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人格特質理論?

2022-01-31 知行心理考研

收錄於話題 #必背300題 59個

【問題】

簡述奧爾波特、卡特爾、艾森克和塔佩斯的人格特質理論。

【參考答案】

人格特質是個體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情境中保持相對一致的行為方式的傾向,是測評人格常用的基本單位。

(1)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人格特質可以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

①共同特質是某一社會文化中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共有的、相同的特質。

②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獨具的特質,代表著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根據在生活中的作用,個人特質又可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

第一,首要特質:一個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質,影響到一個人各方面的行為,如林黛玉多愁善感、曹操狡猾奸詐。

第二,中心特質: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如林黛玉清高、孤僻、抑鬱。

第三,次要特質:個體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在特殊情況下才表現出來。

(2)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通過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特質的結構網絡模型。

①個別特質與共同特質:個別特質是個體身上獨有的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

②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從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根源特質是那些相互聯繫且以相同原因為基礎的行為特質。卡特爾發現了16種根源特質,並在此基礎上編制了16種人格因素量表。

③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根源特質又可分為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兩類,體質特質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定,環境特質則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決定。

④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動力特質是具有動力特徵的特質,使人趨向某一目標;能力特質是表現在知覺和運動方面的差異特質,包括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氣質特質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速度與強度的特質。

(3)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根據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並編制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①外傾性: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

②神經質: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

③精神質: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

(4)大五人格模型

塔佩斯等人運用詞彙學方法對卡特爾的根源特質進行再分析,發現了五個相對穩定的因素。

①外傾性:表現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②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③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質。

④神經質(情緒穩定性):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衝動、脆弱等特質。

⑤開放性: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五個特質的首字母構成了「OCEAN」一詞,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麥克雷和科斯塔據此編制了大五人格量表(NEO)。

