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誌」崇信武康王廟:波斯人為大唐徵戰被冊封為王

2020-12-16 每日甘肅

崇信武康王廟:波斯人為大唐徵戰被冊封為王

在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城東街,有一座不可移動文物古建築——武康王廟,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康王廟是當地人為祭祀中唐名將、隴右節度使李元諒而建,李元諒是唐代安息(今伊朗)人,他為大唐效力,多次參加平叛,屢建功績,最後被大唐封為武康郡王。崇信縣城肇始於他,千餘年來一直受到當地人的祭祀,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武康王廟全貌

一座古建,集唐宋元明清風格

武康王廟,又名李元諒寢宮,始建於唐代。武康王廟的神奇之處在於,自唐以來,歷代都對其進行過修繕,匯集了唐宋元明清等各代建築藝術元素。

據《崇信縣誌》記載,武康王廟建於唐貞元十年至十三年(公元794—797年)間。

宋哲宗紹聖四年,崇信知縣王需修繕了廟貌。明太祖洪武三年,縣民李鬥等人將武康王廟遷建到城內。明英宗天順七年,崇信知縣吉泰將原廟址內四根宋、元時期鐫刻的石柱移入廟內,並建亭於殿前。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崇信知縣邊國柱以塑像主次不當,又未能變更,將大殿改為寢宮,另建正殿於前。明思宗崇禎六年,遭受兵燹,殿亭俱毀,僅剩寢宮。清德宗光緒二十五年,崇信知縣陳兆康修繕大殿,並重修獻殿。1941年,民國政府對武康王廟進行修繕,利用殿宇儲糧。1949年,新中國成立,武康王廟劃撥縣糧食部門使用。2001年,武康王廟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這座古建築經歷千餘年歷史風雨,現存的武康王廟只剩一座寢宮和拜殿。寢宮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單簷歇山頂。土木結構,廳堂式建築。大木構架屬元代,梁、檁交接處用蜀柱帶鬥拱,設計做工精妙。

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磚木結構,四檁卷棚頂,兩山做成攢尖式樣。柱頭施三踩單昂頭栱,昂頭雕成象鼻、虎頭、鳳頭,外拽瓜栱透雕行龍或卷草紋。

值得一提的是,武康王廟是甘肅保存的為數不多的有元代特點的木構建築之一,其鋪作形制、材分制度基本合乎宋《營造法式》的規定,但又融合了明代手法和甘肅地方工藝,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武康王廟被歷代修繕,顯示了當地人對武康王李元諒的崇敬之情,事實上,當地人也將他視為崇信城的守護者,俗稱武康王廟為「城隍廟」。

武康王李元諒塑像

武康王廟拜殿

崇信李元諒墓

出身傳奇,戰功赫赫被封為王

武康王李元諒,出身和常人不一樣,為什麼呢?首先他不是中土人士,他的祖上是安息人,本家姓安,號稱王室貴族。

安息是漢代對今天伊朗地區的稱謂,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國。唐代伊朗叫波斯,是薩珊王朝時期,唐代兩國關係密切,波斯使節、商人到中國來的很多,長安、洛陽、揚州、洪洲、泉州、廣州等城市都有他們的足跡。

李元諒先祖,正是從波斯來華的商人,估計做的是販賣絲綢、三彩馬一類的生意,他家先是搬到了涼州一帶,生意做大了,家族也融入了華夏,成了涼州的名門望族,所以李元諒是個妥妥的「外二代」。李元諒小時候是在長安城長大的,在唐朝,商人、「外二代」出身的人並不吃香,於是,他被唐朝著名的宦官駱奉先收養,當時他叫做駱元光。

駱奉先是個牛人,唐肅宗時期,跟隨廣平王李俶作戰,屢立功勳,遷右驍衛大將軍,是皇帝特別喜愛的一位領軍宦官,權焰熾然。駱奉先收養義子是當時權貴為應對亂世和王朝兵役的一種養士手段。李元諒在這樣奇特的環境下成長,早年就從軍,勇敢多謀,後累官至鎮國軍副使,駐防潼關。

