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血栓「藏」下肢,小心傷你沒商量

2020-12-23 騰訊網

小小血栓堵血管,傷人性命沒商量。據研究發現,有20%在腦血管裡,10%在內臟血管,70%全都集中在下肢。面對血栓的「重災區」,身體會面臨怎麼樣的威脅,又該如何破解呢?在11月27日至28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介入分論壇暨2020江蘇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外周血管診療論壇上,專家指出,下肢血栓暗藏殺機,特別易被下肢動脈血栓的「假面具」蒙蔽,甚至引發截肢風險。

腿發涼不是老寒腿,而是下肢動脈「填堵」

前段時間,76歲的李大爺(化姓)突然覺得右腿小腿發涼,還以為是年紀大了,老寒腿犯了,就自己找了膏藥貼貼,但還是沒啥效果,反而還出現了腿疼,走兩步腿就開始疼,出現間歇性跛行。李大爺發現不對勁了,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就診,經過B超等檢查排查發現,李大爺這腿部問題並不是老寒腿,而是下肢動脈裡「藏」了血栓,如果再不加以科學治療,可能有截肢風險。

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秦永林主任醫師帶領團隊根據影像資料與病例情況,綜合評估李大爺病情後,決定為患者進行介入手術。下肢動脈造影、吸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經過一系列的與血栓的「搏鬥」,剷除下肢動脈裡「攔路虎」,血管打通「暢通無阻」。成功手術後,李大爺感覺右腿的症狀明顯緩解。

70%血栓藏下肢,四大症狀要知曉

秦永林主任介紹,隨處都有可能形成的血栓,向來被視為人體內隨時會把人摞倒的定時炸彈。人們最熟悉的動脈血栓是心臟和腦血管等。心臟動脈出現血栓後,可以出現心肌梗塞。腦血管內形成了血栓,就是人們較為熟知的腦梗塞。而其實70%集中在下肢,但是常見的是下肢靜脈血栓,而下肢動脈血栓很容易被忽視。

專家介紹,下肢動脈出現血栓後,四大典型症狀:紫、涼、麻、痛。因此很多老年人很容易與痛風、老寒腿等混淆。秦永林主任解釋說,痛風的症狀主要以關節處疼痛為主,動脈栓塞則會因為患處供血不足,在疼痛加劇之外還會出現皮溫降低,皮膚的顏色也會逐漸變深。很多老年人的腿皮溫下降再加上腿部疼痛,就以為是老寒腿,而忽略了疼痛的時間。一般老寒腿的患者站起來腿就會痛,而下肢動脈血栓的症狀一般是走一段路後才出現疼痛感覺。

冬季高發,一旦發病應及時就醫

秦永林主任介紹,下肢動脈血栓冬季發病率高,天氣變冷時症狀加重。但好發於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動脈硬化相關病史。

專家提醒,下肢動脈血栓發病比較急,一旦發病,往往是疼痛難忍。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對症治療,會導致潰瘍和壞死,將面臨截肢風險。此外,對於長期吸菸的中青年男性,還需要警惕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要症狀也是前期肢體發涼、麻木,行走一段路後因疼痛需要停駐休息,嚴重時出現足趾疼痛,足趾發黑、潰爛、流膿等,常有夜間靜息痛表現。出現這些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排查。

