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禁酒令」既要有硬招也不能濫用

2020-12-22 齊魯壹點

「全南陽『談酒色變』,堪稱史上最嚴禁酒令。」6月19日,河南南陽下轄某縣稅務系統一工作人員在微信上對在外地工作的同學發出感慨。7天前的6月12日,南陽市紀委、南陽市委組織部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黨員幹部公職人員違規飲酒常態化監督檢查。(6月30日《成都商報》)

工作日24小時禁酒,抽查隨叫隨到。河南省南陽市的禁酒令,確實可以稱得上「史上最嚴」。然而,在執行過程中,既要有硬招,讓禁酒令真正發揮作用;又不能濫用,過度幹擾工作人員8小時之外的生活。否則,執行「史上最嚴禁酒令」鬧得雞飛狗跳,或招致工作人員不滿情緒及民怨,將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南陽市「最嚴禁酒令」的出臺,直接導火索或為該市6月5日晚發生的一起案例:多名縣處級領導幹部違規聚餐飲酒。而在此之前,該市一年內連發兩起公職人員聚會飲酒致人死亡事件。如此嚴重的公職人員聚眾飲酒之風,還鬧出了人命,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出臺「最嚴禁酒令」剎一剎,當然非常有必要。

「最嚴禁酒令」認定了違規飲酒的範圍,包括工作日中午飲酒(含因公因私);值班、執勤及其他執行公務期間違規飲酒(含因公因私);違規參與婚喪喜慶事宜飲酒等9種情況。這樣明確了違規飲酒範圍,執法將更具有針對性。但是,有禁令還必須有嚴格執法的硬招,如果執法起來「軟綿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工作人員違規飲酒的種種說辭和理由,能放過則放過,最終「最嚴禁酒令」只能是紙上「最嚴」,很難剎住公職人員的聚眾飲酒之風。

南陽市「最嚴禁酒令」顯然有備而來,採取了不少執行硬招。如檢查方法為隨時抽取被檢查人員,採取電話、簡訊或微信的方式,通知其到指定地點接受吹氣酒精檢測(對認定結果有異議的抽血化驗認定),對通知後不按規定時間到指定檢測地點接受檢測的人員,或不接電話,未回復簡訊、微信的人員,當日或第二天到指定地點寫出說明。同時,明確倒查追究「連帶」責任,被發現黨員幹部違規飲酒問題較重,或造成不良影響的,將追究組織部長或分管幹部的領導等責任人的監督責任,甚至追究地方或單位黨政「一把手」的主體責任。這樣的執行硬招,能倒逼相關領導加強日常監管,教育和管理好工作人員不要違反「禁酒令」。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最嚴禁酒令」一旦被濫用,不僅會干擾他人的私生活,也有可能對機關單位一些外事活動、招商引資工作等造成不利的影響。如在檢查時,深更半夜動不動就通知工作人員,到指定地點接受酒精檢測,讓工作人員在家休息時提心弔膽,過度幹擾私生活不說,也是對他人心理上的一種折磨;或「一刀切」在上班日禁止一切活動的飲酒招待,讓嘉賓或外來投資者感到尷尬和不爽,進而影響外事和招商引資等工作。

筆者認為,「最嚴禁酒令」既要有嚴格執行的一面,也應有人性化溫情的一面。建議實行「飲酒報備審批制度」,對工作日8小時之外,工作人員凡是參加婚喪嫁娶等活動飲酒,應當向所在機關單位報備審批;外事活動、招商引資工作等確實需要飲酒招待的,須提前上報嚴格審批。對弄虛作假獲取上班日飲酒「資格」的,一經查實,則倒查「連帶」予以嚴厲問責和處罰。如此,南陽人將不再「談酒色變」,公職人員聚眾飲酒之風也能得到有效遏制。

(華聲在線)