李元諒在大唐立下過三件蓋世功勳。

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原涇原節度使朱泚叛亂,佔領長安,自稱為帝,並派大將何望之輕騎攻佔華州。李元諒聞訊,立即率部從潼關西進,趕走何望之,將華州收復,並迅速整修城池備戰,還在幾日之內,招募士卒萬餘人。朱泚數次遣兵來犯,皆被擊退。李元諒因此升任華州刺史兼鎮國軍節度使。

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李元諒參加收復長安的戰鬥,因身先士卒,奮勇力戰,數敗朱泚叛軍,被授任檢校尚書右僕射。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李元諒參加了討平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的戰鬥,後李懷光無法控制局勢自縊身亡,叛亂平息。李元諒為唐朝皇室平定叛亂,立下赫赫戰功。

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吐蕃請求與唐朝結盟,朝廷命令李元諒帶兵跟隨名將渾瑊到平涼城西會盟。會盟之日,吐蕃伏兵突然襲擊,捕殺唐會盟官,渾瑊單騎逃遁。幸李元諒有備,救渾瑊出險。唐德宗為此勳勞,賜他李姓,改名元諒,被封為武康郡王。

築崇信城,享受千年香火祭祀

中晚唐時期,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國力大衰,吐蕃屢次入侵,甚至佔領了帝都長安。

貞元四年(公元788年),李元諒兼任隴右節度使,離華州移鎮良原(今崇信縣東南)。不久,又拓展防區崇信、百裡、良原,鞏固唐朝的西域通路。

貞元五年(公元789年),李元諒拓展防區,收復失地,築崇信城,置崇信軍防禦,地址設在錦屏山。錦屏山三面環溝,又有汭河作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是理想的城址。

「崇信」一名,取「推崇誠信、保境為信」之意,這是崇信地名見於史書的最早記載。崇信作為邊防要地,駐兵眾多。為了保證部隊的食用和繁榮邊疆地區的社會經濟,減輕老百姓的負擔,李元諒採取了駐軍屯田的辦法,他帶領軍士們利用空閒時間興修水利、開闢荒原,把崇信城周圍幾十裡荒蕪的土地全變成了肥沃的良田,不僅解決了大量駐軍的口糧,加強了邊防,而且也恢復和發展了凋敝的邊境地區的農業,邊境從此得以安寧。吐蕃兵將畏懼李元諒的神威,長期不敢侵犯。涇原、隴右邊境遂太平無事。

李元諒在鎮守崇信、良原期間,抗擊吐蕃,平息戰禍,把人民從戰亂兵燹中解救了出來。特別是他重視發展水利和農業,使當地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殷實富足的日子。

崇信縣城南半山坡處,有一俗稱「圈馬城」的地方,傳說是他修築馬廄、繁殖馬匹的所在。縣城西北角還有一口「康王井」,傳說當時城內井水苦澀,李元諒親自到城外勘察,挖掘了這口水井。井壁全用石頭箍砌,城外居民一直飲用至今。

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一月,李元諒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崇信,葬在今崇信縣城北梁坡半山上,享年62歲。唐德宗聞訊後悲痛萬分,停止朝政三日,賜贈司空,諡號莊威。崇信人民以「開拓疆域,修築鎮城,德被民生,感恩王功」,為他建祠塑像,春秋祭祀。這就是崇信武康王廟的由來。

一千多年過去了,武康王廟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不斷地進行修繕,香火不絕,這是人們對李元諒這位護國佑民的名將最為質樸的認可和紀念。

