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投降後,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將去哪了?

2021-03-05 臥薪嘗膽123

東漢末年,各路英雄揭竿而起,荊州地勢優越,成了群雄必爭之地。而任荊州牧的劉表,身邊也是大將如雲,可他已到遲暮之年,還未立接班人,便已撒手人寰,後來由其次子劉琮繼任。沒過多久,曹軍就兵臨城下,在眾人的勸說下,劉琮不得不捨棄祖業,獻城投降。至於劉表生前麾下的七大虎將也都各投明主。

文聘,其人忠厚,劉表曾命之守衛北方,後劉琮投降,他深感有愧,曹操見此便收為己用。

蔡瑁和張允,兩人擅長水戰,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然二者是見風使舵之人,劉琮投降,他倆『當記頭功』,雖已效命曹操,後來卻被周瑜使的反間計令其二人命喪黃泉,也是未得善終。

被封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投在了劉備的麾下,還有魏延及霍峻一併歸屬。

魏延起初只是宵小之輩,劉備發掘他是可造之材,遂重用之。

霍峻,鮮為人知,但他自投劉備後,也是戰功赫赫,葭萌城一戰,使他一舉成名,皆因其以不足百人兵力擊敗劉璋萬餘軍隊,如此以卵擊石並勝之,一貫成為蜀軍中的佳話。劉備封其為裨將軍。在他死後,劉備還親自弔唁,並留宿墓旁,算是皇恩浩蕩了。

最後一位甘寧,甘興霸,因其出身水賊,在劉表帳下,一直未受待見,一腔抱負無處施展,於是便早早投奔了孫權,也是這七人之中唯一投奔孫吳的大將。慶幸的是,他的才能在孫吳處盡顯無遺,孫權對其極為讚賞,甚至將其與曹軍中的張遼相比,孫權對他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縱觀這七大猛將,雖各奔其主,結局卻大相逕庭。

