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氦氣是如何逸出的?
在這幅藝術家創作的印象畫中,系外行星HAT-P-11b伸展廣闊的含氦大氣層正被其宿主恆星——一顆比太陽體積小、但更活躍的橙色矮星——的輻射物質所吹散。雖然氦在地球上是稀有元素,但是在宇宙中卻無處不在——它在宇宙中的存量僅次於氫,是構成恆星和氣態巨行星的主要成分。
-
NASA發現正在下雨的系外行星,宜居條件堪比地球,會發現生命嗎?
英國天文學家在此前發現一顆系外行星的最新研究中發現大氣層中有積雨雲,其表面很有可能具有相當的宜居條件,這顆被命名為K2-18b的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124光年,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6倍。最新的研究表明,天文學家在這顆富含氫的新大氣層中發現了液態水雲,這使得研究人員對它的興趣大增。
-
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有水和大氣層,距離地球1400光年
筆者-小文 人類探索宇宙的目的無非有三個,其一是尋找地外生命,證明自己不是孤獨的存在,其二則是解開宇宙誕生以及生命起源之謎,最後則是尋找下一個合適居住的星球了。
-
尋找宜居地球:不低於2.7%地球質量的較小行星,存在液態水可能大
一項新的研究試圖了解行星大小如何影響星球保持水分的能力,這一能力對於其是否可能宜居非常重要。 關於哪些因素使得星球宜居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不僅是系外行星,還有未來我們太陽系中的一些衛星都是候選對象。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究竟是什麼樣子?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網站,藉助美國航空航天局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所謂系外行星是指圍繞其他恆星(而不是太陽)運行的行星,而宜居帶則是指恆星周圍距離適中的位置,在這樣的距離範圍內行星的溫度能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從而允許水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於其地表。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 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
-
類泰坦的系外行星?能否成為科學界的「寵兒」?
土衛六和地球一樣,也有一個厚厚的,以氮為主的大氣層,在那裡複雜的化學物質——甚至可能是導致生命的物質甚至可能已經存在。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除了太陽系,在太陽系外的系外行星,科學家也觀測到了類似土衛六周圍的薄霧,並且通過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類泰坦系外行星的煙霧情形。
-
射電探測:系外行星搜尋利器
射電波段是搜尋地外文明(SETI)計劃的主要探測手段,也是探索系外行星磁場的直接途徑。當第一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在射電脈衝星周圍被發現約30年後,射電天文開始在M型恆星周圍探測到行星的存在。 脈衝星是恆星演化到晚期形成的緻密中子星,其周圍存在的行星,經歷了超新星爆炸的核燃燒洗禮,今天還時刻承受著脈衝星帶來的巨大高能粒子和電磁輻射。在這種大粒塵埃上,不太可能存在生命。因此從發現外星生命的意義上講,這類行星並沒有成為人類探索系外行星的熱門方向。
-
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
-
地球並非最宜居的星球?
不過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些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可能具備宜居性的系外行星,這些發現正逐漸改變著以地球為模板尋找宜居星球的思想。過去的20年裡,天文學家發現了1 800多顆系外行星。統計研究顯示,我們的銀河系中至少有一千億顆系外行星。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支天文團隊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由地球生物學家德克·馬庫奇領導的團隊在該報告中表示他們通過對系外行星的長期追蹤和研究,最終發現了24顆可能的「
-
人類首次接收到,系外行星向地球發出神秘信號,距離僅51光年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信號,而且該行星距離地球僅51光年遠。太陽發出的恆星風我們一般稱之為太陽風,星際邊界探測器就曾觀測記錄了太陽風(從太陽釋放的數百萬公裡/小時的帶電粒子流)與地球大氣層猛烈碰撞。太陽風會破壞地球大氣層,但不會偏移地球磁場方向。
-
美媒:人類或發現系外行星射電信號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天文學家探測到可能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輻射》的報導稱,通過使用一個射電望遠鏡陣列觀測宇宙,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爆發。這可能是第一次採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行星的射電輻射。
-
天文學家檢測到或由系外行星發出的射電信號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發表於12月16日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在這幅牧夫座τ b系統的藝術效果圖中,線條代表看不見的磁場,它保護這顆熾熱的星球不受太陽風的影響。
-
七顆系外行星,哪顆最可能成為「第二地球」?科學家作出回答
Trappist-1的其中三顆行星牢牢佔據著它的宜居帶(又名金髮姑娘帶)內,在這裡,行星的表面有存在液態水的可能。目前,天文學家們感覺,靠Trappist-1最近的三顆行星表面發現液態水的可能性不大,且如果靠最外層的四顆行星表面確有液態水的話,其含量也不會很多。這一發現與天文學家早期的一個觀點相矛盾,即像這樣的低密度行星一定有豐富的地表水含量。
-
發現一顆「超級地球」?大氣中發現水蒸氣和甲烷,或許會存在生命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對於宇宙深處是否存在類似地球可以居住的系外行星,相信很多朋友也想知道。遺憾的是,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我們暫時還沒發現宜居的行星。不過,並不是說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宜居行星,畢竟宇宙之大,超乎想像,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其實還是很少。
-
太陽系中的宜居星球已找到,存在海洋和大氣層,或許有生命!
1657年的10月份,第1顆人造衛星進入到了外太空,打開了探索宇宙之路,人類真正走出了地球,才意識到原來兩者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別。經過人類半個世紀的努力,終於成功找到了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衛星土衛六和木衛二。土衛六有何特殊?
-
我們所知的最熱的系外行星凱爾特-9b不能在其白天形成分子
凱爾特-9b是一顆使人難以置信的系外行星。一顆非常靠近它的主恆星的氣體巨星,它不同於尋常熱木星——它是一顆超熱木星。凱爾特-9b距離如此近以至於它被潮汐鎖定,它的一面長久不變地面對它的主恆星。它同樣是已知溫度最高的行星,它的最高溫可達4,300°C (7,800°F),比很多恆星都高得多。
-
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或許並不悠遠,據澳洲科技新聞網(ScienceAlert)7月28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固態系外行星,從這顆行星上能夠看到三個火熱的紅色恆星。在廣闊的世界中,恆星經常與其它恆星共舞,圍繞著一起的重心旋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