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

2021-01-12 沈小星Steven

失敗與成功是平等的,你失敗了,也就等於成功了。

細細回味這句話,確實感覺很深刻。

1

我有一個學員,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稿子就被錄用了,這讓他信心倍增,後來他的發稿也越來越穩定。

但是在前段時間卻遭遇多番退稿,而且是在文章被修改了很多次再被退回來。

他的信心一度被打擊,甚至懷疑之前的一切都是憑藉運氣。

他開始害怕動筆,害怕寫出讓自己失望的文字。

後來我跟他說:「寫作遭遇退稿是正常的,不要光盯著失敗,或許就有收穫了。」

他也仔細分析自己寫稿時候的心境,寫稿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總是什麼都想寫,造成文章風格混亂。

而且他在剛開始接觸寫稿的時候,一直都很順利,沒有遭遇過失敗,導致承受能力很差,接受不了被拒絕。

於是他開始放平心態,找準自己擅長的領域,集中發力,深入鑽研,終於走出了失敗的困境。

有的時候,失敗才能讓自己更清晰自己的方向。

畢竟,人生不可能一直都順遂,失敗本身就是人生成長路上的一部分。

從來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往往經受不起任何的打擊。

失敗可以成為絆腳石,也可以成為墊腳石。

能夠讓你一蹶不振還是浴火重生,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所以,請不要讓一時的灰暗,就擋住了整個人生的光芒。

2

「失敗是成功之母」想必這句話大家都聽過。

大多人覺得自己多失敗幾次就能夠獲得成功。

但其實失敗和成功並沒有什麼比值關係。

不是說你失敗了多少次就一定可以成功,也不是說你只有失敗過才能成功。

經常有人跟我抱怨,為什麼我總是碰不到好機會?

我明明也有很多想法啊,比如創業成功的某某,其實我三年前就有過同樣的思路了,那都是我想剩下的。

其實,你的不成功真的只是比別人差了幾分運氣嗎?

想法和現實之間,差的不止是起早貪黑的勞作、夜以繼日的思考、不厭其煩的嘗試、永不厭棄的堅持。

而不是那幾分道不明說不清的運氣。

很多人都有過無數想要成功的計劃:

打造一個爆款,開一家連鎖店,成為一個企業家....

然而這些看似成功的路徑,卻永遠都停留在虛無縹緲的腦海中,沒有行動,也沒有實踐。

要知道,成功的理由就只有一個,就是行動大於思想。

與其讓想法在腦海中完美,不如奮力一搏。

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史玉柱是這樣反思失敗的:「人在成功的時候總結的經驗往往是扭曲的,在失敗的時候總結的教訓往往是最真實的。失敗的時候要認真總結,避免頭腦發熱。」

所以說,在行動中的失敗,才是真正可以為你所用的寶貴經驗。

人與人之所以可以拉開差距,不在於失敗的次數,而在於行動和總結。

3

俗話說:失敗的人,沒有悲傷資格

話雖有些殘酷,但事實如此。

因為失敗已經發生,繼續悲傷只是浪費精神力量。

失敗雖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只要吸取經驗、教訓,未來仍然充滿希望。

要知道:

任正非44歲被單位開除負債200萬,婚姻破裂;

劉強東24歲在中關村賣碟,被女友鄙視;

馬化騰27歲初創QQ,假扮女孩子陪聊;

馬雲30歲搞翻譯社慘澹,靠賣襪子補貼;

宗慶後42歲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

那些看似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失敗。

所以請不要害怕失敗。

失敗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真正的問題是怎麼樣才能從失敗中學習。

我們要善於反省、保持樂觀。

世界上沒有突如其來的成功,只有一邊思考失敗的原因,一邊不斷地找解決方法,才能越走越遠,找到答案。

每一次失敗之後,都應該思考其他的解決方案,這樣不斷的循環下去。

要知道,即使失敗了,也別忘記,我們還有未來!

