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少 | 敦煌在我村

2021-02-19 十八度灰美術館

葉少個展:敦煌在我村

十八度灰美術館成立十周年系列展

2021.01.24——2021.03.08

出品人:趙晶晶

策展人:喬晟旭

媒介人:馬一鷹

展覽策劃:李鵬鵬

藝術總監:海嬰

項目介入:拆界藝術小組

鳴謝:宋美多、張有奇、王倩、王衛強、何理、趙敦

參觀時間:周二至周日11:00-20:00

開幕酒會:2021年1月24日下午3:00

主辦單位:十八度灰美術館

協辦單位:半坡國際藝術區、藝術孤島、漫藝網、俯仰珠寶、拆界藝術、陝西研學旅行教育

媒體支持:雅昌藝術網

展覽地址: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西街238號半坡國際藝術區C區1-11

展覽前言

葉少,自由藝術家,並非敦煌文化的研究者身份。這批作品的創作起因以明確的現實動機開始,歷時三年,卻遭遇到似乎有些荒誕的現實。這三年,也是他生活巨變的三年,在創作中進取並接納了自己,同時被動的接受外部世界。

這次展覽,還原和回憶三年創作期間的作品、生活和現實。通過平行敘事與展覽的結合,了解作品背後的生產現場,這個現場是工作室,更是社會現場,是各種關係連結交錯的現場。

這個展覽是西安自由藝術家個體文獻展,反映當下西安藝術群體生態的個案。剝開作品背後的現實關係,來討論我們既定的「價值和意義」,嘗試讓展覽成為一個討論現場。

我們對自己提問,對藝術家提問,也對觀眾提問。希望彼此在角度互換的交流中,打開認知的局限,在短暫的相聚中彼此影響,享受談論思考帶給我們的溫度!

文 | 拆界藝術小組

葉少,生於西安

2007   "也算是生活"三個好朋友(西安方言藝術空間)

2011   西安首屆現代藝術三十年紀念展(西安半坡藝術區)

2012   "慢節奏風景"個展(西安半坡豆蝸畫廊)

2012   "也算是生活"第二回  五個好朋友(西安半坡十八度灰)

2015   葉少的寓言"素人之首展"(西安后街空間)

2017   "也算是生活"秋   六個好朋友藝術聯展(西安半坡相西石當代藝術中心)

2019   推陳布新/首屆西安當代藝術雙年展 (半坡國際藝術區)

2020   葉少個展/敦煌在我村 (西安十八度灰美術館)

敦煌在我村

這次展覽,要從兩個事件說起:

2017年,葉少接到一個訂單,對方是一個老總,說在一個地方看到葉少的幾張敦煌壁畫作品,非常喜歡,並表示要做葉少的伯樂,把葉少打造成當代「飛天」,就讓他繼續畫敦煌的壁畫。商談好後,葉少2018年開春開始畫。

2016年 布面油畫 50x60cm

2016年 布面油畫 60x40cm

做為一個畫家,有人認可自己的作品,並願意出資定製,是一件非常欣喜的事,也是大部分畫畫人眼裡的「成功」機會,用葉少自己的話說:「我就要被包了」。於是,葉少如約進入敦煌。

2018年夏,葉少到敦煌

敦煌讓葉少感動,對於訂單,他可以在不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欣然完成。

2018年 布面油畫 60x150cm

2018年 布面油畫 80x120cm

2018年 布面油畫 80x60cm

荒誕的是:一年很快就快到了,但供養人(葉少稱老總為供養人)卻沒有來,朋友說葉少已被放鴿子了,不用畫了。葉少咳了一聲:「都構思的好好的,弄個半截兒子多難受啊,得把這畫兒畫完呀,那就繼續畫吧,閒著也是閒著,還好材料和畫布都供好,感謝他送我一程。」

於是.

2019年 布面油畫 110x130cm

2019年 布面油畫 140x180cm

2019年 布面油畫 180x140cm

2018-2020年 布面油畫 150x100cm

2011年始,葉少生活十幾年的村子遭遇拆遷,原有的生活日常被打破,村民們都在加蓋房子,經不起折騰的葉少搬出了曾經平靜的村子。但是,在村子被人遺棄後,葉少又搬了回來。性情所至,畫了幾張小畫,有6幅放在了同學開的古董店裡,就有了上面敦煌事件的開端。

葉少說:四周一片廢墟,人煙稀少風景還好,植物掩蓋著刺眼的廢村。久違了!我終於知道心疼你了,我的「聊宅」。狂長的青竹、絨錢花樹、爬山虎,寬敞明亮的二樓畫室,就讓我安安靜靜的呆著吧。

2020年底拆遷到了最後,房已經交過了,葉少給村長說,院子裡的樹被推土機推了,太可惜了,想把它移到小區。也好看也有個好歸宿,村長同意了。移樹完後房和院子立馬就被推了。

