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可久泡,卻可以煮著來喝,你知道為什麼嗎?

2020-12-23 神農溪茶

世間的事物,總是難以完美,張愛玲說她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而對於愛喝茶的人來說,最堪恨的,莫過於茶不可久泡了,還未盡興,短短4-5泡之後,茶湯便味道寡淡了。可這纖弱的茶葉雖不耐久泡,自古卻有煮茶喝的方式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茶葉為什麼不能久泡?

其一,久泡的茶葉營養物質變少。我們知道,在高溫的水中,茶葉中的有益成分很容易滲出,以至於在衝泡數次之後,茶葉中的有益物質就已經被析出的差不多了,再行衝泡意義就不大了。一般來說,茶葉中營養成分析出的多少,跟衝泡茶葉的次數有很大關係,此外,析出的速度還與茶葉的外形相關,葉片越大的茶葉,養分物質析出得越慢,嬌嫩的茶芽營養成分析出尤其快,耐泡度不高。

其二,久泡的茶葉口感不佳。久泡的茶葉,隨著有益成分的耗損,茶湯的香氣也會漸漸低迷,滋味由甘轉淡,並且茶葉中苦澀的成分也隨著所泡時間的增加逐漸被析出,影響口感。

其三,茶葉在衝泡的過程中,有益的物質會先析出,隨著衝泡的時間增加,茶葉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才慢慢析出,因此久泡的茶並不適合飲用,這也是隔夜茶不能飲用的原因之一。

2.茶葉為什麼可以煮著喝?

茶葉中物質的析出,跟水溫有很大的關係,不同的物質沸點不同,故不同的溫度析出的成分也不相同。我們日常泡茶用的都是80℃左右的水,但煮茶的時候,沸點要高得多,茶葉中高沸點的物質(比如咖啡因、茶多酚、茶色素等)便能在煮茶的過程中得到完全的釋放,煮出來的茶湯也會更加香醇。而泡茶是長時間的浸泡,水溫會逐漸降低,茶葉中高沸點物質便不能完全得到析出,這便是有時候煮茶的滋味比泡茶要更好的原因了。

3.哪些茶葉適合煮著喝?

煮茶雖然好處很多,滋味也更好,但並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的。適合煮的茶葉一般是老茶或重發酵的茶,像白茶、黑茶、紅茶、烏龍茶都適合煮著喝。反之,輕發酵茶和未發酵的綠茶不能煮,因為這類茶發酵程度輕,衝泡就已經足以將其中的物質析出來了,若用來煮,則會造成茶葉發黑,茶湯發紫,使得茶味難以讓人忍受。

煮茶之風在唐朝就已經流行開來,為茶文化添上了光輝的一筆。泡茶和煮茶的利弊,長久以來一直為人們所論道。其實無論是泡茶還是煮茶,只要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方法,都能得到一杯甘醇又有益的好茶。#茶生活#