此外,我們還要學習借鑑別人的失敗。

這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失敗是因為犯了同樣的錯誤。

當你向失敗學習的時候,並不意味著要學會如何避免犯錯,而是當你犯錯的時,如何面對它。

失敗就是一種修行。

當你抱怨它的時候,請把它看做是成功路上的考驗。

當你感到吃力的時候,那是因為在變得更強!

相關焦點

  • 「石油大王」: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碗「雞湯」了,當然這裡並沒有什麼貶義。洛克菲勒曾說:「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很多時候我們把信心建立在能力,預期,希望之上,我們總是在看出事情的苗頭後,或者以自己的能力測量過事件之後,才會表露我們的信與不信,在洛克菲勒看來,這其實不是自信,這只是錯把「希望」看成了「信心」。
  •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對是錯?這樣看待失敗,你會更加成功
    特別是人到了中年以後,一味地相信與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失敗不僅僅會影響你的心態,更會讓你愈發的自卑,學會轉變對待失敗的態度,你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01拿社會現實來說,在失敗之後屢敗屢戰的人有嗎?
  • 失敗是成功之母?與其讓孩子學會失敗,不如教會他們如何成功
    萌聲母嬰育兒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和指點 這個社會是非常現實的,失敗的人數要遠遠超過成功的人數。 每當孩子的受到失敗的挫折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安慰孩子說「沒事,不用放心上,失敗是成功之母,下次成功就好了。」
  • 失敗乃成功之母?
    小到一次回球出界,大到痛失大滿貫冠軍,球員的每天都是在嘗試-失敗-再嘗試的循環中發生的,有的失敗似乎很容易過去,有的卻可以讓人一蹶不振,尤其當失敗接連發生的時候,要做到不懷疑自己、仍舊保持情緒穩定和注意專注就變成了一件有難度的事。雖然中國的老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但這句話似乎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失敗帶來的最大心理影響可能是在於自信心的損失,畢竟自信是來自於成功經驗的積累。
  •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個謊言-虎嗅網
    在面對不確定給我們帶來的困境,我們又如何脫困而出走向成功?有人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傳統的方法,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及的網際網路思維——小步試錯,快速迭代。為什麼大多數人相信這個辦法會幫助我們擺脫困境?因為他們大多都相信這背後的一個大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
  • 狐狸的收穫——失敗並非總是成功之母
    失敗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其實失敗也是一種幸運,關鍵在於你能否及時總結教訓,提高自己,把失敗當做下一次成功的敲門磚。 狐狸聰聰的肚子餓了,它東張西望地尋找獵物,突然發現一隻粗心大意的兔子正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吃草。
  •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
    劉嘉還認為,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連續的失敗只會導致連續的失敗。而要想從失敗的泥潭中爬出來,可以巧用「勝利者效應」。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需要用勝利來迎接下一個勝利,強者恆強。
  • 我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總有一天,我一定會一鳴驚人的
    同學們,你們嘗過失敗的滋味嗎?我就失敗過,可當我總結了為什麼失敗後,卻發現……現在,班上的競爭很激烈,在這個學期,我們班同學語數兩門功課基本上達到了90分以上。唉,這個學期的「全面發展優秀生」又沒被選上,我清楚地明白:我退步了。
  • 「正確地失敗」,才是成功之母
    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錯誤的失敗或者單純的失敗只是失敗,不對失敗進行反思總結,失敗就永遠是失敗,失敗的子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孕育出成功的嬰兒。一個人一生中,不可能不與失敗為伍,上至達官貴人,中到精英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會遭遇失敗,也會迎來成功。正如達達利歐在《原則》中所說: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東西,也知道如何正確地失敗。
  • 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
