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劃出最重要的事去專注地做?

2020-12-16 實戰派導師

80/20法則證明,人的20%的努力會帶來我們生活中許多領域80%的結果。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比如人際關係、投資、技術、確定優先事項,我們都應優先處理少數重要事項並捨棄其他一切。你如何將80/20法則始終如一且巧妙地運用到你的生活中?

1.確定你的真實價值觀

當你在沒有清晰價值觀的情況下進行優先排序時,你的目標通常會感到空虛。沒有了自己的北極星,你設定的目標往往是你以前所擁有的文化價值觀的結果。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目標並不是真正的目標。

2.確定你真正的目標

如果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你的日常優先事項,就會被那些能讓你感覺良好的短期回報的緊急任務淹沒。有明確的基於價值觀的目標,可以讓你專注於短期和長期的事情。

3.留出時間進行優先排序

建議在你的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幾塊時間:每天15分鐘,每周1小時,每個季度3小時,每年1天用來對你的未來目標進行優先排序。

4.列出你必須做的每件事

把它從你的頭腦中拿出來寫在紙上,是一種宣洩,它為你剩下的步驟提供了素材。

5.圈出最重要的20%的優先事項,這樣可以得到80%的結果

這就是你把小麥和穀殼分開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看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這樣才能推動事情的發展。

6.像練習其他技能一樣練習80/20法則

運用80/20法則並不僅僅意味著問自己,「什麼是最重要的?」然後繼續前進。優先排序是一種技能。通過學習和使用不同的心智模型,比如瓶頸分析、ICE 方法或關鍵路徑方法,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優先事項。每次你設定優先事項的時候,都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你練習如何更好地確定優先事項。

7.確定一個最重要的優先事項

80/20法則是遵循分形法則的。也就是說每個80/20裡面還有另一個80/20。所以,如果你把25個優先事項的清單縮小到5個優先事項,你就可以再次運用80/20規則,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優先事項上,這個優先事項給了你這5個優先事項80%的結果。

8.先做你的「一件事」

當我們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們有最多的能量和最少的幹擾。這使得它成為完美的時間去處理最困難,最重要的活動。如果你把一件事留到當天晚些時候做,那麼它很可能不會在當天完成了。

9.基於你的「一件事」設度量指標

大腦喜歡度量標準,尤其是公共的度量標準。這就是為什麼社交媒體平臺可以如此有效地訓練我們,讓我們不斷地使自己的關注者、贊和評論最大化。當這些虛榮心指標上升時,我們感覺自己正在取得進展,正在做重要的工作。但是,歸根結底,如果你經營一家企業,更重要的是獲得利潤。如果你經營一家非營利組織,更重要的是改善世界。如果你想減少孤獨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你和親密的朋友之間的高質量互動。當我們花時間去確定一些真正重要的指標,然後真誠地關注它們時,我的業務在一夜之間改變了。一旦你這樣做了,你的大腦就會自動和潛意識地考慮最大化這些重要的指標,而不是那些虛榮的指標。

10.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放在「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避免」的清單上

11.為你的「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避免」的清單做一個事前檢查

關鍵在於......現實生活中,不去做「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避免」的清單上的某些事情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自律。如果你不深思熟慮,你很可能會養成舊習慣。為了確保這種情況發生,建議進行事前檢查。通過事前檢查,你可以想像你的一天,然後問問自己,「讓自己陷入舊習慣、分心的原因是什麼?」通過在潛在的幹擾發生之前意識到它們,我們能極大地增加避免它們的可能性。

12.練習說「不」

就像應用80/20法則是一種技能一樣,說「不」也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就是識別我們應該說「不」但沒能說的領域,然後針對每種情況設計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13.接受問責和輔導

根據經驗經常抵制那些最重要的東西,因為它們要求自己直面自己的恐懼和自我毀滅的信念。因此,當我每天和每周與他人分享我的優先事項時,當其他人強迫我對自己嚴格誠實,並給予反饋時,我的工作效率總是會更高。問責幫助我踩下油門。輔導幫助我把另一隻腳從剎車上移開。

