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一代茶聖千利休 Ask This of Rikyu>>

2021-02-19 曰本鐵壺

關於電影

展現全新利休面貌的直木賞獲獎小說《利休之死》搬上大銀幕

關於千利休

千利休為安土桃山時代的茶道宗師,1522年生?1591年歿,幼名與四郎,法名宗易。

利休出生於堺市,為經營魚類批發生意的田中與兵衛之子。10幾歲時開始拜武野紹鷗為師,23歲便舉辦茶會,展現早慧之才能。後來獲得對茶湯甚感興趣的織田信長之賞識,擔任他的茶頭,名震四方。

劇情簡介

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喪命後,利休改仕秀吉,並在1585年於天皇居所舉辦的禁中茶會上,獲天皇賜予「利休」這個居士號。當時利休身為秀吉的心腹而活躍於世,不僅設計了黃金茶室,更主辦了集全國茶人於一堂,空前絕後的「北野大茶會」,立下「天下第一宗匠」的美名。
此外,他還打造出佔地僅1坪的茶室「待庵」及「樂茶碗」等物品,也在茶道用具、品茶前的料理、茶室庭園等處發揮豐富的創造力,並下了許多工夫。他否定了室町時代以來偏愛貴重物品的潮流,並將「寂茶」的意境發展完備,其名流芳後世。1591年,利休奉秀吉之命切腹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其切腹之理由眾說紛紜,至今仍不明白真正的原因。

利休被稱為「茶聖」的頂尖藝術家。他對「美」的各種獨到見解,甚至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也對他敬重三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年輕時經歷過熾熱的戀情,才使利休琢磨出這份崇高的美學意識呢⋯⋯?山本兼一榮獲第140屆直木賞的歷史小說《利休之死》,便提出這個大膽的假設,重新探討一代茶聖最初的起點。本書既是探究美學本質的出色推理小說,也是令人揪心的精彩愛情故事。現在,這本超越歷史小說框架的傑作,即將躍上大銀幕,重獲新生。


華麗無比的演員陣容,一同揭曉「利休的真面目」
本片主角千利休由歌舞伎演員市川海老藏擔綱演出,從背後默默支持利休的妻子宗恩,由以《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阪急電車》等電影拿下眾多獎項的中谷美紀飾演。利休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豐臣秀吉,由演出《禿鷹》、《R100》等多部話題電影的實力派演員大森南朋飾演。慧眼賞識利休的才能,邀請他站上政治舞臺的戰國霸者織田信長,由在《13人刺客:殊死血戰》、《火力拳開》中展現壓倒性存在感,令人記憶猶新的伊勢谷友介飾演。另外,利休年輕時的恩師武野紹鷗則特別請來市川海老藏的親生父親,同時也是已逝的歌舞伎名演員市川團十郎演出,引發極大話題。其他演員陣容也都十分豪華、個性十足,一同揭曉「凡人‧利休」的人性真面目。



頂尖電影團隊,打造頂級娛樂電影

本片導演田中光敏,其電影《化妝師》、《精靈流》中細膩描繪了人心轉折,並將山本兼一的名作《火天之城》震撼搬上大銀幕。劇本由NHK大河劇《天地人》的編劇小松江裡子撰寫。音樂由《赤壁(上、下)》的配樂師巖代太郎譜寫。美術設計則由打造出《男人們的大和》、《大奧》等歷史電影,令觀眾們心醉神迷的東映京都片場美術組,傾全力重現史實中著名的黃金茶室、待庵、北野大茶會⋯⋯等場面。就像泡出一杯頂級名茶一般,最「頂級的娛樂」就在這部電影中誕生。


「正宗」古董名器、茶道身段,完全重現「利休風格」終極之美
本片於2012年11月5日在東映京都片場開始拍攝,12月23日殺青。除了在片場搭景拍攝之外,劇組也到三井寺、大德寺、神護寺、南禪寺、彥根城⋯⋯等國寶級建築中拍攝外景。此外,片中甚至請出了利休實際使用過的「長次郎作黑樂茶碗,銘『萬代屋黑』(利休之物,由萬代屋宗安傳承至今)」等多具茶道名器,並由傳承千利休手藝的茶道名門三千家─「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協助重現傳說中的「利休泡茶身段」。劇組每樣細節無不致力追求真實感,希望能用寬銀幕的震撼畫面,讓「利休風格」的終極之美在大銀幕上重新復甦。