專家建議,對於下肢動脈血栓的治療,建議儘快手術治療。一般可採用介入手術治療,即下肢動脈造影取栓,通過微創手術,效果好、恢復快。

【來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腿腫無小事,小心下肢靜脈血栓
    腿腫無小事,小心下肢靜脈血栓 2021-01-13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人都怕的「血栓」,70%都集中在下肢
    血栓70%都集中在下肢談及「血栓」,誰的心肝脾肺腎不得嚇得抖三抖。每6秒鐘就有1個人因為腦中風而死亡,腦中風的罪魁禍首就是血栓。據研究發現,嚴重威脅我們健康的血栓,有20%在腦血管裡,10%在內臟血管,剩下70%全都集中在下肢。關於下肢血栓,大家有諸多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下肢血栓那些事兒。三甲天團
  • 寒潮來襲,小心被下肢深靜脈血栓「栓」住
    寒潮來襲,小心被下肢深靜脈血栓「栓」住 2021-01-01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糖友長期臥床,要小心下肢深靜脈血栓
    檢查後發現,張先生患上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多發生於下肢;血栓脫落可引起肺動脈栓塞,兩者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常導致肺動脈栓塞和血栓後症候群,嚴重者顯著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被忽略的致命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
    傷後血栓可能造成肺栓塞  崴腳,這個在生活中常見的小意外,怎麼會導致肺栓塞並致人死亡呢?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劉建龍主任分析,從這次受傷的經過看,這位年輕女性曾自述在腳踝扭傷後,軟組織腫脹伴強烈脹痛,從扭傷的腳踝處一直延伸到小腿肚,腳尖出現麻痺感,這樣的症狀就提示了她受傷的下肢極有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 血栓容易躲在下肢!若出現這些現象,要懷疑是血栓形成
    一、最「沉默」的殺手血栓性疾病分為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我們最熟悉的心梗、腦梗的根源就是動脈血栓。而靜脈血栓主要累及下肢靜脈,發生靜脈血栓後,可能引起急性心肺功能障礙、呼吸困難、胸痛、咳血、皮膚出現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甚至截肢猝死等。
  • 孕期下肢靜脈血栓,怎麼辦?
    孕期隨著體內激素的變化、子宮變大、血液的高凝狀態(整個孕期到分娩後8周都是高凝狀態),以及孕媽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孕媽靜脈系統容易出現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孕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下肢靜脈曲張或微血管擴張,80%的血栓在下肢。預防的意義遠勝過治療。孕產婦如何預防血栓呢?
  • 老人下肢骨折後腿腫很正常?醫生:下肢久腫不消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70歲的張大爺今天被孩子帶來醫院看病,當他脫下褲子時我們都驚呆了,他的右腿腫脹,色素沉著嚴重,皮膚有多處潰爛,作為醫生看著都覺得疼,更不用說張大爺本人了,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兩年前的一次骨折。兩年前,張大爺有過一次右下肢骨折,保守治療的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幾個月。看著自己腫脹的右腿,張大爺以為是骨折後的正常反應,誰知半年過去了他的右腿依然沒有消腫,張大爺以為是骨折落下的後遺症,也沒太在意。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大爺的右腿不僅不消腫,反而開始脹痛,皮膚越來越黑,局部瘙癢,撓破了就形成了潰瘍。
  • 骨科病人下肢靜脈血栓知識點
    骨科病人下肢靜脈血栓知識點 2021-01-08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腿部有血栓怎麼辦?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這4點很關鍵
    發現自己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護理身體。因為靜脈血栓產生之後會讓正常的血液循環受影響,無法及時提供血液給身體需要的部位,很容易導致下肢疼痛,甚至會有間歇性跛行,肢體麻木等情況。很多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十分嚴重,沒有通過正確的用藥來消除血栓,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有可能在局部循環受阻時引發各種不良症狀。想要儘快改善病情,還需注意良好生活習慣養成,通過用藥是緩解病情的關鍵,否則等到血管堵塞,狹窄其他不良症狀已經明顯了。
  • 老年人腿部腫脹應警惕下肢靜脈血栓
