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即可下地走回病房!治療靜脈曲張射頻消融微創治療在高區利民...

2020-12-16 瀟湘名醫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有些人也許是第一次聽到靜脈曲張這個詞,但是它卻離我們的生活很近,特別是久站或是久坐的人要格外小心,如果長期有腳水腫、小腿浮起的青筋或是蚯蚓狀的血管這種情形,千萬不可忽視,這可能是靜脈曲張的問題,倘若置之不理的話,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作為治療靜脈曲張的有效治療方法,射頻消融療法可以代替傳統的靜脈剝脫術。射頻消融術是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導管經皮膚穿刺口(約2毫米)導入病變靜脈,導管將能量以熱能方式傳遞至靜脈壁,靜脈壁隨即收縮並閉塞。病變靜脈閉塞後,下肢血液即改變路徑,經其它健康靜脈回流至心臟。

近日,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又為一名患者完成了靜脈曲張射頻消融微創治療手術。「這個手術的最大優點是縮短了治療的時間,過去開刀進行血管剝離的手術,病人恢復慢、時間長、費用高,現在這個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病人在當天就可以行走,第二天即可進行正常的生活,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高區利民醫院管理專家叢海波告訴記者。

在手術室門口,記者見到了剛做完手術的患者張某(化名),「感覺很好,下地就能自己走,還不用人攙扶,沒想到做個手術這麼『輕鬆』,而且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做,真的是太方便了!」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手術結束後患者邊說邊嘗試自己下地行走,直接自行走回病房。

「高區利民醫院主要是以心臟科、腦科、創傷科、腎病科為主體,使威海市中心醫院的優質三級醫療資源與高區二級醫院有效結合,威海市中心醫院的各個專科的專家全面派駐高區利民醫院,每天出診,使高區人民不出區域就能得到三級甲等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服務。」叢海波介紹道。

下一步,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將繼續調集精幹力量,發揮數位化微創診療優勢,大力開展微創、介入、內鏡治療技術,持續填補區域專業技術空白,有效減少群眾外出就醫的負擔,為健康威海的建設和「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譚蓓 報導

[責任編輯:楊凡、肖夢凡]

