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檢查可以發現早期肝癌?醫生:這4種檢查效果好

2020-12-14 影像科劉醫生

對於早期肝癌,往往沒有比較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往往需要通過一些檢查才能發現是否有早期肝癌,但是對於檢查方法的選擇,很多人卻不是很了解,劉醫生就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哪些檢查可以篩查早期肝癌。

AFP(甲胎蛋白)檢查。

什麼是甲胎蛋白呢?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它其實是一種糖蛋白,屬於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兒肝細胞及卵黃囊合成。所以,甲胎蛋白常常是在胎兒的血液中有比較高的濃度,出生之後,隨著時間的延長,開始慢慢下降,到了成年之後,甲胎蛋白的血清含量是非常低的。甲胎蛋白具有比較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運輸功能、調節功能、免疫抑制等。

同時甲胎蛋白作為一種腫瘤標誌物,常常在很多腫瘤患者的血液中有比較高的濃度,特別是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對於肝癌是有非常高的特異性的,臨床的研究提示,大概80%左右的原發性肝癌患者,都有甲胎蛋白的不同程度升高。而且往往是在肝癌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升高,所以,甲胎蛋白可以作為篩查早期肝癌的一項常規檢查項目。

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講,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一般是小於8.0ng/ml的;如果出現了甲胎蛋白的升高,特別是如果AFP>400ng/ml,那麼就要高度懷疑存在肝癌了;當然,如果僅僅是輕度的升高,那麼也可能見於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等。所以雖然是它對於肝癌有比較高的特異性,但是還是要強調並不是說甲胎蛋白出現了升高,就一定存在肝癌

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非常簡便易行,價格相對於其他影像學檢查也比較實惠,而且超聲檢查也沒有任何輻射,所以說超聲是非常好的一項篩查肝臟病變的方法

超聲檢查它可以對我們肝臟內的病變進行全方位的顯示,無論是大小、形態、位置,都能夠顯示清楚,同時,通過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還可以了解肝臟以及病灶的血供情況,了解肝靜脈以及門靜脈的情況,如果存在早期肝癌,往往都是可以發現病灶,了解病灶的血供情況。不過,超聲對於有的小肝癌可能並不能做出比較明確的診斷。這個時候往往還需要藉助其他的影像學檢查,如CT或者MRI檢查。

腹部CT增強檢查。

超聲對於篩查肝臟病灶非常簡單實用,但是就像上面給大家講的,對於有的早期小肝癌,超聲的特異性並不如CT強,所以這個時候,往往需要結合腹部CT增強掃描。CT它的密度解析度非常高,同時屬於斷層成像,和超聲不同,它不受操作者的操作影響,是客觀的成像,所以其診斷的準確率和特異性都要更高。

可能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是增強掃描,平掃不行嗎?劉醫生在這裡回答大家,平掃確實對於肝癌沒有太大的診斷價值。主要是因為想要了解病灶的血供情況及強化特點,是需要靠增強檢查來完成的。

那麼什麼是CT增強掃描呢?它其實就是指靜脈給予水溶性碘造影劑後再進行掃描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往身體裡面打藥。它能夠使得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間的密度差增加,從而提高病灶的顯示率。在機制上,主要是依靠病變組織血管豐富或者血流緩慢、血腦屏障破壞等,含高密度碘造影劑的血流在病理組織中出現停滯、積蓄進而出現強化,從而可以間接反映出病理組織的性質。總的來說,增強CT掃描的意義包括:提高病灶特別是小病灶的檢出率;提高對於病灶的定性能力;提高腫瘤分期的準確性、協助判斷腫瘤是否能夠進行手術;CTA對於血管性的病變有非常好的顯示效果和診斷效果

而對於肝癌來說,它在增強掃描上面有比較特異性的強化方式,常常在動脈期明顯強化,門靜脈期及延遲期強化減低,也就是「快進快出」的強化特點,這種強化特點一般通過增強掃描就能顯示出現,所以說腹部CT增強掃描對於早期肝癌的診斷特異性是非常高的,符合率可以達到90%以上;與此同時,由於CT屬於斷層成像,所以可以清晰地顯示腹腔各臟器之間的關係,了解肝癌浸潤的範圍,了解有沒有淋巴結轉移或者說是其他臟器的轉移,這對於臨床醫生評估患者病情,對肝癌進行分期,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腹部增強掃描可以說是肝癌檢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方法。

腹部MRI增強檢查。

腹部MRI增強檢查和CT增強檢查的診斷價值比較類似,它同樣是斷層成像,相對於CT來說,密度解析度沒有那麼高,但是它的軟組織解析度卻更高,另外,它還可以進行DWI、ADC等多參數、多序列成像,這對於一些不典型的肝癌,它比CT更有診斷價值;還有就是MRI檢查同樣是沒有輻射的,這也可以消除很多人對於輻射的擔心。