撰文/黃建強

相關焦點

  • 【美食】舌尖上的崇信美食
    以本地產優質小麥粉、胡麻油為主要原料。五仁味佐以核桃仁、花生米、黑芝麻、白芝麻、葵花仁為內餡,香酥味佐以青紅絲為內餡。製作時通過麵粉與胡麻油的充分融合,手工揉捏成餡皮,切成條狀,一頭放在案板上,手拉扯麵片至薄亮如紙, 手捲成塔筒狀。成形後放入油鍋內煎炸,通過溫油微炸將香味慢慢透出。
  • 王者風物誌|共創三分風物,五大賽道等你揮灑才情!
    本寶寶迫不及待地來向各位充滿幻想才華橫溢的召喚師們發出邀請:繪畫、小說、音樂、視頻、設計五大板塊LOFTER、克拉克拉、半次元、5sing、嗶哩嗶哩五大平臺開啟五大徵稿賽道:雲閣綺霞-風物誌插畫大賽蘭臺嘉會-風物誌對話小說大賽琬琰燕集-風物誌創意周邊&漢服設計大賽
  • KIKU CHANNEL -「日本的夏季風物詩」篇
    KIKU CHANNEL -  「日本的夏季風物詩」篇
  • 「雅利安人的家園」:「波斯」為何改名為「伊朗」?
    ▲雅利安人的遷徙路線假說之一伊朗和波斯兩個概念很多時候是重合的,但總體而言,「伊朗」這一概念的範圍要大於「波斯」。比如說從民族角度而言,國際上一般仍稱呼當代伊朗的主體民族為「波斯族」,而具有伊朗國籍的,則以「伊朗人」稱呼。那麼為什麼這個國家要把通行國名從「波斯」改名「伊朗」呢?那就不得不說伊朗和古代雅利安人的淵源了。
  • 日本為什麼要從「倭國」改名叫「日本」?
    《論衡》中說:「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其中「鬯草」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香草。也就是說,周朝時期,當時的日本有個倭國就已經是周朝的朝貢國。  後來到了漢光帝時期,倭國人已經接受了外國(其實就一個中國)稱他們為倭國。於是他們派遣使者來到洛陽,帶回了一枚「漢倭國王」的金印。  再後來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第二任皇帝曹睿接見過一位來自日本的女王。
  • 漢密爾頓被冊封為爵士,七冠王成為比舒馬赫還偉大的車手?
    漢密爾頓被冊封為爵士,七冠王成為比舒馬赫還偉大的車手?據有關媒體透露,在明年1月份漢密爾頓生日之際,他將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這也是繼斯圖亞特之後又一位被冊封為爵士的F1車手。
  • 保安廣澤尊王 2019「封瑩祭祖」特此佈聞
    廣澤尊王給人的印象是勇猛善戰、天真瀟灑,為了保護信徒,水裡來火裡去,斬妖除魔絕不手軟,但郭聖王最重視的其實是「孝」,即使聖王公成神已久,對於祭祖掃墓這件事仍不敢忘。「封塋祭祖」這件事有詳細記載於《鳳山寺志略》與《郭山廟志》兩本書。
  • 《劍網3》東海風物誌卷三攻略 成就圖文教程分享
    導 讀 劍網3全新的奉天證道版本中,官方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新內容,這次也有很多相關的新成就上線,而PVX玩家比較熟悉的書籍成就也有幾個比較新的內容,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下東海風物誌卷三成就吧
  • 在這裡,我聽到了波斯文化的聲音,你呢?
    我想大部分人都想去「好」的國家,而「好」不外乎是國力強、進步、有強勢的流行文化──在這個時代,「好」的國家跟「西化」的程度,有很直接的關係。當年的我也不例外:從小因為足球的關係,我「熱愛英國」,夢想長大後若能夠去一趟英國,就仿佛完成了我今生的使命;也曾經覺得跟「老外」混在一起,開口閉口都是英文,就是「文明進步」的象徵──還好我後來改變了,不然現在可能變成一個不討人喜歡的「香蕉人」。我們都很習慣西方的科技、美感、思想,它給了我們很多方便,也是很有效率的主流標準。
  • 「餃子的王將」首家為女性設計的店 蘸著奶油吃的餃子
    「餃子的王將」(日語:餃子の王將)是一家發源於京都市、在日本全國各地都擁有分店的連鎖餐廳,銷售以大阪風的餃子(日式煎餃,可看作是中華菜的鍋貼)為核心的中華料理
  • 妳是尊貴的代禱者陳維齡:為自己「美一次」