關於導演

田中光敏1958年9月24日出生於北海道,大阪藝術大學畢業後,拍攝許多廣告作品,曾獲ACC賞、日本放送聯盟賞…多項大獎

田中光敏(Mitsutoshi Tanaka)
2001年初執導筒的電影劇情長片《化妝師》一舉入圍第14屆東京影展競賽片,擅長細膩描繪人心轉折的他,將同為《一代茶聖千利休》原著作者山本兼一的名作《火天之城》震撼搬上大銀幕,獲得極大的回響。本次與山本兼一再次攜手合作,《一代茶聖千利休》一舉入圍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九項大獎提名,備受矚目。

「我想拍一部美麗的電影。將片中的語言、影像、角色以及日本文化賦予一種光與影的對比,便是本片的主題。在利休曾經使用的茶室之中,他不僅將各項物品以陽光打亮,更讓人沐浴在陽光之中,看清事物的原貌。美麗的標準是人判定的,也就是說,利休否定物品的貴重性,他認為重要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人心創造的價值。我認為利休的思想,很適合現在這個時代重新省思。」-田中光敏

關於原著作者

山本兼一善於透過歷史上的小人物述說當代的變遷,與小人物所侍奉的有名將軍和大名。

山本兼一(Kenichi Yamamoto)
1956年7月23日出生於京都,自小就在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成長,同志社大學畢業之後,進入出版社工作。一直對文字創作有興趣的山本兼一,三十歲第一次投稿文學新人賞,初期多撰寫現代小說,之後發現時代小說才是他最愛的題材。

1999年,《彈正之鷹》獲《小說NON》創刊150號紀念短篇時代小說賞佳作;2002年,以《戰國秘錄白鷹傳》一書正式在小說界出道。2004年,《火天之城》一作獲第11回松本清張賞,另在2005年獲得第132回直木賞提名。2008年,《千兩花嫁》一書獲得第139回直木賞提名,此時的山本兼一儼然是最受到矚目的時代小說家。本片原著《利休之死》更獲得2009年第140回直木賞受賞,臺灣由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千利休是一個淡泊無欲,專心於茶道之人。但我反而認為他是一位充滿熱情的人物,否則怎麼可能構築出如此縝密的茶道美學呢?我認為利休熱情的泉源就是「戀愛」,並寫在小說之中。田中光敏導演非常仔細地閱讀了我的原著,將利休的人生從少年時代描繪到年老切腹自殺為止,大膽而纖細地搬上大銀幕。飾演主角的市川海老藏以及飾演宗恩的中谷美紀等卡司,演技都十分精湛,加上請出了正宗古董茶具,拍出了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山本兼一

關於演員

市川海老藏、中谷美紀、伊勢谷友介聯合演出

市川海老藏(Ebizô Ichikawa)飾演 千利休
1977年12月6日出生於東京,1983年在歌舞伎座《源氏物語》首次目亮相。1985年襲名七代目市川新之助,並於1994年亮相於大河劇《花之亂》。2004年襲名十一代目市川海老藏,2003年首度主演大河劇《武藏》中的宮本武藏備受矚目,2006年開始進軍大銀幕,演出電影作品包含《出口沒有的海》、《一命》。2013年8月更自主企劃歌舞伎公演作品《ABKAI》,試圖將傳統文化創新。《一代茶聖千利休》為他第三部大銀幕作品,並榮獲日本奧斯卡及藍絲帶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藝術家最初只是個普通人,天才一開始也並不是天才,這部電影便是透過刻畫利休的成長過程,傳遞這樣的道理。看完電影之後我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市川海老藏
中谷美紀(Miki Nakatani)飾演 宗恩
1976年1月12日出生於東京,1993年以電視劇《一個屋簷下》作為女演員初次亮相,1999年首次主演電視劇《繼續》大受歡迎,成為代表作,也確立了她作為女主角的地位。2000年後主要活躍於電影界,2007年在中島哲也執導的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中飾演松子,橫掃當年度日本奧斯卡、電影旬報、報知電影賞…等最佳女主角獎的獎項,奠定她在電影圈的地位。近期代表作品包含《清須會議》、《第七日的奇蹟》…等。

「利休開拓了嶄新的茶道意境,可說是為現代日本文化奠定了基礎,我認為在他的生存之道中,可以找到未來許多問題的解答。」-中谷美紀

伊勢谷友介(Yûsuke Iseya)飾演 織田信長
1976年5月29日出生於東京,東京藝術大學畢業,才氣縱橫的他,演而優則導,2002年憑藉電影《醒來的人》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入圍了鹿特丹國際影展。2011年演出的電影《火力拳開》,不僅讓他入圍日本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更一舉奪得日本藍絲帶獎最佳男配角獎,獨樹一幟的演技,讓他人氣直竄!近期代表作品包含《人間失格》、《清須會議》…等。

