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西方世界不斷炒作所謂的"中國滲透",誣陷中國公民在外從事間諜活動,多名在美工作、交流的中國科學家被強行扣上"莫須有"的罪名。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中國學者胡海周被控"竊密"一案出現反轉。經過調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最終承認,他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胡海周存在竊密行為,於是美國檢方宣布撤銷了對他的刑事指控。
又一中國學者被誣"竊密"
據報導,今年八月,中國學者胡海周在芝加哥準備乘飛機回國時遭到FBI人員攔截。三天後,他被美國司法部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告上法庭。
美方聲稱,胡海周涉嫌在維吉尼亞大學交流期間"竊取"其導師的研究成果。胡海周的美國導師董海波也表示,他懷疑胡海周以不當手段獲取其花費20年時間開發的軟體編碼。面對媒體採訪,董海波還稱,胡海周當時"不告而別",這一點非常可疑。
此外,FBI的調查報告顯示,胡海周受僱於北京某高校的一處實驗室,主要研究水下機器人項目。FBI宣稱,這家實驗室受到中國軍方資助。這加深了美方對胡海周的懷疑。
對此,胡海周的律師反駁道,他的當事人被美國導師背叛了。胡海周在校期間的確拷貝過大量文檔,但這都是出於研究需要,而且他下載時使用的是校方提供的登錄帳號和密碼,因此,並不存在"竊取信息"的行為。
案情反轉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9月21日,此案出現重大轉折。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美國檢方判定,胡海周電腦中的部分資料是經過校方授權的。維吉尼亞大學也證實,胡海周在校期間確實享有訪問部分資料的權限,因此他獲取文檔的行為並不違法,不過該校仍會繼續調查他的權限標準。
根據美國法律,如果要判定一個人竊取商業機密,檢方必須先證明被告無權取得這些信息,而且信息的所有者也需要證明,自己為防止信息洩露而採取過嚴格的保密措施。
顯然,不論是校方還是檢方,都無法滿足這一要求。於是,檢方提出撤銷對胡海周所有指控。21日,法院批准了相關撤訴申請。目前,胡海周已經安全回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據法媒披露,今年夏天,FBI曾盤問過數十名中國研究人員,而且至少逮捕過6人。就在胡海周被捕同一日,加州大學研究員關磊也被美方扣留,FBI懷疑他非法轉移美國技術資料並破壞證據。
然而,作為"關鍵證據"的硬碟早已無法修復,美方指控是否屬實也無從查證,但這並不妨礙美方借題發揮,誣陷中國公民在美從事間諜活動,進而抹黑中國。
針對美方的無理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諷刺稱,美方為了打壓中國,不停炒作所謂"中國滲透",已經到了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