——選自《心理學考研必背300題

相關焦點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2.2 人格與特質特質是存在於個體內部,在不同環境中指導個體思想與行為的多種穩定的人格特徵。它是我們的動機,情緒和認知在行為上的表達方式。人格是不同特質的集合。特質與氣質的差別在於氣質是人格的基礎,深植於個體的生物本性裡;而特質是建立在氣質基礎上的多維結構,特質同樣也會受到經驗的影響。A.
  • 人格特質理論——奧爾波特、卡特爾、艾森克
    每個個體都有幾個中心傾向,奧爾波特認為一般人所具備的中心特質大約是在五項到十項之間。次要傾向則代表那些最不顯著、最不具概化性與一致性、 滲透性最弱的特徵,是個體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現出來,某些次要特質可能只有個別的親密朋友才能發現。奧爾波特將個體傾向中最強烈的成分稱為動機傾向,不太強烈的部分稱為風格傾向。
  • ...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層次理論
    人格概念人格具有穩定性。「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指的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具有穩定性。A—B型人格類型理論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了A—B人格類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情緒維度注意—拒絕是施洛伯格情緒三維理論中情緒的維度之一,施洛伯格情緒三維理論中另外兩個維度是愉快—不愉快和激活水平。動機衝突的主要類型個體的行為都有其目的,如果個體想要達到的目的不止一個,而且想達到的目的之間又有矛盾,不能同時達到的時候,就出現了動機的衝突。
  • 卡特爾人格測試,(卡特爾的特質理論)完整版
    奧爾波特開創的特質理論發展到四十年代,面臨著兩個問題;於是卡特爾進一步的回答了從奧爾波特開創特質的兩個根本問題:(2)用什麼方法來確定特質?卡特爾在這兩個方面都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卡特爾除了深受奧爾波特的特質分類的影響外,麥獨孤的本能說和情操說,以及門捷烈夫的化學元素分類說,都對他的特質分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艾森克人格測試,全面了解卡特爾16種人格特質
    雷蒙德·卡特爾(R.B.Cattell)受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發,用因素分析法對人格特質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於人格特質的一個理論模型。模型分成四層: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16種人格因素問卷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編制的用於人格檢測的一種問卷,簡稱16PF。根據一項研究,1971-1978年間被研究文獻引用最多的測驗中,16PF僅次於MMPI排居第二。在一項關於心理測驗在臨床上應用的調查中,16PF排第五。
  • 人格特質與免疫系統
    雖然健康與否取決於多種因素——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等等,但一項研究表明人格特質可能也會對我們的健康有影響。
  • 淺論生涯教育中人格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應用
    前五年從事技術性工作,目前有想法寫些東西,講些「微不足道」的話。 一、問題的提出 有關「生涯」的理論很多,但眾多理論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一個完整的生涯教育過程包含了內部自我認知和外部探索。
  • ABO測試:卡特爾16pf人格測試,推薦世界上最完善的有關人格特質的自測量表之一
    當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B.Cattell)在20世紀20年代從物理科學轉向心理學領域時,他失望的發現大多數人格理論都是基於哲學和個人猜想,或者是由醫學專業人士開發的,幾乎沒有科學依據。他推斷人類個性必須具有基本的、潛在的、普遍的維度,就像物理世界有基本的構建塊(如氧氣和氫氣)一樣。
  • 領導特質理論
    領導理論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
  • 十六型人格測試是怎麼說明一個人的個性的?超準十六型人格情商排行榜,16項人格特質測評,榮格十二型人格測試,人格原型測試題!
    當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B.Cattell)在20世紀20年代從物理科學轉向心理學領域時,他失望的發現大多數人格理論都是基於哲學和個人猜想,或者是由醫學專業人士開發的,幾乎沒有科學依據。
  • 蒙格斯智庫:名字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嗎?
    意思大概就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或外貌是跟這個人名字的內涵是有關係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的人格特質。例如,我們往往會認為名字中帶有「磊」字的人性格比較沉穩,名字中帶有「靜」字的人性格會比較安靜內斂。那麼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是否真的跟名字有關呢?Sidhu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與他們的名字無必然關係,但名字會影響到他人對自己人格特質的判斷。
  • 有關人格的知識點-人格類型理論
    有關人格的知識點不管是在教師資格的考試中,還是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都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因此,今天對於人格的類型理論做一個全面的梳理。人格的類型理論目前有三種:1.單一類型模式;2.對立類型模式;3.多元類型模式。下面針對這三種類型模式進行介紹:1、單一類型模式這種理論認為,人格類型是依據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特徵來確定的。美國心理學佛蘭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單一類型理論的代表。法利認為,T型人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徵。
  • 《第五人格》律師外在特質是什麼 律師外在特質介紹
    導 讀 第五人格求生者中的律師想必很多小夥伴在前期的詩率還是很高的,作為破譯型的角色雖然和其他破譯角色想必不太出色
  • 心理學家:運用這個人格理論,看人看到骨子裡
    想要成為識人的高手,我們首先要有一套非常厲害的識人工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工具,就是當今應用最廣泛、也最牢固的了解個性特徵的系統,叫做「大五人格理論」,它是西方心理學界公認的人格特質模型。只有摸清楚了一個人的人格特徵,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看穿一個人,不被表象所蒙蔽。一、什麼是大五人格理論?
  • 心理學-卡特爾和他的人格特質理論
    1941-1944年,他在哈佛大學講授心理學,1946-1973年擔任伊利諾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人格測量實驗中心主任。1978年他到科羅拉多定居並擔任夏威夷大學兼職教授。1939年他獲得倫敦大學的榮譽科學博士頭銜,1945年在他40歲之際,被授予伊利諾斯大學人格與群體分析實驗室主任和研究教授的職位。
  • 超級富豪們都有哪些人格特質?
    有沒有一套超高淨值人士的特定衡量標準從而使他們區別於其他人群?他們善於做細心的規劃?或者,他們的財富只不過是他們創業活動中順手得來的副產品?是什麼讓他們取得巨大的財務成功,天性所致還是後天養成的?本文,摘自雷納·齊特爾曼博士的《富豪的心理》,揭秘成為超級富豪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其中,有很多觀點值得學習。
  • 卡特爾16種人格測試(16pf)結果分析免費,你最吸引人的人格特質什麼?丨艾森克人格氣質類型測試
    當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B.Cattell)在20世紀20年代從物理科學轉向心理學領域時,他失望的發現大多數人格理論都是基於哲學和個人猜想,或者是由醫學專業人士開發的,幾乎沒有科學依據。
  • 川普行為的根源:自戀人格特質與對外政策偏好
    其理論先驅拉斯韋爾在《權力與人格》一書的開篇,曾經引用英國諷刺作家薩繆爾·巴特勒的箴言——「它(權力)的芳香沁入大腦,讓人輕率、傲慢和自負」。在拉斯韋爾看來,權力與人格之間相互作用、彼此建構,存在一種「暗示的互換」。權力可以改變人格,人格也總是能夠深刻地塑造於權力的施行。
  • 康德的人格同一性理論
    當代人格同一性理論主要有兩個趨向:一是以身體作為同一性的標準,將人格同一性等同於身體的跨時間的同一性,其中以大腦作為同一性標準的觀點最為流行。二是將人格的跨時間同一性奠立於某種心理的持續性,洛克的記憶理論就是這種觀點的發源。在這兩個理論趨向中,又針對各自的弱點多有變種,如動物主義與準記憶的觀點等等。但在當代的討論中,人們似乎無視康德關於人格同一性的獨特立場。
  • 第五人格:理論與實際差距大?這幾個文案描述模糊反而會誤導人!
    非對稱性對抗競技手遊第五人格玩家們時不時就會被「花裡胡哨」的角色技能介紹弄得頭暈目眩,就連語文課代表也可能會難以理解,只有親自選用角色參與比賽才能明白它們的真正用法。其實,細心的玩家發現幾個文案描述反而誤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