【本文由「神農溪茶業」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茶葉能煮著喝,卻不能久泡?
    進入冬天,不少茶友都開始煮茶喝。而不少人也在疑惑茶葉既然不能久泡,又為什麼可以煮呢?別著急,小葉子這就給你答案。 建議在沒有專業衝茶器皿衝泡茶葉的條件下,可以選用茶水分離的杯子(如快客杯、可倒置的茶水分離杯等),即泡即飲,才能喝出健康。
  • 為什麼茶葉能煮著喝,卻有人說不能悶泡?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懂點茶的人應該都聽過以下兩個知識點:1)茶葉可以煮著喝 2)茶不能長時間悶泡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兩句話是有衝突的,因為煮茶時間比較長,這不就相當於長時間悶泡嗎?那麼,這兩種說法到底衝不衝突,其中的癥結點又在哪裡呢?
  • 喝了這麼久的茶,你試過銀壺嗎?
    我們都知道煮水以銀壺為貴,泡茶以銀壺為尊。那麼銀壺煮水、泡茶到底好在哪裡呢?曾有茶行業的專家做過專門的測評,全程記錄如下:茶友的銀壺之鐵觀音測評評測茶具:銀壺,蓋碗,鐵觀音8克。壺蓋依舊半開,銀壺導熱快,壺體溫度均衡,這樣做可以避免倒水時壺嘴部再次沸騰噴濺。
  • 老白茶只能煮著喝?不,宜衝泡、宜煮茶,才是優質老白茶的內核
    有了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另有一番講究。煮茶像是慢煮光陰,更多是為了消遣。熱鬧的、溫暖的煮一壺老茶,更適合冬季或早春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提到夏天喝老白茶,還是更推薦大家用蓋碗衝泡的方式。喝好茶,要用蓋碗。從茶味欣賞的角度看,老白茶用蓋碗泡著喝,當然要比煮茶好。《3》夏天喝白茶,究竟是泡,還是煮?夏日氣溫高,更推薦大家泡茶喝,用蓋碗泡好茶。
  • 你知道茶葉的第幾泡最好喝嗎?
    很多茶友都有這樣的疑問,茶葉第幾泡最好喝呢?是頭幾泡好喝,還是第三四泡好喝呢?有一段廣為流傳的順口溜: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道有餘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 你喝過工夫茶嗎,工夫茶的步驟有哪些,紫砂壺有幾種?
    說起工夫茶,腦海中就閃現潮汕工夫茶。幾乎每個潮汕人都喝過工夫茶,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套乃至多套工夫茶具,幾乎每個潮汕人都知道工夫茶怎麼衝泡。在潮汕家庭,很多都是從很小就開始喝茶,嗜茶的人一天不喝茶,渾身不對勁。可以說,潮汕人到哪裡,工夫茶就到哪裡,這也成為了當地有名的風俗之一。
  • 【蟈蟈喝茶】弄懂留根、坐杯和悶泡, 你泡的茶才好喝!
    留部分茶湯在杯中,相當於延長了茶葉在水中的衝泡時間,可以使下一泡茶湯有著更好的口感體驗,也可以均勻茶湯濃度,避免出現前幾杯柔滑鮮香,後幾泡變宛如白水般的窘境。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用蓋碗泡綠茶時,可不可以採用留根泡法?」
  • 天天喝茶葉,你知道喝茶葉水有什麼好處嗎?不知道的了解一下
    天天喝茶葉,你知道喝茶葉水有什麼好處嗎?不知道的了解一下!很多懂得養生的人,他們都喜歡喝茶葉,喝茶葉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以前喜歡喝酒的慢慢都開始戒酒,改成喜歡喝茶了,茶葉在我們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
  • 夏天,是減脂的季節,3種材料煮茶喝,隔天喝一杯,減脂事半功倍
    天熱啦,很多人喜歡喝冷飲、吃冰冷食物來解暑,看似很有涼意,殊不知這是反道而行了,天氣熱,身體需要排汗來降溫,而你選擇吃一些冰冷食物來使身體降溫,這樣不但導致身體的汗水得不到排出,更進一步說,這樣做可是會毀了身體健康的。而且,你知道嗎?
  • 茶葉久泡有害嗎?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衝泡一天喝嗎?
    然而前些時間,卻看到一個不少人都會感興趣的提問:「茶葉久泡有害嗎?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泡一天喝嗎?」嚴謹的說來,久泡和反覆多次泡茶不是同一個概念。所以,這個問題要拆成兩方面細說。能在短短幾秒的時間內釋放出足夠的滋味層次,是好茶的實力見證。如果是將好茶直接悶泡或坐杯,久泡之下,反而會浪費一泡茶的好風味!《3》為什麼說,好茶泡太久會浪費?茶,是一種飲品。
