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學習強國」官方表揚可還行,這款遊戲帶你線上雲遊敦煌石窟

2020-12-23 小萌說遊戲

提起「學習強國」這款聽名字就十分正經的App,就不得不吹一波它曾一度霸榜的驕人戰績。不但下載量在Apple Store教育類高居榜首,微博話題閱讀量更是多達1.7億,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論知名度,「學習強國」絕對是當紅流量們最強勁的對手,更有中央宣傳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光環加持,本小編還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各種「學習強國」攻略和比拼分數的「挑釁」,記得當時自己一下子就慌了,原來這麼多人已經在偷偷學習,熱點都錯過這麼久了?!

最初的「學習強國」App和在線網站,只是黨員、公務員、政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們的一項政治任務,每天都得在這個平臺上學習、答題、積累積分,誰知道寶藏App高調出圈,海量、免費的圖文和音視頻學習資源吸引了大波自習黨們紛紛入「坑」,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當最初的滿腔熱情逐漸冷卻,「學習強國」的熱度趨於平穩,難道是即將過氣的前兆?

過氣是不可能過氣的,畢竟紅出圈的「學習強國」,最近將深耕國風元素的經典遊戲大話西遊送上C位主咖。當紅IP網遊高調出圈,開年的首個實景臨摹副本「畫窟幻域」驚豔無數人。

《大話西遊2經典版》已於2月20號開啟全新的「畫窟幻域」副本局測,2月27日將全服開放,而免費版則早在13號就已經面向了局部玩家,且已在本月20號全服完成上線。憑藉真材實料出圈上報導的大話,一直為傳承國風文化不懈努力。這一次的敦煌主題實景臨摹副本,更是達到了探索與創新的新高度。來自五湖四海的大話玩家們,跨越千裡,穿越千年,近距離細品石窟極致還原的豐富細節,充分體驗數字文化的魅力。

一系列敦煌主題玩法,包括以敦煌「鹿王本生」、「天王決海」、「降魔成道」等經典壁畫故事為藍本的九大迷宮,同時還將石窟壁畫面臨的風沙侵蝕、光線昏暗等現實問題與玩法巧妙結合,通過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將敦煌文化的璀璨與滄桑全方位地展現在大眾面前。

早在2020開年之際,大話就已經攜手敦煌再續「守望敦煌計劃」,上線紀錄片《緣起敦煌》更是由敦煌市博物館石明秀館長親自命名,大話的這波誠意絕對管夠。為了更加不漏細節地講述敦煌石窟的千年之美,開發組還遠赴敦煌實地採風,收集大量實地資料,更通過採用實景臨摹的方式,為打造出大話最具細節的副本盡心盡力。

絲路中國,大話敦煌,千年敦煌之美已經被「學習強國」強勢pick!國風傳承獲得官方認可,怎麼能不激勵大話繼續堅持國風復興,為守護傳統文化不懈努力,做出更有意義、更有趣的玩法作品來呢!

各位大話兄弟們,趕緊準備好來探索全新副本吧,不但有限時藍色稱謂「丹青梵音禮敦煌」,還有機率獲得聯名周邊「大話X敦煌文創禮盒」,新服活動更是花樣繁多,還不快來光速圍觀~!

