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與之對應的,市面上也有很多嬰幼兒營養品,如魚肝油、維生素D、鈣、鐵、鋅、DHA等,那麼這些營養品要不要補,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哪些營養素值得重視,要預防缺乏呢?一起來看~
接下來我們按順序介紹各營養素的作用、推薦攝入量以及補充方式等信息。
01維生素D
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足月寶寶只要吃奶量足夠,就能攝入充足的維生素,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但唯獨維生素D例外。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養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最好每天給寶寶補充400IU(國際單位)維生素D。《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出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推薦攝入量為10μg/d。
缺乏:佝僂病。
補充:(1)曬太陽;(2)補充劑:如魚肝油、維生素AD、D3。
02鐵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70%為功能性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重要原料。更是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系統中許多酶的輔酶,參與氧的運輸、細胞呼吸等重要生理過程。
在嬰幼兒出生後的4-6個月內,不需要額外補充鐵,因為嬰兒出生時體內帶有足夠的鐵足夠支撐早期成長。但是,隨著成長的加速,嬰幼兒體內的的儲存鐵逐漸減少,對鐵的需求開始增加。
推薦攝入量:
0-6個月:0.3mg/d
6-12個月:10mg/d
1-3歲:9mg/d
缺乏:要警惕寶寶缺鐵信號,對於嬰幼兒來說,當體內缺鐵時,鐵損耗分為3個階段:
①儲存鐵耗竭期:6個月左右母體帶來的鐵耗盡,容易出現畏寒、表情淡漠的表現。
②紅細胞生成缺鐵期:有眼瞼、臉色、唇色、指甲發白的現象,嬰幼兒階段貧血,大多是處於這種階段,應及時補鐵。
③缺鐵性貧血期:這種屬於缺鐵比較嚴重情況了,易出現缺氧、頭暈等現象,建議就醫。
補充:(1)輔食添加可以選擇強化鐵的米粉;(2)後續可添加其他含鐵豐富的食物(紅肉、肝臟等);(3)鐵補充劑。
03鋅
鋅外號「生命之花」,是我們人體內僅次於鐵含量的必需營養素之一。鋅可以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合成味覺素,促進食慾;增強免疫力;促進傷口的癒合,維持黏膜系統的完整性;影響維生素A的代謝與正常視覺等。
一般來說,補鋅從4-6月開始,這階段寶寶的免疫力、智力、生長發育等都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對鋅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並且在夏天季節寶寶出汗比較多,鋅會隨著汗液一起流失,夏天季節可以適當給寶寶補充鋅。
推薦攝入量:
0-6個月:2mg/d
6-12個月:3.5mg/d
1-3歲:4mg/d
缺乏:若寶寶出現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生長發育緩慢、反覆腹瀉、頭髮發黃、易呼吸道感染等情況,很可能是鋅不足造成的。
補充:含鋅豐富的食物(肉類、堅果、海產的貝殼類等);鋅補充劑(維生素B有利於鋅的吸收,因此可選擇營養成分表中含有維生素B的營養補充劑)。
04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能減少壞血病發病率,嬰幼兒壞血病多見於在出生後的半年或1年中,母乳餵養的嬰幼兒一般不易缺乏維生素C,輔食添加一定要注意攝入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
推薦攝入量:
0-6個月:40mg/d
6-12個月:40mg/d
1-3歲:40mg/d
缺乏:牙齦腫脹、出血、便血、傷口癒合緩慢等。
補充:(1)新鮮蔬菜水果,如橘子、橙子、草莓、甜瓜、彩椒、捲心菜、西藍花、番茄、土豆、綠葉菜和菜花等。(2)維生素C補充劑。
05鈣
鈣作為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元素,其主要功能包括:1、構成骨骼和牙齒的成分;2、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活動;3、促進細胞信息傳遞;4、血液凝固;5、調節機體內的活性;6、維持細胞膜的穩定性等。所以,鈣對於寶寶來說非常重要。
正常情況下,保證充足的奶量就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鈣。在1歲後,隨著奶量減少,輔食增多,身體發育對鈣的需求量增加,家長應合理安排寶寶飲食,保證鈣的攝入量。另外,經研究發現,每年春季是嬰童的加速生長期,平均長高1.37cm,可達到其他季節的2倍,因此春季也是極好的補鈣時期。
推薦攝入量:
0-6個月:200mg/d
6-12個月:250mg/d
1-3歲:600mg/d
缺乏:輕度缺鈣時可能出現頻繁夜醒、哭鬧、方顱等現象;嚴重缺鈣時可能出現出牙遲、肋骨外翻、前囟閉合延遲、佝僂病,出現「X」形或「O」形腿等情況,應及時去醫院矯正,並遵醫囑。
補充:(1)含鈣豐富的食物(乳製品、豆製品、水產品,高鈣低草酸的芹菜、油菜、紫皮洋蔥、木耳芝麻等);(2)鈣補充劑。
06DHA
DHA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DHA全名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對大腦及視覺神經發育有重要作用,且研究表明,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大腦的發育程度將達到80%-90%。
當然,DHA最好的來源是母乳,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添加適當的魚類菜譜。
而中國營養學專家組在《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中提出在無法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可應用含DHA的配方粉,其中DHA含量應為總脂肪酸的0.2%-0.5%。關於奶粉喝奶粉的寶寶要不要額外補充DHA,可以查看這篇文章《寶寶需要專門補充DHA嗎?奶粉不同,DHA含量也有所差異哦 !》
推薦攝入量:
0-1歲:20mg/kg(可以根據不同月齡的體重來粗略判斷DHA推薦攝入量,即每千克體重對應20mg,參考值範圍最高不超過200mg;如寶寶體重4千克,DHA推薦攝入量為80mg/d;)
0-3歲:100mg/d左右。
缺乏:影響到寶寶的語言、動作、思維等的形成,影響孩子視力發育,易導致視網膜受損、近視、弱視等等。
補充:(1)深海魚、藻類食物;芝麻、堅果、橄欖油等中含有的α-亞麻酸也可轉化為DHA;(2)DHA補充劑,如藻油、魚油。
07總結
0-3歲是寶寶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各個階段,可以有意識和計劃地攝入這些營養,除了維生素D外,大部分營養首選的攝入途徑都是經由食物來源獲取,當然,如需考慮使用補充製劑,最好先諮詢專業人士意見,給寶寶更科學、更有針對性的營養呵護。願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
往期精彩:
原來吼寶寶會流失這麼多維C!
炎炎夏日,這份攻略拯救萬千寶媽育兒難題!
這些疫苗不及時給寶寶打,就是讓寶寶在疾病面前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