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一場生命與貞節的博弈,經濟與文化的遷移

2020-12-16 閒論往史

「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嶽飛

1127年,開封城破,徽欽二宗被抓、文武百官被捕,連帶著皇后、公主、妃嬪等,具都被捕,這就是後世所說的「靖康之變」。

歷來關于靖康之變的由來、結局都講了許多,所以這點倒可以不講。反而是靖康之變後帶來的影響,其中有部分鮮少提及,反而能重點講上一講。

北宋滅亡後,後宮嬪妃、宗室婦女也被擄往北方。相較於被困於北方的徽欽二宗、一幹大臣,這些女性的命運並不好。若是位份稍高,尚且只能如螻蟻一般偷生;若是位份不夠,那就只能為奴為娼。

這一次事件,引發了宋代道學家的關注。靖康之恥就是一個烙印,印在南宋的歷史上,讓每一人都不敢忘卻。而這種外在的恥辱,經過發展,逐漸轉變為內在的禁錮,這就是我們今日要說的第一點——生命與貞節的博弈。

在明清時代,貞節和生存成為一個悖論。對女性來說,此時社會思想讓每個人苦不堪言。靖康之變後,道學家開始注重女性的貞節問題。當然這還得歸結於被俘虜到北方的那群女性,她們本沒錯,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群道學家認為她們應該輕生存,重貞節。

在北宋時期,女性的地位相較以往還是有所提高。此時不管是體制、民風,都反映出女性的地位雖不如男,但卻有一定的人權。其中最具代表的一個制度,那就是女性能夠提出離婚,並且能再婚。

對於這點,不少人恐怕是不信的。畢竟一般認識下,古代女性的地位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明清時期,女性不僅要「三從四德」,還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誰能想到,北宋女性地位居然這麼高。

可在靖康之變後,女性地位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

原本稍有人權的婦女,在靖康之變後,徹底成為男人的附庸。此時道學家們開始提倡「重貞節、輕生存」。這種倡議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逐漸被接受。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事。所以夫妻不合,想要尋求愛情,其實並無不可。但自北宋之後,這就成為了禁忌。

此時社會講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並且還流傳了一句話,叫做「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為了宣揚這種精神,貞節牌坊隨處可見。

到了明清時代,這種觀念愈演愈烈。在社會大輿論的壓迫下,面對貞節和生存,女性只能選擇貞節。

除了這種意識形態的變化,北宋滅亡,也導致了經濟中心南遷、北方受到系列破壞。

首先就是遍布各地的瓷器,北宋瓷器各具特色,但在金朝大舉南進後,製造瓷器的各大廠多少都受到了影響。一些技術精湛的師傅,也被俘虜到北方。這對於南宋瓷器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銅、鐵錢不足往日之數。」

金兵兩次南侵,使得北宋根本沒法正常運轉。可即便如此,北宋依舊沒有做出有效的反抗。當金兵南下,仿佛入無人之境。這使得金兵感慨,宋朝無人乎!

北宋的鑄錢業、採礦等各方面都受到影響,使得北宋的經濟一退再退。北宋滅亡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南宋。

南宋偏安一隅,所佔據的僅僅是秦嶺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區。此時南宋的國土面積僅有北宋的三分之二。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此時作為傳統耕種區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盡數落入金朝,以至於南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非農業產業。

並且隨著南宋政權的建立,經濟重心也開始南移。這是繼「衣冠南渡」之後,再一次南遷。面對金兵的兩次南侵,北方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不少百姓只能背井離鄉,再度南遷。

無數難民遷移到南方,加之北方經濟受到破壞,這也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但是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中,南北方又進行了一次大融合。

結語

靖康之變直接導致北宋滅亡,使得南宋建立。這次事件,更像是不能適應歷史洪流,最終被迫滅亡。當然北宋滅亡,其中一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北宋軍政腐敗。當民不聊生之時,一大群士大夫卻只知道宴安酖毒,結果可想而知。