相關焦點

  • 雲遊敦煌之雲採絲巾,邀你來雲上採一條絲巾!
    體驗「雲採絲巾」,各位召喚師只需在微信進入「雲遊敦煌」小程序後,根據指引開始設計,通過搭配千年壁畫經典圖案元素,生成專屬的設計稿。通過騰訊優圖的圖像處理和人像識別技術,各位召喚師可以上傳自己照片或請敦煌詩巾官方創意大使歐陽娜娜試戴,生成一張DIY絲巾試戴效果圖。線上試戴滿意即可一鍵下單,在家就能收到自己設計的敦煌絲巾。
  • 「雲遊敦煌」推出「雲採絲巾」 科技+文創助力弘揚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由敦煌研究院和騰訊聯手打造的「雲遊敦煌」小程序24日推出「雲採絲巾」,這也是2018年雙方首創的「敦煌詩巾」升級版。用戶可以用敦煌壁畫中的圖案自行設計絲巾,通過相關的AI技術進行「雲試戴」並可以一鍵購買。用戶每購買一條絲巾,將為敦煌莫高窟第427窟數位化保護進行公益捐助。
  • 雲遊敦煌,數字時代下的文化傳承
    2月4日農曆小年,騰訊聯合敦煌研究院在「雲遊敦煌」微信小程序推出「點亮莫高窟」功能,利用移動數位技術和區塊鏈技術,首次在線上重新呈現一千年前莫高窟的點燈夜景,在網絡空間復原了莫高窟燃燈民俗,與用戶共同打造莫高窟「一川星懸」的盛大場面。事實上,這是「雲遊敦煌」小程序在2021年的首次功能升級。
  • 敦煌院長趙聲良:和騰訊一起春節迅速開發,在家就可以「雲遊敦煌」
    敦煌研究院利用數字資源,推出了「雲遊敦煌」微信小程序、「『數字敦煌』精品線路遊」、「敦煌文化數字創意」、「精品展覽」等一系列線上「雲展覽」活動,有效推動了文物數位化,為新時代更好地傳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2月新推出的「雲遊敦煌」微信小程序,由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公司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合作策劃。
  • 敦煌研究院與騰訊發布「雲採絲巾」,可一鍵設計購買還可AI雲試戴
    用戶可以用敦煌壁畫中的圖案自行設計絲巾,並通過騰訊雲的AI技術進行「雲試戴」,還可以一鍵購買。用戶每購買一條絲巾,將為敦煌莫高窟第427窟數位化保護進行公益捐助。基於新發布的微信小商店,敦煌研究院官方文創館也正式在「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用戶既可以購買雲採絲巾,也可以選擇其他敦煌文創產品。
  • 敦煌研究院與騰訊發布「雲採絲巾」,用戶一鍵設計購買還可AI雲試戴
    基於新發布的微信小商店,敦煌研究院官方文創館也正式在「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用戶既可以購買雲採絲巾,也可以選擇其他敦煌文創產品。今年2月,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在疫情期間緊急推出「雲遊敦煌」小程序,並先後上線「今日畫語」、敦煌動畫劇等廣受好評的內容。目前已有近1900萬人次在線訪問了「雲遊敦煌」小程序。
  • 「雲遊敦煌」的背後,潛藏著一顆大國文化崛起的雄心
    坐擁深厚文化資源的敦煌,與主張「科技+文化」戰略的騰訊一見鍾情。2020年1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14億中國人不得不度過史上最安靜的春節,最安靜的元宵,以及最安靜的春天。疫情期間,為了給人們更多的溫暖和美,敦煌聯手騰訊推出的「雲遊敦煌」小程序,讓你足不出戶、動動指尖就能感受敦煌文化之美。在小程序上,人們還可每日獲得專屬的壁畫故事,以及融合古人智慧的妙語,定製自己的專屬內容。
  • 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全集)
    這張照片,記錄了伯希和在藏經洞揀選經書的畫面:他俯身蹲在狹小的洞窟裡,正借著微弱的燭光,
  • 敦煌壁畫中的四大瑞獸,你能說出幾個?
    敦煌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座熠熠生輝的文化寶庫。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展現著文化和風俗的碰撞交流,壁畫中的許多元素也體現了這種文明的互鑑。 敦煌壁畫精美又浩瀚,神靈形象、動物、器物、建築、花鳥等元素包羅萬象,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下敦煌壁畫中的四大瑞獸。 九色鹿,繪於北魏時期,位於莫高窟第257窟。
  • 敦煌研究院院長:悉數「敦煌+科技」的N種打開方式
    新時代下,科技的進步為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機,而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深入挖掘石窟群的價值,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加以廣泛地弘揚傳播?數字展覽、數字傳播、旅遊新形式、線上「雲展覽」……敦煌研究院院長例舉了敦煌石窟數位化的一系列成果,向我們展示了科技與文化如何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如何給文物保護工作賦能。「科技+敦煌」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在敦煌詩巾遇見神鹿,窺見王者榮耀的新文創構想