「暌違7年再次與市川海老藏合作,我很期待再次跟他一起登上大銀幕,希望我所飾演的信長能襯出海老藏詮釋的利休的光芒。」-織田信長

Hi 歡迎關注日本鐵壺,我們會定期為你發送最實用的鐵壺知識。

了解更多詳情可以關注我的小店店。在平臺回y為總目錄。



微信號:Hu-tu-ren-sheng

一個在日本辛勤淘貨的中國人。

長期交流老鐵壺 銀壺 花器 漆器 香道具 茶道具 竹木器具。

相關焦點

  • 一代茶聖千利休之死
    他否定了室町時代以來偏愛貴重物品的潮流,並將「寂茶」的意境發展完備,其名流芳後世。1591年,利休奉秀吉之命切腹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其切腹之理由眾說紛紜,至今仍不明白真正的原因。 他對「美」的各種獨到見解,甚至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也對他敬重三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年輕時經歷過熾熱的戀情,才使利休琢磨出這份崇高的美學意識呢⋯⋯?山本兼一榮獲第140屆直木賞的歷史小說《利休之死》,便提出這個大膽的假設,重新探討一代茶聖最初的起點。本書既是探究美學本質的出色推理小說,也是令人揪心的精彩愛情故事。現在,這本超越歷史小說框架的傑作,即將躍上大銀幕,重獲新生。
  • 四百年的不老茶魂-一代茶聖千利休
    1989年「利休」-山崎努飾豐臣秀吉據說是原著山本兼一堅持由市川海老藏演利休,很可能是看中他歌舞伎演員身分。其實二年前就讀過原著「利休之死」的中文版,同樣都是以倒敘的手法,可以相互對照,看起改編後的電影也比較不吃力。
  • 電影:一代茶聖千利休
  • 11.16~17 日本電影秋日賞之後,我最想看的是這兩部電影
    近日的「日本電影秋日賞」影展,俺觀看了《有熊穀守一在的地方》和《亂世花道》兩部電影。
  • 利休那點事...
    千利休原名田中與四郎,長大後從祖父的姓,改名為千宗易。當利休接觸「侘茶」的影響後,認為這才是真正日本茶道精神,因此不斷鑽研。他曾服事過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並獲得這兩位梟雄的信賴。尤其在與豐臣秀吉晉見天皇之後,兩人之間關係更加親密。
  • 午後電影 | 美國獨立電影:內陸帝國(大衛林奇)
    時間:03-11 14:30-17:30地點:香年廣場B座203B觀影主題:美國獨立電影放送影片:內陸帝國
  • 電影 | 不成功的最終篇《三夫》
    前天發出一個討論帖,關於陳果導演妓女三部曲最終篇《三夫》👉電影 | 三夫:不是推薦,純屬討論今天在豆瓣看了看影評並不多
  • 關於導演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的電影擅長以靜謐而細膩的手法,探觸生命中最需要溫柔以對的本質性的問題,《橫山家之味》也因此在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裡,讓人細細品味屬於每個家庭共有的故事,關於誤會與諒解,親情與寬恕…。 導演的話 因為,我正是希望能和母親一起開懷大笑… 大約將近五年前吧!我和母親一同吃飯,地點就在新宿。即使一邊說著「這肉好小啊!」或「好貴啊!」
  • 小趣味 味蔵:從千利休開始的お好み焼き
    說起他們的共同祖先,據傳最早可以追溯到安土桃山時代(約1573~1603)千利休喜歡的麩の焼き [7],不過它實際上和現在的お好み焼き相去甚遠;在鐵板燒的料理方法進入傳到江戶之後,寬永年間(1624~1645)曾有助惣焼 [8],而真的看上去和現在的お好み焼き差不多的料理出現,最早也要到大正昭和年代(1912~1925、1925~1989)了[3]。
  • 《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電影預售票
    由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揭櫫推動的新電影運動,不僅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也綻放出最燦爛藝術火花。三十年過去了,新電影的往事看似如煙,但影響所及的漣漪卻在時代的波瀾中,擴散到全世界,資深電影人王耿瑜與導演謝慶鈴,走訪法國、荷蘭、義大利、阿根廷、日本、泰國、中國、香港,訪問多位世界級電影學者、策展人、藝術家和導演,包括阿比查邦、阿薩亞斯、馬可穆勒、東尼雷恩、是枝裕和、黑澤清、艾未未、賈樟柯、劉小東等,暢言臺灣新電影對他們的影響與啟發,從影像的本質、社會文化的反省到個人生命的記憶,在既宏觀又內視的紀錄中
