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折惹上大麻煩!不當制動致下肢腫痛,多處血栓危及性命

2021-01-19 關節科何改生

湖南的天氣,冷起來,絲毫不留情面,於是大家都裹上了厚厚的棉衣、羽絨服,行動起來就像個笨熊,一不小心就會絆一跤,特別是老年病人,更容易摔跤。

這兩天何醫生接連收了幾個老年患者,都是摔傷所致的骨折,骨折部位五花八門,有股骨頸的、有股骨粗隆的、有踝關節的,對那些身體條件允許的,我們都早期為老人做了手術,解決了問題。

有一個病例就比較特殊,來了醫院,一直沒給他安排手術。這個病例,是個老年患者,72歲,其實骨折並不嚴重,就是一個簡單的踝關節骨折,受傷後,於當地醫院接受了中藥外敷、夾板固定,當地醫生建議他於家中休息。於是老人家回家後,就一直謹遵醫囑,躺在床上休息,看電視,這樣一過就是1周,昨天晚上突然出現左下肢極度腫脹,左下肢疼痛不已,又去了當地醫院,當地醫生應該是感到情況不妙,趕緊建議轉上級醫院,於是病人來到了我們醫院。

患者腫脹的大腿

來的時候,是何醫生接診的,一看大腿,腫的非常厲害,張力非常高,測量大腿的周徑,腫的一側比正常的那一側周徑整整大了6個公分。做了個下肢血管彩超,提示髂外動脈、股靜脈、膕靜脈多處有血栓形成。我緊急請了介入科會診,做了下腔靜脈濾器植入、取栓、溶栓術,手術後複查彩超,血栓明顯減少,現在仍在做溶栓和抗凝治療。

術中取出的血栓

那麼,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怎麼形成的呢?引起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像靜脈血流減慢、血管壁損傷以及血液出現高凝狀態,都容易出現血栓形成。這個病人就是受傷後於家中臥床休息,沒有活動,同時,當地醫生也沒有進行專業的指導,沒有指導患者行下肢肌肉收縮訓練及踝泵訓練,導致下肢血流減慢,就出現了血栓,最終導致下肢出現腫脹、疼痛。

血栓形成了有什麼風險呢?當下肢深靜脈有血栓形成,血栓就有脫落的可能,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順著下肢深靜脈流向下腔靜脈,進入右心房、右心室,然後就從右心室流出,堵住肺動脈,就導致肺動脈栓塞了。發生肺栓塞後,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症狀,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就會因窒息,快速心臟停搏,而導致病人死亡。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肺栓塞患者因未確診和未治療而死亡。所以何醫生才趕緊給這個病人安排了會診,做了介入治療。

最後,何醫生提醒大家,當家中有以下幾類病人的時候,需要高度警惕病人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

1.下肢骨折後,保守治療的病人:因為保守治療的病人,醫生一般都建議患肢制動,保護骨折位置不移動。但是大家不要進入誤區,制動是指有效的保護骨折部位,而不是一動不動,一動不動就會導致血流減慢,導致血栓形成。所以我們一般建議骨折的患者,身體條件允許,宜早期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後,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鍛鍊,肌肉有效收縮,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發生。對於身體條件差,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要鼓勵患者行下肢肌肉力量等長收縮和踝泵訓練,收縮的肌肉會促進血管收縮,促進血液流通,減少血栓發生。

2.癱瘓病人:癱瘓的病人,下肢肌肉不能自主活動,血管收縮減弱,血流自然減慢,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高發人群,這類患者就需要家人精細的護理,要幫患者做下肢按摩,促進血液循環。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類病人需定期檢查下肢血管彩超,要排除血栓之後才能按摩。不然在已經有血栓的情況下,本來那個血栓可能不會脫落,你一按摩,就可能促進他脫落了。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不給已經有血栓的病人做骨折手術的原因,因為手術過程中,需搬動下肢,活動下肢,亦有可能導致血栓的脫落(因此在解決了上述那個病人的血栓問題後,我們會擇期為其解決骨折問題)。

下肢深靜脈血栓主要表現為一側肢體的突然腫脹,局部感疼痛,行走時加劇。當出現這類症狀時,需及時到醫院就醫,明確診斷,及時作出幹預,減少類似於肺栓塞這樣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相關焦點

