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德川家康到底圖的是什麼?
1563年,對於日本戰國而言實在是稀鬆平常,各大名們仍然延續自己的策略,要不延續家業,要不擴張領土。對於暫時還叫松平元康,也就是後世的德川家康而言,這一年意義重大,對於家業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一年,松平元康捨去了元康這個名字。元康是他元服時,當時的今川家督今川義元為其起的元服名。在捨棄了這個名字後,改名為松平家康,但並沒有就此結束,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家康還有重要事情要做。
經過多年努力,花費了不少金錢後,松平家康終於在1566年改姓,我們熟知的德川家康就此誕生。那麼,為什麼家康要捨棄松平這個姓氏,而換成德川呢?
事實上,當時的松平家康在一番努力後,事實上一統三河國,但這只是通過武力方式獲得,三河國內遇到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出現反家康勢力,並最終引發戰爭。畢竟松平家只是一介國人,何德何能能夠獲得一國?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獲得日本朝廷敕封的「三河守」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儘管天皇及朝廷早已無法號令大名,但對於各地的國人、豪族而言,朝廷的敕封仍具有權威性。敕封能夠對境內的國人、豪族宣示自己是獲得天皇、朝廷認可,具有法理上的正當性。也能夠威懾周邊的勢力,如若無視朝廷的敕封,就會落人以口實。
但松平家只是國人,絕非源平藤橘四大姓,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三河守,為了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身份問題,偽造出身成為家康唯一的方法。於是他把松平家第一代老祖宗松平親氏搬了出來,先將姓氏改為德川,接著聲稱親氏是藤原的後代。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德川家康拿出了家系譜,證明自己所言不虛。當然,嘴巴上說說並不能證明什麼,最重要的還是金錢。家康利用金錢開道,一番上下打點,頓時所有的反對意見消失,家康終於得償所願,在花費了不少時間和金錢下,終於獲得三河守。而姓氏也從松平變為德川。這也為日後家康再度更改家系起到了重要示範作用。
到了關原之戰後,順利擊敗競爭對手,日本的大名們再也不敢反抗德川家康。這個時候,家康決定另起爐灶,不再承認自己是豐臣家臣。於是,他將目標對準了徵夷大將軍。想要擔任徵夷大將軍也並不是想擔就擔,豐臣秀吉的前車之鑑在前,家康自當引以為戒。
相比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出生明顯高貴不少。而且在成為三河守時,家康將自己的家系推到藤原一脈,最起碼從身份來說,已經脫離國人。但想要擔任武家領袖徵夷大將軍,仍然不夠格,所以家康必須早就打算。
在關原之戰結束後,德川家康就開始新的計劃,必須將家系改溯。藤原可以讓他獲得三河守一職,那麼為了能夠與豐臣家平起平坐,就需要成為武家領袖徵夷大將軍,想要開幕就要再次更改家系。於是,老套路再度上演,先是金錢開道,接著再重新製作一份家系譜,這回是要證明自己的家系可以溯源到源氏。
至於之前溯源到藤原一事,已經無人敢提出,以武力威懾天下大名的德川家康,已然有足夠實力教訓不聽話的大名。於是,在老套路的幫助下,德川家康成功將家系從藤原改為源氏,脫離豐臣家成功另起爐灶,也為日後消滅豐臣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如果說第一次變化只是為了家業穩固,第二次變化則是赤裸裸地為了日本統治權。但每次變化都是為了更好地向前邁進,從腳踏實地來說,德川家康的前進步伐極為穩當,沒有任何激進,四平八穩的讓人找不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