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資金缺資產」的投資機構迎來利好。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淨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為民營和中小微企業低成本融資拓寬渠道。「對於債券投資機構來說,資金充裕但資產偏少,今年應該看好債券發行市場。」某債券承做人員表示。
事實上,為對衝疫情對企業的影響,近期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便利企業債券發行,特別是疫情防控債方面,審批快、機構認購踴躍。央行3月中旬發布的社會融資數據顯示,2月份企業債券淨融資3860億元,同比增加2985億元。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多增1萬億元的淨融資目標並不難達成。「今年實現這一目標壓力並不太大,目前利率處在較低水平,很多企業也有發債意願。」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市場流動性充裕,很多機構提到「資產荒」,所以機構肯定是具備投資意願的。
中銀國際證券研究部總監、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楊為斆認為,今年寬信用政策會繼續加碼,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後續為刺激債券發行,除了可能降低整體市場利率,還可能會通過降低債券發行門檻、運用增信工具等方式增加債券發行量。
債券融資的目標出臺,投行也要陸續開始忙起來。「前段時間不能出差,業務受到一定影響,近期我們開始跑起來了。」上述債券承做人員表示,由於很多事情電話裡說不清,還是要現場盡調,承攬基本也要靠現場跑、協調關係。
該承做人員表示,目前市場上優質資產較為「搶手」。「我們近期在看一個江西的項目,銀行、券商都在搶著做發債、項目貸款。」他說,全國100多家券商、幾十家銀行都在搶前排客戶,因為AA+以上評級的債券,投資者基本都是搶著買。
「市場還是有些兩極分化,存在結構不均衡的情況,投資者對於債券違約風險有所擔心。」明明表示,由於流動性充裕,很多機構認為的具備投資價值、利差和風險可控的高收益債券,近期出現了利率下降的情況。
據相關承做人士介紹稱,浙江地區有些AA級債券發行成本低於4%,但部分地區同級別的債券票面利率則達到了8%,「很多城商行投資債券的時候,都希望主承銷銀行出具信用緩釋憑證,這相當於對風險較高的債券加個擔保。」
明明表示,在這種環境下,如果能以增信或者信用緩釋工具等類似的政策,對刺激債券發行會有一定作用,相當於提供了控制違約風險的工具,具體的工具機制設計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升級。
原文轉自: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