    面對現今的環境、家庭和壓力,神渴望在每個禱告中與妳更親近,祂賜給妳智慧、美麗和權柄,為的就是讓妳得以發光。陳維齡說:「只要妳一開口禱告,撒但就輸了!」美麗的女子!起身!拿起妳的寶劍來徵戰,妳會驚覺妳的能力超過妳所想像的,妳會發現神一直都在妳身旁默默給力!
  • 永安冊封「首義五王」,洪秀全對楊秀清權力制衡的一次嘗試
    十二月,洪秀全在永安分封,冊封「首義五王」,東王九千歲,西王八千歲,蕭朝貴八歲,南王七千歲,馮雲山七歲,北王六千歲,韋昌輝五歲。被封的國王,悉受東王的節制,即楊秀清的節制。從表面看,永安封王,東王是人生的贏家,「東王節制諸王」,楊秀清獲得了太平天國的軍權。永安封王,洪秀全給楊秀清很大的權力。但洪秀全也借永安封王之機,精心布局,力圖制衡楊秀清,維護自己的地位。
  • 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可立孔子後為紹聖侯。有司求其苗裔,錄以申上。」 五、628年,唐太宗貞觀二年,稱「先聖」 1.《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五禮五·吉禮五》,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373頁。
  • 「崇信」隴上小江南——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崇信縣城以北一公裡處,原名殿子坡,亦名芮谷,因其山形如鳳翥故曰鳳山,地處汭河北岸,據初步考察,元朝此山就有寺廟,鳳翥山上有泉,泉在磬石古柏之下,柏形如龍,文人雅士稱「古柏龍蟠」,因龍伏於泉故稱龍泉寺。
  • 《瀛寰志略》這本書,讓近代中國最先「開眼看世界」
    徐繼畬說:「南洋諸島國葦杭閩粵,五印度近連兩藏,漢以後,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貢時通,今則胥變為歐羅巴諸國埔頭,此古今一大變局。」正是如此,徐繼畬被認為是第一次提出「古今變局」之說的人。與《海國圖志》相比,《瀛寰志略》在風格上更具有開放姿態,比如不再使用「夷」來稱呼西方國家,用初步的現代平等眼光去看待西方的文化與制度。
  • 大唐古香道
    ❶章孝標《少年行》:「 平明小獵出中軍,異國名香滿袖燻。畫榼倒懸鸚鵡嘴,花衫對舞鳳凰文。 手抬白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雲。落日胡姬樓上飲,風吹簫管滿樓聞。」 唐中宗時,王公大臣也會有另一種高雅的聚會,大家各攜名香,比試優劣,稱為「鬥香」《周氏香乘》中即記載皇室貴族之間「鬥香」的情形:「中宗朝,宗、紀、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名曰鬥香。」
  • 風物誌插畫漫畫大賽獲獎名單公布!還有「繽紛獨角獸」優化新進度
    愛上這樣的煙火王者風物誌邀你共創!雲閣綺霞-王者榮耀風物誌插畫漫畫大賽專業獎、人氣獎腦洞新奇獎、LOFTER專屬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快和小妲己一起去看看叭!王者榮耀世界觀策劃:形象地將三分兩大陣營——益城和魏都的領袖、軍師對峙之感以交鋒形式展現出來,三分之地的戰爭一觸即發,氛圍緊張,也讓人感受到三分之地英雄輩出,為自己理念而爭取的意氣。稍遺憾的是,在對三分風貌氣質呈現上,稍弱了一些,主要聚焦在英雄人物的呈現上。
  • 波斯匿王喪母記 佛教有聲故事
    佛陀過去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時,一日,波斯匿王命侍臣備妥寶羽嚴飾的車輿,出舍衛城。波斯匿王的母親,年極衰老,已近百歲,國王對母親甚為孝敬,經常在左右噓寒問暖。波斯匿王身邊有一位大臣,名不奢蜜,他才能卓越,深獲國人敬重。
  • Nike 終於要為「鞋王」塔克推出市售戰靴了?
    Tucker的鞋王稱號並不陌生,而此次Nike為他推出市售PE版本戰靴,亦是他球鞋之路上又一裡程碑。從一名默默無聞的二輪第三十五順位的擦邊球員,逐漸成長為繼海耶斯後第二位198cm的紅隊首發中鋒;同時也從沒有任何籤名戰靴的球員,蛻變成有自己專屬PE顏色的籤約球員。即使已經35歲了,也沒有放棄那份對於球鞋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