2020年 挖院子裡的樹 

2020年 拉樹

2020年 將樹栽在小區

「2020年年底,拆遷接近尾聲了,而這最後兩年時間畫了50幅敦煌壁畫,反反覆覆的畫也基本完成了,一邊畫一邊也感受到了敦煌的博大,感受它遠古的寧靜,質樸永恆純真」,葉少說,「在這個廢村我的院子裡,或許是我一生中過的最寧靜的生活」。

葉少日常、工作

項目介入

一個是被打破的「藝術想像」,一個是被拆遷的生活日常,兩個事件,遭遇在同一個人身上。隨時逃離的關係現場和隨時上演的戲劇景觀,藝術、社會,在藝術家個體遭遇中展現荒誕。

葉少將拆遷現場搬往「敦煌」現場

葉少將拆遷現場搬往「敦煌」現場

葉少將拆遷現場搬往「敦煌」現場

葉少的經歷和遭遇,給我們帶來了思考和想像:在如今社會,藝術家們的種種遭遇,其實更像一場場看似合理的荒誕劇和一個個看似真實的超現實景觀。

這次展覽計劃,由拆界藝術小組介入,不僅是要做一次呈現,更是要開啟一場藝術行動的嘗試。從葉少個展開始,以藝術項目介入,生發社會藝術行動,再次生成展覽,從而促成一場關於「藝術家的遭遇」問題的討論和藝術事件。

敬請期待

事件梳理:李臭蛋

事件描述部分文字由藝術家葉少提供

關於十八度灰美術館
十八度灰美術館,西安第一家民營非營利公益性美術館,成立於2011年,現位於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創辦人希望能在學術性、未來性、實驗性多角度發展,包括繪畫、雕塑、影像、裝置、設計、現場藝術等,探索未來藝術發展的可能性。同時,也對年輕藝術家的創作進行必要的甄別和引導,注重對有潛力的年輕藝術家的發展與培養,並推動藝術在公眾的普及與傳播。成立10年來(2011-2021),成功舉辦近百個中外藝術展,形式包含,水墨,油畫,雕塑,裝置,影像,動畫,舞蹈,音樂,現場藝術。十八度灰美術館以文化藝術搭建溝通的橋梁,促進國內外文化的藝術交流和互動。

Feel Life Mix Art. 感知 藝術 未來
未來從時間軸的大概念出發,包括昨天,今天,明天。
而藝術是生活感的抽象思考及表現。
或啟發,或呈現,或探索。
感知萌生藝術,藝術提煉生活,啟發智慧。智慧引導未來。

About 18 ° Grey Art Museum

The 18 ° Grey Art Museum, the first private non-profit public welfare art museum in Xi'an, was established in 2011 and is now located in the Banpo International Art District of Xi'an. The founders hope to develop academic, futuristic and experimental perspectives, including painting,sculpture, video, installation, design, and live art, to explore thepossibilities of future art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rries outthe necessary screening and guidance for the creation of young artists, pay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potential young artists,and promote the popularity of art in the public and spread.

Sinceits establishment 10 years ago, it has successfully held nearly 100 Chinese andforeign art exhibitions in the form of ink painting, oil painting, sculpture,installation, video, animation, dance, music, and live art. The 18° Grey Art Museum build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with culture and art and promotes artistic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cultures at home andabroad.

Feel Life Mix Art. 

The future starts with the big idea of a timeline, including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Art is the abstract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of life.
Or inspire, or present, or explore.
The perception initiation art, the art refines the life, inspires the wisdom. Wisdom guides the future.

如何到達
公交
地鐵1號線半坡站3號出入口
乘11路,42路,171路,213路,230路,231路,233路,237路,241路,241路區間,246路,269路,307路,416路,507路,511路,715路,904路空調,933路在堡子村站下車,向西步行約300米

