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匠心傳承!|中國工藝美術|福建博物院|馮久和|展覽|匠心|壽山石

2021-01-08 騰訊網

憨態可掬的豬,展翅欲飛的鶴,青綠沁香的苦瓜……11月27日下午,"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此次展覽薈萃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馮偉一家三代創作的壽山石雕精品近300件,見證壽山石界匠心傳承。

馮偉發言

開幕式現場

當天下午3時開幕儀式在福建博物院隆重舉行。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廠長宋繼武、首開股份福州城市公司總經理蘇新、福建博物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龔張念、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曾章團先後致辭,祝賀大展成功舉辦。馮偉則代表馮氏一門對前來參加嘉賓表示感謝。他介紹此次展會匯集馮氏一家三代的壽山石雕作品,展示一家人對自然的智慧表達、對生活的致遠思想、對時代的嶄新構造、對文明的精湛致知。

93歲高齡的馮久和於昨日提前到館巡展

馮氏三代在展廳前合影

如今已經是93歲高齡的馮久和,仍然對壽山石的傳承與發展保有極大的熱忱,於昨日提前到館巡展。馮久和,1928年出生於福州,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顧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壽山石雕第一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其擅刻圓雕,意境構思,巧色利用、利用天然色澤見解獨到,不為"俏色"所束縛,用藝術語言駕馭"俏色",讓石雕呈現出果香、花豔、鳥鳴、蝶飛的清新自然景象。作品動物、花鳥、群豬神態而蜚聲海內外。

馮久和

其子馮其瑞主攻動物、花鳥、山水,尤其擅長刻豬,使家傳「群豬」這一題材得到進一步發展。馮其瑞夫人吳美英是壽山石收藏鑑賞家,著有《中國壽山石全品種圖譜》。馮久和孫子馮偉現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遺傳承人,並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其擅長雕刻花果、動物、山水等題材作品,尤其「苦瓜」系列作品獨樹一幟。

《歲寒三友》馮久和 作

《芙蕖盈盈》馮久和 作

展會上,每件壽山石雕所展現出的精湛雕刻技藝,令參觀者讚嘆不絕。作品《歲寒三友》,竹、梅、菊迎風挺霜,品行高潔;作品《芙蕖盈盈》,荷葉田田,花朵亭亭,加上幾隻鬧騰的小青蛙,給人以夏日清淨、悠閒之感……而展廳中最吸引人的雕刻精品,當屬作品《國富延年》。牡丹,國色天香,富麗端莊;松木,儀容清癯,傲然挺立。又有群鶴棲息,點綴些許靈芝、葫蘆,整件作品活潑靈動,仿佛可見花開,可聞鶴鳴。這件作品取材壽山善伯石,是由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夫婦以及馮偉三代人耗費了11年時間共同完成,融合了圓雕、鏤雕、高浮雕、薄意雕等多種壽山石雕刻技法,可謂馮門雕藝的集大成之作。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精美豐富的展品,吸引了不少愛好者駐足觀賞。一位參觀者表示,自己特別喜歡馮老的作品,看到馮氏一門三代作品,感覺壽山石雕傳承不止,匠心不滅。

當天下午4點,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研討會在福建博物院序廳舉行。據了解,本此展覽從11月27日持續到12月20日,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福建博物院3號展廳觀展。

展覽現場

展品

展品

馮久和作品

馮久和 作

《金玉滿堂》馮久和 作

《時和年豐》馮久和 作

《群豬》馮久和 作

《金玉滿堂》馮久和 作

《果蔬盤》馮久和 作

《鳥語花香》馮久和 作

馮久和 作

匠心·傳人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指導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

中國民協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

福建博物院

福建工藝美術研究院

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

首開集團

承辦單位

福建省非遺保護中心

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

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

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

協辦單位

福州市晉安區中國壽山石交易中心

廣州東信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聞名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榮禧堂茶業有限公司

開幕式時間

2020年11月27日下午3點

開幕式地點

福建博物院1樓序廳

展覽時間

2020年11月27日——12月20日

展覽地點

福建博物院3號展廳

(福州市鼓樓區湖頭街96號)

