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李逵打死四虎為何不及武松打死一虎

2020-12-23 星星讀書

武松打虎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故事情節,也是《水滸傳》中比較經典的情節,曾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但在《水滸傳》中關於打虎這一情節,不僅只有武松打過老虎,可愛的黑旋風李逵也打過老虎,而且一下子打死了四隻老虎。但是,為什麼我們對這一情節的印象不是那麼深呢?反而把武松當做「打虎神人」。

有一個晚清的學者叫夏曾佑,他提出武松打虎這件事有點假。他說武松先把老虎的頭按到地下,用另外一隻手猛打老虎,就把老虎打死了,這是不可信的。因為就算武松把老虎弄到了地上,它也會拼命掙扎很難制服的,更不用說徒手打死老虎了。這樣看來,李逵拿刀打死老虎比武松徒手打虎有可信度多了。

李逵殺虎的情節是這樣的:李逵背著母親上梁山的途中,母親口渴,李逵便把母親安頓在山嶺上,自己去弄水。回來卻發現母親不見,只見地上留下一團血跡,李逵一身肉發抖。找尋母親時,李逵看見了洞裡面有兩隻小老虎,才發覺到母親被老虎吃了。當時,李逵的鬚髮都豎起來了,拿著手中的刀向那兩隻老虎刺過去。

書中描寫的重點是李逵殺四隻虎的特點:兩隻小老虎很輕易就被打死了。第三隻是李逵鑽入老虎洞裡,等到母老虎往窩裡來,李逵把刀插到肛門裡,老虎居然連刀給它帶走了。李逵在追老虎的時候,又來了一隻老虎。李逵手拿著刀,正中那大老虎頷下。作者施耐庵讓李逵帶了兩把刀,所以,李逵殺虎的可信度比武松大。

那為什麼在讀者的感覺中,李逵殺四虎絕對不如武松打虎那樣有動人的效果呢?

首先,在看兩人打死老虎的過程中,讀者的內心感受是隨著他們打虎時的變化而變化的。武松打虎,過程很精彩,情節很緊急,好幾次武松差點被老虎致命,當然在武松打虎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他身為英雄卻依然恐懼的心情。而李逵殺虎卻沒有感覺那麼「危險」,可能是他手裡帶著刀,更有可能是:李逵在殺虎之前,他看到母親的死,控制不住地發抖,他當時的內心已經很痛苦了,打虎的過程中心情便發生不了太大的波動,而讀者的內心也不會那麼波瀾起伏。

其次,武松打虎的影響力比李逵打虎的影響力大得多。景陽岡上的老虎是百姓的禍害,武松打虎之後,受到百姓的感激,政府也大力宣揚武松的英雄事跡。而李逵殺的四隻老虎,所以武松是為民除害。李逵只是為了報殺母之仇。