有問題?請隨時聯繫我們
關於展覽,不管您有什麼樣的問題,關於某件作品或藝術家——歡迎在我們的官方微信後臺留言,我們非常高興給您提供相關信息。


 👇 福 利 👇 

在本條推送下留言

我們將贈予點讚數最高的5位讀者

每人1張展覽門票

掃碼購票



相關焦點

  • 「名家·葉舟·詩作」敦煌詩經
    葉 舟絲綢之路大道昭彰,生命何需比喻。讓天空打開,狂飆落地。當生命的雨夜大浪淘盡當敦煌如門,萬箭齊鳴。滿臉敦煌的神採。踉蹌的敦煌,兩片嘴唇——一桶帶刺的蜜糖。我守著自己,骨頭的糧倉。十萬母羊,載入了淚水敦煌。
  • 敦煌書法之敦煌曲子詞
    敦煌曲子是指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在敦煌莫高窟石室中發現的敦煌卷子中清理出來的唐至五代時期詞曲,人們把它稱作曲子詞
  • 在敦煌——關於敦煌的旅行建議
    如果不去嘉峪關和新疆、莫高窟只去看一遍的話,細看敦煌4、5天之內可以完成。以下行程按4天安排(依個人情況,也可以延長成5、6天,比如去看兩遍莫高窟),具體建議如下:第一天:莫高窟建議花一天時間細細看,包括莫高窟對面的敦煌石窟藝術保護中心。莫高窟的常規參觀有兩種形式:講解窟與手動窟。
  • 76年前杭州人常書鴻守護敦煌 專家研討致敬「敦煌守護神」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他是第一任所長。此後半個世紀,他堅守敦煌,以苦行僧般的堅忍與執著,為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和傳播作出了貢獻。當年,正是在常書鴻的帶領下,使敦煌得到了搶救式的保護,結束了其400多年來無人管理、無人修繕、無人研究的狀態。以至於後人稱道,在某種程度上,是常書鴻決定了今天敦煌的這般模樣。
  • 【情在敦煌】千年一夢 大敦煌
    每個愛敦煌的人兒都對敦煌有著獨特的感情,它是那麼神聖,那麼端莊,小編給大家分享這篇不需要理由來說服自己去的地方,帶大家夢回千年大敦煌。  於我而言,敦煌,是個不需要理由來說服自己去的地方。好比夢想,就從來不需要理由。  沒來這裡之前,我一直在想像。
  • 被全世界盜竊的「敦煌遺書」
    來源 坦腹齋大英博物館藏有100幅敦煌壁畫敦煌人像cosplay梁思成:敦煌壁畫中的中國古建築《四神雲氣圖》:敦煌之前的敦煌《敦煌》井上靖敦煌壁畫中與愛情相關的圖像敦煌 |九色鹿王的千年一躍敦煌壁畫中的十二星座百年前流落日本的敦煌國寶級藏經,終於回國了敦煌壁畫裡的熊孩子敦煌遺書 稀世珍寶敦煌飛天,全在這裡西京舊夢:敦煌文書在京都紀錄片《敦煌莫高窟 美的全貌》敦煌,有趣的一面郵票上的文物:1952年敦煌敦煌壁畫中的女性
  • 敦煌舞炫起「敦煌風」
    敦煌》總製片人何冀兵說:「我們到敦煌中學,就真實的感受到了飛天已經融入到了敦煌人民的生活當中,我們難以想像在一個中學生的課間操裡面竟然跳的是改編過的飛天舞,我們覺得這是在全中國,哪怕是全世界都是獨樹一幟的。」據了解,敦煌中學同學們跳的課間操叫《舞美敦煌》,是根據敦煌壁畫二次創作的,融入了敦煌壁畫中標誌性動作和造型,舞蹈時長4分鐘。
  • 紀念藏經洞發現120周年論壇:敦煌顯學,匯聚敦煌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獻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最重要的發現,敦煌學家姜亮夫教授認為「整個中國文化都在敦煌卷子中表現出來」。在藏經洞發現120周年之際,11月7日至10日,「2020敦煌論壇:紀念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代表大會」在敦煌莫高窟舉行,旨在總結敦煌學百餘年來的研究成果和歷史經驗, 推動21世紀敦煌學的更大發展。
  • 像張大千一樣,到敦煌去,從敦煌來!——花開敦煌緣起
    但張大千的敦煌之行一直沒有確定下來,直到1940年他看到畫家李丁隴從敦煌面壁9個月後臨摹的敦煌壁畫,非常震驚之餘他最終下定決心要到敦煌去。從第一次聽說敦煌到走進敦煌,張大千用了20年。從敦煌出去之後,作為傳統繪畫家的張大千畫風大變,他的山水畫畫風開闊,人物畫線條和色彩也發生了變化,他的創作出現了巨幅作品,也創造了潑彩畫,畫中時常出現石青石綠色。從敦煌歸來,他的畫展每一次都少不了敦煌臨摹壁畫,繪畫創作也達到了高峰。他說「有了敦煌壁畫,西洋畫就不足以嚇倒中國畫壇了」。
  • 古代敦煌精準灌溉
    但自古以來,敦煌就以發達的農業著稱,唐人用「萬頃平田四畔沙」「水流依舊種桑麻」等詩句來描繪敦煌的農業。當地生產的糧食不僅可以充實邊糧,而且「 餘粟轉輸靈州, 漕下黃河, 入太原倉,備關中荒年」。敦煌的農業景象也多次出現在敦煌壁畫中, 如唐代莫高窟23 窟、85 窟的「 耕作圖」 等, 在榆林窟25 窟的「 耕穫圖」中還描繪了敦煌人民從耕種到收割的全過程。
  • 敦煌飛天—萌發期:從西域和中原飛向敦煌(北涼、北魏、西魏)
    飛天的造型傳入中國,有個很重要的發展,那就是強調了音樂性和舞蹈性。它從印度經過西域傳到中國內地,經過了一千多年的衍變和發展,日漸完美,形成了中國化的造型。原來印度的飛天持樂器的形象非常少,而伎樂飛天在敦煌石窟已成為主題;原來印度飛天的動態都出自印度的舞蹈,而中國的飛天,從舞姿、服飾等特點看,則受到當時中國社會舞蹈的影響。
