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學科壁壘丨台州援疆教師為職校課堂注活力添動力_中新社_兵團...

2020-12-23 兵團新聞網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19日電(趙丹丹 黃月天)「下一步,我們將紫甘藍豎刀切絲。」

  「紫甘藍的英文是什麼?」

  「purple cabbage」

  ……

  一堂烹飪實踐課,同時成了學習英語的好載體。12月17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的烹飪課堂上,台州援疆烹飪專業教師江思輝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與他的「徒弟」英語教師(同為烹飪專業教師)於明共同打造了一節「英文+烹飪」課程,讓學生們沉浸在跨學科的新奇體驗中。

  切蔬菜水果、裝飾擺盤、精雕細琢立體綠植……在江思輝和於明的共同帶領下,課堂有條不紊地推進著。緊接著,一場分組競賽將課堂推向高潮,同學們化身主持人、廚師,在比賽中用英文分享所做所學所獲,整節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第一師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其學生包括漢族及少數民族學生。公共文化課基礎較弱是該校大部分學生的通病,但公共文化課是其它學科的基礎,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鍛鍊邏輯思維,該校也一直堅持專業技能課和公共文化課「兩手抓」。此次援疆教師江思輝創新的「文專融合」教學就是在突破傳統教學方式上的新嘗試。

  「這樣的課堂太新鮮有趣了!」課程結束,學生還沉浸在這股新奇勁兒裡。

  於明說:「『文專融合』教學對於文化課來說,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對英語興趣不高,聽不懂也不願意學,通過融合,學生興趣大漲,老師上課也可以跟隨學生的思路,從專業特點去教學生文化課知識。」

  江思輝與於明老師的課堂,還吸引了學校眾多專業教師前來聽課。

  第一師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機電專業教師袁國立感慨地說:「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令我驚訝。在今後的教學過程當中,我也應該多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讓課堂能夠生動有趣。」

  要在有限的援期裡發揮無窮的作用。入疆伊始,江思輝就在不斷思考如何幫助結對老師成長,發揮所能為學校留下「技能」?江思輝說:「跨學科融合的初衷不是新鮮,而是為了達到『1+1>2』的效果。『傳幫帶』計劃包含了一系列的同課異構、文專融合活動,我希望可以通過與結對教師合作教學的方式,將台州先進的教學經驗留在阿拉爾,為師市教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文專融合」的課堂上,學生慢慢地由原來的被迫學習變得真正喜歡上課,聽課教師也對未來的教學方法有了「新打算」。

  第一師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李得才說:「我們不斷嘗試將專業課和文化課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為一師阿拉爾市打造南疆區域中心城市奠定優質的人力資源。如今來看,效果很好。下一步我們將把『文專融合』模式逐步地推向學前教育、機電、汽修等各個專業,最終達到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們在做中學,學中用,學得主動、有效率。」