總結

上面幾種檢查方法就是對於早期肝癌篩查常用的方法,對於肝癌的高危人群,劉醫生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超聲檢查和AFP檢查

哪些是肝癌高危人群呢?主要包括有肝炎病史的人群;愛吃醃製、煎炸、燻烤食物的人群;愛吃發黴食物的人群;愛抽菸喝酒的人群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對於以上5類人群,一定要注意積極體檢,篩查肝癌,同時,在生活中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遠離肝癌。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已經診斷是「肝癌」了,為什麼醫生說還要做檢查
    社區醫院的醫生根據趙女士的描述,開了抽血化驗和腹部B超檢查,驗血結果只有輕度貧血,肝腎功能都正常,但B超則提示肝臟實質內多發大小不等的結節,部分呈「牛眼徵」,考慮MT,這到底是什麼病呢?
  • 肝不好,懷疑自己得了肝癌,做什麼檢查能判斷?4項檢查或能查清
    而且這種疾病的病發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出現很多人談癌色變的現象,肝癌在來臨的時候,症狀一般都不是很明顯,前期可能只是懷疑,最終的確診還是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去醫院做病理性的檢查尤為重要,那一般需要做什麼檢查呢?
  • 診斷「肝癌」的標誌物,準確率達98%?醫生為什麼還開其他檢查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肝癌腫瘤標誌物的首選:甲胎蛋白。一、準確率達98%。甲胎蛋白可以說是第1個被發現的肝癌標誌物。當然,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性腫瘤。如果滿足以上條件的話,幾乎就可以診斷為肝細胞癌了。但是如果想進一步確診,也還會建議患者做影像學檢查幫助定位,並且有條件的話還是應該做病理檢查的。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 診斷「肝癌」的標誌物,準確率達98%?醫生為什麼還開其他檢查
    肝癌患者在我國已經越來越多了,我國作為B肝大國,很多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最終都會走向肝癌。 但是如果可以進行早期幹預的話,肝癌也並沒有那麼恐怖。 但是在諸多肝癌腫瘤細胞標誌物中,有哪個標誌物是最準確的呢?
  • 肝癌發現即晚期?醫生忠告:飯後若有3種異常,要及時檢查肝功能
    肝癌患者越來越多,每年還有數十萬人因其而離世。肝癌還憑藉超高的死亡率,致癌率,隱匿性,還有"癌中之王"的稱號。那麼如何預防肝臟病變、癌變呢?可以從飲食習慣、飲食衛生做起,有研究表明很多疾病的出現和飲食有很大關係,當然,肝病也不例外。
  • 甲胎蛋白高不等於肝癌,說明檢查沒意義?肝病醫生分析真實病例!
    給我看的時候,她已經吃抗病毒藥好幾個月了,原來的醫生考慮是肝硬化結節,甲胎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會輕度升高,也解釋得通。問題是,患者的甲胎蛋白,在治療後仍在小幅度升高。這就不科學了。外院之前複查的CT,又似乎沒有什麼題。還是建議她去大些的醫院做磁共振,普美顯造影的那種。又過了1個月,患者再次來我這複診,說做了那種磁共振,發現有一個病灶,做了一次消融,查甲胎蛋白,恢復正常了。
  • 在做肝臟檢查時,選擇CT好還是B超好?有什麼不同?
    在做肝臟檢查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選擇CT檢查和B超檢查,這兩個應該怎麼選,很多人並不太清楚,那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CT和B超有什麼不同?在做肝臟檢查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血液檢查、肝功能檢查,然後就是針對的一些檢查,就會用到CT和B超。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現在的很多疾病的檢查都是可以用到CT檢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醫生說檢查就檢查的,沒有說自己去了解一下ct,那您知道ct檢查能檢查出什麼病嗎?您又知道ct是什麼呢?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都是聽醫生指揮的,那就來學習一下ct檢查的注意事項吧,以後做也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 防止肝炎轉變成肝癌,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請聽醫生怎麼說