—END—

文化生活報社出品

國內統一刊號 | CN35-0042

新媒體責編 | 汪明權

新媒體主編 | 鄒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個展覽,三代人的匠心傳承!|馮久和|展覽|匠心|壽山石|中國工藝...
    憨態可掬的豬,展翅欲飛的鶴,青綠沁香的苦瓜……11月27日下午,"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此次展覽薈萃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馮偉一家三代創作的壽山石雕精品近300件,見證壽山石界匠心傳承。馮偉發言開幕式現場當天下午3時開幕儀式在福建博物院隆重舉行。
  • 一個展覽,三代人的匠心傳承!
    憨態可掬的豬,展翅欲飛的鶴,青綠沁香的苦瓜……11月27日下午,"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在福建博物院開展。此次展覽薈萃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馮偉一家三代創作的壽山石雕精品近300件,見證壽山石界匠心傳承。
  • 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近日,由福建博物院、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首開集團主辦,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承辦的「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在福建博物院舉辦,展覽將持續至12月20日。
  •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作品亮相福建博物院
    ↑11月27日,參觀者在觀賞壽山石雕作品《國富延年》。當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領銜的馮氏三代人壽山石雕刻作品在福建博物院亮相。此次「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展出的雕刻作品近300件,呈現了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 「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今天的壽山石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福建傳統工藝美術的傑出代表,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壽山石雕風靡的過程裡,無數石雕藝人嘔心瀝血,傳承創新,使得壽山石大放異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馮久和先生領銜的馮氏三代人,就是福建壽山石雕藝術最具有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 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27日起亮相省博
    福州新聞網11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由福建博物院、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等單位主辦,福建省非遺保護中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等單位承辦的「匠心·傳人——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27日下午將在福建博物院3號展廳開展,本次展覽聚集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
  • 馮偉邀您共賞馮氏三代壽山石雕藝術大展
    在現代社會,壽山石雕已經融入中國人獨特的玉石文化價值體系中,並有逐漸成為主流的趨勢。今天的壽山石藝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福建傳統工藝美術的傑出代表,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壽山石雕風靡的過程裡,無數石雕藝人嘔心瀝血,傳承創新,使得壽山石大放異彩。
  • 看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等傳統工藝裡的「格物匠心」
    8月30日,「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藝韻百態」「工致精巧」「千文萬華」「石以名志」「東方神韻」等五個單元,系統呈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200件餘(套),展示了福建傳統工藝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豐富內涵。其中,明德化窯何朝宗款白釉觀音立像及文昌帝君坐像、清刻白芙蓉石羅漢坐像、漆器「后母戊鼎」等都是難得一見的工藝珍品。
  • 展覽|省博新展來襲!馮氏三代壽山石雕刻藝術大展
    馮氏一家本次展覽展出了馮久和、馮其瑞、吳美英、馮偉一家三代創作的壽山石雕作品近300件,還有吳美英女士收藏的原石精品,從壽山石原石、雕刻技法、雕刻過程、精美成品,展現壽山石雕一步步過程,也為我們呈現了壽山石雕技藝在一家三代中的傳承與發展。
  • 不拘傳統,讓壽山石擁抱另一種可能
    華夏匠人·中級工藝美術師杜海中杜海中與壽山石 |壽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貴石材,也是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其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紋理豐富,色澤渾然天成杜海中,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青年雕刻名家、中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員、福州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海中有物創始人;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麗娟學習壽山石雕刻,擅圓雕,以人物為長,把學院藝術表現形式運用到雕刻創作中,更注重工藝的藝術化,提煉線條,富有設計感。
  • 壽山石大師馮久和——用不爭的心,結驚豔的果
    馮久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顧問……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
  • 常熟展「石之天成」,看壽山石雕刻的文房與雅玩
    壽山石產於福建福州市晉安區壽山村,作為中國四大名石之首,其雕刻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藝術發展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澎湃新聞獲悉,7月24日,「石之天成——壽山石雕刻展」在常熟博物館開幕,展覽分「嶄露頭角」、「東成西就」、「東西合璧」三個部分,共展出壽山石雕刻作品95件/套。
  • 壽山石雕界的半邊天
    近日,「如沐春風——2020福州首屆女雕刻家作品展」在福建工藝美術大樓五樓林氏傳承藝術館拉開帷幕。這不僅是疫情以來林氏傳承藝術館策劃的首次大展,更是福州首次聚焦女雕刻家的主題性展覽,深受大家關注。
  • 「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在京開幕 「以石為媒」促進文明互鑑
    此次「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匯集近200件古今壽山石經典之作,齊聚19位壽山石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力作,規模宏大,展廳中呈現的壽山石礦區分布圖及重要歷史文獻資料和視頻資料等,多元呈現壽山石發展概貌,全景式地展現了八閩大地千年壽山石文化的豐富內涵與外延
  • 中國工匠|刀石下有繞指柔 匠心孕育「她」力量
    這件精美的小飾品是壽山石雕刻師葉子從業30年後的最新創意:融合兩項跨越千裡的非遺技藝——寧夏刺繡和福建壽山石雕。去年年初,葉子作為福建省婦聯閩寧協作公益扶貧人去寧夏,參觀了當地的刺繡等民間技藝。「同行的人都在感嘆這些作品好美,而我在想怎麼能將雕刻與之結合。」葉子說,「捐款捐物是一時的,我想用技藝提供一些更持久的幫助。」
  • 都是石頭,壽山戶口憑什麼了不起?
    乾隆皇帝最愛的田黃三連璽 故宮博物院傳說中,女媧補完天路過福建壽山一帶,見此處風光綺麗,一時心生喜愛,就把補天剩下的五彩石隨手撒落到這裡。《彌勒》·善伯洞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幼林 寶庫匠心館臨展館展出所以說,往往一個礦洞就代表了至少一個壽山石品種。但是,壽山石也不是完全隨意、沒有分類的。
  • 7月28日,相約廈門市海峽工藝美術博物館,邂逅一場藝術盛宴!
    1993年出生於福州,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啟蒙學習壽山石雕,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飛學習人物圓雕,後又跟隨姚仲達先生學習印鈕雕刻。擅長鈕雕,圓雕。2017年12月受中國國家博物館邀請參加「壽山石藝傳承展」,十件優秀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2017年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微故事」專訪。
  • 石善春秋—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作品展亮相三坊七巷
    為弘揚壽山國石文化,2015年10月27日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下簡稱中心)在福州正式掛牌成立。中心是經中國文聯審核,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同意批准,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由全國(含港澳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的壽山石雕刻藝術家、理論家、篆刻家、書畫家和鑑賞收藏家及與壽山石文化相關的專家學者自願參加、自願結成的全國性、權威性、專業性學術團體。
  • 匠心不改,傳承玉道——專訪蘇作玉雕大師林建平
    ,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光福分會副會長,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蘇州市福建商會常務理事。2014年5月    《童子戲佛》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金獎」2014年5月    《觀音把件》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金獎」2014年10月  《茶壺一套》榮獲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金獎
  • 中國美術館 見證新「石」代
    重磅消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壽山石韻藝術大展」,將和「似與不似:對話齊白石」、「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作品展」、「秋史金正喜與清代文人的對話」等展覽一同納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