  • ​蘭州拉麵·大夢敦煌·天河注水
    我之與甘肅邂逅的緣分得之於傑克,我之與甘肅的如期相約得之於葉、鍾兩位先生。雖久居甘肅,但終為外鄉人,對此地風物人情不甚了解,遂撿大家熟知的兩三事記之,老生常談一回。這是不得不提的一件事。大約04年7、8月份,在家讀餘秋雨散文集,中有一篇記述蘭州拉麵。餘先生用墨不多,卻描寫到要害處。那時我便想:拉麵到底是怎樣個「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 的?蓬灰是何物?
  • 【美景敦煌】敦煌雅丹魔鬼城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俗稱敦煌雅丹魔鬼城,距離敦煌市區180公裡,位於玉門關西北邊,景區分南北兩區,東西長約25公裡,南北寬約13
  • 敦煌研究院將成立敦煌藝術學院
    關鍵提示:►敦煌研究生院或許會拍攝紀錄片《我在敦煌修壁畫》;►敦煌研究院將建立敦煌藝術學院;►文化與文化一定要包容和交流,這樣才能形成新的文化形態;►我留在敦煌,是因為我與它已經融為一體;►敦煌藝術即將進入校園;►文物保護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能做什麼,而是我們應該做什麼。
  • 敦煌國寶之被盜風雲
    精美異常的敦煌遺書經卷敦煌遺書被盜始於俄羅斯人,這「最後一個「盜賊"也是來自俄羅斯。和奧登堡比,奧勃魯切夫只能算是敦煌文物流失中的「小盜」,奧登堡是不折不扣的「大盜」。奧勃魯切夫之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來到了敦煌。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3月,斯坦因到敦煌時,並不知道莫高窟發現了藏經洞的消息,原來準備只在敦煌待10天,考察一下莫高窟千佛洞,並在敦煌補充一些糧食和飲水,然後就去羅布泊沙漠進行考古發掘。
  • 敦煌學與耳穴
    一提到敦煌,想到的就是 莫高窟、鳴沙山和月牙泉、想起那首古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有那敦煌壁畫-飛天,當然最讓敦煌出名的事件就是在1900年5月26日,王圓籙1908年往中國敦煌石窟探險,購買了大批敦煌文物,帶回法國;今藏法國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伯希和是歐美公認的中國學領袖,其影響遍及歐美日本及中國。然而伯希和與中國學者交往,開始卻並非友誼佳話,而是以讓炎黃子孫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煌盜寶為開端。
  • 走進敦煌 | 《敦煌服飾圖案藝術》
    敦煌石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內。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酒泉而建張掖、敦煌兩郡,並於敦煌設置玉門關以後,敦煌地區便成為古代中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交通樞紐。西方早就有人稱它是中國絲綢出口的名城,「絲綢之路」上的要道。 「絲綢之路」這個美稱,代表了古代西方世界對以生產蠶絲而著名的古老國度的憧憬。
  • 大自然巡禮 | 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推薦理由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部,庫姆塔格沙漠以東,敦煌西湖是阻止庫姆塔格沙漠東移、保護敦煌、保護莫高窟的最後一道綠色屏障,是中國第二個普氏野馬放歸基地,是古代絲綢之路西出玉關第一站;這裡有世界第三大胡楊林,有世界唯一的羽毛狀沙漠,有屹立兩千年之久的漢代烽燧,有令人嘆為觀止的丹青畫山,水沙共生的沙海幽谷。
  • 敦煌研究院在線闢謠
    11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微博發布聲明,稱天貓上的「敦煌博物館X李寧」等品牌聯名並非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權開發,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是互不隸屬的獨立機構,兩者之間目前無授權業務委託或相關關係。敦煌研究院旗艦店推出的文創產品敦煌研究院在8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天貓上出現的一些聯名如敦煌博物館X李寧、敦煌博物館X百雀羚等系列產品,並非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權開發,其產品及服務均與敦煌研究院無任何關聯。
  • 敦煌飛天
    敦煌最早的飛天出現在十六國北涼時期,隋代敦煌飛天的繪製達到鼎盛,唐代飛天在強盛國力的支持下,繼承了隋代飛天強盛的發展勢態,其繪製技巧更是發展到了頂峰。敦煌飛天,尤其是隋唐時期飛天的輝煌是有目共睹的,其魅力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