    大部分肝癌在發生的時候,由於缺乏特別的症狀,使得醫生在診斷的時候,癌症已經進入中晚期,導致癌症的結局比較差。所以早期發現肝癌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比「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似乎更重要的問題。因此,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有肝硬化,特別是有B肝和C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就一定要做好預防肝癌的準備。在平時,可通過定期甲胎蛋白和彩超、CT或磁共振檢查來篩查肝癌。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些檢查不能只依賴於某一種,比如說只查甲胎蛋白就是不夠的。有一些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也可以正常的,而有一些人甲胎蛋白雖然很高,卻不是肝癌。
  • 得了肝癌,早期症狀不顯眼,若發現皮膚有3個異常,趁早檢查
    對於以下出現的3種皮膚異常,要注意可能是肝癌發出的信號。第三,容易出現皮疹這是一種很容易被人忽視的異常症狀,有不少人會以為是皮膚疾病。其實,在肝癌患者的早期也會出現類似皮膚疾病的症狀,常見的皮疹,皮膚乾燥、瘙癢以及蕁麻疹等。
  • 一檢查就是肝癌晚期?其實早期有4個「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世界每年新被確診的肝癌患者約有70萬,而這其中近40萬都來自於我國。這除了與中國人口多、平均壽命增長等因素有關外,中國慢性肝病高發也是主要原因。這裡要重點提到一種名為「B肝」的疾病,我國肝癌患者中有近80%都是慢性B肝、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而由B肝發展為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在臨床上也被稱為肝癌四部曲!
  • 我之前檢查明明顯示肝病沒問題,2年後再檢查居然得了肝癌?
    我之前檢查明明顯示肝病沒問題,2年後再檢查居然得了肝癌? C肝這種疾病是比較常見的肝病之一了,有些患者在C肝治療之後,認為治癒了,所以也就放鬆了,平時生活中也不加注意,導致肝病復發,甚至還引發了肝癌,最近就有患者說,我之前檢查明明顯示肝病沒問題,2年後再檢查居然得了肝癌?
  • 廣安肝炎檢查要仔細,甲胎蛋白升高,在這個範圍內都不是肝癌
    甲胎蛋白(AFP)檢測,是臨床常用的檢查項目,正常值是小於8.0ng/mL。甲胎蛋白是用來檢查肝臟惡性變的一個指標,數值越高,說明惡性變的機率就越大,對肝癌特異性高。一般持續增高,且數值非常高,上千的就要進行排查是否患有肝癌。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55歲的老鄭在兩天前確診為胃癌,他怎麼都不願意相信,還把自己最近五年做的體檢報告都拿出來,給醫生看,每一年的體檢都沒什麼大問題。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 42歲男子,確診肝癌,醫生:肩膀出現1種症狀,警惕肝癌「上身」
    導語:調查顯示,多數肝癌患者都是"拖"出來的,早期肝病出現的一些症狀很容易被患者忽視,一些患者健康常識不足,導致病情被延誤,病情繼續惡化肝臟就容易出現癌變。案例:王先生今年42歲,從今年5月份開始,王先生發現自己有右肩疼痛的症狀,他以為是自己這時間太累,肩肌勞損又犯了,便沒放在心上,想著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了。
  • 為何肝功能檢查正常,還是肝癌晚期?肝臟體檢所有秘密,一文說清
    可最近右上腹一直隱隱作痛,人也消瘦得多,有不好預感的李先生只能去到醫院尋找醫生諮詢,醫生又開了一系列檢查,可這次的結果卻讓李先生嚇傻了眼:肝臟部位有明顯腫塊,甲胎蛋白數值遠超正常值,初步診斷為肝癌。
  • 肝癌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早期的4個預警信號,很容易被忽視
    肝癌屬於較嚴重的惡性腫瘤,在發病期間肝臟功能的降低會引發多種不良症狀,其他臟器,組織也會受到牽連而讓身體健康受影響,很多人平時並沒有什麼症狀,但是一檢查卻發現肝癌到了晚期,主要是平時忽略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而肝臟又是無聲的器官,在沒有嚴重病變的時候信號不明顯,可能會持續發展,等到不良症狀明顯才去就診
  • 張大娘去醫院檢查肩膀痛,被確診為是肝癌晚期?醫生講解其原因
    案例:在上海一位50歲張大娘在2017年確診為患有肝癌,她的症狀就是長期右邊的肩膀疼,本來以為是上年紀了體質差,持續了兩三個月後來疼的實在難受,就和家人一起到醫院檢查了一下,診斷結果竟然是肝癌晚期,張大娘和家人們都大吃一驚。在主治大夫了解張大娘的生活習慣之後總結出了張大娘患肝癌的原因。那麼肝癌只是單單體現在肩膀痛嗎?是否還有其他的容易被忽視的症狀呢?
  • 檢查肝臟,做B超好還是CT好?哪個更準確?選對了不花冤枉錢
    首先你要知道你側重於檢查的是哪方面,因為B超和CT檢查的側重點和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同人群的選擇也會不一樣。由於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一個實質性器官,位置固定,B超檢查能發現肝臟有沒有出現常規的問題,而且超聲檢查在肝、膽、脾這幾個器官的病變中,應用也比較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