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周孕期營養:葉酸、鈣、鐵、DHA……各階段怎麼補?補多少?

2020-12-11 母嬰放大鏡

懷孕吃點葉酸就行了嗎?孕期需不需要十全大補呢?

其實孕媽媽除了葉酸外,隨著孕媽媽身體的變化,還需要很多至關重要的營養,比如鐵、鈣、蛋白質等等,但是不同時期到底該補充多少量呢?真的是補的越多越好嗎?我們今天重點來說一下!

孕早期(1~3 月):葉酸 + 碘 + 碳水化合物 + 維生素A

葉酸:最遲應從懷孕前3個月開始,每天補充400微克,並持續至整個孕期。

很多準媽媽都知道,補葉酸,是備孕及懷孕期間最重要的事之一。如果體內葉酸不足,會增加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的風險,比如出現無腦兒、脊柱裂等。

孕期葉酸的推薦攝入量比非孕期增加200 g膳食葉酸當量DFE/d,達到600 g DFE/d。整個孕期應口服葉酸補充劑400μg,每天通過攝入綠葉蔬菜等食物補充200 g

可提供200 μg葉酸的常見食物量見下表1,媽媽們要收藏呦!

表1:可提供200 μg葉酸的常見食物量(g

碘:孕前期開始,貫穿整個孕期

孕期新陳代謝增強,甲狀腺素合成增加,對碘的需要量顯著增加。孕期碘缺乏,輕者導致胎兒大腦發育落後、智力低下、反應遲鈍;嚴重者導致先天性克汀病,表現為矮、呆、聾、啞、癱等症狀

孕期作為碘缺乏的高風險人群,對碘需要從非孕期的120 μg/d增加到孕期230 μg/d。是不是單吃含碘的鹽就夠了?

以食鹽中加碘量25 mg/kg,每天攝入6 g鹽,烹調損失率按20%計算,每天從碘鹽中可攝入碘120 μg,僅能滿足普通人群碘的需要。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230 μg/d,比非孕時增加近1倍,食用碘鹽僅可獲得推薦量的50%左右,為滿足孕期對碘的需要,建議孕婦常吃富含碘的海產食品。食用碘鹽僅僅可獲得推薦量的50%左右,建議每周攝入1-2次富含碘食物,如100g鮮海帶,2.5g幹紫菜,0.7g幹裙帶菜或貝類30g,海魚40g。

可提供110 μg碘的常見食物量見下表2,準媽媽們要收藏呦!

表2:可提供110 μg碘的常見食物量(g,

碳水化合物:孕吐嚴重者少量多餐,每日至少130g;

準媽媽孕前期多數都會孕吐,當嚴重孕吐影響進食時,機體需要動員身體脂肪來產生能量維持基本的生理需要,大量脂肪酸在肝臟經不徹底氧化產生乙醯乙酸、-羥丁酸和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

當酮體生成量超過機體氧化能力時,血液中酮體升高,稱為酮血症或酮症酸中毒。血液中過高的酮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傷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為避免酮症酸中毒對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不利影響,準媽媽必須保證每天攝入≥130g的碳水化合物。

可選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糧食類食物,如米飯、饅頭、餅乾、麵包等;各種糕點、薯類、根莖類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較多碳水化合物,可根據孕媽媽口味選擇;食糖和蜂蜜作為簡單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易吸收,可作為進食少或者孕吐嚴重的選擇;媽媽要注意避免油炸和油膩食物、甜品,防止胃液逆流而刺激食管黏膜;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1,B2,B6及C等以及減輕孕吐反應;若孕吐嚴重至無法進食,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營養輸液!維生素A:

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都需要維生素A,它尤其能保證胎兒皮膚、胃腸道和肺部的健康。懷孕的頭三個月,胎兒自己還不能儲存維生素A,因此孕媽媽一定要供應充足。甘薯、南瓜、菠菜、芒果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

孕中期(4~6 月):優質蛋白 + DHA + 鈣+ 鐵

首先,堅持補充葉酸和碘,保證含量充足!

