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進化簡史:從香腸一路走到甜品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cythina 吃貨研究所

提起布丁,99%的地球人一定會想到柔潤、嫩滑、用勺子戳一戳還會duang~duang~亂顫的美味小甜點,然而在黑暗料理專業戶——英國(正是那不足1%的人口)的餐桌上,布丁卻是複雜、多元且極具顛覆性的存在。

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這樣的布丁 | weheartit.com

01

一塊布丁?

/ 其實是一根布丁!/

布丁(Pudding)這個稱謂早在13世紀就已經出現在不列顛的土地上,是由拉丁文的 Botellinus/Botellus 變化而來,只不過那時它和我們認知裡的這種小甜心沒有一點兒關聯,仍在恪盡職守地扮演著它的拉丁文本意——香腸!

「布丁」最初指的是香腸 | flickr Robyn Lee

香腸可以說是一種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古老的食品加工技術。

早在公元前8世紀的荷馬史詩《奧賽德》中就已經出現了關於香腸的記載,形容英雄奧德修斯心事重重、輾轉反側的樣子像「被翻烤的大香腸」。如此惟妙惟肖的比喻必然是建立在對生活的敏銳洞察之上,可見香腸已經是當時羅馬比較常見的食物了。

右邊這位就是奧德修斯 | Tischbein

隨著羅馬帝國的不斷擴張,香腸的製作技法也跟著被帶到了歐洲各地。「傻子皇帝」克勞狄烏斯一世(昏君尼祿的養父)徵服英國後,香腸從羅馬駐軍的軍糧清單上逐漸融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日常飲食當中。

早期的英式香腸並沒有留下太多記錄,大抵也和同時期的歐洲香腸一樣直接承襲了羅馬的製法,畢竟羅馬人對香腸的理解已經足夠精妙,種類亦是十分豐富了。

如今歐洲地區的香腸 | stock.tuchong

02

血腸或雜碎

/ 香腸家族的兩大分支 /

香腸的種類繁多,正可謂一節腸衣在手,萬物皆可灌制。到了中世紀,龐大的香腸家族也逐漸衍生出兩個分支:

一類是以肉餡、肉塊填充的Sausage(15世紀初由拉丁文的Salsicus演化而來,意為用鹽醃製的),也就是如今我們最常見的各式肉腸。到中世紀後期,肉類尤其是豬肉已經沒那麼金貴,但也要中產以上才能餐餐都吃上這類純肉製品。

那時要中產以上才能餐餐吃上純肉腸 | flickr stu_spivack

另一類則是以邊角料為主,為底層平民提供了更加廉價的選擇。這類邊角料香腸通常會使用血液、內臟、有時甚至只有油脂,多數情況下還要混入穀物進一步降低成本。

單純的血塊或者下貨很難稱得上美味,好在十字軍東徵歸來帶回了各式香料,正好可以用來改善其口味。也正是因為有了當時被視作奢侈品和地位象徵的辛香料的加入,使得這類庶民食物逐漸貴重起來,成為上流社會也備受推崇的佳餚。而原本泛指所有香腸的Pudding一詞,大約就是在這個時期被逐漸固化成為這類邊角料香腸的代名詞。

「布丁」此時成為邊角料香腸的代名詞 | kuhaona.com

被「窮困」與「飢餓」激發出的創造力,極大地豐富著邊角料布丁的種類,不過在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味覺考驗之後,流傳至今的只剩下寥寥幾種,而其中最負盛名的還要數哈吉斯和黑布丁。它們都是非常古老的布丁種類,《奧賽德》中就描述過在胃袋中填入滿滿油脂和血液並用火烤制的香腸烹飪方式,被認為是這兩種邊角料布丁的直系祖先。

■ 黑布丁(Black Pudding)

黑布丁的主要原料是豬血,輔以板油、燕麥、有時還有切碎的豬內臟,用水煮熟,切片,再經過煎烤之後食用。

黑乎乎的黑布丁 | greatbritishchefs.com

從外型上看,黑布丁和我大東北的血腸沒什麼太大差別,但因有燕麥的加入並經過煎炸的烹調步驟,其實在口感上和灣灣的豬血糕更為相似。

臺灣小吃豬血糕 | taipeinavi.com

說起對黑布丁的熱愛,也許沒人能比得過16世紀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只要是他所舉辦的宴會上必然會有黑布丁的身影,也正因為有了皇室的加持讓黑布丁成為腐國至今都排得上號的知名黑暗料理。