  • 老人下肢骨折後腿腫很正常?醫生:下肢久腫不消可能是血栓在作怪
    70歲的張大爺今天被孩子帶來醫院看病,當他脫下褲子時我們都驚呆了,他的右腿腫脹,色素沉著嚴重,皮膚有多處潰爛,作為醫生看著都覺得疼,更不用說張大爺本人了,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兩年前的一次骨折。兩年前,張大爺有過一次右下肢骨折,保守治療的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幾個月。看著自己腫脹的右腿,張大爺以為是骨折後的正常反應,誰知半年過去了他的右腿依然沒有消腫,張大爺以為是骨折落下的後遺症,也沒太在意。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大爺的右腿不僅不消腫,反而開始脹痛,皮膚越來越黑,局部瘙癢,撓破了就形成了潰瘍。
  • 被忽略的致命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
    傷後血栓可能造成肺栓塞  崴腳,這個在生活中常見的小意外,怎麼會導致肺栓塞並致人死亡呢?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劉建龍主任分析,從這次受傷的經過看,這位年輕女性曾自述在腳踝扭傷後,軟組織腫脹伴強烈脹痛,從扭傷的腳踝處一直延伸到小腿肚,腳尖出現麻痺感,這樣的症狀就提示了她受傷的下肢極有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 人人都怕的「血栓」,70%都集中在下肢
    據研究發現,嚴重威脅我們健康的血栓,有20%在腦血管裡,10%在內臟血管,剩下70%全都集中在下肢。關於下肢血栓,大家有諸多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下肢血栓那些事兒。三甲天團並且由於重力作用,血液易在下肢發生血流緩慢的情況,並在靜脈中淤滯。如果這個時候,小腿肌肉又處於休息狀態下,在全身各個部位狀態相同時,下肢靜脈相對容易形成血栓。引起下肢靜脈血栓的原因很多,肢體制動、長期臥床、活動減少等導致的血流緩慢,是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首要因素。
  • 「沉默殺手」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治療要牢記這7點
    肺栓塞的發病原因在於肺動脈被血栓堵住了,而這個血栓往往來自於下肢深靜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它是骨科圍手術期發生率較高的併發症。如果下肢深靜脈的血栓非常大,一旦脫落造成肺栓塞,醫生連搶救的時間都不夠,因此,骨科大夫常稱DVT為「沉默的殺手」。
  • 如果不幸骨折,一定好妥善處理!嚴重會導致休克?
    天氣開始變暖,越來越多的人出來踏春了。可是隨之而來的交通安全,也是值得人們注意的。騎上自行車、摩託車,行駛在寬敞的車道上。可是這些交通方式都存在著意外的可能。一旦發生了交通事故,就會引起骨折等損傷。2、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伴有較重汙染、軟組織缺損、清創不徹底、抗菌不及時等,都容易引發骨折部位感染,處理不當可致化膿性骨髓炎。
  • 骨折後小心這 8 種併發症!早知道,少受罪!
    海沃德2017年夏天轉投凱爾特人,卻在第一場比賽中腳踝骨折,傷缺了整個2017-2018賽季。上賽季復出後,海沃德逐漸失去主力位置,好不容易在新賽季找回巔峰時的狀態,如今又發生變故,必將影響其職業生涯的發展。
  • 糖友長期臥床,要小心下肢深靜脈血栓
    檢查後發現,張先生患上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多發生於下肢;血栓脫落可引起肺動脈栓塞,兩者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常導致肺動脈栓塞和血栓後症候群,嚴重者顯著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 寒潮來襲,小心被下肢深靜脈血栓「栓」住
    冬天到了,又到了血管病高發的季節,下肢深靜脈血栓為靜脈血管系統多發病,並有可能進展成為肺栓塞,危及生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下肢深靜脈血栓。一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於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發生於制動狀態。致病因素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三大因素。由於氣候寒冷,活動量減少,身體的血液流動速度減緩,發生血栓的風險就相應提高了。
  • 為什麼說髖關節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怎麼防治
    二、最可怕的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由於臥床治療期間活動量少,長時間制動導致靜脈血液流滯,在下肢深靜脈凝結成血栓。
  • 骨科病人下肢靜脈血栓知識點
    下肢靜脈血栓就是下肢靜脈血管內血液不正常的凝結,導致血管腔的堵塞,血液回流不暢,引起的下肢腫脹、疼痛等症狀。
  • 武漢一男子骨折後臥床喝骨湯養傷 肺部出現栓塞險危及生命