【來源:齊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手術後即可下地走回病房!泰安祝陽鎮衛生院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治療...
    當天一早,李剛便來來到病房,問診患者情況,為患者做靜脈曲張術前標記,過程中患者和家屬不斷向李剛諮詢靜脈曲張成因、危害以及傳統手術方法與和技術微創治療方式的不同之處等等,李剛一一予以了耐心細緻的解答。隨後李剛便開始準備手術,在對病人實施局部麻醉後,行微創手術治療靜脈曲張,每個手術過程大約1小時,非常順利,術中病人無任何不適,術後病人及家屬均表示非常滿意,對祝陽鎮衛生院引進靜脈曲張微創治療方法,使基層人員也能享受到大醫院先進治療效果的惠民措施給予了高度讚揚。手術剛結束,患者趙平法就嘗試進行下地走路,不時伸出大拇指對李大夫精湛的醫術表示讚揚。
  • 下肢靜脈曲張最規範的治療——射頻消融!重塑你的美!
    根據最新歐美血管外科指南推薦的方法——射頻消融閉合加泡沫硬化劑注射加點狀剝脫術,是目前大隱靜脈曲張治療方法中最規範的治療方法,手術時間短,但是效果明顯。治療靜脈曲張的手術包括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雷射治療、射頻消融、微波治療、電凝治療、透光旋切術。
  • 下肢靜脈曲張的射頻微創治療,創傷小,作用大!
    大隱靜脈腔內射頻消融閉合手術是全程通過超聲引導的微創治療,腿部無手術切口,術後腿部幾乎沒有疤痕和淤血情況,手術時間較短,術後患者即可恢復正常活動。對比傳統的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加剝脫術,更安全有效,美容效果更顯著。
  • 哈醫大四院開展靜脈腔內閉合術治療靜脈曲張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靜脈曲張俗稱「蚯蚓腿」,一旦患上就會腿部酸脹、疼痛、乏力,嚴重時會出現慢性潰瘍、感染、影響下肢血供等問題。隨著靜脈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手術的開展,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已不再那麼可怕。
  • 腿上剛做完手術就自己走出了手術室!這家醫院局麻治療下肢靜脈曲張...
    很快,張大爺辦理了住院手續,並接受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後,柴善義主任為張大爺實施了局麻彩超全程引導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手術治療,術中應用先進的腔內雷射熱消融,靜脈鉤點式剝脫,整個過程僅僅耗時50分鐘。 「張大爺,你下來走兩步試試!」手術結束後,柴主任對躺在手術臺上的張大爺說。
  • 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完成股動脈複合手術
    張大叔的外孫在威海工作,在他的推薦下,張大叔來到威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高區(利民)醫院就診。張先生的外孫介紹說,「當時去了很多家醫院,但都說做不了,後來我聽說中心醫院在高區有了分院,就過來了,叢院長為我們做出了很詳細的手術方案,我們對中心醫院的實力非常放心。」
  • 頸椎病不開刀,微創治療顯奇效
    被頸椎疼痛折磨2年的王阿姨在壽光市人民醫院做了個沒有開刀的治療,出院兩個月後疼痛未再復發,近日特意前往醫院表示感謝。王阿姨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頸肩部及右上肢疼痛。行頸椎MR檢查提示頸椎間盤多節段突出,在外院行針灸理療、口服藥物等保守治療後,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漸行性加重,漸感疼痛難忍,不能睡眠。
  • 哈醫大四院普外科開展靜脈曲張微創日間手術
    60歲的王阿姨患有大隱靜脈曲張多年,因恐懼手術而遲遲沒有就診。直到前不久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就診。佟志國副教授通過查體及輔助檢查後告訴王阿姨,她非常適合接受微創靜脈曲張手術,手術切口少、術後即可下地活動。
  • 健康|AI技術高效消融 1小時手術治療陣發性房顫
    專家指出 , 房顫會增加包括腦卒中、心衰、心梗、痴呆等疾病的風險 , 房顫的治療中 , 導管射頻消融佔有重要位置 , 而 AI 技術下的高效消融 , 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各種併發症。AI 技術高效消融治房顫是導管射頻消融新技術房顫的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抗凝藥、導管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等。林曉圳表示 , 循證醫學數據表明 : 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房顫有效率可達到 90%。
  • 南昌市第九醫專項特色微創手術治療腰腿疼痛
    考慮到趙先生的痛苦症狀,唐勇教授和陳震偉主任抓緊時間,在當天中午就安排為其手術。 手術採用微創技術,即局麻下行椎間孔鏡下腰4/5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後患者左下肢疼痛立即消失,3小時後就下地行走了。
  • 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不用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王帥靜脈曲張在醫學上叫做「慢性靜脈血管功能不全」,老百姓叫做「青筋腿」,是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靜脈曲張早期是治療的最佳時間,一定要重視病情發展切不可拖延。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陳俊輝:射頻消融在肺癌治療中的地位
    核心提示:目前在我國,患者來醫院診斷時30%-35%屬局部晚期,40%有遠處轉移,能手術切除者約佔15%-30%。剩下的肺癌患者該怎麼辦?「射頻消融給中晚期患者應該來說是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陳俊輝說道。
  •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腫瘤冷凍治療已在臨床中廣泛使用。用惰性氣體(例如氬氣和氦氣)冷凍治療類似於射頻消融。兩者都針對治療局部腫瘤,但是冷凍治療比射頻消融術更安全。。基於證據的醫學數據表明,冷凍治療可以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因此與射頻消融治療相比,其適應範圍更廣。除極度疲勞,甚至惡病質和凝血機制異常的患者外,它還可用於冷凍治療。
  • 濱州市中心醫院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為椎間盤突出患者帶來福音
    既往對此疾病的治療為保守治療無效後再行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具有損傷大、術後恢復時間長、花費高及併發症多等諸多弊端。隨著現代微創外科和影像學的發展,為微創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在此背景下,濱州市中心醫院疼痛醫學科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現已成功開展了頸、腰椎射頻消融術,椎間盤內膠原酶融盤術,硬膜外神經阻滯術,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等。
  • 射頻消融術,治療心律失常原理是什麼?流程是怎樣的?
    患者張大叔,今年51歲,前段時間總覺得心慌胸悶,到醫院診斷為心律失常,醫生建議做射頻消融術,但張大叔聽到手術,難免有些牴觸,怕自己會下不來手術臺,其實像張大叔這樣,由於對射頻消融術手術的認知較少,擔心手術帶來危險,往往因為猶豫不決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 下肢靜脈曲張不用愁!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介入微創治療效果好
    通訊員 王帥靜脈曲張在醫學上叫做「慢性靜脈血管功能不全」,老百姓叫做「青筋腿」,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靜脈曲張早期是治療的最佳時間,一定要重視病情發展,切不可拖延。泰安市中醫醫院介入診療科,採用特色療法「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治療時患者痛苦小,恢復也較快,無需住院,可隨治隨走,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目前,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是很好的方案。介入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七大優勢:1、創傷更小,痛苦更少。
  • 1小時即可完成治療陣發性房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林曉圳指出,房顫會增加多種致命疾病的風險,目前AI高效消融手術治療效果最佳。  房顫會增加多種致命疾病風險  林曉圳介紹,房顫的症狀有很多種,如心悸(感到心跳紊亂或心跳加快)、乏力(體力疲乏或勞累)、眩暈(頭暈眼花或昏倒)、胸部不適(疼痛、壓迫或者不舒服)、氣短(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等。
  • 如何利用微創手術殺死腫瘤?
    幾年前,她被省內某醫院確證為肝癌晚期,因為腫瘤巨大,達11釐米,已無法實施傳統切除手術轉至市二醫院保守治療。綜合病情,該院對她實施了4次動脈栓塞術,此後腫瘤縮至4釐米。杜女士贏得了微創消融手術的機會。經過綜合治療,杜女士病情控制良好,已帶瘤生存6年。
  • 治療原理是什麼?
    骨科微創手術常見的由關節鏡、椎間孔鏡、椎間盤鏡等,什麼是椎間孔鏡?椎間孔鏡是近年來出現的眾多微創脊柱外科技術之一,在內鏡監視下,通過椎間孔入路切除突出的椎間盤,減少了對肌肉、硬膜外間隙及神經組織的幹擾,且術後恢復相對較快。
  • 乳腺癌也可接受冷凍消融微創介入治療
    「開始有點顧慮,總覺得腫塊手術切除了才安心。但真正了解冷凍消融後,才知道這種介入微創手術創傷小,不需要全麻,很適合我,於是就接受介入治療了。」李奶奶說。 手術在局麻下進行,醫生通過B超+CT引導定位,找準乳腺病灶位置,發現直徑1.4釐米的病灶,接著用直徑只有1.7毫米的氬氦刀直擊病灶所在。「開氬氣,降溫,降至零下1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