我們每天都有24小時。因此,更加努力地「忙碌」讓我們走不了多遠。專注是20%的技能之一,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給我們帶來了80%的成果。它允許我們在一年內完成其他人可能需要十年的事情。

專注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它需要巨大的情感和認知資源來持續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吹捧專注的力量,但很少有人真正專注。

相關焦點

  • 成長|刪減,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朋友們都表示很擔憂,但即使他們苦口婆心,依然擋不住我一意孤行,這幾年我不斷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去嘗試各種各樣新鮮的職業,興趣,愛好,跟書中提到的一位幾乎一模一樣:他幹勁十足,因為急於建功立業,他盡其所能地廣泛閱讀,滿懷激情地追求自己能做的一切,極度活躍,試圖什麼都學,什麼都做。
  • 為什麼你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
    為什麼有些人能一直專注於做一件事?究竟時間怎樣才能更好地被掌控?在一秒變身熱血青年,學別人列計劃報課程之前,弄清楚這個問題,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事。
  • 做翻譯時重要的事
    被人問到一個問題,你覺得做翻譯重要的事是什麼。當時沒有想太多,回答說,翻譯要儘可能快速、準確地傳達出說話人的意思,聽不懂的一定要問,不能糊弄過去,這一點很重要。後來回想了自己的這句回答,太過簡略,又很不完善,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從業幾年的臨戰經歷。回顧了過去幾年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 如何長期專注一件事?
    1 無法專注做一件事專注做事的前提:這件事情對你重要。拿我來說:寫作和刷抖音,我覺得寫作更重要。於是,我在做事前,會想清楚,寫作對我的好處,以及,不寫作的壞處。詳細步驟看這裡《如何持續並快樂的做一件難事?》想清楚這點,我就願意花更多時間去寫作,而不是去刷抖音。
  • 深度工作:專注地做一件事為啥那麼難?那是因為注意力殘留在作怪
    即使想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反而專注不起來?先不著急,接下來,我們放鬆一下。做一個小測試。請大家用3分鐘的時間填寫下面的自測表。說明一下,內容完全符合你自己想法的打6分,完全不符合的打1分。我暫時需要放下你們,進行當下對我最重要的工作。第三步:優化計劃表。拿出你做的工作計劃表,對其進行優化。我們往往計劃表做的各個時間緊密連接,沒有喘息的時間。此時你要做的是,在各個分步計劃中間加入冥想和收集思緒的任務。這很重要,沒有兩步你很難從注意力殘留中擺脫出來。
  • 三個技巧,教你如何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
    眾所周知,沃倫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他利用了他優秀且富有遠見的眼光為自己創造了許多的財富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投資者,並且在過去60年裡還成功地保持了這一記錄。之所以有這樣輝煌的成就與他對事情的認真投入以及專注是密不可分。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是最重要的嗎?
    不管是低頭幹什麼,他們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接孩子,雷都打不動。這本書也只做了一件事按照慣例,每個周末都由我帶女兒去補習班,看到這場面,我就突然想起了之前讀過的一本書:《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正符合了本書的核心觀點——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也只做了一件事,即闡明一個道理:要想獲得成功,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只做一件事,且這件事就是最重要的那一件。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他的專注力。因為,如果你可以專注投入地做一件事情,看一個問題。你會自然而然地轉動大腦,開啟自己的思考,而深入思考的能力也會在這個專注的過程中一步步培養起來。專注力,就是一種心無雜念地活在當下的能力。
  • 人生最重要的五件事
    人這一生,有很多事,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那些重要的事,我們要多花點時間和精力,而那些不重要的事,我們最好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是寶貴的,更是有限的,不可隨便浪費。我們應該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事。
  • 沒有了自我,靜心、專注於任何事都是修行
    五、如何強調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做人、做事是人生主要的功課,首先要過了人生這堂功課,才有可能超越、解脫!要以勤勞和樸素剷除自己的貪、瞋、痴、慢、疑和一切邪見,才會擁有謙卑的精神和愛心,才有可能修至無我,而最終成佛。六、佛、法、僧三寶哪個重要?
  • 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是方法力核心,提高效能的最重要的法則
