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食野,夏吃苦」,春食野菜,有益健康,更激發味蕾。春季正是野菜盛產的季節,吃野菜的季節。春季的順時而發,讓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們把綠瑩瑩、鮮嫩嫩,口味鮮嫩的野菜搬上餐桌,作為養生保健的寶貝。
不同的野菜有哪些功效呢?唐山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葉珊為大家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野菜有哪些功效
馬齒菜
馬齒菜又稱五行草,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以用於痢疾腹瀉等疾病的治療,現代研究表明,它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馬齒菜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糖代謝,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所以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再有,它還含有3-w不飽和脂肪酸,能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鮮吃幹吃均可,鮮吃口感滑爽,幹吃口感柔韌,都有清熱解膩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它的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還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目的。桔梗有抗潰瘍,還有祛痰鎮咳、鎮痛、解熱、鎮靜、降血糖、消炎、抗潰瘍、抗腫瘤和抑菌的作用。雖然略帶苦味,但風味獨特,作為開春後的第一批鮮菜,讓人愛不釋口。
薺菜
薺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防止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消化道中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可預防胃癌和食管癌,所以俗語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相對蒲公英的苦味,薺菜的口感更清爽鮮美,其口味更適合大眾品味。
野莧菜
野莧菜具有清熱去溼,清肝解毒,涼血散瘀作用,對於溼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野莧菜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加血紅蛋白並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等功能。
榆錢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它的形狀像一串串的錢幣,嫩綠水靈,十分好看,摘取鮮嫩的榆錢用來做出美食,深受大眾喜愛,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帶下,小便不利,水腫,小兒疳熱羸瘦,燙火傷,瘡癬等病症。
如何健康食用野菜
朱葉珊主任提醒:野菜的吃法有很多種,清洗乾淨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食用野菜重在嘗鮮,難以滿足人體所有的營養需求,應注重食物多樣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再有野菜多性味苦寒,偏於寒涼,對於脾胃虛寒的人群也不宜多吃。對於妊娠婦女也要避免食用,以免寒涼滑利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野菜採摘要注重新鮮,衛生環境較差的區域及公路周邊的野菜也不要採摘,對於不認識、不熟悉的野菜不採、不吃,特別是一些有毒的野菜,一定要避免食用,比如魚腥草,過量使用就會引起腎臟損傷。再有白屈菜、野芹菜、野地黃、蒼耳、曼陀羅等一旦食用就會出現嚴重的中毒反應。所以,在選擇野菜時一定要仔細辨認。(史愛華 朱葉珊)
來源:唐山市中醫醫院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