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簡述奧爾波特、卡特爾、艾森克和塔佩斯的人格特質理論。
【參考答案】
人格特質是個體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情境中保持相對一致的行為方式的傾向,是測評人格常用的基本單位。
(1)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人格特質可以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
①共同特質是某一社會文化中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共有的、相同的特質。
②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獨具的特質,代表著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根據在生活中的作用,個人特質又可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
第一,首要特質:一個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質,影響到一個人各方面的行為,如林黛玉多愁善感、曹操狡猾奸詐。
第二,中心特質: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如林黛玉清高、孤僻、抑鬱。
第三,次要特質:個體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通過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特質的結構網絡模型。
①個別特質與共同特質:個別特質是個體身上獨有的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
②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從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根源特質是那些相互聯繫且以相同原因為基礎的行為特質。卡特爾發現了16種根源特質,並在此基礎上編制了16種人格因素量表。
③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根源特質又可分為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兩類,體質特質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定,環境特質則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決定。
④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動力特質是具有動力特徵的特質,使人趨向某一目標;能力特質是表現在知覺和運動方面的差異特質,包括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氣質特質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速度與強度的特質。
(3)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根據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並編制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①外傾性: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
②神經質: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
③精神質: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
(4)大五人格模型
塔佩斯等人運用詞彙學方法對卡特爾的根源特質進行再分析,發現了五個相對穩定的因素。
①外傾性:表現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②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③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質。
④神經質(情緒穩定性):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衝動、脆弱等特質。
⑤開放性: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五個特質的首字母構成了「OCEAN」一詞,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麥克雷和科斯塔據此編制了大五人格量表(NEO)。
——選自《心理學考研必背30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