■ 哈吉斯(Haggis)

哈吉斯是將羊雜碎與燕麥、洋蔥、羊油、茴香等配料混合,塞進羊胃中縫製成袋,灌入高湯後燜煮大約3小時,待其鼓脹成球狀就可以上桌了。

鼓起來的哈吉斯 | greatbritishchefs.com

裡面是羊雜碎等混合物 | greatbritishchefs.com

而使這種口感濃烈的貧民食物一躍躋身為蘇格蘭國菜,則要歸功於寫出《友誼地久天長》的那位蘇格蘭國寶級詩人Robert Burns,他在1787年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羊雜膾頌》,將這種羊雜布丁比作「布丁一族的偉大首領」。

自此,彭斯和哈吉斯就連結在一起,被視為蘇格蘭的靈魂象徵,每年1月25日的彭斯之夜人們都要暢飲威士忌,大啖哈吉斯,吟誦《羊雜膾頌》以示紀念。

擺盤成這樣好像沒那麼黑暗了 | greatbritishchefs.com

03

邁向甜點

/ 因為烹飪方式的進化 /

不同於亞洲稻米文明所發展出蒸、煮的烹飪習慣,歐洲以麥類為主食,而麥粒質地較硬,直接煮口感很糟,所以都是磨成粉後進行烤制,由此發展而來的煎、烤手法當然可以駕馭多數料理。

然而這種直接接觸火源的方式會讓整個烹飪過程都維持很高的溫度,雖然可以得到美妙的美拉德反應以及油脂氧化後的香氣(鑊氣),卻過於粗獷,讓菜餚失了細膩精緻,同時也因不好把控火候很容易翻車。

隨著料理技術不斷精進,對溫度的控制逐漸成為可能,到了16世紀,在煙囪內側或主麵包爐旁建造小烤爐,已經是腐國非常普遍的做法了。這種烤爐無獨立熱源,藉助壁爐或主烤箱所散發的熱量對食物進行溫和的加熱。

英格蘭和美國的歷史民居,壁爐中裝有早期烤箱 | sharonlathanauthor.com

烹飪手法的升級讓另一款經典布丁——白布丁逐漸成為餐桌上的常客。白布丁可以說是黑布丁的低配版,它幾乎完全由穀物組成,通常還會加入板油和麵包屑,與黑布丁只差了豬血而已。

白布丁和黑布丁 | commons.wikimedia.org O'Dea

由於白布丁過高的穀物比例,如果沿用黑布丁的水煮方式則須大大延長時間,然而久煮會導致味道寡淡和腸衣鼓脹易爆,同時還需要一直盯著火以免乾鍋。

低溫小烤爐正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先將麥粒在平底鍋中焙過,混合板油、調味料,灌制好之後直接入爐,讓它在裡面慢慢烘烤就能得到軟糯適口、滋味濃鬱的白布丁了。

與有著血、下貨味道的黑布丁不同,以穀物為主的白布丁沒什麼特殊的味道,全靠輔料和調味料來賦予滋味,因而有著非常豐富多變的口味。比較傳統的會加入洋蔥、鹽、胡椒、百裡香等鹹口兒佐料,有時也會加入少量肉或內臟,例如早期的白布丁會使用搗碎的羊腦作為穀物粘合劑,不過因為實在太過黑暗如今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做法了。

穀物和辛香料的搭配本就可鹽可甜,加入果乾和糖的甜味白布丁也是當時很有人氣的做法,這大約就是布丁開始向甜口兒轉型的第一步了。

甜味白布丁大約是甜口布丁的第一步 | scottish-food-recipes.blogspot.com

04

布丁布的穿脫

/ 板油布丁大軍集結 /

低溫小烤爐中慢烤的布丁不僅味道濃鬱,還有另一個顯著優點:不必像尋常水煮布丁般必須裝在腸衣裡才能烹製,混合好的麥糊直接放在碗、盆內慢慢烤就好了,這大大節省了人們對腸衣的需求——畢竟每頭豬就只有一條腸子而已。

