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那些不務正業造飛機的農民吧

2021-01-19 紅網

  35歲的農民裡冰,家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杜蒙縣。他用9個月時間,花了5萬元,在他家的院子裡造了一架飛機。為啥要造飛機呢?裡冰說:去年開始他接觸了網絡直播平臺,怎麼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自己呢?裡冰想,必須有熱點話題。當他在平臺上看到很多造車造船的人,他就想實現自己小時候飛天的夢想:造飛機。(6月12日《新晚報》)

  農民造飛機的爆款新聞,已經不是頭回出爐了。

  一個農民,不好好幹農活兒,砸鍋賣鐵在家造飛機,地也種不好、日子也過不好——既不是技術專家,也沒有創新意義,弄個摩託艇發動機推著機翼上天就「試飛成功」,吃瓜群眾都比他更清醒——「當時好多人跟著我後面跑,大家都擔心我飛不回來」。問題是,這樣的新聞,不帶任何價值引導、甚至略有溢美之詞地出現在公眾面前,會給大家造成多大誤會呢?

  一二十歲天馬行空造飛機,你是追風少年;三五十歲還在孤膽英雄地造飛機,真是「追瘋青年」。有人總喜歡以夢想和情懷的毒雞湯來麻痺大眾,最愛鼓動農民做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早在2006年,就有媒體報導稱:河南省項城市殘疾農民張國政正進行著一項大膽的舉動,3月31日,他造出了第一架飛機,並於4月3日進行了試飛。試飛雖然遭遇挫折,但並沒有影響到張國政的信心,第二架飛機又在緊張的組裝過程中,定於5月1日第二次試飛。「事實上,在全國有不少農民發明家和張國政一樣自造飛機,值得關注的是,他們不少人為了造飛機,經濟生活陷入困頓,更有人從小康滑向傾家蕩產」。頂著農民的身份,有人在家造飛機,有人鑽研機器人,有人衝刺潛水艇……農村天地,廣闊舞臺,他們是長大了的「科研小達人」,甚至有人理直氣壯尋求財政支持。很少有人問問,當下的生計都解決不好,粉身碎骨去尋找「詩與遠方」符合人性規律嗎?

  我不反對農民有夢想,但,媒體輿論「捧殺」的行徑,很容易讓人家強身健體的小打小鬧,最後成了走火入魔的江湖功夫。回到農民造飛機的事實上來:第一,動輒數萬數十萬投入,嚴重影響了家庭生計,前腳剛造完飛機、後腳就要貧困補貼,這種任性的日子意義在哪裡?第二,國產大飛機已經振翅高飛了,C919首飛成功、AG600完成低速滑行試驗,在這樣的語境下,農民造飛機裡所謂的「科技」與「創新」的爆點在哪裡?如果清潔工去華強北組裝一臺手機,哪怕就算真能使用,鐵定也不會成為新聞;如果小白領改裝一臺越野車,哪怕就算性能優越,也入不了媒體的法眼——大飛機的視覺效應、農民身份的階層效應,讓不靠譜的「造飛機」反倒在詭異的美顏濾鏡下熠熠生輝。

  農民偶爾寫寫詩或者搞搞科研,也許都是值得肯定的事。不過,如果劍走偏鋒又傷筋動骨,實在沒必要「掌聲如潮」。放過那些不務正業造飛機的農民吧,關心糧食和蔬菜、哪怕餵馬劈柴,也比譁眾取寵的鬧劇更叫人安心。

