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堅定理想信念、養成健全人格、釐清職業發展脈絡、實現教育根本目標的重要途徑。
首先,思想上重視。現階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就業競爭機制的不斷健全,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高校教育育人的環節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因此,高校應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學過程中,而保證其牢固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另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在尊重學生個性特質、興趣愛好、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分析當下國家就業政策、就業環境、就業機制等,幫助和指導學生對自己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這種針對性較強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生所能接受的,在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同時,進行了思想和信念的教育,有效地促進了二者的相互融合發展。
其次,創新方式方法。通過創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融合的藝術性。科學、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障。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立體性教育體系,除了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個層面。想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創新方式方法,以適應當下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學生思想的形成及行為的發展除了學校教育之外,更多地表現在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但是,部分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思想上剛剛發生了好的變化,家庭和社會方面又給予了相反的助推力,影響了學生的思想發展,故而只有當學校、家庭、社會形成一個有機體,才能做到就業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最好結合,實現二者的最大合力。
最後,制度機制保障。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健全的制度保證,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保證兩種教育全面實施和開展。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堅持以學生工作部門為主導,各部門全力配合,例如,教務處、就業指導中心、團委、心理輔導中心等部門形成交互體系,保持聯動。
具體來說,學生工作部門可通過工作在一線的學生輔導員開展培訓教育工作,通過對學生的培訓和引導,從思想上形成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教育的認識。教務處通過教師—課堂—學生這一環節向學生傳授職業生涯規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同時通過課堂教學效果向各學院分管輔導員反饋學生思想動態和學習效果。心理輔導中心通過日常的心理團體輔導,將如何規劃職業生涯、穩定思想心理滲入心理輔導和教育過程中,以期穩定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學校團委根據學生需求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構建多層次、多結構、立體化的學生發展平臺,為學生提供個體生態性發展的校園環境。通過以上各部門的聯動,構建系統化、全程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向陽生涯專注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實戰落地19年,生涯規劃師課程是由向陽生涯專家團隊研發的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領域首個國家級認證培訓課程,高校教師可以學習向陽生涯生涯規劃師課程,掌握核心技法,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融合到教學中,來幫助學生探索自我、培養其核心競爭力,教會學生制定職業規劃,幫助學生個性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