葉酸補充劑400μg+綠葉蔬菜等食物補充200 g,達到600 g/d!含碘鹽+含碘食物(鮮海帶、紫菜等),達到230 μg/d!科學補鐵:24mg/天

隨著妊娠的進展,孕婦血容量和紅細胞數量逐漸增加,胎兒、胎盤組織的生長均額外需要鐵,整個孕期約額外需要600~800 mg鐵。為預防早產、流產,滿足孕期血紅蛋白合成增加和胎兒鐵儲備的需要,孕期應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建議孕中期RNI為24mg/天。

孕中晚期每天增加20-50g紅肉可提供鐵1-2.5mg;每周攝入1-2次動物血和肝臟,每次20-25g,可提供7-15mg,以滿足孕期增加鐵的需要,缺乏嚴重者可在醫師指導下適量補鐵。

動物血、肝臟、及紅肉中含鐵量較為豐富且鐵吸收率高,例如:瘦肉、動物肝臟及血、蛋類、豆製品、深色蔬菜等。(動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利用率,是植物性食物中鐵的三倍。)

豆類、全穀物可以在吃的時候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來增強鐵的吸收率(比如橙子、番茄、彩椒等等)。

表3:孕期補鐵食譜

鈣:足量補充促生長,達到1000 mg/d

從孕18周起胎兒骨骼和牙齒開始鈣化,至分娩時新生兒體內約有30 g鈣沉積。這些鈣主要在孕中和晚期逐漸沉積於胎兒骨骼和牙齒中,孕中期每天需沉積鈣約50 mg,孕晚期每天沉積增至330 mg。

僅有20%左右的媽媽認識到孕期補鈣對寶寶牙齒發育的重要性!

儘管妊娠期間鈣代謝發生適應性變化,孕婦可通過增加鈣的吸收率來適應鈣需要量的增加,但膳食鈣攝入仍需增加200 mg/d,孕中晚期鈣總量達到1 000 mg/d

為滿足1 000 mg/d鈣的需要,推薦飲用500 g/d奶,即在非孕期300 g/d的基礎上再加200 g/d。孕婦增加奶製品的攝入可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降低35%,先兆子癇的發生率降低55%,早產的發生率降低24%。

由於全脂奶類雖富含優質蛋白和鈣,但還含有15 g以上的脂肪(以飽和脂肪為主),因此對需要控制體質量或血糖異常的孕期婦女不利,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奶製品。

表4列舉了獲得1000 mg鈣的食物組合,準媽媽們要收藏呦!

表4:獲得1000 mg鈣的食物組合舉例

媽媽們不要用骨頭湯補鈣!

檢測證明,骨頭湯裡的鈣含量微乎其微,更缺少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因此切莫被骨頭湯補鈣的傳言所誤導。骨頭湯裡溶解了大量的骨內脂肪,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孕婦體重增加過來,造成超大兒。在飲食無法滿足鈣質需求時,鼓勵孕產期的準媽媽們,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劑。

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達到70g/d

孕期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會直接影響胎兒的體格和神經系統發育,導致早產和胎兒生長受限、低出生體質量兒。

蛋白質需額外增加15g蛋白質,達到推薦攝入量為70g/d。

在孕前期均衡飲食的基礎上,額外增加200g奶,可提供5-6g優質蛋白質、200mg鈣和120kcal能量;再增加魚、禽、蛋、瘦肉共計50g左右,可提供優質蛋白質約10g,能量80-150kcal。;表5列舉了獲得25 g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組合,準媽媽們要收藏呦!

表5:獲得25 g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組合舉

DHA:促進視網膜和大腦發育

從孕中期開始,媽媽可以要注意補充DHA!生命早期胎兒及嬰兒體內DHA聚集以及腦和視功能發育的研究顯示,孕期、哺乳期需要更多的DHA。

2010年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將孕期、哺乳期EPA+DHA的適宜攝入量(AI)定為250 mg/d,其中DHA 200 mg,100 mg用於胎兒和嬰兒體內DHA的積累,其餘部分用於補充母體內DHA氧化損失。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推薦孕期、哺乳期EPA+DHA的AI為250 mg/d,其中200 mg為DHA。

表6列舉了部分富含DHA的食物,準媽媽們要收藏呦!

表6:常見魚類脂肪中DHA含量(mg/100g

深海魚是DHA獲取的良好食物來源最好每周食用1~3次,若是飲食中魚類攝入不足,準媽媽也可額外補充DHA營養品補充。孕晚期(7~9 月):鐵 + 鈣 + DHA

堅持補充葉酸和碘,保證含量充足!