然而用盆烤制的布丁像麥片粥一樣不成型,遠沒有那些用腸衣定型的布丁來得有食慾,通常只能當做頭盤或最後一道菜來食用。

糊糊一樣不成型的pease pudding | tasteatlas.com

為了追求美觀,以便把布丁移動到一餐中更重要的位置,當然也為了原材料的可重複性和經濟性,人們開始尋找腸衣的替代品。

到了17世紀初,一種被稱為布丁布(Pudding Cloth)的輕薄平紋棉布被越來越多的主婦帶入廚房。它最初的用法是將烹熟的餡料包裹起來擠幹水分,再懸掛在鉤子上稍微晾乾,然後就能得到一顆圓滾滾的球型布丁。

布丁布 | donnahay.com.au

在不斷的烹飪實踐中人們發現,包裹在布丁布中的餡料會在擠壓過程中滲出其中富含的板油,而這時若將布丁球兒在麵粉中滾上幾圈,就會在表面形成一層粉質的殼(有點兒我天朝搖元宵的feel)。

這層外殼可以防止餡料粘在布上,還能讓布丁經得起蒸煮不會散開。穿上了衣服的布丁不止更美貌,板油和麵粉形成的緻密組織還能有效防止餡料的滋味與水分流失,變得更濃鬱多汁。

隨著這類布丁人氣越來越高,人們開始嘗試不依附布丁布,直接用板油和面製成麵團來代替腸衣,在麵團中添加不同的內餡兒、乾果、香料得到形態和口味各異的不同版本,逐漸形成了品種眾多的英式布丁大家族——板油布丁(Suet Pudding)軍團。

從外觀上看,板油布丁主要有兩種形態:

一是以板油麵團為皮,中間填入餡料的派/塔式布丁。這類布丁最初是為了盛裝肉羹或濃湯而誕生,餡料多以鹹口兒為主,比如可以作為主菜獨當一面的牛肉腰子布丁等。

牛肉腰子布丁 | 截自《theculturetrip》

當然也可以包裹進甜味兒的醬汁,如含有一整顆檸檬和大量砂糖的池塘布丁。

內含整顆檸檬的池塘布丁 | flickr Jim Easterbrook

另一類則是以板油麵團為主體混入果乾或果醬的蛋糕式布丁,如曾作為學校供餐而成為一代人記憶的果醬卷布丁、切片搭配卡仕達醬食用的葡萄乾布丁、聖誕節限定的聖誕布丁等。

成為一代人記憶的果醬卷布丁 | kitchentales.co.uk

05

聖誕布丁

/ 英式布丁的演化縮影/

聖誕布丁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它本質上是一種含有果乾、餡料豐富的板油布丁,卻在數百年間經歷過麥片粥式、派/塔式和蛋糕式幾類不同布丁的身份轉換,恰如布丁在腐國料理中的定位一樣,一直在悄然發生變化。

聖誕布丁的雛形是一種始於15世紀早期的由牛/羊肉、洋蔥、根莖蔬菜以及果乾製成的濃湯,最初是用麵包屑來增稠,加入葡萄酒和辛香料來調味。

到了16世紀,湯的主材由紅肉變為雞肉等白肉,果乾的種類也變成當時流行的新品種葡萄乾和幹李子(西梅幹),被稱之為李子濃湯(Pulm Pottage)。這道豐盛的菜餚通常在萬聖節、聖誕節或新年這樣的節日裡供應,正可以應對冬季節日餐桌上的食材短缺——秋季儲存下來的果乾可以提供糖分代替當時非常昂貴的砂糖,而肉類經過高油高糖的處理則可以大大延長保存時間。

李子濃湯 | christmasgenius.com

16世紀開始的農業革命讓英國物產逐漸豐饒,人們可以便宜地獲取新鮮肉類,為越冬而儘可能延長保存期限的肉類加工方式就顯得不那麼必要了。

李子濃湯中的肉也順應時代變化漸漸被省略,取而代之的則是板油。同時人們開始使用麵粉代替麵包屑來增稠,此時它雖仍保持著濃湯的樣子做為頭盤出現,但因使用到板油和麵粉已經開始被歸入布丁的行列,有時還會做成經典派/塔式布丁的樣子(板油麵皮包裹著含塊根蔬菜的濃湯)。