    所以:我們可以把任何事物分成20%的最重要的少數和80%的不重要的絕大多數。回來頭來說,什麼是正確的事情?正確的事情就是最能影響目標實現的那20%,也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知道了要做什麼,也就知道了不該做什麼,這裡想表達的意思是要敢於放棄或擱置不重要的80%事情。在20%的最重要事情沒有做好之前,做80%的不重要的事情就是浪費時間。
  • 成功源於專注,如何培養孩子專注的能力?
    專注的能力又可簡稱之為專注力。印度教牧師、企業家丹達帕尼給「專注力」的定義是「意識能長時間集中在某件事件上的能力。」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專注的能力呢?《無限可能》中對這一問題的講述,令人深受啟發,拿來跟大家分享。首先,培養專注的能力,就要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事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要在這輩子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自己喜歡的事做成自己一輩子的事業。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確定什麼事才是我們內心一輩子都想要去做的事呢? 一輩子喜歡的事也是這樣,不可能一開始就做了自己喜歡的事然後成為了一輩子的事業。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一輩子去從事的事? 首先是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人們有時愛好很多,所以也很難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比如一些體育運動、文藝特長、讀書、寫作、旅遊等都是很容易就能看到的。
  • 霍華德:質疑聲激勵了我去專注於球隊要求我做的每件事
    Shams問道:「我知道『救贖(redemption)』這個詞對你而言有多重要。這一年對在這項運動中救贖自己的你而言意味著什麼?」霍華德表示:「這是我這輩子經歷過最瘋狂的一年之一。這一年有好,有壞,是醜陋的,是折磨人的。在這一年裡你可以體會到你能擁有的各種情緒。好消息是今年發生的所有事中,我都從未想過放棄或退出。
  • 當下可做之事竭盡全力去做,時運將輪轉而至
    藉由集中注意力於安穩地呼吸,使其自然地回到16~20次左右。若是這般調息進行順利,那便也自然地整理了內心。此為調心的狀態。應可確實感覺到,不論頭腦還是內心均頗為振奮。每日午休5分鐘的椅子坐禪,以期一陣清爽。當下可做之事竭盡全力去做——如此,時運將輪轉而至,不因未發生之事煩惱,存於心中,名為不安之物,實際是無實體之物。畏懼並執著於無實體之物,這是何等空虛之事。
  • 若世界亂了,如何專注的做事情?
    起點當然了,沒有誰能無時無刻的保持心態平靜,沒有誰能夠一直保持專注,不湊熱鬧。湊熱鬧,瞎操心是人性中的弱點,我們這一輩子,不知道要在這兩件事上耗費多少寶貴的時間。這裡有幾個斯多葛學派的方法論,讀完後,對自己今後如何面對和理解世事的無常,如何保持專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第一,總是設想最壞的情形災難來臨時,最先崩潰的總是樂觀主義者。
  • 永遠不要忘記,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那時候我並沒有立刻回復,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過了多久,我想給的建議只有這一個:永遠不要忘記,做你餘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1什麼是餘生中最重要的事?這就是對餘生中最重要的事,最好的理解和演繹。 2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做餘生中最重要的事?
  • 難做的事和重要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
    知道自己缺少這部分的知識後,開始學習、不斷地輸入,在輸入的過程中,總覺得要把這部分知識全部串聯後再去寫書評,這樣會更能說清理順一條文學史的線。可今日忽然發現這種追求完美的陷阱,我是那種總要把一個東西全部理順,準備好一切才開始進行下一步的人。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李玫瑾:每天堅持做3件事,提高成績並不難
    孩子如果想出人頭地,那專注力就是蓋樓最重要的地基,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而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全國75%的兒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專注力問題。國外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在三歲前孩子長期呆在外前,那麼七歲時就有可能會出現注意力障礙,而這個比例平均會上漲10%。
  • 想要做成一件事,牢記「專注」與「堅持」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有興趣,有行動,夠勇敢,還需牢記專注與堅持,方才能更加快速的見到成效。不過,小說之外的文章由於沒有認真對待,斷斷繼續地更新,推薦很少,閱讀很低,純屬白費力。有一陣,她想同時寫好小說和個人平臺,全面開花,可結果卻是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不僅平臺閱讀上不去,小說還經常卡文,為此,她很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