相關焦點

  • 劉表手下有七大猛將,都有誰武藝如何排名,蔡瑁文聘只能墊底
    荊州自古出人才,劉表能在三國時期佔據荊州,手下也有不少能臣的,事實上,劉表手下就有七大猛將,如果從正史的角度來說,這七大猛將就是黃忠,黃祖,李嚴,霍峻,劉磐,文聘,蔡瑁,排名分先後,其中的文聘和蔡瑁只能墊底。
  • 有袁紹的前車之鑑,劉表為什麼還偏愛劉琮,造成內部的鬥爭?
    "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是曹操對劉表的兒子的貶低。劉表又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也不知道曹操說的是哪一個,反正表現都不怎麼樣。劉琦和劉琮就是窩裡鬥的典型,儘管這很大程度上並非是他們的個人意志。劉表的長子是劉琦,但是他卻偏愛幼子劉琮,導致劉琦和劉琮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之間產生內訌。排擠長子、扶植幼子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並不罕見,袁紹就是前車之鑑。
  • 解密劉琮投降曹操的真實原因,知道這些你會羨慕劉琮的睿智和結局
    曹操接受劉琮投降後封為他青州刺史,然後曹操卻在劉琮和其母蔡夫人前往青州的路上中,殺掉了劉琮母子。其實真正的歷史並非如此,劉琮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無能,劉琮的投降原因也沒有《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簡單,劉琮更沒有被曹操殺掉,而是舒舒服服的過上了好日子,得以善終。
  • 劉琮荊州降曹有錯嗎?氣得劉備拔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開始徵討劉表。而劉表這時候已經不用曹操徵了,因為自己馬上就快不行了,病危了!大家都知道劉表有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據說兄弟起名用同一偏旁就是從這以後開始流行的,兩兄弟名字都帶個王。劉表的後妻蔡氏,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劉琮。那麼小兒子劉琮就變成了蔡夫人的侄女婿。
  • 劉表手下聚集的10大名仕武將,竟然還有他…
    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徵,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甘寧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
  • 來看看劉表帳下的十員大將!
    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徵,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甘寧奪取船貨直到二十多歲,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間曾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跟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跟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率百人夜襲曹營,守西陵獲朱光,鎮益陽拒關羽,戰功赫赫。劉巴
  • 劉表帳下7員猛將:曹劉各得3人,孫權只得一人卻足以匹敵張遼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後,荊州內部圍繞繼承權進行了爭奪。最終,劉表次子劉琮在蔡瑁等人的支持下成為了荊州之主。
  • 來看看劉表帳下的十員大將!
    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徵,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甘寧
  • 劉表向劉備託付了什麼?權力和責任的對等,是管理事務成功的基礎
    劉表的這個託付,說明只是讓劉備輔佐自己的兩個兒子,沒有讓劉備做荊州老大的意思。也就是說荊州的老大還是劉表的兒子。「託國」和「託孤」之說,到底哪一種可信,這個要結合當時劉備和劉表的關係以及外部環境來看。現在曹操即將囊括北方,劉備自然只能往南,最佳的選擇就是荊州劉表。劉備之所以要投劉表,一來因為和劉表宗親,而且劉表還是袁紹的盟友,也就是劉備的盟友;二來曹操統一北方後,下一步的目標就是荊州,劉表就和曹操有了天然的矛盾,劉備也就可以成為劉表團結的力量。
  • 同樣是劉氏子孫,劉表的兒子和劉備的兒子太窩囊,劉璋的兒子輕鬆完勝
    ——卡爾·貝克 三國時期,表現活躍的劉姓人物莫過於劉備,劉表,劉璋三人了,劉備胸懷大志,劉表守城之主,劉璋昏庸暗弱,很顯然,劉備完勝其他兩位漢室宗親。有趣的是,他們仨人各自的兒子,劉璋的兒子可以說是完勝劉備和劉表的兒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同樣是敵寇入侵,劉璋的兒子劉循堅守城池長達一年之久,劉備的兒子劉禪繳械投降,把國家拱手相讓,劉表的兒子劉琮主動請降,放棄荊州。
  • 三國坑謀士,送給敵人28萬大軍3員猛將,出賣主公還說得大義凜然
    但逢亂世,武力值爆棚的猛將可以幫助主公攻城拔寨,但能夠出點子的謀士似乎更為可貴。比如劉備在得諸葛亮以前,他雖擁有趙雲、關羽、張飛等名將,卻一樣成不了大事,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智謀人士輔佐。優秀的人才可以幫助君主創業及守業;而坑謀士就更「厲害」了,他隨便來個餿點就能讓主公的基業毀於一旦。
  • 三國正史:盤點劉備麾下的8大猛將,趙雲排第三,黃忠排第六
    如今很多人將三國時期的小說當成了正史,而真正的歷史卻逐漸被人遺忘;現在這裡就來盤點下,在三國正史中,劉備麾下的八大猛將。
  • 盤點正史中劉備麾下的八大猛將:五虎將入列,但另有兩員冷門大將
    如今很多人將三國時期的小說當成了正史,而真正的歷史卻逐漸被人遺忘;現在這裡就來盤點下,在三國正史中,劉備麾下的八大猛將。TOP、8 霍峻這霍峻原本是劉表麾下將領,劉表病逝後,霍峻便率部曲歸降劉備,並被任為中郎將。後隨劉備入蜀,劉備從葭萌還襲劉璋,留霍峻守葭萌城。劉璋將扶禁、向存等率萬餘人由閬水上,攻圍霍峻,城中兵不過數百人,霍峻堅守一年,伺機將其擊破。
  • 荊州刺史劉琦臨終時,為何不把麾下六萬大軍交給劉備?答案很意外
    得知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當世奇才後,劉琦便請教於諸葛亮,希望從他那裡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初來乍到的諸葛亮,不想捲入劉琦的家務事,因此不太想說。作為劉表的長子,劉琦自然不傻,他明白諸葛亮的顧慮,於是將諸葛亮騙到二樓的書房,派人將下樓的梯子搬走。隨後,劉琦對諸葛亮說:「現在只剩你我,且你也下不去,你說的話只有我聽到。」
  • 劉表為何要廢長立幼?和袁紹不同,因為他真的別無選擇!
    最終,公元208年,劉表去世後,荊州的地盤傳給了次子劉琮,而不是長子劉琦。值得注意的是,劉表之所以廢長立幼,顯然不僅僅是因為他喜歡劉琮。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就劉表的長子劉琦來說,生母是陳氏,至於次子劉琮,生母可能是陳氏,也可能是劉表的繼室蔡夫人。對此,在筆者看來,即便劉琮的生母也是陳氏,但是,後來劉琮娶了劉表繼室蔡夫人的侄女,這讓劉琮依然獲得了蔡夫人的喜愛。二在劉表入主荊州的時候,陳氏早已去世,因此,蔡夫人的意見,自然對劉表起到了重要原因。對於蔡夫人來說,喜愛劉琮而討厭劉琦,於是經常在劉表面前詆毀劉琦。
  • 劉表坐守荊州時有多強大?帳下6大謀士9大名將,甲兵十餘萬
    沒過多久,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所殺,董卓上書要劉表當荊州刺史。那時江南宗賊很多,袁術屯守魯陽,手下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縣令,他們各自招攬了一批人馬在當地稱霸,這使得劉表不能順利通過他們控制的地區上任,於是他就沒有帶隨從和家人,只身前去荊州任職。
  • 曹操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讓劉表十分難堪
    劉景升兒子若豚犬爾當曹操撤軍回鄴城的路上越想越不舒服,想到了劉表的兒子和劉琮同樣的年紀,兩人差距竟然那麼大,隨即又說道:"景升兒子若豚犬尓。"原來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是他的正妻所生,次子劉琮是劉表到荊州之後續弦的蔡氏所生。蔡氏出身荊州名門望族,家族勢力很大。劉表依靠蔡家的力量才穩固統治,所以一直偏愛蔡氏,同樣也偏愛劉琮。
  • 趙雲大戰長坂坡,為何曹操麾下一流悍將,都集體沉默不挺身而戰?
    趙子龍人生最高光的時刻,當屬長坂坡救少主,面對百萬曹軍毫無懼色,殺了個七進七出,折損曹操猛將七十餘員,直到護著幼主劉禪和甘夫人平安歸來。    根據《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設定,當時荊州的局勢,是劉表剛剛死去,次子劉琮在蔡瑁等人的擁立下繼承了荊州牧之位,可屁股還沒坐熱就趕上了曹操南下。劉琮自知不敵,不等交戰,就舉州投降了曹操。
  • 東漢末年亂世,劉表一個文弱書生,為何單槍匹馬就能收取荊州
    劉表而之所以是劉表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完全是因為董卓的原因,董卓自從進入京城洛陽後掌控了朝廷,朝廷中的所有大事,包括人事任命都是董卓說了算,董卓之所以選擇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是因為董卓想拉攏劉表這樣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