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口火熱開幕

2020-12-14 金臺資訊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首日 市民遊客眾多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人民網海口12月10日電(枉源) 12月10日,作為2020年海南歡樂節的主要活動之一的「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火熱開幕。當天,上千市民前往展館,領略大美千年的敦煌藝術之美。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在當天的開展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敦煌文化藝術是絲綢之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此次兩地文博單位聯合舉辦展覽,為共同構築兩地之間文化交流的平臺,推動「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並在號召大家學習敦煌文博人堅守大漠、勇於擔當、開拓進取、不畏艱苦、甘於奉獻的精神。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致辭時表示,敦煌與海南分別位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要衝,共同見證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相信此次展覽,一定會讓觀眾更加深入地領略「一帶一路」的文化意義,進一步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同時也為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作出積極的貢獻。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甘肅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互通之地,而敦煌石窟則是世界上現存營造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宗教藝術寶窟,包括了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以及肅北縣的五個廟石窟。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出作品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

據了解,此次藝術展由敦煌研究院和海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通過八個篇章,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的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綢之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弘。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2月28日。

相關焦點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傳承與發展是文化遺產最大的利用
    【解說】12月10日,「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展覽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出席活動時表示,敦煌與海南,分別位於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要衝,共同見證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  【解說】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營造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宗教藝術寶窟。在旅遊旺季時,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到訪,對石窟保護造成較大壓力。
  • 敦煌藝術展在淡江大學登場
    本報臺北3月22日電 (記者王連偉、孫立極)來自大陸西北大漠的敦煌石窟藝術——2017「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今天開始走進臺灣校園。首場展出在位於新北市的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舉行,主辦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以及東道主淡江大學和當地藝文界名宿出席了開幕式。
  • ...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開幕,李亞參觀...
    【洛情頭條】「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開幕,李亞參觀展覽並提出要求 2020-10-19 1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TANC 近年最大規模敦煌展登陸上海:在8個敦煌石窟及百件文物珍品中,感受「生靈的歌」
    此次展覽由8個還原的敦煌經典石窟;當代藝術家與「禪」、「佛」相關的藝術創作;以及敦煌博物館呈現的「敦煌絲路遺珍文化精品展」等部分組成。展覽不僅將在敦煌現已不對外開放的珍貴石窟呈現給公眾,更展出經典彩塑臨摹11件、壁畫臨摹品60件、藏經洞絹紙畫複製品25組件、藏經洞文物五十餘件等共計165組件源自敦煌的藝術珍品。
  • 保護敦煌石窟【歷史多圖】
    至此,敦煌莫高窟收歸國有,這是敦煌石窟保護的一個裡程碑,標誌著敦煌石窟劫難的結束。敦煌學也從單純的藏經洞出土文獻研究擴展到對敦煌石窟的研究。這也是我國成立最早的研究敦煌學的專門機構,為全面保護、研究敦煌石窟奠定了基礎。
  • 「千年萬象·敦煌文化藝術展」在臺舉辦
    新華社臺北9月13日電(記者鍾群 查文曄)空靈的禪定佛像、端莊的菩薩雕像、美麗的九色鹿……13日,一場展現敦煌千年文化藝術之美的藝術展在臺北科技大學開幕,吸引了眾多觀眾。  「千年萬象·敦煌文化藝術展」由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和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
  • 敦煌研究院攜「大盛敦煌藝術大展」進駐中華世紀壇
    12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鳳凰衛視聯合主辦,甘肅恆真數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十方時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鳳凰雲祥(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大盛敦煌藝術大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並舉辦發布會暨開展儀式,展覽自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3月29日期間在中華世紀壇展出。