  • 日本二戰電影大盤點
    個人比較喜歡從電影中尋找靈感,中國拍的一些所謂的「戰爭片」無非就是用明星來奪人眼球罷了,一種賺錢的手段,毫無歷史可言,據我所知國內拍的好電影少之又少。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歷史、對日本有興趣的人不妨去找找這些電影,影視總比圖書獲取的知識要快。
  • 一齊睇一套, 關於VANS嘅電影啦 - Part 1
    「Propeller」註定會刻劃喺滑板歷史上面,小編啱啱睇哂成套電影,衝動同熱血依然翻騰。呢套電影係VANS喺2015年推出嘅第一套滑板電影,呈獻超過1個鐘頭嘅內容,前所未有集合咗滑板文化嘅先驅同世界各地嘅頂尖板手,你可能唔會再搵到其他嘅滑板影片,可以有哂滑板界嘅傳奇Steve Caballero,Christian Hosoi,Tony Alva,Ray Barbee同嶄露頭角嘅Rowan Zorilla,Kyle Walker等人一齊出現。
  • 週三電影夜 | 電影中的黑道風雲:殺死那個愛爾蘭人(美國)
    但電影中的江湖則完全是另一幅景象。電影創作者們更願意將視野聚焦在某一特定群體,以便連接江湖的真實和現實的真實,當幫派之爭或利益的攫取成為固定的敘事語境時,無論具體到人物和事件真實與否,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電影都具備了極大的象徵意義。 黑幫電影雖然在類型片裡屬於很小的門類,但涉及到犯罪、驚悚、懸疑、黑色等諸多主題,同樣也成為很多電影作者的喜好。
  • 趙大勇電影作品完整回顧
    Says No特別首映Special Premieres:開幕短片Opening:【綠皮火車】The Green Train  閉幕長片Closing:【安魂之地】The Blessed Land  導言:       我計畫做一個關於趙大勇的電影回顧展的直接原因跟紐約州的五指湖環境電影節
  • 週三電影夜 | 電影中的黑道風雲:東方的承諾(英國)
    但電影中的江湖則完全是另一幅景象。電影創作者們更願意將視野聚焦在某一特定群體,以便連接江湖的真實和現實的真實,當幫派之爭或利益的攫取成為固定的敘事語境時,無論具體到人物和事件真實與否,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電影都具備了極大的象徵意義。黑幫電影雖然在類型片裡屬於很小的門類,但涉及到犯罪、驚悚、懸疑、黑色等諸多主題,同樣也成為很多電影作者的喜好。
  • 【Film Society】電影·漫談隨筆——嗜血成人禮
    很高興可以再跟大家見面~無論何時,我們會在這裡等你,或是聊聊電影,或是分享人生甜酸苦辣。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EXCO-Sharon的電影筆記~嗜血成人禮—— 電影《生吃》影評不易嘔吐的朋友不妨一看據說,《生吃》在瑞典哥德堡電影節展映時,觀影期間有人嘔吐、暈厥,三十名觀眾中途離席。
  • 利休七哲之「細川三齋」
    一早醒來,翻看古今茶人年表,看到「利休七哲」,忽然又想起那個最忠誠於利休茶道的「細川三齋」,想起先前梳理「細川家」的資料,藉此再來講講這個傳奇的茶人
  • 書訊19 | 溫情主義寓言:當代華語電影
    這是近年來從事電影學術研究最常遇到的問題。類似的問題還包括:我在這個學科裡佔有怎樣的地位?為什麼電影沒有拍我?我和我的族群在電影中缺席意味著什麼?電影謬誤呈現我們又意味著什麼?忽略了什麼?這些關於能見度(visibility)的問題,與身分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普及與再現形式如何表述主體歷史、地域等議題息息相關。
  • 被電影誤會的名師——安東尼奧·薩利耶裡
    安東尼奧·薩利耶裡: 序曲 《Cesare in
  • 寫給一位高中國文老師關於培養影片分析能力的建議書單
    基於之前在課堂上不時帶到一些電影相關的知識,事實上,真要問我關於閱讀影像的書籍,老實說,還真沒什麼可以推薦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