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世界上最大的製藥公司在為開發新冠疫苗而與時間賽跑,且相互競爭時,卻有幾個團隊突發奇想,著手研究一種皮膚貼片,不再是打疫苗而是貼疫苗。
為了那些對針頭恐懼的人,英國科學家宣傳正在開發世界上第一個「皮膚貼」新冠疫苗,作為一種替代接種方式。這種矽質設備的工作原理就像尼古丁貼片一樣,使用比頭髮還細的微型針來打破皮膚屏障。
據斯旺西大學的研究人員介紹,這種貼片的設計目的是讓患者自己接種疫苗,然後監測他們的身體對疫苗的反應。
這種貼片需要貼在手臂上長達24小時才能工作。雖然貼片上有細小的針,但它們不會像普通的皮下注射一樣——所以對很多人來說不會那麼恐怖。
然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個貼片還不會面世。該團隊希望在4月份能推出工作原型,並在3年內發布商業版本。
斯旺西大學的納米技術研究人員奧利維亞·豪厄爾斯說:「它們不會深入皮膚,也不會刺激痛覺感受器,所以它們比皮下注射針頭更不疼。」
據這組科學家說,這種貼片可以通過監測皮膚上的生物標記物來測量病人對疫苗的炎症反應,全用膠帶或帶子固定在病人的手臂上。他們希望這種對疫苗有效性的實時測量將有助於加速未來COVID-19疫情的控制。
該團隊補充說,這種設備將易於分銷和低成本生產,還可以擴大設計範圍,以適應未來其他疾病的疫苗。
研究人員表示,原型將在3月底之前開發出來,目標是將其提交臨床試驗,然後在未來三年內實現商業應用。
該項目負責人Sanjiv Sharma說,快速衡量疫苗「有效性」的能力將解決一個未得到滿足的臨床需求,並將為疫苗開發提供一種創新方法。「該平臺的實時特性意味著可以迅速產生結果,從而更快地遏制COVID-19病毒。」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疫苗貼片的自我注射,看到免疫球蛋白的產生,而這種設備將能夠檢測到。」Sharma博士繼續說:「這種低成本疫苗接種設備將確保安全恢復工作並管理隨後的Covid-19暴發浪潮。」
「除了大流行之外,這項工作的範圍可以擴大到適用於其它傳染病,因為該平臺的性質允許快速適應。」
「我們目前正在準備這個平臺,我們希望與我們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現有合作夥伴進行透皮給藥的人體臨床研究,為最終實施做準備。」
什麼是疫苗貼片?
疫苗貼片一般一種小型的膠條,外形上與普通膏藥沒有什麼不同,可以由患者自己給藥。這些貼片用於注射疫苗的最常見方法是通過許多微小的、被包裹的微針,這些微針只有幾百微米長,因此剛好夠穿透皮膚。而這些微針是由糖或聚合物等水溶性材料製成的,它們在使用後會迅速溶解到皮膚中。
這種疫苗的主要優點是無痛性,因此可以為害怕針頭的人提供一種對傳統的、基於注射的疫苗的侵害最小的選擇。
疫苗貼片的另一個潛在好處是,不需要冷藏!作為對比,輝瑞的疫苗則是在-70℃超低溫冷凍箱中,可以保存六個月,在加有乾冰的特製保溫運輸箱中,可以保存15天,而在醫院的2-8°C冰箱中,只能保存5天;莫德納的新冠疫苗要求儲存溫度為-20°C;國內的克爾來福(CoronaVac)疫苗需儲存在2~8°C的標準冰箱中。
疫苗貼片則意味著它們可以更容易地儲存在藥店,也可以由患者購買或郵寄,而且還可以消除關於處理或重複使用針頭的擔憂。
還有人提出,疫苗貼片可能更適合較貧窮或發展中國家的人群接種,因為在這些國家,傳統疫苗很難在合適的溫度下儲存。
疫苗貼片初步試驗
早在幾年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探索「無針」疫苗的可能性,但在2017年夏天,第一次明確表明貼片或許可行。
位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埃默裡大學公布了一項小規模的第一階段人體臨床試驗結果,在該試驗中,100人通過皮膚貼片注射了流感疫苗。
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積極的, 表明在產生抗體方面,它和標準注射一樣有效,也沒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唯一的負面影響是貼在皮膚處有微弱的發紅,輕度瘙癢。
參與的研究人員表示,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來完全確定疫苗貼片是否安全有效,並確認他們將進入涉及更多人群的第二階段臨床試驗。
之後,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也提出了自己的替代方案,2019年,無微針疫苗貼片在老鼠身上測試時顯示出了希望,但除此之外,在開發這類已獲批准的產品方面取得了進一步進展很少有報導,直到新冠疫情爆發。
哪些團隊在開發新冠疫苗貼片?
與過去幾年在這方面進展緩慢相比,試圖生產針對SARS-CoV-2病毒的貼片疫苗的公司和研究團隊的活動呈爆炸式增長。
2020年4月,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疫苗貼片含有400支微針(明顯多於埃默裡大學使用的100支微針),已在老鼠身上進行了測試,並在兩周內產生了新冠抗體。
該團隊目前已經向美國FDA申請了「PittCoVacc」貼片的研究性新藥(IND)認定,並被認為正在接近開始涉及人類參與者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
8月底,美國生物技術公司Vaxess Technologies獲得了美國衛生部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開發局(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開發局)的資助,9月14日,該公司宣布與英國製藥公司Medigen合作開發新冠 +流感聯合貼片。
其他團隊也試圖開發一款成功的新冠疫苗貼片,包括義大利生物製藥公司Verndari,8月份時憑藉皮膚VaxiPatch技術獲得了BARDA資金、英國醫學技術公司Innoture,7月份憑藉3D列印貼片從威爾斯政府拿到20萬英鎊撥款。
10月5日,澳大利亞醫療設備公司Vaxxas憑藉HD-MAP(高密度微陣列貼片)技術也從BARDA獲得了2200萬美元。
Vaxxas表示,雖然這一專項資金用於啟動涉及流感疫苗技術的一期臨床研究,但它也在研究利用這一疫苗接種平臺預防新冠的機會。
疫苗貼片要多久才能面世?
目前,很難判斷這些新型微針貼片何時,甚至是否能夠通過人體臨床試驗,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並向公眾開放。
此外,與阿斯利康、強生、賽諾菲和其它眾多目前正在競相研發新冠疫苗的製藥巨頭相比,研發這些疫苗的公司和大學可以支配的人力和資金要少得多。
因此,這些研究貼片技術的公司在應對全球流行病方面可能落後於這些行業巨頭。一些傳統候選疫苗目前處於第三階段臨床試驗(人體試驗的最後階段),而上述許多新冠貼片才剛剛進入第一階段評估,所以,還早著呢。
去年9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預計到2021年年中才會大規模接種疫苗,而基於貼片的替代疫苗很可能要到更晚的時候才會出現。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9118339/Researchers-claim-world-s-coronavirus-vaccine-patch.html
https://www.nsmedicaldevices.com/analysis/covid-19-vaccine-patch/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