相關焦點

  • 最嚴禁酒令!下班也不能喝!
    最嚴禁酒令!下班也不能喝!小編注意到此前已有多地出臺「最嚴禁酒令」廣東清遠:公務接待一律不允許上酒,外出公務不得接受對方安排酒水去年7月,清遠市委以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的名義印發了
  • 「最嚴禁酒令」公務員下班也不能飲酒 專家:不應「一刀切」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最嚴禁酒令」的討論熱度仍在持續,近日甘肅省慶城縣印發了相關規定,要求「公職人員工作日八小時外禁止飲酒」,規定一出再次引發公眾關注,「最嚴禁酒令」是約束公務員行為,還是矯枉過正?記者梳理發現,對公職人員的「禁酒令」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十八大後,隨著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推行,各地、各部門陸續推出「禁酒令」。
  • 「最嚴禁酒令」實則矯枉過正
    也就是說,公職人員工作日24小時禁止飲酒,這一「最嚴禁酒令」引發了人們熱議。禁止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以及公務活動飲酒,非常值得讚揚,但工作日24小時禁止飲酒,實屬矯枉過正。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在古代,酒是君王貴族所獨享的,而後慢慢成為文人墨客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
  • 史上最嚴禁酒令:公職人員下班也不能飲酒,違反一律停職
    第三條嚴禁在公務活動中飲酒。外事接待、招商引資、統一戰線等工作確需飲酒的,須按「一事一審批、一事一購買」的原則,由承辦單位報分管該單位或該項工作的縣級領導審批後實施。第四條公職人員在工作時間內(含節假日值班及執勤等)和工作日八小時外一律禁止飲酒;嚴禁外出參觀考察、培訓學習期間相互宴請飲酒。
  • 教育懲戒的學問:既不能「棄用」,亦不能「濫用」
    原標題:教育懲戒的學問:既不能「棄用」,亦不能「濫用」   教育懲戒的學問   教育懲戒是指教師和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和管理中基於教育目的與需要,對違規違紀、言行失範的學生進行制止、管束或者用特定方式予以糾正,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職務行為。
  • 那醉人的情懷與最嚴禁酒令
    酒的釀製是複雜的工藝過程最嚴禁酒令一出,拍案叫好者有之,感到莫名其妙者有之,我想更多的則是和我一樣的既支持而又迷惑者:工作時間以及一切公務活動禁酒,大家對此贊同、少有異議;但八小時之外的時間裡那麼公務活動中的每一分錢,都應該對人民負責,不能有絲毫的浪費,所以,公務活動禁酒(外事等特殊活動除外),符合國家八項規定的原則要求,也符合飲食勤儉節約的精神,是應該受到支持與肯定的。但現在受到質疑的,則是公職人員在八小時之外,是否也要遵守此規定,不得飲酒呢?
  • 行酒令的玩法
    最早的行酒令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在隋唐時期發展完善。其中就有幾種很有名的玩法:這是兩種遊戲玩法,同屬於利用道具來遊戲的種類。搖籤就是指在竹筒中放入提前寫好口令的籤子,叫做令籤。參與的人以此搖動竹筒,抽出一籤,根據指令來決定飲酒的杯數,方式等。投壺就是在桌上放一個酒壺,賓客手持小箭往壺中投入,以投進壺中的小箭數量決勝負,再根據規則飲酒。
  • 傳統文化知識 ——酒令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
  • 中華千年酒文化之「行酒令」
    其實最好玩的是划拳說出的數字,一般不是直接說數字,二十說一句代稱,總結一下如下:          0----對寶拳    即兩個人都沒有伸出指頭。          1----點上贏,一點點    即指頭之和為1.一般出點上贏,都是出大拇指,不能出其他指頭。
  • 有一種「謀殺」,叫「濫用遠光燈」!
    要說廣大駕駛員心目中最討厭的駕駛行為 濫用遠光燈 一定能佔有一席之地 對於濫用遠光燈的人 請大家用文明的方式抵制 切記嚴禁以暴制暴!
  • 蔡英文在場也要把酒收起來? 臺軍最嚴禁酒令遭批
    原標題:有女性在場就全面禁酒醜聞過後臺軍出新規?【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媒20日盛傳,面對臺軍最近幾起因飲酒引發的重大軍紀事件,「國防部長」嚴德發下令實施史上最嚴「禁酒令」,規定「只要餐敘場合有女性同仁在場,全面禁止飲酒」,結果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
