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塔斯社12月21日報導,近日一家印度媒體總結了印度國產LCA戰機出口難的問題,認為LCA是全球公認的優秀的輕型戰鬥機,但是在出口時頻繁遭到中方背後使壞,導致這款戰機無法出口。
馬來西亞採購戰機時,印度的LCA同中方的殲-10CE、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以及美制F-18戰機同臺競技。在競標結果還沒有出來時,印度媒體就宣稱馬來西亞對這款戰機很滿意,可能會採購30架,結果馬來西亞拒絕購買印度的光輝戰機。之後斯裡蘭卡採購戰機項目上,LCA同樣沒有拿到訂單。印度認為其在斯裡蘭卡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個訂單是很有希望的的,但是依然失敗。實際上印度自己的空軍對這款戰機都不太滿意,更不用說拿到國際市場上去競爭了,因此拿不到訂單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在一系列的挫折之後,印度開始將所有責任推卸到中國身上,認為每次光輝戰機準備競標,殲10CE就及時趕來,而且當場炫耀自己的性能。印度認為,每當光輝戰機出現在競標名單上時,總有殲-10CE一同出現,顯然中方是在故意拆臺。印度認為該國動用了一票否決權來阻撓印度的戰機出口。但實際上印度這款戰機真的沒有什麼競爭力,LCA的出口價高達8000萬美元,印度稱這是物美價廉的產品。但實際上俄制蘇35這樣的重型戰鬥機出口價也就這個程度。另外LCA使用了大量的外國系統和部件,包括美制的發動機和歐洲的航電系統等,其保養之複雜連印度軍隊也難以搞定,更不用說其他國家,真的不能怪中方。
連續參加多次競標活動,LCA都已敗北告終。新德裡方面對殲10CE可謂恨之入骨了。新德裡方面不從自身尋找問題,反而將問題歸結與競爭對手搗亂。LCA發展到現在用時超過30年,但是30年的時間並沒有打造出來精品。印度空軍對這款戰機很不滿意,但是在新德裡的壓力下不得不採購部分戰機。不過這些戰機也只能充當門面,難以擔起重任。印度方面不從自身尋找問題,只是將原因歸結與殲-10CE故意阻擋印度戰機出口,那麼這款戰機無論到什麼時候都難以出口。
印度人在很多問題上都顯得很自信,比如明明各方面都很糟糕的LCA戰機在印度人看來就很優秀,並且認為同歐美的先進戰機有同臺競技的能力。明明沒有生產航母的工業基礎,但是就認為自己有生產航母的能力,結果首艘國產航母已經多次下水了,到現在還難以服役。類似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印度並不認為自己不行。實際上印度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缺乏完善的工業鏈條,很多東西都依靠進口,並沒有生產先進武器裝備的能力。對印度來說,想要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需要低下頭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進步,但是印度總想一口吃成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