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各路英雄揭竿而起,荊州地勢優越,成了群雄必爭之地。而任荊州牧的劉表,身邊也是大將如雲,可他已到遲暮之年,還未立接班人,便已撒手人寰,後來由其次子劉琮繼任。沒過多久,曹軍就兵臨城下,在眾人的勸說下,劉琮不得不捨棄祖業,獻城投降。至於劉表生前麾下的七大虎將也都各投明主。
文聘,其人忠厚,劉表曾命之守衛北方,後劉琮投降,他深感有愧,曹操見此便收為己用。
蔡瑁和張允,兩人擅長水戰,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然二者是見風使舵之人,劉琮投降,他倆『當記頭功』,雖已效命曹操,後來卻被周瑜使的反間計令其二人命喪黃泉,也是未得善終。
被封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投在了劉備的麾下,還有魏延及霍峻一併歸屬。
魏延起初只是宵小之輩,劉備發掘他是可造之材,遂重用之。
霍峻,鮮為人知,但他自投劉備後,也是戰功赫赫,葭萌城一戰,使他一舉成名,皆因其以不足百人兵力擊敗劉璋萬餘軍隊,如此以卵擊石並勝之,一貫成為蜀軍中的佳話。劉備封其為裨將軍。在他死後,劉備還親自弔唁,並留宿墓旁,算是皇恩浩蕩了。
最後一位甘寧,甘興霸,因其出身水賊,在劉表帳下,一直未受待見,一腔抱負無處施展,於是便早早投奔了孫權,也是這七人之中唯一投奔孫吳的大將。慶幸的是,他的才能在孫吳處盡顯無遺,孫權對其極為讚賞,甚至將其與曹軍中的張遼相比,孫權對他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縱觀這七大猛將,雖各奔其主,結局卻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