    在接受骨折手術後,一男子在家臥床養傷了1個月,其間為了加快恢復還經常喝骨頭湯進補。誰知因為臥床太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後引發肺栓塞,剛一下床又進了醫院。市民劉先生家住盤龍城。41歲的他正值壯年,平時身體很好,從事體力勞動,「壯得能打死老虎」。
  • 孕期下肢靜脈血栓,怎麼辦?
    門診就診中很多患者,尤其孕早期發現有血栓的孕媽,發現有血栓之後,認為服用治療血栓的藥物對胎兒有影響,怕引起胎兒畸形,第二點顧慮:孕媽擔心治療不及時危及健康;就放棄繼續妊娠,選擇徹底治療。真的保胎和繼續妊娠不能兼顧嗎?其實,抗凝治療,通常建議用低分子肝素,既能控制血栓,又不影響胎兒發育。為什麼孕婦容易出現血栓?
  • 不當的運動健身,會增加靜脈血栓的風險,想預防,一定要看這4點!
    醫生也經常提倡:適度運動有利於防治血栓。但是你知道嗎?不當的運動健身也會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一、意外:運動員是靜脈血栓的高發人群 美國 NBA 的頂級球星波什,曾 11 次入選全明星賽,就是這樣一位超級球星,卻也遭受深靜脈血栓的困擾,他就曾因下肢深靜脈血栓不得不宣告休戰。
  • 青島12歲女孩踩到陽臺水跡從四樓墜落 全身多處骨折危及生命
    家住青島的小新(化名)是一名12歲女孩。近日,小新在家中陽臺上玩耍,陽臺上存有家長晾曬衣物時留下的水跡,沒有及時清理。小新不小心踩到了水跡,腳下一打滑不慎從四樓摔到樓下!小新當場喪失意識並伴有口鼻大量出血。家長見狀急忙撥打120,將小新送到當地醫院,當地醫生初步檢查顯示:孩子全身多處骨折、出血較多。考慮孩子病情較重,推薦到青島婦兒醫院救治。
  • 祝您健康|骨折後只靜養?小心誘發這類疾病!
    您別不信,了解了下面這項病症,您就知道這並不是聳人聽聞了,那就是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是骨科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阻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現象。多發生於下肢。骨折後血管損傷和活動受限等是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由於身體素質等原因,骨折後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機率更高。
  • 世界血栓日|預防靜脈血栓,別讓生命被「栓」住
    指血液在下肢深靜脈腔內不正常的凝固,完全或不完全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靜脈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及肺動脈血栓栓塞症(PE)。好發於下肢,左下肢多於右下肢,男性多於女性。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引起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易造成肢體潰瘍甚至殘疾,血栓脫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VTE就「潛伏」在身邊
  • 血栓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預防血栓發生?
    引言頭痛、頭暈、胸痛、口齒不清、雙下肢浮腫、肢體麻木、肢體障礙,這些都是啥原因?也許是血栓惹的禍,小小栓子危害卻很大。本期「護健圖文」欄目,我們邀請了上海市同仁醫院神經內科護士李依文,為我們講講關於血栓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血栓?
  • 這樣鍛鍊能夠有效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入院第二天患者右下肢出現紅腫立即做彩超結果顯示右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遵醫囑採取患肢制動避免血栓脫落及對症治療。 案例二:40多歲的河南女子坐十幾個小時火車火車回廣州,途中覺得無聊就開始刷手機,坐多久就刷多久,下火車時直接雙腿一軟,差點癱倒在地上,去到醫院被醫生診斷為腦梗塞,而且情況已經十分嚴重了。
  • 腫瘤患者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來組空氣波助力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那些事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異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血流因而受阻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症候群。其中,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尤其是好發於左下肢。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下肢的腫脹、疼痛(急性期);淺靜脈曲張、慢性溼疹、色素沉著和潰瘍形成(慢性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