  • 「煮」與「熬」,將往事煮成茶!
    人生如茶,歲月清煮!初泡的茶,滾水衝入,捲曲的茶葉逐漸舒展開來,浮在水中,別有一番滋味。氤氳的沸水裡修行,水濃了又淡,苦了又甘;幾巡過後,茶水變涼,細碎的茶葉不再漂浮、翻轉,沉在杯底,寧靜,安然。 恰似這況味人生,浮浮沉沉,苦樂參半。紛繁的世間中煉獄,人近了又遠,冷了又暖。
  • 如果我說你是茶,那麼我想泡你,可以嗎?
    現在跟你談感情,你還能記起那時候你的另一半是怎麼把你泡到手嗎?你還記得那些年的土情話嗎?「你會彈吉他嗎?不會啊那你怎麼撥動了我的心弦。」「你知道我喜歡吃什麼嗎?痴痴的望著你。」「其實你像豬,為什麼?因為你是我的掌上明珠。」任何一句拿出來都能撩動你的心,是不是覺得特別的暖心呢?你會說什麼樣的額土情話,你的愛人就是什麼樣的人,因為你能利用這些土情話撩到人的,那就是被你感動的。
  • 冬日宅家喝茶,多喝熱茶暖暖身,六大茶類哪些茶才適合煮著喝呢?
    冬日漫漫,煮上一壺熱騰騰的茶,能夠很好的消磨時光。 不過,提到煮茶喝,在很多茶友的印象裡面。 除了綠茶黃茶不適合煮外,六大茶類的其它茶。 包括紅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在內,統統都能煮著喝。
  • 煮茶時,幹茶和葉底分別怎麼煮,村姑陳出招了,這樣煮茶好喝百倍
    故而,對於煮茶經驗尚淺的茶友,更加推薦煮葉底。 用蓋碗先衝泡幾次後,喝它香氣滋味層次的變化,感受那股歲月的滋味。 獨坐茶室,用蓋碗泡上幾衝後,覺得不盡興,便可將葉底投入煮茶壺內開始煮茶。 有的人覺得煮葉底,會沒有滋味。
  • 茶分六大類,那麼不同種類的茶葉可以混合在一起喝嗎?
    我們都知道的滋味有酸甜苦辣鹹這幾種味道,這味道與味道之間能混嗎?能,比如又酸又辣的土豆絲,或者是又苦又鹹的苦瓜湯。這滋味倒是可以混著來,那茶呢?不同種類的茶葉之間能夠混合一起喝嗎?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傳統茶類分為六大類,也正是因為加工工藝的不同,所以分為了這紅綠黃青黑白六大茶類,每個茶類有每個茶類的特點,每一種類的茶也都有他們獨特的香氣跟口感。
  • 福鼎白茶,哪一種等級,適合煮著喝?
    一杯暖茶,輕泯入喉,細細品來,暖意傳遍全身,胃裡暖暖的,心也暖暖的。老白茶煮著喝,已經是茶友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大家煮茶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樣,也無對錯之分,畢竟適口為珍。今天我們就來聊什麼白茶適合煮的話題。針對大家的一些疑問,我結合自己的煮茶經驗,也做了一些功課,分享給茶友們,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 衝泡春茶,新白茶與老白茶大不同,蓋碗、煮茶、玻璃杯泡各有講究
    春暮夏初,正是喝春茶的好時候。茶友們常見的春白茶分類,按照品類區分。可以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但按照存茶年份劃分,春白茶同樣有新茶 、陳茶、老茶之別。更能喝到濃淡適宜,鮮香爽口的最佳茶味狀態。一旦沒有及時喝茶,泡茶時間太長。嫋嫋的茶香不斷散開在空氣裡,最後喝到的香氣與滋味就要打不少折扣!《3》春白茶的陳茶,其實可以煮著喝!
  • 悄悄告訴你:用1種豆子煮水喝,把血管「洗一洗」,甘油三酯輕
    甘油三酯高的危害,你知道嗎,效果比較好的就是1種豆子,把它打成粉末之後煮水喝,相當於給血管「洗一洗」,把血管垃圾洗走,甘油三酯就降低了。為什麼推薦吃豌豆蛋白粉?因為提取好,15克的豌豆蛋白粉比3斤的豌豆更見效。
  • 每天喝的茶,你知道是如何開始流行的嗎?是如何變成今天的樣子?
    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缺少茶;不管你是否喜歡,它總是如影子一樣跟在我們身邊。茶是如何從眾多植物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代表中國文化的飲品?提到茶,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這兩句俗語就會很快地浮現到腦海中。
  • 為什么喝越好的茶,喝越貴的茶,反而覺得味道淡?
    喝一口,滿滿的苦澀物質在刺激著味蕾。反之,不苦的茶,味道就是太淡。用苦和不苦來判斷茶湯的濃淡,這條標準是不準確的。濃茶的真正定義是茶湯內的茶味物質被浸出太多,泡茶時投茶量多了,悶泡時間久了,都會導致茶湯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