曾用名,前面幾個名字的演變我們放在後面說,先說說為啥他最後會叫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全名為「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看到其中的「源」了嗎?日本四大姓氏分別為:源氏、平氏、橘氏、藤原氏。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讀歷史,類比固然是一種好的方法,但是也容易導致認識上的錯誤,比如很多讀者習慣將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關係類比為曹操和司馬懿,這種類比實在是是一種荒誕不經的奇談怪論。 曹操和司馬懿是什麼關係?說白了,上下級關係,或者老闆和員工的關係。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第一階段:振興了家族的松平清康遭到家臣暗殺,松平家走向衰弱。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
  • 清洲同盟——織田信長攜手德川家康
    引言:桶狹間之戰後,原本向今川氏稱臣的德川家康趁機返回岡崎城宣布松平家獨立。今川義元之子今川氏真,十分惱怒,次年就派了手下家臣殺死德川這一方的人質。德川家康為了集中精力應付今川氏的攻勢,派了石川數正與織田信長商議結盟。
  • 德川家康:隱忍蟄伏大半生,熬死所有對手就算成功了【日本戰國史】No.7
    同時手下的太原雪齋襲擊了織田家,活捉織田信秀的庶長子,以此換取竹千代。(青年的德川家康)他的童年無疑是不幸的,他一直被當做一件政治籌碼,在左右強鄰之間被搶奪著,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國破家亡,他絲毫不曾體會過兒童應有的無憂無慮,反而過早地認識到人世的艱難險惡。1556年,今川義元為松平竹千代舉行了成人禮,取自己名中的「元」字,為其改名松平元信。
  • 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能殺出重圍,建立德川幕府?
    與三國一樣,日本的戰國時代天皇淪為傀儡,失去實權,大名們割據一方,爭奪霸權,就連結束這個時代的梟雄德川家康,也與司馬懿十分相像。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國的國人富豪松平氏,而松平氏又源自藤原氏,但德川家康卻自稱源自源氏,與天皇牽扯上了血緣關係,這一點和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很像。德川家康的祖先松平氏一開始只是一個弱國的小豪族,經過多年的打拼,才佔據了整個三河。
  • 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
    日本住宅前掛住的姓名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方便後文的理解,我們就以德川家康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姓、氏、名字到底有何區別。德川家康是現代的簡稱,戰國時代的全稱則是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德川就是名字,代表一族的由來。源則代表德川家康所在的族群是源氏,至於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出自源氏,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接下來的朝臣則是代表德川家康和朝廷的關係,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德川家康排在第二位。還是那句話,是真是假無人可知,但既然都這麼寫到史書裡了,我們也就當成真的來看。
  • 嫡長子是繼承人,非常重要,為何德川家康逼殺嫡長子德川信康
    但是,德川家康卻命令嫡長子德川信康自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當然了,德川家康逼自己的嫡長子自殺,他本身也是被逼迫的結果。也就是說,是有人逼迫德川家康殺掉自己的嫡長子,德川家康沒辦法,只好這麼做。    (德川家康)  那麼,是誰有這麼大的本事,居然逼迫德川家康殺自己的嫡長子,而他毫無還手之力呢?
  • 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
    摘要: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三河國的松平一族,按照德川官方說話,起源並非三河松平鄉,而是清和源氏,作為雲遊僧人的先祖,來到松平鄉後,成為當地豪族的女婿,並改姓松平。隨後利用嶽父的財力逐步發展成後來的三河松平氏。隨後逐步發展,最終成為日本霸主。
  • 煞費苦心的德川家康,有什麼比築城更花錢的?沒有,那就都去築城
    已經登上將軍寶座的德川家康在公元1609年,命令自己只有10歲的兒子德川義直掌管尾張國,另外還命令20餘家西國旁系大名協力建築名古屋城。這些旁系大名基本都是關原合戰前後歸服的大名,主要以原豐臣家大名為主。
  • 同樣是背叛主公,德川家康背叛今川家為什麼沒有受到指責?
    但江戶幕府的開創者、「東照大權現」德川家康一生卻先後兩次背叛了自己的主公:在桶狹間合戰後背叛了今川家,在豐臣秀吉死後背叛了豐臣家。有意思的是,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死後背叛豐臣家的行徑在後來受到了很多指責,是日本如今很多「家康黑」的來源。但在桶狹間合戰後背叛今川家的德川家康卻幾乎沒有受到指責。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他女兒相當目中無人,整天趾高氣昂,不知道在那拽什麼拽,德川家康你這隻猥瑣無情的老烏龜!你對待她哪像公公對媳婦?完全是孫子對大爺吧!哼!你怕織田信長是吧?!我不怕!我要反抗!要讓你們這些三河農民嘗嘗我們今川後人的厲害!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日本戰國武將何為?
    秀吉在兩次賽跑之中,一邊發揮著衝刺精神,一邊更發揮著日本商人式的計算精神,將部隊行軍的每一個細節都周密思考過,輔以大量金錢與高素質軍隊,最終贏得了織田家這塊大蛋糕。 德川家康 攻城不如攻心慶長五年(1600)9月5日,關原之戰。
  • 德川家康所建造的江戶町
    之後太田道灌和德川家康在荒野上建造除了江戶的城下町,江戶才逐漸發展成為日本的第一都市。《江戶町——大型都市的誕生》一書,用圖文形式追溯了江戶町的建設過程。這個過程裡有成功也有失敗,今日的東京,正是在各種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經出版社授權,我們選取了德川家康時期選建江戶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江戶開府1598年(慶長三年)八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