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字本初,頂著四世三公的榮譽頭銜,佔據青、幽、冀、並四州。
曹操,字孟德,控制著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兗州、徐州以及部分的豫州、司隸。
洛陽袁少和洛陽曹少,這對當年的雞飛狗跳鐵血哥們,如今在天下逐鹿的亂世裡,最終反目成仇。隨著兩人地盤的全面接壤,開戰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公元199年6月,袁少統領精兵十萬,戰馬萬匹,浩浩蕩蕩南渡黃河,準備攻擊曹操的大本營--許昌。
曹操在梟首了呂布之後,終於跟袁紹有了一戰的實力。不過,在發動這場官渡之戰以前,曹操還必須做兩件事。也正是這兩件事的達成,最終讓勝利的天平倒向了這位被後世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
早在公元197年,當曹操得知呂布叛漢投靠袁術,打算親徵這位三姓家奴的時候,他向荀彧說出了自己內心的顧慮。呂布對曹操來說其實並不算什麼事情,他真正擔心的,是袁紹侵擾關中,從而引發羌、胡叛亂。到時候袁紹再向南引誘劉璋,那麼自己這邊就只能依靠兗州和豫州來抵抗天下的其他勢力。
但荀彧給曹操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勸解曹操說:關中地區不必擔心,現在關中土匪軍閥數以千計,可以說大大小小全是山頭。儘管韓遂、馬騰的實力最強,但到現在他們都不能將這些土匪軍閥的勢力統一起來,可見器量也就那樣。韓遂、馬騰只會擁兵自保,那麼現在我們以仁德招撫他們,派遣使者與他們通好,即便不能長治久安,但至少在主公平定山東地區之前,不能夠生什麼變數。
荀彧不但為曹操提供了解決方案,甚至連使者的人選都為曹操找好了。這個人,就是鍾繇,字元常。
小可之前介紹過,鍾繇是潁川四大士族中,鍾家的掌門人。他之前就一直在東漢政府中擔任要職,可以說經歷了漢獻帝洛陽、長安之亂以及後來李傕郭汜專權之亂的全過程。而荀彧之所以要推薦鍾繇出使關中,就在於他對於關中的門路是很熟的。
當曹操首次聯繫漢獻帝的時候,李傕、郭汜其實並不拿他當一回事。在李傕、郭汜的想法中,關東地區早就吵吵著要另立一位皇帝,這曹操來套近乎,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在這個關鍵時刻,也是鍾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斡旋作用。正是依靠鍾繇的穿針引線,使得曹操最終能夠搭上李傕、郭汜這條線。而鍾繇之所以要幫助曹操,主要還是看在荀彧的面子上。
公元195年,李傕抓走漢獻帝,跟郭汜展開火併。而鍾繇聯合尚書郎韓斌共同謀劃了漢獻帝的出逃。最終,在西北各個大佬一系列複雜的談判和扯皮之下,漢獻帝才得以東歸。
而在漢獻帝被曹操弄到許昌後不久,鍾繇就成了繼荀彧之後的政務二把手。與此同時,董卓遺留下來的兩個戰鬥力最強的亂賊,李傕和郭汜也被關中勢力全滅。
當李傕和郭汜在關中展開火併的時候,這場長達半年的火併使得雙方的實力大損。羌胡義從那些外族僱傭兵,隨著第一毒士賈詡的一頓飯而紛紛離場。外加楊奉的叛變,使得李傕的實力大減。漢獻帝東歸之後,郭汜、張濟等原來西涼的軍閥又將部隊帶出了關中。這種形勢下,董卓遺留的勢力對於關中地區已經無法形成統治優勢。
郭汜隨後被部將伍習殺死,曹操以天子的名義,號召關西諸將討伐李傕,打算徹底將其消滅。
公元198年4月,就在曹操因為徵討張繡不利,被袁紹寫信一頓冷嘲熱諷的時候,關中傳來好消息。李傕被打敗,並被俘虜斬首。關中地區至此徹底亂成了山頭林立的一鍋粥,其中最有實力的,又變成了原先的韓遂、馬騰勢力。
就在這個時候,荀彧向曹操建議,派遣鍾繇進入關中。
鍾繇以侍中的身份,領司隸校尉,持節督查關中各路人馬。當他抵達長安之後,致信給韓遂、馬騰等各路勢力,算是徹底穩住了他們。不僅如此,鍾繇甚至讓他們向許昌派遣了人質,以表示對朝廷的忠誠。