  文/鄧海建

來源:紅網

作者:鄧海建

編輯:王俞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7/06/14/4664471.html

相關焦點

  • 當中國農民造飛機時 外國人在幹什麼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為什麼中國農民自己造飛機的新聞層出不窮,而西方國家卻幾乎沒有這樣的新聞?中國農民用錘子和鐵皮追求飛行夢時,西方的飛行愛好者們在幹什麼?中國農民以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勞著稱,但他們從來不乏夢想家——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農民自己造飛機的新聞,他們為了飛行夢,往往不惜傾家蕩產,他們完全可算世界上最熱愛造飛機的人。
  • 為什麼不應鼓勵農民造飛機、潛艇、機器人
    中國農民以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勞著稱,但他們從來不乏夢想家——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農民自己造飛機的新聞,他們為了飛行夢,往往不惜傾家蕩產,他們完全可算世界上最熱愛造飛機的人。 中國媒體也尤其熱愛報導他們的事跡,但很少有人意識到,他們一時興起的報導之後,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 為什麼中國的農民愛造飛機坦克潛水艇?
    1飛機坦克農民造但是在中國龐大的人口中,還有著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受過什麼專業教育,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沒有高精尖的設備,卻愣是鼓搗出了飛機、坦克和潛艇……這是些什麼人呢?農民……這可不是在開玩笑,我們可以來看幾個例子。
  • 農民造飛機試飛路上被交警攔下(圖)
    張明自造的飛機。  「廣漢新豐鎮有個農民造了一架酷似F22的戰鬥機,翅膀還是摺疊的,在路上試飛時引來不少人圍觀。」這幾天,德陽廣漢市農民張明自造飛機準備試飛的事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提升馬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改進機身和減輕飛機重量。兩次試飛時,剎車不靈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飛機降落,剎車不靈,危險!」  「如果能試飛成功,將請專業飛行員駕駛。」張明說,一次不成功就來第二次,直到成功為止。他想把這個農民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文/圖張煒華西都市報記者羅思章  相關新聞  中國有多少農民造飛機?
  • 湖北一農民自製單人飛行器成功,為啥中國的農民都愛造飛機?
    近日,根據相關媒體報導,53歲的湖北農民舒滿勝成功製作了一款新式的單人飛行器。這個飛行器約35公斤重,能夠將一個成年人帶到空中飛行十幾分鐘。舒滿勝告訴記者,自己早在2008年就開始製造各種飛行器,還曾製造過飛碟。
  • 農民的致富經:在快手,上億人花三年圍觀他造飛機
    上億人在快手上,花3年的時間圍觀了這架飛機的製造。在這過程中,許多航空製造的專業人士與他建立了聯繫,網際網路讓一攤原本只是一個燒烤店殼子的飛機模型,變成了一架獨特的商業機器。 一 東北春天的風很大,所以,儘管坐在一臺被鋼管和混凝土墩固定在地面上的假飛機裡,我們仍然可以感覺到它在顛簸。這甚至會讓那些原本就恐懼飛機的人感到一絲不安。
  • 農民耗時16年造飛機,剛試飛就遭舉報,網友提了些建議
    視頻截圖為了圓兒時的飛天夢想,只有初中學歷的錢新苗從35歲開始造「飛機」,歷時16年,終於在他今年51歲時,將自己製造的「飛機」開上了天。不過,他的「飛機」製作材料和工藝都非常簡陋,在河堤上試飛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接到群眾舉報後,當地交警部門立即趕到試飛現場,在為他酷愛發明創造點讚的同時,責令其將這架「固定翼飛機」拆解移走,消除安全隱患。
  • 《迷你世界》怎麼造飛機能開 造飛機能開方法分享
    導 讀 迷你世界裡面玩家可以製造可以開的飛機,那具體怎麼製作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像造汽車一樣造飛機 造咱老百姓也買得起的飛機
    作為新一代輕型運動飛機,AG50飛機的研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的原則。該機型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可廣泛應用於私人飛行、飛行體驗、航空觀光、飛行培訓、農林作業、航空攝影等領域,有望成為我國一款經典的入門級輕型運動飛機。
  • 薩博造飛機嗎
    薩博造飛機嗎 發布時間:2020-12-26 12:11:58 原創 來源:中華網 閱讀:3 孫新利 | 汽車維修技師