葉酸補充劑400μg+綠葉蔬菜等食物補充200 g,達到600 g/d!含碘鹽+含碘食物(鮮海帶、紫菜等),達到230 μg/d!孕晚期鈣總量達到1000 mg/d,蛋白質需求達到85g/d!

孕7~9個月胎兒體內組織、器官迅速增長,腦細胞分裂增值加快,骨骼開始鈣化孕婦子宮增大、乳腺發育增快,對蛋白質、能量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明顯增加。到了孕晚期,如果鈣供給不足,媽媽會更容易出現腰酸背痛腿抽筋、甚至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的情況。

孕晚期需要增加蛋白質30 g/d、鈣200 mg/d、能量1 883 kJ/d(450 kcal/d);在膳食基礎上,增加200 g/d奶,約125 g/d魚蛋禽畜肉,以滿足對蛋白質和鈣增加的需要!

魚禽畜肉等動物性食物都富含優質蛋白質(含量約15%~20%),其胺基酸組成和營養價值也比較接近,但其脂肪含量和脂肪質量卻有很大差異,其中魚類脂肪含量較低,而且以多不飽和脂肪(n-3)為主,而畜肉脂肪含量較高,飽和脂肪含量也高。

同樣重量的魚類與畜禽類比,提供的優質蛋白質含量相差無幾,但魚類所含脂肪和能量明顯少於畜禽類。因此,當孕期婦女體質量增長較多時,可多食用魚類而少食用畜禽類,且食用畜禽類時儘量剔除皮和肉眼可見的肥肉畜肉可優先選擇牛肉。

此外,魚類尤其是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鯡魚、風尾魚等還含有較多n-3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助於胎兒智力和視力發育,每周最好食用2、3次。

鐵:需求量增加至29mg/d。

孕晚期每天增加20-50g紅肉可提供鐵1-2.5mg;每周攝入1-2次動物血和肝臟,每次20-25g,可提供7-15mg,以滿足孕期增加鐵的需要,缺乏嚴重者可在醫師指導下適量補鐵。在攝入富含鐵的畜肉或動物血和肝臟時,應同時攝入含維生素C較多的蔬菜和水果,以提高膳食鐵的吸收。

孕後期提供29mg鐵食譜推薦

孕晚期準媽媽膳食構成

魚、禽、蛋、瘦肉合計每日200-250g;保證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大豆類15g,堅果10g,食鹽不超過6g;每周至少3次魚類,每日1個雞蛋;每周進行動物肝臟、動物血各1次;每日飲奶至少300-500ml;

孕期營養補充,絕不是越多越好。

媽媽也要謹防營養過剩,體重增加過快,將會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糖尿病等的危險因素,導致很多媽媽產後肥胖。

孕期體質量平均增長約12.5 kg,其中胎兒、胎盤、羊水、增加的血容量及增大的子宮和乳腺屬必要性體質量增加,約6.0~7.5 kg,孕婦身體脂肪蓄積約3~4 kg。

孕媽媽要及時進行體重監測,孕前期體重變化不大,可每月測一次。孕中晚期應每周測量體重,數據可參考下圖:

溫馨提示

孕期營養至關重要,科學均衡的補充營養不僅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益還會有助於媽媽產後的身體恢復!不同階段的孕期,補充的營養素不一樣,不可盲目亂補哦~

一般建議,若準媽媽身體健康,胎兒發育的各項檢查指標正常,以食補為佳。在此基礎上,可以遵醫囑,再吃一些孕婦營養補充劑或保健品,比如葉酸、鐵劑、鈣製劑、複合維生素等。

參考文獻:[1]蘇宜香. 孕期婦女膳食指南(摘要)[C]// 孕期,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學齡前兒童營養與健康培訓班培訓教材. 2010.[2]中國營養學會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013 版[M]. 北京 : 科學出版社 , 2014.[3]祖麗亞 , 羅俊雄 , 樊鐵 . 海水魚與淡水魚脂肪中 EPA、DHA 含量的比較 [J]. 中國油脂 . 2003, 28(1):48-50.[4]楊月欣 , 王光亞 , 潘興昌 . 中國食物成分表 [M]. 2 版 .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2009.