要知道,儘管鍾繇有著司隸校尉的官職,但他這次進入關中,幾乎沒帶什麼兵卒。所以對於關中地區來說,他絕對起不到任何軍事壓制的作用。但鍾繇依靠自己多年來積攢的人脈,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讓整個關中地區產生了一個錯覺:東漢朝廷在經歷了大亂之後,開始逐漸穩定並恢復正常,而且那個位於山東地區的曹老闆,實力相當的強大。因此關中地區的各路勢力開始安穩下來,也沒有了往日的胡作非為。畢竟朝廷認可了他們的關中土財主身份,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鍾繇抵達關中,不僅穩定了地方,甚至還為曹操牢牢盯死了袁紹的并州。在後來的官渡之戰中,鍾繇非但沒有給曹操增添什麼壓力,更是在關鍵時刻為曹操送來了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戰馬兩千匹。
派遣鍾繇鎮住關中,是曹操在官渡之戰安排的幾個勝負手之一。而當曹操幹掉呂布,佔領徐州之後,他安撫的一個人,成了官渡之戰的另外一處勝負手。曹操安撫的這個人,名字叫做臧霸,字宣高。
在曹操攻略徐州的時候,臧霸作為呂布的部將,一直跟曹軍作戰。當呂布投降之後,臧霸卻被曹操一眼相中,收為部將。不僅僅因為臧霸作戰勇猛,更是因為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青徐黑老大。
縱覽東漢末年乃至三國時代各路英雄豪傑,臧霸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是極少數的,以土匪起家,最終得到善終的將領。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儘管他加入曹操陣營,但他始終是以一個相對來說非常獨立的勢力存在。而剩下的各路土匪山賊,最終的下場都不是很好,甚至都沒能混太長的時間。唯獨臧霸一人,不僅在漢末這個大亂世成功存活,後來更是越混越強,成了青徐之間誰都不敢惹的存在。
一直到曹操離世,臧霸在曹操陣營都是有單獨的地盤以及單獨的編制的。
臧霸之所以受到曹操這種規格的待遇,關鍵在於他不僅會做人,而且他手中還掌握著一支特殊的部隊,外加所處的地盤地理優勢明顯,並且他對於曹操,還有著雪中送炭般的貢獻。
臧霸最早出道,僅僅只是為了救自己老爹。臧霸的老爹是監獄看守,因為私下殺掉囚犯,結果被太守拿下問罪。年僅十八的臧霸,帶著十幾個兄弟一起,前往費縣西山,不但救出了自己老爹,還捎帶腳幹掉了太守。
臧霸帶著這十幾個古惑仔,竟然嚇跑了百餘人的獄卒,而他的孝烈之名,開始在山東地區逐漸流傳開來。在孔老夫子的地盤上,臧霸這樣的大孝子,得到了山東猛男們的一致好評。
在黃巾起義爆發後不久,臧霸帶領著泰山的兄弟們,投靠了徐州的陶謙。在剿滅黃巾賊的戰鬥中,他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得到了朝廷正式的編制--都騎尉。後來臧霸就在徐州招募到了一部分兵源,和孫觀、吳敦、尹禮、孫康等勢力抱團,聚合成了一股比較強大的勢力。臧霸就此成了游離在陶謙掌控之外的一股強大勢力,並駐紮在開陽一帶。
臧霸和他抱團的幾個好兄弟,全都是泰山人,甚至臧霸率領的部隊,就是泰山兵團。
不久,臧霸就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大貴人。隨著曹操為了報殺父之仇而將徐州北部,瀕臨東海的琅琊郡陶謙勢力連根拔起,在公元197年的時候,臧霸率領著泰山匪軍,一舉佔領琅琊國,並且和呂布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
就在曹操出兵徵討呂布的時候,臧霸也曾帶兵幫助過呂布。不過隨著呂布的戰敗,臧霸火速改換門庭,成了曹操陣營裡的大將。對於臧霸這個盤踞在青州和徐州之間的黑社會老大,曹操開出了天價的支票。他將琅琊郡和東海郡分裂成了城陽、利城、昌慮三個郡,並且任命臧霸為琅邪相,吳敦為利城相、尹禮為東莞太守、孫觀為北海太守、孫康為城陽太守。不僅如此,曹操還割青、徐二州,全部託付給了臧霸。
而曹操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欣賞臧霸的為人,另一方面,他對於泰山兵的實力,有著深刻的了解。曹操麾下的鐵血親衛,是青州兵,也是他的百戰鐵軍。結果在宛城潰散的時候,于禁所率領的泰山兵不僅絲毫不亂,甚至還將青州兵這群所謂的百戰鐵軍給按在地上摩擦。這裡額外說一句,于禁在曹操陣營所排的五子良將中,其實是位居首位的。而他所依靠的,就是手下的這群泰山兵。可以說,于禁在曹魏陣營近三十年,所立的戰功,其實比拿大魏吳王孫十萬刷戰績的張遼含金量要大得多。