第三,武松是赤手空拳,雖然可信度不是那麼高,但足以讓讀者感覺武松的英勇神武。

相關焦點

  • 除了武松和李逵,梁山還有人曾打死過老虎,並且是主動追著老虎打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曾經有三次打死過老虎,一次是武松赤手空拳打虎,一次是李逵用刀殺虎,一次是登州獵虎解珍、解寶用藥箭射虎。三次打虎,各有各的巧妙之處,但受傷的都是老虎。 武松打虎 武松是因為打老虎而出名的。
  • 武松和李逵都殺過虎,為什麼武松成了打虎英雄,而李逵什麼都不是
    《水滸傳》中打虎的場景有三處,一是最著名的武松景陽岡打虎,二是李逵接母親回梁山的路上在沂嶺殺四虎,三是解珍解寶在登州除害。當然還有一個綽號「打虎將」李忠的,僅僅是綽號而已,施老先生也沒解釋為什麼叫打虎將,從實力看來不具備打虎能力,暫且不表。
  • 水滸傳:為何李逵殺四虎輕輕鬆鬆,武松打一虎卻很不容易?
    稍微聽見風吹草動,武松都提心弔膽擔心還有猛虎跳出來,因為此時的他實在再打不動第二隻老虎。反觀李逵打虎,與武松大不相同,那叫一個輕鬆。而且,李逵打的也不只是一虎,而是四虎。雖然這四隻老虎之中有兩隻幼虎,但也有兩頭堪稱吊睛白額的大蟲,一點也不遜色於武松遇著的那個。可李逵打四虎,費時不多,一氣呵成,很順利便解決掉了它們。
  • 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隻就累趴,難道李逵可以秒殺武松?
    李逵想要秒殺武松,也不是沒有可能。李逵只需要將武松灌醉,趁武松熟睡之時,上去一刀,秒殺成功。如果是在武松清醒時,跟武松對決,別說秒殺了,李逵恐怕都不是武松的對手。我們先來看看李逵的殺虎過程。李逵是在接老娘返回水泊梁山,途徑離家不遠的沂嶺時,遇到了四隻老虎。
  • 《水滸傳》之武松打虎,真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武松打虎不同於李逵殺虎,李逵與老虎有殺母之仇,故怒而殺之,武松則是運氣不好,遇上了要吃人的猛虎。雖說運氣不好,但景陽岡遇虎主要還是武松自己造成的,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才是武松遇虎打虎的根本原因。在名為「三碗不過岡」的酒店裡,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四斤熟牛肉之後,店主人就好心告誡道:「如今前面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晚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往來客人,結夥成隊,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其餘寅、卯、申、酉、戌、亥六個時辰,不許過岡。」
  • 李逵殺四虎不費力,武松打一隻累趴,難道李逵比武松厲害?
    比如解珍解寶,兩人曾射死老虎,還因此被毛太公陷害;還有李逵,他一人曾在沂水殺掉四隻老虎。 要知道,武松費勁力氣也只是打死一隻老虎,李逵卻沒費多大力,殺了四隻老虎。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作者這是要說,李逵遠比武松厲害嗎?
  • 李逵輕鬆殺四虎,武松打一虎就累趴,可為啥都說武松要比李逵厲害
    李逵殺四虎輕鬆愉快,武松打虎僅一隻就累個半死,難道李逵能輕鬆打敗武松?可實際上武松要比李逵厲害許多。為什麼這麼說呢,相信很多人可能會對小學課外讀物中的一篇文章有印象,那篇文章講得也是一個打虎的故事。這個殺虎過程跟李逵殺虎還挺像的。李逵殺四虎,其中有兩隻幼虎,是個成年人就可以徒手殺死,還有一隻是母虎,而那隻母虎正好是屁股對著李逵,沒有來得及轉身,被李逵拿著樸刀直接從屁股後面捅進去就殺死了。唯一一隻戰鬥力強悍的是一隻公虎,但是李逵殺公虎的過程就跟上面那個故事裡一老一少殺虎過程差不多,無非斧子換成了樸刀。
  • 黑旋風李逵殺4虎,景陽岡武松殺1虎,為何倆人連交流都沒有?
    山東梁山武二郎」,在水滸傳中武松景陽岡打虎,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畢竟能赤手空拳的打死老虎,還是一隻「餓瘋了」的老虎,絕非易事!所以武松被當地人捧為了大英雄。
  • 武松打虎費盡力氣,而李逵殺虎乾淨利索,誰更厲害?
    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隻就累趴下,莫非李逵能秒殺武松?李逵武力秒殺武松,那是不可能的。很多人最直觀的感受,武松在水滸眾英雄中是比較強的。所謂「馬上林衝,馬下武松」,在梁山好漢徵戰四方的時日裡,行者武松無疑是步兵中的強者了。這個時候,李逵在哪呢?
  • 《水滸傳》中,李逵和武松兩大好漢,到底誰更厲害?
    但事實上,《水滸傳》中打死老虎的並不只有武松一人,李逵也有過單挑老虎的戰績。而且還是以一敵四,直接端了一窩四隻老虎。話說這李逵是個孝子,落草梁山之後,便想著回家接母親上山來享福。誰曾想在接到母親回梁山的路上,李逵因為給母親尋水解渴的緣故,落單了母親,導致母親被沂嶺上的老虎給吃掉了。