相關焦點

  • 鈣片、DHA、維生素……孕期所需的關鍵營養素,你補對了嗎?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孕期不同階段需要補充的營養到底都哪些?補多少?怎麼補? 孕早、中、晚期所需的營養素 在懷孕不同時期,需要重點補充的營養素是不同的: 孕早期(0~12周):葉酸 + 碘 + 鐵 + 維生素 孕中期(12~28周):葉酸 + 鐵 + 碘 + 鈣 + 鋅 + 維生素+DHA 孕晚期
  • 孕婦要補什麼營養?湯臣倍健鐵葉酸片不可少
    很多人都知道孕婦在懷胎時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一條,就是補身子。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僅僅是滿足腹中胎兒的成長需要,也是維持母體健康的關鍵因素,對後續的分娩、產後都有很好的幫助,需要引起重視。那麼孕婦要補什麼營養呢?這幾種營養物質可要多留心!
  • 孕期補充營養,靠食補還是靠藥補,這幾點一定要分清
    從那以後,球球爸再也沒有幹涉過球球媽吃營養補充劑,關於葉酸、多維補充劑,還有DHA補充,還會給出一些自己的調研意見供球球媽參考。就這樣,球球家這場「食補VS藥補」之爭還沒正式開始,就落幕了。這得歸功於球球媽之前做的功課,全方位多層次地說服了球球爸,當然,好在球球爸也不是那種特別固執己見的人,「欣然」接受了。
  • 孕期補對這4種營養,胎兒發育更快更好,準媽媽們快get
    鄰居琳琳昨天去醫院做產檢了,回來之後一臉的不開心,晚上去公園散步的時候碰見她媽媽才知道原來是胎兒發育有些緩慢,醫生讓她平時多注意補充營養,但她又不知道該怎麼補才這樣的。
  • 教你孕期怎麼吃,控制體重均衡營養
    「吃」和「補」,真的是每個寶媽在孕期都逃不過的字,但該怎麼吃怎麼補,你們知道嗎? 孕期需要「補」,是適量且符合自身營養均衡的「補」,而不是來者不拒胡吃海塞的「補」,更不是補食量。 孕期飲食不在多吃,而在營養均衡!
  • 如何從飲食上預防營養不良?整個孕期的營養補充很重要
    就整個孕期來說,可從兩方面講。第一個是總結性的,就是整個孕期有一些特殊要注意營養素要補充到位,另一方面,我們會把孕期分為三個階段,不同階段側重的營養素是不同的。4、整個孕期的營養補充就整個孕期來說,孕媽都應該注意要補充葉酸、鐵、碘三種最重要的營養素。葉酸的補充:整個孕期中,每天需要的葉酸是600微克。周期:從備孕階段(懷孕的頭三個月)就開始補充葉酸,整個孕期都要補。
  • 包含孕媽所需三大營養:葉酸、DHA、K2——愛維她孕期星級營養素
    近年來,孕媽媽們對營養保健的認識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已經能夠充分了解新生兒發生各種疾病的原因以及補充這些所缺營養的重要性。孕期可以適量補充一些營養品,不要偏食,飲食儘可能廣泛多樣化。營養師特別提醒進補註意不要過量。過量的鐵可能影響腎功;維生素A過量累積會導致骨痛症狀發生;葉酸過量有可能影響鋅的吸收;而鈣的過量攝入則會影響鈣磷平衡。
  • 營養品|益生菌、乳鐵蛋白、魚肝油、D3、鈣鐵鋅、DHA怎麼選?
    粉哥導讀:目前市場上寶寶的營養品種類很多,如益生菌、乳鐵蛋白、魚肝油、DHA、鈣鐵鋅......各種功效、劑型、品牌讓人眼花繚亂,無從選擇。事實上, 處在正常生長發育中的寶寶是否真的需要吃這些營養品呢?怎樣給寶寶選擇最適合的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寶寶營養品,到底該怎麼「補」?
  • 紐瑞優孕產婦奶粉:孕期並非要大吃大喝,盤點孕期關鍵營養元素
    孕期營養很重要,但別陷入誤區!傳統的"一人吃兩人補"、"填鴨式"進食,孕媽雖然吃得很多,但是攝入的營養不均衡,最終導致營養過剩的同時又營養不良。況且如果吃得過多,不僅不能被寶寶吸收,反而會使孕媽體重增長過快,造成孕期高血壓、糖尿病的高發。那麼孕期如何科學補充呢?
  • 備孕記|備孕的營養準備,不止補葉酸那麼簡單!
    說到備孕期間的營養建議,很多人想到備孕前三個月補充葉酸。 葉酸補到位,孩子神經管發育才能好。 這是中國營養學會早在2007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就指出的。
  • 鈣鐵鋅同補好還是分開補?優博尊享蓋諾安為寶寶提供更全面營養
    鈣鐵鋅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每種營養成分對寶寶健康都有很大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不斷的給寶寶補鈣鐵鋅,這時會有家長問鈣鐵鋅同補好還是分開補?最好是能同時補,這樣對寶寶成長幫助會更大,平時給寶寶喝優博尊享蓋諾安,寶寶就不會因為缺少哪種營養成分而導致身體發育緩慢。  鈣鐵鋅同補好還是分開補?