  • 如果全世界只有一家車企,那一定會是造飛機的本田!
    01本田宗一郎荷利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所設的,專門用於獎勵那些在機械工程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人物的獎項。11歲時,一場飛行表演在他的幼小心裡埋下了造飛機的種子,在此之後的歲月裡,他沒有到處高喊自己要造飛機,但造飛機的夢想卻深深地埋在這位少年的心裡,直至人生的最後。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象徵飛翔的翅膀元素始終伴隨著本田技研的LOGO。
  • 徐州要造飛機了!
    徐州要造飛機了! 一期投資6億元年生產能力可達30架……徐州要造直升機啦
  • 造飛機引擎的RR裁員,造汽車的勞斯萊斯又躺槍了
    上個星期,我們所熟知的造豪華汽車的勞斯萊斯,再一次發出聲明。聲明的目的只有一個,又有人把造飛機發動機的羅爾斯·羅伊斯和它搞混了。簡單地說,就只有一句話——我們造汽車的勞斯萊斯,與造飛機發動機的羅爾斯·羅伊斯,不是一家公司!為什麼屢屢被誤會,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兩家公司的英文名稱除了後綴之外完全相同,而兩家公司的LOGO幾乎只有顏色不同。造飛機發動機的羅爾斯·羅伊斯有限公司(Rolls-Royce Plc)是藍白色,而勞斯萊斯汽車(Rolls-Royce Motor Cars)是銀黑色。
  • 不務正業的帝王 1——好鶴亡國的衛懿公
    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1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接下來的系列文章我們就盤點一下那些不務正業昏庸帝王。01好鶴鶴,在中國人的眼裡是高潔神聖、長壽吉祥的代表,宋代的林逋甚至號稱自己「梅妻鶴子」,可見傳統文人對鶴的喜愛。
  •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沒破釜沉舟勇氣造不出大飛機
    造大飛機:不以難易論進退習近平總書記前日在上海登上了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他在現場說的一段話,通過電視新聞的同期聲,傳遍了世界——「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製造自己的大飛機。」
  • 這些你可能不知道,買發動機送車的本田,除了摩託「還造飛機」?
    不務正業的本田航空事業 1962年本田宗一郎發表了加入航空事業的決定,在2011年本田自己的飛機生產線正式建設,2015年交付了首位客戶;
  • 分了吧,放過他,哈哈哈哈
    分了吧,放過他,哈哈哈哈哈2.年紀輕輕不要混社會,一點好處都沒有3.不想聽,不想聽,不想聽4.我是來接好「孕」的5.美女往往是需要綠葉來承託她的美的6.小夥子,你可以到那邊領盒飯了7.媳婦說昨晚在她閨蜜家讓蚊子咬的8.村裡的五大敗家娘們,不務正業
  • 格力做晶片 小米開雜貨鋪 盤點那些不務正業的科技公司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興起,讓很多科技公司的業務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也促成了很多看似「不務正業」的科技公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2/409620.htm而在中國的網際網路科技領域到中,如果要說到「不務正業」,恐怕就要數格力和小米了。
  • 不務正業的「車商們」,除了賣車,它們還能幹什麼?
    作者:黃叔來源:購車指南(ID:gouche818)不務正業,在汽車行業從來都不是一個貶義詞。在谷歌、蘋果、騰訊、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入局造車的今天,也有不少造車的「車商」開始了造車之外的活動。傳統思維裡,設計、研發、賣車,才是車企的主流操作,但由於汽車行業是一個集成度非常高的企業,所以有很多車企也動了造車之外的「小心思」,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均有涉及。比如造飛機的本田,賣發動機的勞斯萊斯,賣香腸的大眾……那麼,作為一篇科普文,還有哪些車企玩起了「跨界」,今天,我們就好好嘮嗑一下。
  • 格力做晶片、小米開雜貨鋪 盤點那些不務正業的科技公司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興起,讓很多科技公司的業務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也促成了很多看似「不務正業」的科技公司。而在中國的網際網路科技領域到中,如果要說到「不務正業」,恐怕就要數格力和小米了。格力在家電領域獲得巨大成功有目共睹,此前董小姐高調宣布進軍晶片也成為熱議的話題。而談到小米,雷布斯似乎不滿足手機的成功,小米生態真的是覆蓋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