  • 寧波要出硬招!保護利用河姆渡文化
    寧波要出硬招!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感緊迫感,讓寧波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有魅力,讓寧波人民接受豐厚的歷史文化滋養。
  • 劉姥姥的酒令,種瓜得瓜,花開富貴,最終得了一個大倭瓜
    酒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酒令如軍令,有文令和武令,《紅樓夢》中的酒令是文令。喝酒有很多種方式,同時也有很多種原因去喝酒,同樣是喝酒,花樣且不一樣,自古至今,有的人喝酒是煮酒論英雄,有的人古來聖賢皆寂寞,孤芳自賞,莫使金樽空對月,一個人喝悶酒。
  • 盤點簡單又有趣的行酒令遊戲,風靡於酒桌之上
    行酒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一種特有的助興方式,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在古代,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做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感冒發燒?吃頭孢!扁桃體發炎?吃頭孢!腹瀉?吃頭孢!實際上,頭孢作為抗生素的一種,不能盲目濫用。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抗生素作為抗微生物藥物裡最主要的一大類藥物,包含了我們日常所見的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多肽類、林可黴素類等。另外,我們日常所見的合成抗菌藥物有氟喹諾酮類、硝基咪唑類、磷黴素類、磺胺類等。「重點就看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和藥效是不是與『殺滅或抑制細菌、真菌』等有關。」趙麗麗介紹。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詩,有酒,再加上三五好友,好一個快哉人生。三五好友相聚,怎能沒有酒?有酒,怎能沒有助興的遊戲?酒令就是宴會上喝酒助興的遊戲,隋唐時期是酒令文化發展非常迅速的時期,尤其是酒令中的雅令。這種遊戲既考驗人的才華和機敏,又能讓宴會充滿樂趣,因此成為文人們宴會上的酒令之一。唐詩、宋詞、元曲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和酒文化是有一定的關聯的。當然,行酒令成熟於隋唐時期,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也就是說,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酒令,只不過當時的酒令可能比較單一。
  • 流傳千年的酒令:「五魁首、六六順,八匹馬」,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們熟知的酒令古代人對於喝酒很有講究,喝酒之前通常會作「行酒令」,可能很多人對行酒令這三個字很陌生。不過當你聽到「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順,七連巧,八匹馬,九連環,全來到」的時候,會不會很熟悉?
  • 抵制濫用遠光燈,不做「遠光族」
    要說廣大駕駛員 心目中最討厭的駕駛行為 濫用遠光燈 一定能佔有一席之地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過人們要說的數不是簡單的數字,不能把「一」喊成「一」,而是用一句話來代替。這就是所謂的酒令。酒令的內容依次為「一心敬,哥倆好,三結義,四喜財,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那每一句酒令代表的都是什麼意思呢?零喊零時可以喊成「寶一對」,「寶」指的是寶拳,是財寶。零是不用伸手指的,是握拳的。
  • 《紅樓夢》二十八回中,那些藏在酒令裡的悲喜人生與「三角關係」
    這一節的重點除了為後文中寶玉挨打做鋪墊外,最重要的還是通過酒席上的酒令,暗示了小說中幾個比較重要的人物的命運。蔣玉菡的酒令和酒底自然是寫襲人將來的人生遭遇;目前比較難理解的就是蔣玉菡的酒麴在寫誰。我認為是在寫寶玉,試想一下,蔣玉菡這樣的一個無權無勢的小旦,因在忠順王跟前伺候得力,一時便有不少富家子弟結交他。但他和寶玉相識後不久,就再也沒有回中順王府,並且在外置辦了房屋田地,由此可見他是有心要從此離開忠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