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機構踴躍認購!疫情防控債正批量上市
黃紫豪
債市颳起「戰疫」風!疫情防控債正批量上市。
Wind數據統計顯示,僅2月4日至2月12日一周時間,就有23家發行主體發布公告,32隻疫情防控債開始發行上市,加上非公開發行券種,發行規模超過260億元。
多位投行人士表示,疫情防控企業通過「綠色通道」發行債券,審批速度較普通債券快很多,且機構投資者認購也較為踴躍。
據了解,疫情防控債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均有發行,發行方包括多家醫藥生物企業,兩家註冊地位於武漢市。
疫情防控債募集來的錢用來幹嘛?公開信息顯示,大多數發行方用來補充抗擊疫情的民生保障流動資金、疫情防控所需的生產營運,或是用於採購防護用品及醫療器械、防疫物資生產技術改造、補充疫情受損客戶股權質押資金等。
審批迅速 認購踴躍
審批迅速是多位投行人士對疫情防控債的評價。「防疫企業發債走綠色通道,目前監管部門進行一事一議,審批非常快。」某非銀機構債券承做業務人士表示。
這得益於五部委發布的「金融30條」措施,其中提到,對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較重地區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建立註冊發行「綠色通道」,並降低服務收費標準,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
作為首批發行疫情防控債的主體,華發集團及旗下東陽光科技,分別在銀行間和交易所發行了此類債券。
華金證券投行部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債發行有綠色通道,審批很快,比普通公司債快很多。「投資者既有銀行,也有非銀機構,認購較為踴躍。」
「部分疫情防控債是兩年或三年期的,其餘大部分都是一年期以下的。」上述非銀機構人士表示,對投資者來說,信用風險方面主要還是看主體資質,期限上短期的債券更務實一些。
醫藥、交通發行最多
從已發行疫情防控債來看,醫藥生物、交通運輸行業發行只數最多,且發行規模佔到總規模近一半。醫藥發行主體中,九州通醫藥、人福醫藥的註冊地為湖北武漢市;交通運輸行業中,廈門航空、深圳航空、南方航空均有發行此類債券。
除此之外,包括興業證券、遠東租賃等在內的非銀金融行業,包括牧原股份在內的農林牧漁行業、糧食分銷行業、商業貿易行業等行業,均有相關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券。
註:醫藥、交通行業發行主體,數據來源Wind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大多數發行方用來補充抗擊疫情的民生保障流動資金、疫情防控所需的生產營運,或是用於採購防護用品及醫療器械、防疫物資生產技術改造、補充疫情受損客戶股權質押資金等。
交通運輸行業則有所不同,深圳航空公司稱,募集資金將用於提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援助物資的優先運輸及免費運輸服務,和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聯防聯控工作而取消部分航班以及為旅客提供免費退、改期所造成的流動資金空缺。
防疫債包含多類券種
此次公開發行的防疫債中,既包括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由四大行、股份制銀行和湖北地區城商行作為承銷商;也包括在交易所市場發行的公司債券,承銷商包括廣發證券、中金公司、中銀國際證券等等。
而此前,由三大政策性銀行發行的防疫主題專項債,認購倍數更高達11倍。「對於防疫債券的投資,各家金融機構非常積極響應。在監管機構沒有進行窗口指導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踴躍進行投標了。」某股份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
註:非公開發行的疫情防控債,數據來源Wind
此外,還有部分企業非公開發行疫情防控債,即私募債,目前已經發行的有三隻共16億元,分別為20藥租02、20安租D1、20桂建02,分別用於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支持疫情流行地區小微企業、疫情防控後背應急醫院建設,發行方中包括兩家融資租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