    正如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騰訊新文創研究院執行院長李航表示:「『雲採絲巾』是雲遊敦煌今年第二次重大功能升級,也是我們與敦煌研究院對文創小程序電商的進一步探索。它在前年『敦煌詩巾』的玩法基礎上,融合了AI等新技術,讓用戶實現了在雲上自主設計、試戴到購買的完整閉環體驗。我們希望,通過『雲採絲巾』這一全新的文創形式,讓年輕人戴上敦煌、愛上敦煌。」
  •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口火熱開幕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首日 市民遊客眾多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人民網海口12月10日電(枉源) 12月10日,作為2020年海南歡樂節的主要活動之一的「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火熱開幕。
  • 敦煌石窟藝術中的文化自信
    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徵,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採眾長的文化自信。敦煌文化正是這種自信的象徵。
  • 莫高探秘|原來敦煌石窟是這樣建造起來的!
    本篇作者杜永衛先生,在敦煌學習、研究、探索石窟四十年,對石窟彩塑、壁畫的臨摹複製以及文物修復都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請讓我們跟隨他的這篇文章,了解一下敦煌石窟是怎麼建造起來的。 莫高nhua 高煌 探化 秘
  • 敦煌石窟研究的進展與前瞻
    以樊錦詩為代表的文物工作者經過十數年的努力,完成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報告》,不僅對洞窟內容做詳盡而客觀的記錄,而且在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上具有多方面的突破,在洞窟中的主題內容考訂以及時代的推斷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同時採用數位化掃描等最新科技進行測繪圖的製作,參考C14探測技術進行年代分析,體現了考古學與科技的結合。
  • 敦煌石窟藝術是如何創作的?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區石窟之總稱,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敦煌石窟藝術,是在傳統的漢晉藝術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藝術的營養,創造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民間佛教藝術。一個洞窟從始建到完成,大體經過整修崖面、鑿窟、繪製壁畫塑像、修造並裝飾窟簷或殿堂等一系列的營造程序。
  • 敦煌石窟裡的佛國
    北魏時期,人物形象漢化,連環畫形式發展,雖然在風格上仍然保持著印度、波斯成分,但由於中原佛教藝術,特別是南朝藝術的西傳,從題材內容、人物造型、線描、賦彩、立體暈染到意境創造,都出現了明顯的中原風格,把敦煌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進程推向高潮
  • 「莫高·和集」上新了,兩套文創禮盒讓孩子們在線「看懂」敦煌
    飽覽了莫高窟的藝術瑰寶,總想把具有敦煌元素的文創產品帶回家。近期,敦煌研究院上新了「莫高·和集」文創產品,神奇敦煌學習禮精品套裝和敦煌手帳套裝兩套文創禮盒不僅讓你擁有敦煌文化元素的陪伴,還可以邊聽故事,邊學歷史,在線「看懂」最美敦煌。
  • 三大石窟,開啟「敦煌模式」
    這標誌著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慶陽北石窟寺這6處橫貫東西、相距千裡的甘肅精華石窟全部納入敦煌研究院管理。敦煌研究院管理的石窟數目,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6個。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李天銘表示,麥積山石窟本來和敦煌研究院一樣,都屬於省文物局直屬的事業單位。整合之後,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變成了敦煌研究院直屬的正處級事業單位,甘肅省文物局不再行使對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的直接管理權。「這標誌著我們變成敦煌研究院的一個機構,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文物保護、學術研究、展覽宣傳上納入敦煌研究院框架體系內,但仍有法人資格。」李天銘說。
  • 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3窟 元 金剛力士    被人們尊稱為"敦煌守護神"的常書鴻,二十年代是法國巴黎頗有名氣的畫家,一次在巴黎街頭看到敦煌畫冊激動不已,於是一九四二年回國並任敦煌研究院首任所長,為保護敦煌石窟藝術奉獻了畢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