參考資料

《宋史》

相關焦點

  • 大宋的靖康之恥,歷經百年才得以雪洗,為何王安石被認作罪魁禍首
    大家應該都知道嶽飛想要迎回二帝,卻被趙構一直攔著不讓,而這兩位皇帝之所以被金軍俘虜,正是在被稱為靖康之恥的事件中。嶽飛還有一首《滿江紅》中這樣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在公元1126年到1127年之間的這段時間,金軍攻破宋朝的京城,俘虜了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位皇帝,以及大量的皇族、大臣、貴族等等,在此之前很少有哪一個朝代發生過如此屈辱的時間,因為正好在靖康年間,才被稱為靖康之恥。熟悉《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宋徽宗在位期間,蔡京與童貫等奸臣當道,混亂朝政,民不聊生。
  • 靖康之變和土木之變,哪一個顯得更愚蠢?
    靖康之恥和土木之變,哪一個更可恥?這就有一點五十步笑百步的味道了。沒有最可恥,只有更可恥?讓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桓,還有明英宗朱祁鎮出來比比誰更可恥?趙佶可能就會說了,我當時已經不是皇帝了,而且那是靖康之變,又不是宣和之變,別給我帶節奏。趙桓可能也會說,我又不想當皇帝,還不都是我爹糊塗了幾十年,臨到了了一看無能為力,才甩鍋給我。朱祁鎮也可能會說,土木之變那也不是我的錯啊,那是王振的錯,是也先那個奸詐小人的錯,是于謙的錯。
  • 靖康恥和土木堡之變哪個更屈辱,結果一目了然!
    當然是靖康恥了!從兩朝君臣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北宋滅亡已經是第二次金兵南下,由於兵力很多、準備充分,北宋的處境十分艱難。於是朝廷派出郭京組織汴京城內的無賴,組成「六甲神兵」,施「法術」破金兵。由於金朝擄走了大量的財富,北方一片蕭條,從此中國的經濟重心再次南移。明朝土木堡之變本質上還是進攻,由於不滿瓦刺朝貢來的人太多明著坑人,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蠱惑下御駕親徵,結果全軍覆沒,明朝精銳部隊盡失。而明英宗在做俘虜期間不卑不亢,保留了皇帝最底線的體面。
  •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在金國遭遇如何?生育14兒女,還能種田寫詩
    在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長春道人丘處機為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兒子分別取名郭靖、楊康,就是讓二人勿忘「靖康之恥」。郭靖楊康二人出生時,距離「靖康之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可見在宋人眼中,「靖康之難」是多麼刻骨銘心。
  • 史林︱何謂「靖康恥」:性暴力對宋代社會性別觀的影響(上)
    「靖康之難」使上層婦女、特別是皇室婦女遭受性暴力,這是「靖康恥」中難以言說的重要部分。 相傳《滿江紅》詞為嶽飛所作:「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傳唱至今。學界或疑為明人擬作,但類似於「靖康恥」一類說法的確常掛在南宋人嘴邊。
  • 【祠堂文化】懷貞義之單姬,慕古人之貞節
    這是古鎮上唯一以女性事跡為題材的日常展示,為古鎮增加貞義文化內容。文化展免費對外開放,單氏後人及遊客們遊覽其中,閱讀單姬的傳奇故事,感受先人的忠貞孝義。       單姬,明沈異聘妻,單氏未出嫁而沈異己死。單姬便剪髮自誓,終身不嫁。多次有人來說媒、勸嫁, 單姬便或自縊或以刀刺臂割腕,以死為誓。守貞至八十五死於家。
  • 「讀史」1127年1月9日的靖康之變——是青樓天子宋徽宗造成的嗎?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金兵進入京城後,將府庫裡積存的無數金銀珍寶搜刮一空,更擄宋徽宗、欽宗兩位皇帝和皇族宮妃等三千多人,一齊帶著北上。南宋嶽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史林︱何謂「靖康恥」:性暴力對宋代社會性別觀的影響(下)
    「靖康之難」是宋代貞節觀變化的關鍵節點。除皇室妃嬪、公主之外,在「靖康之難」中還有更廣泛的女性人群遭受到性暴力,本文試圖了解宋代社會對這些受害者的態度,並觀察「靖康之難」對社會性別觀嬗變的影響。廣義的「靖康之難」從北宋末延續到南宋初,使更多的婦女慘遭性暴力的荼毒。
  • 「靖康之變」背後的歷史真相:宋徽宗背信棄義在先,挑釁金國底線
    「靖康之變」,是兩宋之交的一次慘痛的歷史事件。北方的金國鐵騎洶湧南下,一舉攻破汴梁,北宋至此滅亡。徽欽二帝以及北宋皇族成員、後宮妃嬪三千餘人,還有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以及民間百姓超過十萬人,還有難以計數的金銀財貨,都被金國裹挾而去,成為中原王朝被北方遊牧部族擊滅的一次典型事例。
  • 水滸傳的結局,預示了靖康之變,教會了投機鑽營的人們如何腐敗
    這個時間,距離北宋滅亡的1127年僅剩不到4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宋江死後4年就是「靖康之變」。其實公元1125年開始,金兵就已經開始攻打宋朝了,所以,宋江只要稍微遲死兩年,就可以見證金兵的不可一世了,說不定還能參加一下對金的戰爭。從《水滸傳》的描述看,北宋朝廷當時的腐敗程度完全可以用深入骨髓來形容,靖康之變的這種結局,是早晚的事,水滸傳中,其實等於已暗示了北宋的這種結局。
  • 靖康之恥是誰之過?