到了17世紀,日不落帝國開啟了航海殖民時代,來自加勒比海的蔗糖不斷輸入,糖的價格已經降到平民可以消費的程度。

航海殖民時代,糖開始變得廉價 | stock.tuchong

廉價的糖改變了飲食模式,又鹹又甜的混合口味不再流行,人們開始追求更純粹的味道,以肉類為主的料理傾向於純粹的鹹口兒,而使用較少肉類或完全不含肉的則變得更甜。這使得開胃菜和每餐最後一道菜的劃分逐漸明晰起來:做頭盤的布丁以調味簡單的麥片粥式為主,而最後一道菜的布丁則秉承了甜即是正義——正式向甜點轉變了。

到18世紀後半葉,除了少數經典的肉餡布丁,大部分還留在餐桌上的英式布丁都已變成適合當作餐後甜點的樣子。

現代李子布丁(Plum Pudding)就是在這個時期被完善的,它已經完全變身為蛋糕式的布丁,全然沒有當初濃湯的影子了,雖然有時依然會加入一些代表湯裡塊根蔬菜的胡蘿蔔。

1836年,帶有冬青葉子裝飾的李子布丁出現在描繪聖誕晚餐的印刷品上。同年,狄更斯在第一部散文集《博茲札記》中就把它描述為聖誕大餐的中心,後來更是在小說《聖誕頌歌》中詳盡地描述了「布丁好像一顆布滿斑點的大炮彈,又硬又結實,在燃燒著的白蘭地酒之中放著光彩」的樣子。自此,李子布丁作為聖誕節的標誌性食物在全球範圍流傳開來。

李子布丁已經成為聖誕節的標誌 | flickr jultchik7

由於經常出現每餐最後一道菜的位置,布丁逐漸變為甜點的代名詞。

19世紀40年代後,與美國大流行和推廣至全球的蛋奶凍發生了名稱上的融合,我們認知裡軟軟的、QQ彈彈的蛋奶布丁終於登上舞臺,並成功取代了一切英式布丁成為多數人眼中的「正版布丁」,當然這又是另一個很長的故事了,下次再和大家嘮。

蛋奶布丁才是現在大家心中的「正版」 | .chopstickchronicles.com

(本文作者cythina專注二次元料理復原,關注微博@倉百or蒼白,get更多好玩食譜!)

.