  • 趣談水滸:武松、林衝、李逵三拳能打死鄭屠嗎?
    魯達在《水滸傳》中力氣最大,身材比鄭屠還要更魁梧得多,關鍵魯達的武藝也極為了得。那麼,很顯然,鄭屠就不經魯達一頓打了。魯達手裡有萬斤之力,鄭屠充其量只是個身材比較高大的胖子,有幾斤蠻力而已,不懂得武藝,光靠兇狠又有多少戰鬥力呢?所以,兩人一爆發衝突,就讓魯達三拳給打死了。
  • 武松?李逵?還是解珍解寶兄弟?
    《水滸傳》中出現了三次打虎場景,產生三位「打虎英雄」,一個是武松景陽岡的拳打吊睛虎,一個是李逵沂嶺的刀殺子母四虎,一個是解珍解寶兄弟登州射虎。那麼誰是真正的打虎英雄呢?4、從打虎過程看,武松提著哨棒踉踉蹌蹌,老虎一撲、一掀、一剪都沒抓到武松,武松盡平生力氣的一哨棒卻打在枯枝上,斷為兩節。老虎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左手緊緊揪住老虎的頂花皮,右手全力打五七十拳,只打得老虎眼裡、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鮮血來,最後再加上幾哨棒,打得老虎一命嗚呼。
  • 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為何不敢動武松?看看他發現了什麼
    黑旋風李逵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是一個粗魯大漢的形象。
  • 同是宋江的小弟,沒頭腦的李逵為何從來不敢在武松面前放肆?
    記得很小時候的看過多次的一部經典動畫片,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既然題主說李逵是沒頭腦,那麼武松除了一個行者和打虎英雄的名頭外,也可以叫不高興。那麼沒頭腦的李逵為什麼害怕武松呢?我覺的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 武松身高8尺,能將老虎打死,放到現在他有多高?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的是宋朝末年一群綠林好漢反抗朝廷的英雄故事,雖然故事的結局並不美好。梁山一百單八將各個都是身懷絕技,身手了得的人物。他或被迫落草為寇,或被陷害為寇。在《水滸傳》中打虎英雄有兩個,一是武松,二是李逵。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武松。
  • 李逵殺四虎,怒起來還敢去砍宋江,卻不敢招惹打一虎的武松!
    武松赤手打虎,李逵拿著樸刀,別說李逵秒殺武松,能不被武松秒殺就算贏了。這本就是沒什麼懸念的問題,仿照《水滸》風格,寫幾個字,寫的不好,博大家一樂,切勿見怪。話說這一日,魯智深、武松、李逵等幾個步軍頭領在後山校場飲酒,卻聽得後面樹上鳥叫,楊雄道:「聽聞昔日智深哥哥於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今日又有這些不知死活的,這般亂叫。」
  • 徒手真的能打死老虎嗎?還原武松打虎的真實細節
    武松打虎的故事歷來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是《水滸傳》中最精彩的橋段之一,也是武松的成名之戰,從此「打虎英雄」的美名威震江湖。話說武松從柴進處回陽穀縣,走到景陽岡的時候,喝了十八碗,吃了二大碗熟牛肉,然後不顧店家的勸告獨自趕路,不料遇到猛虎並與之博鬥,最終打死老虎故事。
  • 十字坡煮酒論英雄,孫二娘一番話醍醐灌頂,武松這才沒變成李逵?
    但是在水滸傳成書之前的宋元話本中,梁山女將並不是奇醜無比,而且她們的胸襟見識也不讓鬚眉,比如大樹十字坡賣饅頭的母夜叉孫二娘,就讓武松十分欽佩,二人煮酒論英雄,武松擺出自己四件英雄事跡,孫二娘全都冷笑否認,武松聽了孫二娘的話茅塞頓開,那次煮酒論英雄也成了武松人生轉折點,由一個冷血殺手變成了一個豪氣英雄——被《水滸傳》醜化的孫二娘很睿智:武松沒變成李逵,只因十字坡煮酒論英雄被孫二娘一番話醍醐灌頂
  • 武松打虎後有1000貫賞錢,放到如今值多少錢?說出來令人心疼
    《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各個是江湖上的好漢,他們都身懷絕技武藝高強。在眾多好漢中打虎英雄有兩位,一位是武松,一位是李逵。論數量李逵所殺的老虎遠比武松殺的多,但是要論殺虎過程誰最精彩?那麼一定當屬於武松景陽岡打虎!而且李逵殺虎是靠兵器,而武松全靠拳腳功夫。
  • 李逵母親被惡虎所害,為何宋江等人不僅不安慰,反而個個大笑?
    一、眾人大笑,大擺宴席慶祝 原文中只有這四個字:「眾人大笑」。 當時的梁山泊,第一把交椅還是大哥晁蓋,宋江第二。聽聞李逵哭訴,晁蓋和宋江大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裡又添得兩個活虎,正宜作慶。」這裡面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