    老年人腿部腫脹可能是靜脈血栓,因為靜脈血栓的症狀為肢體腫脹,當然也可能是其他類型的疾病,最重要的是及時發現症狀及時的進行診斷和治療,才能避免耽誤治療時機,具體請看下面的介紹。  年紀大的人腿腫脹與深靜脈血栓有關嗎?
  • 八旬老人不愛動 同時下肢靜脈血栓與肺栓塞
    紅網時刻5月11日訊(通訊員 段景鋒)近日,86歲的彭奶奶對長沙市第三醫院的醫護人員連聲謝道:「沒想到腿腫了還差點要了我的命,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及時查清了原因,治好了我的病。」彭奶奶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個愛好就是喜歡看書,每天都要看上四、五個小時,看起書來經常水都顧不上喝。
  • 下肢靜脈血栓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肺栓塞,診治手段需了解
    很多人對這種疾病缺乏了解,本文就從3大方面,向大家介紹下肢靜脈血栓。>1、機械性因素靜脈如果局部出現撕裂傷,又或者是伴有明顯的骨折創傷,都有可能會造成靜脈血栓現象,如此同時也會造成嚴重的下肢靜脈血栓,所以此時就應該引起重視。
  • 下肢有這3個「標記」,或是身體在告訴你,血栓來到了
    一旦體內發生血栓,身體也會出現相應的異常症狀,比如腿部出現以下三個表現,當心血栓已經找上門來了:1、麻木下肢麻木通常和肢體壓迫有關,比如長時間久坐不動、久站、久蹲等,都可造成麻木症狀出現,這恰恰就是下肢血液循環被壓迫後產生的結果。
  • 血液裡「藏」血栓的人,睡覺或會出現5個跡象,若有1個,儘早重視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一個人好好的,突然間早上起來的時候半身無知覺,說話也含糊不清了,去了醫院檢查,結果是腦梗。這是由於一個隱藏在血管的元兇——血栓導致的。但血栓可不是腦部獨有的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症狀也是多種多樣,但是有些症狀很容易被忽視。
  • 不當制動致下肢腫痛,多處血栓危及性命
    有一個病例就比較特殊,來了醫院,一直沒給他安排手術。這個病例,是個老年患者,72歲,其實骨折並不嚴重,就是一個簡單的踝關節骨折,受傷後,於當地醫院接受了中藥外敷、夾板固定,當地醫生建議他於家中休息。這個病人就是受傷後於家中臥床休息,沒有活動,同時,當地醫生也沒有進行專業的指導,沒有指導患者行下肢肌肉收縮訓練及踝泵訓練,導致下肢血流減慢,就出現了血栓,最終導致下肢出現腫脹、疼痛。血栓形成了有什麼風險呢?當下肢深靜脈有血栓形成,血栓就有脫落的可能,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順著下肢深靜脈流向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右心室,然後就從右心室流出,堵住肺動脈,就導致肺動脈栓塞了。
  • 第一次得「下肢深靜脈血栓」,要住院嗎?最新研究揭秘了!|下肢深...
    一文總結下肢VTE症的診療要點!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約為88~112/10萬人/年,且發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該病臨床症狀通常表現為大腿或小腿腫脹、疼痛或拉扯感,可能隨著下床活動而加重。
  • 下肢深靜脈血栓怎麼護理?從5方面著手,生理或心理方面均需注意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常見的疾病,嚴重損害人們的健康,其主要後遺症是下肢水腫、皮炎、繼發性靜脈曲張以及色素沉著等,若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可引起肺栓塞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也要做好日常生活中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該如何護理?
  • 腫瘤患者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來組空氣波助力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那些事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異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血流因而受阻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症候群。其中,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尤其是好發於左下肢。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下肢的腫脹、疼痛(急性期);淺靜脈曲張、慢性溼疹、色素沉著和潰瘍形成(慢性期) [1]。
  • 「沉默殺手」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治療要牢記這7點
    肺栓塞的發病原因在於肺動脈被血栓堵住了,而這個血栓往往來自於下肢深靜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它是骨科圍手術期發生率較高的併發症。如果下肢深靜脈的血栓非常大,一旦脫落造成肺栓塞,醫生連搶救的時間都不夠,因此,骨科大夫常稱DVT為「沉默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