布丁上集結束了,隨緣更新布丁下集!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原標題:《布丁進化簡史:從香腸一路走到甜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品類冠軍之布丁甜點:從果凍到布丁,誰將領航?!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能量布丁甜品品類。果凍布丁行業一直是處於穩步發展的狀態,隨著消費者結構和消費者觀念的不斷改變,果凍布丁行業的生產企業也在尋求新的生存之路,努力迎合年輕消費者需求,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對包裝進行升級改造,使產品在年輕化、顏值化消費時代更加突出。
  • 這些甜品你會做,但英文你會說嗎?
    但是,那些甜品的英文你會說嗎?今天Sherry就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各類甜品的英文呢~01Cake 蛋糕· Black· Pudding [pd] 布丁 · Black Pudding黑布丁 Black pudding is a thick sausage which has a black skin and is made from pork fat and pig's blood.
  • 布丁(Pudding)——初戀般的滋味
    布丁,初戀般的滋味,今天就帶你好好的了解一下布丁哦!
  • 無糖南瓜布丁,減肥也能隨心吃的小甜品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特別想吃甜品,減肥的時候更是如此,可是吃完後的內疚感又會讓心情down到谷底,相信每個減肥的寶寶都能懂這種感覺。適當吃一點高熱量食物對身材的影響不大,主要問題是,絕大多數人一吃上食物就控制不住自己。
  • 布丁的做法大全布丁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甜品是許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女性朋友,總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吃甜品緩解緩解情緒,而布丁也是其中的甜品之一,布丁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你是否知道?以下就是布丁的做法大全,看完後就可以自己在家做啦!布丁的做法大全布丁,是英文pudding的譯音,起源於英國,是果凍的一種,它的主要成分有麵粉、牛奶、雞蛋,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各種口味的水果、蜂蜜、巧克力、酸奶等製作而成。布丁的做法大全布丁擁有多種製作方法,而不同的製作方法,也會給你的味覺上帶來不同的享受和刺激的口感。布丁的做法大全即將出爐,你準備好了嗎?
  • 這甜品口感似布丁,吃了可以暖宮驅寒,緩解經期疼痛,做法簡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已經成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食物,牛奶可單獨喝,也可搭配其他的食材做成不同口味的甜品,和紅茶配在一起可以做成奶茶,和黑糖配在一起可以做成髒髒茶,而當牛奶遇到它,呈現的不僅是一道好吃的甜品,更是一件有趣的事!牛奶和它做出的這甜品口感似布丁,吃了可以暖宮驅寒,緩解經期疼痛,做法很簡單!紅糖姜撞奶【所需食材】紅糖20g,薑汁20g,牛奶240ml。
  • 多雨的夏天,給自己做一杯療愈小甜品,堅果咖啡牛奶布丁
    這個咖啡牛奶布丁做法簡單,只不過需要兩次凝固成型,先凍咖啡再凍牛奶,這樣所費的時間要多一倍,但是做出來的顏值也好看一倍,再加一點腰果碎更是顏值爆表了。夏天多雨,且讓它繼續下,我們自己做一杯有療愈作用的小甜品吧。【堅果咖啡牛奶雙色布丁】主料:三合一速溶咖啡2支(2杯的量),吉利丁片2片,牛奶100克,白糖20克,熟腰果數粒。做法:步驟1、利用家裡現成的三合一咖啡就可以了。
  • 兩個雞蛋,一盒牛奶,做出布丁滑嫩香甜超滿足,一學就會
    時光匆匆,暑假也馬上就要來臨了,可是兩個月的暑期生活也是挺無聊的,那今天我就教大家製作暑期的小甜品布丁吧!布丁,英語pudding的譯音,亦有稱作「布甸」。西餐食品,用麵粉、牛奶、雞蛋、水果等製成。布丁有很多種:雞蛋布丁、芒果布丁、鮮奶布丁、巧克力布丁、草莓布丁等。
  • 黑布丁 英國的「豬血糕「
    黑布丁。  環球餐廳嗒味  文/記者曾繁瑩 實習生高珊  一提起英國的美食,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鬆餅、炸魚薯條、烘肉餡餅等,但是黑布丁你又聽說過沒?  正統的英式早餐,一定有一樣名為黑布丁的食材,除此之外,通常還會有蛋、培根、香腸、燉豆子、烤番茄、薯餅以及一些蔬菜,再加上吐司、可頌、丹麥卷等,搭配咖啡、茶或柳橙汁,是非常豐盛的早餐,也是到英國不可不吃的食物。  聽到黑布丁三個字,以為是黑色的甜點,像是咖啡布丁或巧克力布丁之類的,但一看到黑布丁的樣子,也許有些人就會望而生畏、聞之色變了,但它卻是不折不扣的英國美食。