    說到靖康之恥,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提到中國的宋朝,給人的印象就是積貧積弱,偏安東南。宋朝可謂是中國古代版圖最小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結束了唐末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後,力圖收復北面的幽雲十六州,卻慘遭失敗。又因為自身是武將奪權做的皇帝,而在統治政策方面有意識的重文輕武,導致在和邊疆政權的交涉上處於被動。
  • 靖康之恥北宋徽、欽二帝被捋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攻破北宋都城開封,擄走了徽欽二帝父子,北宋政權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 用數據看靖康之恥,不僅是女性的災難,更是民族的災難
    抗金名將嶽飛的《滿江紅》是很多人熟讀的一首詞,整首詞透漏著絕天地的憤怒和搗四海的殺氣,「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國讎家恨匯於一腔,讓人讀來落淚。宋欽宗到金兵大營三日,以臣下之禮和金國達成協議,以「太子康王、宰相」六人為人質,另外要選年輕女子「公主兩人」,皇室、宗族【1】」女子四人,宮女2500人,女子擅長歌舞者1500人,各種手工藝者3000人到金國。
  • 朱敦儒在靖康之變後寫下一首詞,僅36個字,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靖康之變是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軍攻下北宋首都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在靖康之變後,朱敦儒倉猝南逃金陵,總算暫時獲得了喘息機會,在他客居金陵時,有一天傍晚,登上了金陵城樓,北望中原,心生感慨,寫下一首《相見歡》,以表達自己強烈的亡國之痛和深厚的愛國精神,感人至深。
  • 城事|寧鄉人撿到半編織袋千年古錢幣,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南宋和北宋之間的一場變革,根據推測,應該與『靖康之難』有關。」這批古錢幣屬於「窖藏」,也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坑把它埋在裡面,古時候,窖藏一兩萬枚銅幣,一般是面臨著戰爭、或者社會動蕩。
  • 都是皇帝被俘 「靖康之變」和「土木之變」有何區別
    一個是「靖康之變」中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軍俘虜。在北宋靖康元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比如蔡京、童貫等人,賣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稅加賦,搜刮民財,苛捐雜稅,無惡不作。造成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起義造反。比如著名的宋江領導的梁山起義和方臘領導的方臘起義。外部有金國軍隊和遼國軍隊不斷侵犯宋朝邊境。當時正是有安心作畫的宋徽宗當政。宋徽宗藝術水平挺高,但是政治水平很低。
  • 歷史上屈辱的戰役,靖康之恥,究竟因何而起?造成了什麼影響?
    我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屈辱的戰役,比如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事件,以及明朝的「土木堡之變」。但要說起最恥辱的一場戰役,小編覺得非「靖康之難」無疑了。因為這段歷史過於屈辱,所以很多人也稱之為「靖康之恥」。
  • 從靖康之禍回望艮嶽風水
    此後,其他嬪妃開始比賽似的給他生孩子,一共生了三十一個皇子,三十四個公主。在歷代帝王中,宋徽宗是最能生的。這樣一來,徽宗就更加寵信道士,而且相信皇宮東北方向好,要建艮嶽。一場禍國殃民的大規模運送花石綱的舉動,就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於是,宋徽宗就成了《水滸傳》裡梁山好漢李逵唾罵的「鳥皇帝」。  艮嶽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
  • 男女授受不親:深度剖析古代女子的貞節理念
    清朝是古代制度達到頂峰的一個朝代,不止是皇權制度,貞節觀也一樣。清朝的時候如果女性看到了男性的隱私部位,就會認為被玷汙了貞節,要麼嫁給這個男人,要麼就羞憤自殺,倒是沒有殺掉對方這麼一個選項,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敢殺人的。
  • 靖康之恥有多恥?看了宋徽宗的21個女兒遭遇你就知道了!
    靖康之變時28歲,初嫁左衛將軍曾夤,靖康之變後,為金宋王完顏宗磐妾,完顏宗磐被金熙宗誅殺後,嘉德帝姬沒入宮中侍金熙宗,死於天眷三年十二月,後追封夫人。 靖康之變時25歲,初嫁左衛將軍曹晟。靖康之變後,為金完顏昌之妾,完顏昌為金熙宗誅殺後,榮德帝姬入宮中侍金熙宗。 安德帝姬趙金羅:初封淑慶公主,改封安福。尋改號帝姬,再封安德。靖康之變時22歲,初嫁宋左衛將軍邦光,1127年靖康之變後為金之都統完顏闍母所佔,於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於完顏闍母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