  • 敦煌石窟研究的進展與前瞻
    由於20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大規模的敦煌石窟圖錄不斷推出,使學術界較容易查閱敦煌石窟藝術的內容;同時,隨著交通和旅遊設施的改善,到敦煌石窟進行實地考察有了更好的條件,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敦煌石窟研究的行列中。敦煌石窟研究的成果也呈現與日俱增的態勢,在一些領域形成了總結性的成果,另一些領域則出現了開拓性的重要成果。
  • 三大石窟,開啟「敦煌模式」
    這標誌著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慶陽北石窟寺這6處橫貫東西、相距千裡的甘肅精華石窟全部納入敦煌研究院管理。敦煌研究院管理的石窟數目,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6個。  「石窟整體移交敦煌研究院管理,意在充分發揮敦煌研究院的長處,帶動甘肅重要石窟文物保護管理利用工作提質升級,形成全省石窟文物保護一盤棋。」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說。  作為中國最大的石窟保護研究所和國家級保護中心,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專業人員總數、高級研究員人數、高級技術人員人數都在中國石窟界名列第一。
  • 敦煌樂舞「搬到」武漢
    、敦煌壁畫仿製樂器、多媒體影片……近日,湖北音樂博物館舉辦「妙音莫高——敦煌樂舞藝術展」,全面展現敦煌樂舞中的不同樂舞組合,絲綢之路樂舞文化藝術與歷史積澱。此次,湖北音樂博物館將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石窟「搬到」武漢,圍繞「敦煌樂舞」主題,舉辦「妙音莫高——敦煌樂舞藝術展」及相關活動,引起校內外觀眾的廣泛關注。展覽為期三個月,將於明年2月25日結束。湖北省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會長倪婉表示,敦煌文化是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敦煌壁畫服飾:千年霓裳羽衣曲
    從2020年12月10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來自敦煌的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 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給椰城人的心靈作了一次深刻的歷史洗禮。
  • 敦煌「藝術展」亮相上海首家必勝客「都會邂逅」主題餐廳
    又會讓距離敦煌千裡之外的上海消費者領略到怎樣的藝術盛宴?盡顯年輕人眼裡的敦煌藝術 必勝客敦煌「藝術展」隆重開幕必勝客與敦煌博物館跨界聯合,繼推出敦煌文創月餅後,又將敦煌「藝術展」搬進了西餐廳。敦煌「藝術展」亮相必勝客此次敦煌「藝術展」由一支年輕的原創設計團隊「絲路手信」製作,融入了當下年輕人對世界、歷史和藝術的解讀,更加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偏好。
  • 讓歪果仁也看得懂敦煌!數字敦煌英文版上線,全球共享敦煌石窟!
    這是敦煌研究院繼2016年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之後,進一步開創性地推進數字資源全球共享模式。為將敦煌石窟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完整保存下來,永久地留給子孫後代,敦煌研究院於近年提出「數字敦煌」項目概念。數字敦煌體系包含數字資產管理系統、數字資源永久保存系統和數字敦煌資源庫三個組成部分。
  • 敦煌石窟壁畫之種類
    敦煌石窟的開鑿,是隨著佛教的傳人而在中國興盛起來的。石窟中除了有佛的石雕和泥塑造像外,還有大量的壁畫。在新疆拜城東約五十公裡的戈壁懸崖下的千佛洞,現存二百三十六個洞窟,其中有早到東漢時期開鑿的。有名的甘肅敦煌莫高窟,始鑿於符秦建元二年(西元三六六年),歷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直至宋、元,各朝均有開鑿。
  • 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全集)
    1906年,伯希和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進行為時大約兩年的中亞考古調查,他的足跡遠達新疆喀什地區和庫車託木舒克地區以及甘肅的敦煌石窟。在敦煌考察期間,不但為莫高窟數百座石窟編排窟號,並拍攝許多石窟內部塑像和壁畫的照片,是第一位對敦煌石窟做全面記錄的學者。伯希和的漢學素養深厚,東方語文嫻熟,雖然他僅做了一次的中亞考古調查,但他對中亞文化研究的貢獻絕不亞於何一位歐洲的考古學家。
  • 敦煌石窟裡的佛國
    同時形成了西域風格、中原風格交匯敦煌、同時並存的新局面。太和以後,中原風格的畫幅還隨著宋雲、惠生傳入西域,反饋於中亞和印度。事實證明敦煌石窟是中印、中西文化交流的交匯點。敦煌石窟藝術作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一種表現和記載工具,其發展和盛衰是與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其政治地位息息相關的。
  • 【莫高寶藏】敦煌的石窟藝術
    同時形成了西域風格、中原風格交匯敦煌、同時並存的新局面。太和以後,中原風格的畫幅還隨著宋雲、惠生傳入西域,反饋於中亞和印度。事實證明敦煌石窟是中印、中西文化交流的交匯點。敦煌石窟藝術作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一種表現和記載工具,其發展和盛衰是與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其政治地位息息相關的。
  • 敦煌石窟藝術中的文化自信
    敦煌文化正是這種自信的象徵。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鑑、吸收各種不同文明。敦煌石窟藝術是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為基礎,吸納並融合了來自印度、中亞、西亞等外來文化藝術的精髓。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說:「敦煌文化的燦爛,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不斷融會貫通的典範。」
  • 敦煌石窟的壁畫
    下面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敦煌石窟的壁畫。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屬於水粉壁畫,它用的材料有哪些呢?原來的樣子我也看過,就在克孜爾石窟。當時克孜爾石窟編號是新一窟,但在1984年坍塌了。坍塌了就屬於封閉狀態,坍塌的部分有新挖出來的,都是非常光鮮的,就跟我們看新的花布一樣,當時我看了很受震動。十年後我再去看,經過空氣的氧化,它的樣子就變成深黑深黑了,但我們現在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欣賞它的美。
  • 「敦煌石窟」空降中國第一高樓,摩天大樓裡再現絲綢之路
    光線幽暗的「石窟」中,壁畫的色彩依然悅目,線條極其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