相關焦點

  • 浙江台州援疆教師腳踝骨折 未痊癒拄著拐杖上課_中新社_兵團支社...
    中新網兵團新聞  一個月前的某天晚上,從浙江台州援疆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團中學的教師劉萍苔下樓踩空,致使右腳踝骨折。當晚,台州援疆指揮部和十團中學領導將她及時送往醫院救治,一個月以來細心照顧,恢復得很快。12月17日,劉萍苔在同事的幫助下來校上課。劉萍苔給學生上課。課後,劉萍苔在宿舍輔導學生。
  • 16位台州名師走進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傳經送寶」
    10月18日電  日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六團中學迎來了16位特殊的「客人」——台州市路橋區第二中學和台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中心小學的名師。他們來自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為一師阿拉爾市教師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台州幫扶結對送教觀摩課」活動。  林欣老師開展了課外閱讀《天外財富》一課。她帶著江南女子的溫柔,高低起伏的輕聲軟語撥弄著學生的心弦,為聽課老師帶來了一堂充滿了個人風格和個人魅力的課堂體驗。
  • 台州援疆助力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民生發展紀實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24日電 題:敲開群眾生活的「幸福門」——台州援疆助力第一師阿拉爾市民生發展紀實  作者 趙丹丹  7月3日,在台州援疆指揮部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農業農村局合力推動、藥企全程提供遠程技術指導、連隊職工悉心照料下,歷時74天,紅花盛開採摘。
  • 台州援疆指揮部為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捐贈流動圖書車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2日電(趙丹丹 李奔 常海霞)十二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寒氣襲人。
  • 台州10年投援疆資金逾19億助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發展
    圖為鳥瞰如今的阿拉爾城市風貌。 金石磊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13日電(戚亞平 趙丹丹 金石磊) 記者13日從台州援疆指揮部獲悉,對口支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0年來,浙江省台州市累計投入援疆資金19.43億元,實施項目209個。
  • 台州援疆醫療組赴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團場醫院考察調研
    11月29日電(李奔 金石磊)為進一步發揮台州「組團式」醫療援疆作用,助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基層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更快更好發展,11月23日至25日,台州援疆醫療組10名援疆醫生,帶著項目課題赴阿拉爾醫院醫共體所屬的團場醫院開展調研。
  • 不約而同選擇援疆 浙江台州師生闊別18年後相聚新疆支教
    因不約而同選擇援疆,援疆教師周巖林(左)、何日榮(右)18年後相聚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 黃月天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8日電 (趙丹丹 黃月天)「沒想到,闊別高中校園18年,還能以這樣的方式再聽到周巖林老師講英語課。」
  • 浙江台州醫療援疆守護民眾健康 提升受援地醫療水平
    援疆醫生毫無保留,「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培養醫療骨幹力量。(資料圖)台州援疆指揮部供圖  援疆醫生在為受援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以下簡稱師市)民眾守護健康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著當地的醫療水平。  今年,台州首次選派9大學科醫療專家和公共衛生專家組成人才隊伍,赴師市開展「組團式」醫療援疆。  援疆醫生指導「青藍學員」製作科普文章。
  • 浙江台州「組團式」醫療援疆:一周創造兩個「首例」
    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揮部供圖   中新網台州5月21日電(記者 範宇斌 通訊員 趙丹丹 羅沙沙 張念霞)21日,記者從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揮部獲悉,台州市第十批援疆醫生進入第一師阿拉爾醫院後,發揮「組團式」醫療援疆作用,短短一周,創造兩個「首例」——首例內鏡下電凝止血治療,首例術中內鏡聯合剖腹探查小腸止血,填補醫院技術空白,為患者帶來「福音」。
  • 兵團第九批省市援疆工作綜述:關山萬裡飛渡 情灑大漠邊疆
    新恆立紡織公司是河北省產業援疆重點項目,具有15萬錠產能,是當地年產值過億元的知名民營企業。近年來,各援疆省市充分發揮產業、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結合兵團資源、區位等優勢,引導、鼓勵企業到兵團投資,一大批像新恆立紡織公司一樣的產業援疆項目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為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關注|兵團第九批省市援疆工作綜述:關山萬裡飛渡 情灑大漠邊疆
    新恆立紡織公司是河北省產業援疆重點項目,具有15萬錠產能,是當地年產值過億元的知名民營企業。近年來,各援疆省市充分發揮產業、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結合兵團資源、區位等優勢,引導、鼓勵企業到兵團投資,一大批像新恆立紡織公司一樣的產業援疆項目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為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浙江省援疆指揮部
    浙江省援疆指揮部以打造援疆工作標杆省份為目標,扛起浙江「三地一窗口」的責任和使命擔當,堅持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基礎,以凝聚人心為目的,堅持全面援疆、精準援疆、長期援疆,聚焦脫貧攻堅、民族團結等工作,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
  • 浙江省援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近日,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實驗中學在浙江省援疆教師的組織下,開展了一場多學科融合教學公開課。幾位援疆教師首次用「稜鏡」模式組團上課,給當地教師帶去新的教學理念。一曲《春江花月夜》引出了這場公開課,來自浙江的援疆教師用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多學科知識對這首經典名曲進行解讀分析,別有新意,激起了現場學生和觀摩教師們的極大興趣。「稜鏡」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各學科各自授課的模式,以核心教學內容為出發點,多學科聯合互融組團授課,使學生更多維、更透徹、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 盤錦援疆教師:萬裡送「真經」 傾心育桃李
    作為援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盤錦9名援疆教師自進疆以來,充分發揮盤錦教育資源和援疆教師「教學攻堅團」作用,在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三所援授學校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履行著援疆教師的責任與擔當,為援授學校教育送真經育才俊,提升援授學校教師的整體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援疆工作巡禮】春風化雨 潤物育人
    2017年,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以來,各援疆省市把更多人力財力物力投入教育援疆。3年來,各援疆省市援疆幹部人才肩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承載著兄弟省市的深情厚誼來到兵團,為兵團教育事業添磚加瓦,有力推動兵團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書寫了光榮與夢想,傳遞著力量與希望。
  • 好樣的,新豐援疆教師!熟悉的她即將啟程!
    遙田中學音樂老師鄭小娟是我省第一批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的教師,從2018年8月到2020年1月,她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十一團學校度過了一年半的支教生涯。在遙田中學,記者見到了正在為線上教育做課件的鄭小娟。
  • 浙阿兩地師徒結對儀式暨援疆教師傳幫帶工作動員會在阿克蘇市天杭...
    阿克蘇地區各縣(市)和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教育局領導、地直學校領導及援疆教師領隊和結對師徒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阿克蘇地委委員、組織部部長杜明主持。陳根芳要求援疆教師把浙江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阿克蘇老師,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當好「師傅」的角色,青藍結對、爭取使「徒弟」一年成為優秀,三年成為骨幹,五年成為名師。
  • 杭師大援疆教師孫煒:「為阿克蘇建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從杭州到阿克蘇相隔4600公裡,教育援疆,把兩地緊緊地連在一起。10月30日,在新疆阿克蘇教育學院,來自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的援疆教師孫煒為當地老師們講授實訓課程,對他們的上課內容進行逐一點評。這段時間,她正忙著培訓新進教師,每周要上12節大課,忙到深夜是常態。援疆工作的標籤是「忙碌」。
  • 需要——湖南援疆教師紀事
    22年過去,前後九批援疆工作隊對吐魯番地區的大力幫扶,讓這美麗的名字與湖湘大地緊緊相聯。在吐魯番的教育事業中,湖南援疆教師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在吐魯番市、託克遜縣和221團,我分別採訪了三位援疆教師,他們的人品與師德,像天山上聖潔的雪蓮,散發著無與倫比的馨香。
  • 安徽援疆教師組織開展第十屆「援疆杯」暨高中英語青年教師優質課...
    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促進新入職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在皮山高中7名安徽援疆英語教師的相助下,皮山高中於11月27日上午在明德樓二樓錄播室舉行了第十屆「援疆杯」高中英語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