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框架效應是指由某種動因或原因所產生的一種特定的現象,是在有限環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結果而構成的一種因果現象,多用於對一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描述。
可以用一句話說明,它就是當一個問題有2種或以上相似的邏輯意義時,我們可以選擇的決策應該有2種或以上。但有時因為我們只把全部注意力放到其中1種邏輯意義中,所以決策時會忽略全局的問題所在,狹窄框架效應就產生了。
舉個例子來說,有段時間男友閒賦在家,晝夜顛倒玩遊戲,頹廢得很哪。你非常擔心他就此不工作了,在家啃老度日。一有機會你就訓斥他:你看你現在成什麼樣子了?快找工作去!找份幫你買五險一金的工作!
我們來分解下這句話:第一句:「你看你現在成什麼樣子了?!」充分抒發你對他現狀的極度不滿,這是我們常說的「因」。第二句:「快找工作去!」動機很明顯了,是催促他去找工作。第三句:「找份幫你買五險一金的工作!」在你的眼裡,有五險一金的工作就是穩定的工作,沒有的都是騙人的。限定這樣的工作範圍是為了我好。
因此,這三句話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我太頹廢,所以你催促他找一份你覺得合理合適的工作,就是幫他買五險一金的工作。看!這份五險一金的工作就是你給他設定的狹窄框架。
所以在愛情裡,我們要學會利用狹窄框架效應,去幫助我們更好的引導伴侶的改變。
1、範圍限定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和伴侶完成一件事的時候,比如,我想和我的男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往往會說,親愛的,今晚我們去看電影好不好,那麼對方的回覆裡,就有50%的可能是被拒絕的,他的回覆就可能是,我今晚要加班,或者,我今天不想去等等,因為你把他的範圍限定在了可以去或者可以不去。
如果,你的範圍限定在可以今天去,或者下次去呢?比如,親愛的,最近新上映了一部電影,我們是今晚去,還是周六晚上去看呀?這個時候,他的選擇範圍就是,今晚去,還是周六去了,那麼同意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2、框架限定
「恆源祥,羊羊羊」、「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兩個廣告,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是不是也會在過年買東西送禮的時候,不自覺的說出,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呢?
其實這就是在不斷的重複的作用下限定了我們對於某件事的認知,從而影響了我們的框架和認知,最後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所以在你和伴侶的交往中,比如,你不斷的重複「要想我哦!」每一次溝通的結尾,或者每一次伴侶出去玩,出去應酬,都這樣說,那麼你其實在對方的心裡也限定了一個框架,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想起你,那麼他也會更愛你。
所以狹窄框架效應,你學會了嗎?那就趕快去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