  • 盤點聞名世界的幾種香腸 居然還有白色的香腸
    圖靈根香腸 圖靈根香腸在德國已有600年的歷史了,無論是地位還是名氣,都是德式香腸中的翹楚。圖靈根香腸通常是用豬肉或者牛肉灌入羊腸中製成的,主要用胡椒、牛至、香菜和大蒜來調味。歐盟對這種香腸的定義是:至少15釐米,生制或經水煮製成的、中等精細、味道濃鬱的調味烤香腸。圖靈根香腸一般會在油煎後配上小圓麵包,再淋上黃色芥末醬或是番茄醬一起食用。
  • 布丁的做法詳解
    布丁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甜品,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對於布丁的做法有哪些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布丁的做法都有哪些,通過對於布丁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布丁的做法都有哪些吧。
  • 未來簡史:人類終將超越智人 進化為神人
    這本被稱作奇書的《人類簡史》以其宏大的歷史視角和獨到的觀點,顛覆了人們對人類歷史的認知。《未來簡史》就是尤瓦爾繼《人類簡史》之後又一力作。英國版已在2016年9月推出,被《衛報》《泰晤士報》等多家媒體評為2016年度最佳圖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評價說:「《未來簡史》是一部能夠震撼人心,同時又趣味盎然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顛覆你的思考方式。
  • 牛奶布丁怎麼做?快來看看吧
    牛奶布丁是一道以牛奶、布丁、雞蛋等材料製成而成的甜點,是一道營養和口味兼備的甜品。5.取出來時,牛奶布丁已經大功告成,此時已經成了凝固狀,這時候我們只要將其放涼,靜等一會就好。6.放涼的牛奶布丁,口感十分的美味。我們還可以將其套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中冷藏一會,這樣牛奶布丁的口感會更好。
  • 輕井澤11家網紅美食:脆皮嫩雞、爆漿香腸、鮮奶油布丁,忍不住!
    輕井澤不只文青咖啡廳林立,還有歷史悠久的釜飯餐盒,再到洋食爆漿德式香腸、脆皮嫩雞,加上甜點控最愛的鮮奶油布丁、水果義式冰淇淋等,不胖個3公斤實在沒辦法離開這裡!本篇將嚴選輕井澤12家必吃打卡美食,不怕沒得吃,只怕看完更不知從何吃起!▋打卡種類①:正宗日式風情「和風料理」益子燒釜飯便當「荻野屋」位於站內的店門口釜飯便當內容物超滿!
  • 焦糖布丁的做法 原來做布丁竟如此簡單
    當焦糖和布丁搭配起來的時候,更是非常的美味,你想知道焦糖布丁的做法嗎?今天的文章小編就來帶你了解,焦糖布丁應該怎麼做。焦糖布丁的做法做法一這是一個比較簡易版本的做法,用的配料比較少,而且在十分鐘之內就能全部做好了,如果你是新手的話建議就學習這個做法哦。材料純牛奶,QQ糖(味道隨意),砂糖,蛋黃1個。
  • 聖誕節各個國家的傳統甜品,一起重新認識這個節日的美食
    甜品則承載了老外們對聖誕節的最初記憶,聖誕樹上懸掛的禮物,襪子裡塞滿的糖果,餐桌上分享的有獎國王派。所以,沒有甜品的聖誕節還能叫聖誕節嗎?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西方各國有哪些廣泛流行的聖誕甜品。在這裡,我只會簡單講講甜品的歷史,畢竟我是甜品控,對吧。至於具體的方子,網上到處都是。
  • 自製牛奶布丁,做法簡單零失敗,Q彈嫩滑又香甜,一吃就愛上了!
    牛奶布丁現今也是一種許多的人都會經常食用到的常用普通的甜品了,牛奶布丁的價格還是非常的便宜的,不少的人都會經常把牛奶布丁買回到家裡面當成甜品來和家人孩子來一起享用,牛奶布丁的口感細膩Q彈味道香濃可口,是一道受到了很多人喜愛的甜品,牛奶布丁平時大家都會在外面的甜品店裡面來購買食用,不會在家來自己下廚製作
  • 這些「醜八怪」甜品,竟然這麼好吃!第一竟然長這樣
    人們一想到甜品腦海中肯定閃過的都是華麗、精緻、小巧的外表,其次才是吃了甜品後心中的那種好心情。但是,有些甜品的外表真是一言難盡,甚至可以用「醜」來形容,但是味道卻很美味。你見過會長毛的甜品嘛?被燒焦的甜品你見過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些讓人「醜哭」的甜品吧!
  • 法式甜品六級考試
    以上圖片中的甜品是____A 不列塔尼黑李蛋糕B 巴黎布雷斯特泡芙C 巴巴朗姆酒蛋糕2. 以上圖片中的甜品是____A 奶油泡芙B 閃電泡芙C 國王蛋糕3. 以上圖片中的甜品是____A 熔巖巧克力B 黑森林C 歐培拉4.
  • 香軟甜品,教你用紅薯做好吃的布丁
    今天燜了一鍋紅薯飯,美美的飽餐一頓的同時,剩下的紅薯飯也將它充分的利用起來,做了紅薯米布丁,因為有紅薯的原因,口感比正常米布丁更加香濃甘甜!剛烤好的時候整個屋子都是奶香和甜味~聞起來就超幸福!原創作者 流光光食材紅薯飯部分白米250g紅薯一顆約250g純淨水適量紅薯米布丁部分紅薯飯150g蛋黃2個牛奶250g細砂糖30g玉米澱粉15g黃油20g裝飾草莓等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