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消滅美軍陸戰第一師,成為九兵團永遠的遺憾

2020-12-22 希望涼爽

發生在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之戰,其艱難程度與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相比毫不遜色,此戰役粉碎了美軍在西線的進攻,但是也留下很大的遺憾,沒有將美軍的精銳陸戰第一師殲滅,讓該部傷痕累累的逃出生天。

雙方參戰部隊

這場戰役,我軍參戰的是第九兵團,其主要參戰部隊是第20軍、第27軍,第26軍由於受暴雪和美軍空軍的襲擾,到戰役末期才參加戰鬥。九兵團每個軍都是經過加強的,有4個師。

美軍主要參戰的是美軍第10軍和美國空軍及海軍艦隊,美軍第10軍下屬有陸戰第一師和陸軍第三師、第七師。陸軍第三師主要任務是鎮守港口,保住退路,韓軍第10軍團和土耳其旅在戰役中可以忽略不計。

戰役進展情況

美軍第10軍是以陸戰第一師為前鋒,陸軍第七師掩護其側翼的戰鬥隊形向朝鮮北方開進的。我軍第九兵團採取的戰術是,節節抵抗誘其深入,而後再分割穿插包圍。

應該說第九兵團的戰役目的是完全達到了,因為陸戰第一師和陸軍第七師的第31團被分割包圍成了5個部分。如果有重炮、坦克和飛機,這些被包圍的部隊用不了幾天就會煙消雲散。可惜的是第九兵團什麼都沒有,唯一有的重炮,因為道路崎嶇和美軍的空中封鎖,未能帶到前線。迫擊炮也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連炮彈都放不進去,輕機槍也需不斷撥擊撞針才能發射,唯一的重武器就是手榴彈。

被分割的美軍最初採取坦克做外圍的環形陣地來抵抗,不久後就發現情況不對,決定突圍。突圍途中陸軍第七師的第31團被全殲,這也是朝鮮戰場美軍被消滅最大的建制單位,其「北極熊」的軍旗至今還在我國軍事博物館代為保管。

但是其餘美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先是匯集到一起,而後逐步撤退到水門橋。在這裡雙方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志願軍兩次炸毀水門橋,甚至連橋基礎也都炸掉了。但是美軍依靠空中力量,從日本運來了2套鋼製橋,架橋成功,順利的突破了這個狙擊點。而後在第三步兵師的接應下,擺脫了26軍的追擊,逃回連浦興南港,乘坐軍艦撤到朝鮮南部。

戰役結局

此戰之後,志願軍將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逐出朝鮮38線以北的東北部大部分地區,贏得了戰役的勝利,不過9兵團也付出了重大犧牲。根據戰後《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 衛生勤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1988年3月第1版 第327頁數據:東線九兵團3個軍戰傷傷員14062、凍傷傷員30732、戰鬥死亡7304,全兵團總減員52098(凍傷死亡不清)。

美軍第10軍在此戰役中傷亡也非常驚人,根據美國在戰後的數據公布的情況來看,在長津湖戰役的整個過程中,總共減員一萬三千多人,其中死亡2100人,被俘的約為300人左右。