  • 缺這4種營養,可能讓你老得快、骨頭脆!很多中國女性都沒補夠
    綜合各類研究的結果,18-49歲的中國育齡女性普遍易缺乏4種營養素,分別是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1-5]。 今天這篇就詳細講講,怎麼補足這4種營養素,把健康和美麗「吃回來」。
  • 孕期想要長胎不長肉,應該怎麼吃?記住8個字就夠了
    從備孕到懷孕,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一定是:怎麼吃?而孕期媽媽的飲食是寶寶營養的全部來源,所以在吃上面當然馬虎不得。但到底該怎麼吃才能 既補營養還能不長胖?一般來說孕期吃成大胖子的情況很常見,媽媽們總想著肚子裡還有一個小生命,一人得吃兩人份。
  • 太全|寶寶0-3歲維生素D、鈣鐵鋅、DHA等營養補充時間及注意事項
    0-3歲是寶寶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與之對應的,市面上也有很多嬰幼兒營養品,如魚肝油、維生素D、鈣、鐵、鋅、DHA等,那麼這些營養品要不要補,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哪些營養素值得重視,要預防缺乏呢?一起來看~
  • 胎兒餓了,孕媽有倆明顯感覺,及時補對營養,以防發育跟不上
    其實,作為母親,應該能第一時間根據第六感察覺到異常,不管怎麼樣,孕期一定要注意飲食,畢竟寶寶的生長發育全部指望媽媽的營養供給。 我們總說孕期要補充營養,可是補什麼?何時補?怎麼補……都需要搞清楚,其中,有三種營養素必不可少。
  • 鈣鐵鋅同補好還是分開補?優博尊享蓋諾安可以三者同時補
    鈣鐵鋅同補好還是分開補?如果在保證膳食供給平衡的情況下,寶寶一般是不會缺乏鈣鐵鋅的,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營養補充。如果發現寶寶出現鈣鐵鋅的情況,那可能是在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的時候,沒有做到營養均衡攝入。
  • 孕媽開始變胖,胎寶可能還在「準備中」,孕期三個階段要「吃對」
    孕期別盲目「大補」,這樣吃對胎寶好 所以準媽媽若想要寶寶既長身體又長肉,同時自己也不會太胖,就要掌握好每個階段要怎麼吃,而不是盲目大補。
  • 關於維生素和鈣鐵鋅,寶寶該不該補?怎麼補?
    現在的人們總是考慮均衡營養,成人會從肉類、水果、蔬菜等多方面去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人體必需營養。但是寶寶可不一樣,寶寶的營養都來自寶媽們的餵養,然而並非所有的寶媽都是專家,經常有:維生素A是不是該補了?我家寶寶春天是不是又要補鈣了?……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講解寶寶的必需營養元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 專家解讀:孕期營養與護理
    3.如何補充葉酸?  (1)時間: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並持續整個孕期;  (2)劑量:每日400ug,使體內葉酸維持在適宜水平(若機體缺乏服用4周後方可得到改善);  (3)注意應同時補充VitB6、VitB12,共同阻止同型半胱氨酸的毒性作用,防止神經管畸形及流產的發生。
  • 國際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補什麼補多少
    據2014年一項《 近十年我國各地區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狀況》報告,目前我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 2 億,全國 40 歲以上的骨質疏鬆患者已達到 1.12 億。特此總結,概要起來為 4 大條:第一條:注重孕期營養 把握骨骼發育先機孕期營養攝取不足引起的早期發育不良,與日後成年後峰值骨量礦物質含量減少以及髖部骨折風險增加之間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要從 baby 未出世就開始「未雨綢繆」。補啥:良好的營養,包括 3 類物質:充足的鈣、維生素 D 和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