在官渡之戰的時候,于禁帶著兩千人的部隊,就敢站在黃河前線跟袁紹對峙。袁紹不僅打不下于禁兵團控制的陣地,甚至還被他弄死了幾千人。
而曹操開給臧霸天價支票的一個深層原因,除了他知道泰山兵戰鬥力強悍不好惹之外,他敏銳地感知到,自己跟袁紹的決戰就要來臨了。對於北方體量巨大的袁紹,曹操知道自己必須要竭盡全力,因此他已經沒辦法再騰出一隻手來對付另外一個不好惹的地方勢力。
而臧霸相比於張繡,是更能可持續發展的。因為張繡的兵源來自於西北軍,盤踞在荊州的張繡勢力,可以說打死一個就少一個,張繡很難補充兵源。但臧霸就不一樣,他的地盤本身就守著泰山,因此家鄉的子弟兵能夠源源不斷地加入到革命隊伍中來。
宛城張繡的例子歷歷在目,所以曹操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臧霸等泰山五將的地盤對面,恰好就是袁紹兒子袁譚鎮守的青州,所以曹操必須要利用泰山兵來堵住袁紹軍,防止他們從青州方向包抄,襲擾自己後方。
當然,曹操的這張支票也沒有白開,在曹操跟袁紹正面對決的時候,臧霸數次率領精銳泰山兵進入青州,牢牢牽制住了袁紹在青州的勢力,從而讓曹操能夠專心應對袁紹所給的壓力。
這裡還要多說幾句。為啥臧霸等人在袁紹和曹操之間,要選擇實力弱小的曹操呢?甚至包括後來的黑山賊張燕等土匪,最終也都接受了曹操的收編。我親愛的小夥伴,還記得鍾繇是怎麼鎮住關中那些土匪軍閥的嗎?
在這裡,小可要舉個例子。
在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裡,有著另外一個瑰寶,那就是《水滸傳》。而在《水滸傳》中,梁山泊的宋大哥,那可是朝思暮想就一件事--招安。為啥當了土匪之後,但凡匪首有點腦子,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招安呢?
不管是張燕也好,還是臧霸也好,甚至就連關中那些土匪軍閥也好,他們認的,並不是曹老闆。而讓這些土匪最終服軟的根本原因,在於大漢四百年的金子招牌,以及朝廷所給的各種政策。對於殺人放火的土匪來說,一旦招安成了朝廷的勢力,那麼最終也算是洗白上岸。
所以鍾繇和臧霸,成了曹操安插在東部和西部的,牽制袁紹麾下并州和青州的兩個關鍵勝負手。
不過在說官渡大戰之前,還有一個人物的結局也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袁紹打完曹操打,曹操打完劉備打,劉備打完呂布打的受氣包--袁術。在稱帝之後,袁術驕奢淫逸的程度是愈演愈烈。不僅如此,袁術屢次的對外作戰,均已失敗告終,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脫離他。
在公元199年的時候,袁術終於撐不下去了。
在窮途末路的時候,他打算肥水不流外人田,於是將皇帝的稱號讓給了讓他一輩子心裡不平衡的親哥哥袁紹,並且他寫了封信:漢室氣數已盡,袁氏應當接天命為君王,符命與祥瑞說得都很明白。大哥您眼下囊括四州,戶口高達百萬,這個天命應該歸您,弟弟我認輸了。
在讓出帝位之後,袁術打算投奔袁紹的長子,鎮守在青州的袁譚。結果半路上,他被曹操派來的劉備、朱靈軍攔截。袁術發揮了以往戰鬥力只有五的光榮傳統,退守壽春。在中途,他甚至萌生了想要投奔以前的部將雷薄、陳蘭,結果這兩位大將根本不搭理袁術。袁術士眾絕糧,不得已只得退軍至江亭。
當時已經是六月天氣,袁術想喝一口蜜水卻不得。嘆息良久之後,他仰天大吼:我袁術怎麼會落到如此地步呢!
吼完,吐血而死。
袁術的堂弟袁胤不敢在壽春停留,於是率領著殘餘的部將帶著袁術的靈柩與家眷,投奔了駐紮在皖城的廬江太守劉勳。不過劉勳不久之後投降曹操,袁術所擁有的傳國玉璽就被送到了許昌。
曹操因此而掌握了揚州的九江、廬江兩郡。
在轟轟烈烈的漢末亂世中,不斷有各路英雄豪傑加入到這場逐鹿的遊戲之中。董卓、孫堅、公孫瓚、劉虞、袁術、呂布、李傕、郭汜、張邈、張楊、劉岱、田楷、孔融、青州黃巾、山西白波、太行黑山、豫州黃巾以及風騷走位老兵不死的劉備,要麼身死人滅,要麼被曹操跟袁紹收入囊中。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洛陽袁少和洛陽曹少,到了你們刺刀見紅的時刻了!
Kyle·Broflovski
202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