相關焦點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為什麼在長津湖遭遇了...
    經歷過那場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士兵們,他們永遠忘不了那一夜響起的號角,以及十餘天的奔逃突圍,儘管他們全副武裝,擁有著140多輛坦克,900多門火炮,兵力達到了2.5萬人。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卻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經歷過那場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士兵們,他們永遠忘不了那一夜響起的號角,以及十餘天的奔逃突圍,儘管他們全副武裝,擁有著140多輛坦克,900多門火炮,兵力達到了2.5萬人。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經歷過那場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士兵們,他們永遠忘不了那一夜響起的號角,以及十餘天的奔逃突圍,儘管他們全副武裝,擁有著140多輛坦克,900多門火炮,兵力達到了2.5萬人。
  • 長津湖之戰志願軍第9兵團未能全殲美陸戰一師的原因有哪些?
    相比沒有任何禦寒設備的第 9 兵團來說, 美軍陸戰一師在長津湖地區的部隊是各項禦寒措施充分到位,步兵配有鴨絨睡袋, 武器裝備有防寒配件,戰鬥人員穿有防寒服,但依舊有 7000 多人被凍傷,由此可見極寒天氣對於缺乏禦寒設備的第 9 兵團來說是一種摧殘,這也充分說明了長津湖地區的極寒天氣對第 9 兵團的戰鬥力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血戰長津湖,9兵團為何痛失全殲陸戰一師絕佳戰機
    美國第10集團軍,為太平洋戰役而專門打造的精銳兵團,下轄5個師約10萬餘人。第10軍最大的王牌,當屬後來劃歸其指揮的美陸戰1師。 11月27日晚,隱蔽多時的20軍和27軍對美7師和陸戰1師發起了突襲,將毫無防備的美軍瞬間衝擊成5段,進行分割包圍。
  • 長津湖戰役背後:美軍調動數百飛機撤兵,美陸戰一師差點全被志願軍...
    「抗美援朝時,美軍就有直升機了嗎?」曲老點點頭。我原來還以為到越南戰爭時,美軍才有直升機呢。稍後,我查戰史資料,才發現。原來在長津湖戰役期間,美軍陸戰一師正是動用了包括直升機在內的300多架飛機,才將7000多名陷入困境的部隊救出了包圍圈。否則,陸戰一師幾乎會全部被志願軍的九兵團包了餃子。
  • 九兵團輕敵,牙膏用一半就能回國?長津湖四大教訓,金門島已有
    1950年11月,九兵團由輯安、臨江跨過鴨綠江。 從鴨綠江到長津湖,九兵團的戰士們背了七八斤糧食,體力消耗大沒到戰場就吃光了。因為美陸戰1師姍姍來遲,有的部隊等了五六天,早已經渾身冰冷。
  • 真實的長津湖戰役,美陸戰1師被志願軍狠揍,三天才走22公裡
    志願軍和美軍在這裡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其作戰部隊是我軍第9兵團和敵方陸戰一師,這兩支部隊都是雙方的王牌部隊,在很多戰爭中立下赫赫軍功。 這次的戰場遭遇戰,我軍並沒有完成包圍殲滅的計劃,讓敵方得以突圍,因此現在還有很多人都認為敵方的陸戰一師戰無不勝,充斥著許多的腦chan粉。
  • 志願軍唯一一次全殲團建制美軍,料得年年腸斷處,冰血夜,長津湖
    想對陸戰一師有點想法,中國至少需要十萬人以上的部隊,而在絕對的制空權下,別說十萬人的軍隊調動,就是十萬隻兔子,也逃不過美軍的偵察機。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我華東野戰軍最精銳的九兵團下轄的二十、二十六、二十七軍十五萬人,早已隱藏在長津湖畔皚皚白雪下布好了口袋。
  • 長津湖2場關鍵戰鬥,圍困美國陸戰1師,團滅北極熊團
    1950年11月27日晚18點30分,埋伏在長津湖地區的志願軍9兵團20、27軍10萬大軍迅猛進攻,一舉將美陸戰1師25000人兵馬切成5段,分別包圍在新興裡、柳潭裡、下碣隅裡、古土裡、真興裡。在朝鮮「裡」就是村的意思。美陸戰1師插翅難逃,被圍困的消息也很快傳遍全世界。
  • 被美軍小看的貝裡琉島,如何讓號稱王牌的陸戰一師吃了大虧?
    如果說起二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陸戰一師。這支部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表現出色,曾經和日軍第11軍浴血廝殺,並湧現了如約翰·巴斯隆這樣優秀的陸戰隊員,可以說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裡的精銳了。然而正是這支部隊,在貝裡琉島上和日軍鏖戰了兩個多月,最終以傷亡15794人的代價險勝於日軍。
  • 70年前長津湖戰役,美陸戰第1師筋疲力盡,26軍為何沒能全殲它?
    1950年12月8日,在美3師的接應下,陸戰第1師1萬多名士兵和1000多輛汽車以及坦克通過了新架設的水門橋,終於走出了長津湖地區的崇山峻岭,向興南港方向撤退。志願軍9兵團依然鍥而不捨地追擊,唯一可惜的是26軍直到美軍通過了水門橋,才在齊腰深的大雪中跋涉而來。陸戰第1師此時也是筋疲力盡的狀態,26軍沒能及時趕到展開攻勢,錯失了全殲陸戰第1師的良機。
  • 史密斯違抗將令,堅持修機場,主動後撤,挽救了長津湖的陸戰一師
    說起抗美援朝中的美軍將領,美軍陸戰一師的少將師長奧利弗·史密斯絕對是個另類,如果說麥克阿瑟是傲慢的猛虎,李奇微是狡猾的毒蛇,那麼史密斯是就穩妥的老龜——謹慎、寡言、考慮周密。這位參加過衝繩戰役的老兵,因為沒有盲目聽從上級命令,挽救了美軍引以為傲的陸戰一師。
  • 美陸戰1師經我方陣地逃走,一個連的志願軍眼睜睜看著,一槍未發
    美軍陸戰1師的主力,陸續撤退到了古土裡。從下碣隅裡到古土裡,這段短短18公裡的道路,美軍竟然走了38個小時,平均每小時前進500米。美軍在這18公裡的路上損失了官兵616人,平均每公裡傷亡34人。集中在古土裡的美軍多達14000人。
  • 長津湖戰役,宋時輪將軍淚流滿面,美軍將領: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美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曾對美軍戰史學家談道:「長津湖地區根本不適合軍事行動,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會想去徵服它。」戰爭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打的就是敵人預料不到,正因為美軍認為這地區不適合作戰,所以我們就偏偏選擇在這裡對美軍進行迎頭痛擊。成吉思汗辦不到的事情,我們的戰士辦到了。
  • 美軍陸戰一師登陸瓜島,其師長為什麼不喜反憂?只有4個基數彈藥
    範德格裡夫特未雨綢繆,加強防禦。此時的陸戰一師,可謂是現代版的「魯濱遜」,沒有增援、沒有掩護,一切只能靠自己。而如何守住瓜島?成了範德格裡夫特面對的最大問題。
  • 揭秘:東線志願軍為何未能全殲美陸戰隊第1師?
    被稱為「小希特勒」的美軍遠東司令部情報處長查爾斯·威洛比少將,在《每日情報綜述》刊文稱,中國的介入已經不再是對作戰毫無實際意義的抽象問題,而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威脅。但他表示,中國之所以採用志願軍的名稱,是由於在朝鮮沒有正規部隊,為了一旦遭到失敗也不至於損害中國軍隊的聲譽。最終,查爾斯判斷入朝作戰的志願軍不過三四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