    有小夥伴問機農,「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其實這個句子的表達也挺簡單的,它就是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機農對「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們要在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教訓,避免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來使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然後一步步走向成功。那麼今天機農就緊扣主題來分析一下Failure這個單詞。單詞failure表示失敗,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單詞總共由兩部分構成。
  • 失敗是成功之母?兩個心理學試驗,顛覆你的認知慣性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次數,一定不亞於「人之初,性本善」,自打小基本上我們從未對此懷疑過,這其實也是一種認知慣性。成功又何止不是這樣?要不怎麼會有「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這句老話。「成功是成功之母」應用的場景應該更多,而「失敗是成功之母」常用語特定的環境。
  • 職場新認知:苦本身沒有價值,失敗乃失敗之母。別再以吃苦為樂!
    這讓我們在成長中養成了一種潛在認知,成功是從吃苦中積累出來的,成功是是苦這種能量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今天,有人要告訴人,苦本身沒有價值,你相信嗎?Part2、苦本身沒有價值!人要想長本事必須接收真實世界的反饋,但是反饋不都是負面反饋,負面反饋也不等於就得吃苦。
  • 「失敗是成功之母」,有大智慧的人心裡還藏著這句話!
    成功最怕的是什麼?那就是有後患。此時,懂得「限速」才能無咎。六十四卦中也有與成功相關的卦,那就是既濟卦。既濟卦,離下坎上,火把水煮沸,寓意大功告成。既濟卦會給我們一些什麼樣的啟示呢?我們可以從卦象上看出來,坎水在外,表示困難險阻;離在內,表示成功也不過是小事。任務完成就認為很了不起了,可是當事過境遷的時候,也僅僅是小事一件罷了。如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留下了後遺症,在未來終有一天會爆發出來。卦辭說「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勝利者效應:讓孩子獲得「成功感」尤為重要
    在家長會上,班主任也大致地說了每個孩子在這一學年的表現,其中,他也講到了一些相比上學期有些退步的孩子,並積極地勸慰孩子的父母說:"我們常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孩子的失敗也不算什麼大事,只有在失敗中積累經驗,終究會獲得成功的!"雖然班主任說的也很多道理,但是今天尼莫媽媽想要跟父母們介紹另外一種觀念: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為什麼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呢?
  • 《與神對話》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別嫉妒成功,別憐憫失敗
    「別妒忌成功,別憐憫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權衡中,什麼算成功,什麼算失敗。遇事別稱其為災難或歡樂,除非你已確定或見證它的用途。」這是尼爾.唐納德.沃爾什先生《與神對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沒有絕對的成功或者失敗,從沒做好的事情中總結出經驗也算成功的一種,如果停止努力停止嘗試那才是失敗呢。回想我們的學生時代,平時考70-80的學生考一次99分便感覺自己努力獲得了這一階段的成功;但99分到了每次都考100分的學生那裡便是一個失敗的成績。
  • 只有汗水是不足夠的,成功還需要失敗
    一句簡單的歌詞道出了成功背後的艱辛。臥薪嘗膽是家喻戶曉的成語故事。身負亡國之恨的越王,決心要使越國富強起來,打敗曾經欺凌自己國家的吳國。因此,越王每天睡在柴草上,臨睡前,用舌頭舔舔鹿膽的苦味,以此來提醒自己過往的苦日子。並暗暗下定決心要奮發圖強,報仇復國。越王憑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艱苦卓絕的奮鬥,最終帶兵攻打吳國,取得完勝,完成了復國大業。
  • 成功路上沒有捷徑,我們要相信自己,並不斷堅持
    四、我們不必寄望於自己的生活中出現貴人,我們可以靠著自己向前走,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夢想並不斷堅持。五、活著不是靠淚水搏取同情,而是靠汗水獲得掌聲。如果放棄太早,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會錯過什麼。六、只有承擔起旅途風雨,才能最終守得住彩虹滿天。
  •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失敗的時候應該怎樣把握命運
    孟凡銀/文在人生短短不足十個大運運程中,要經歷很多的事情,有經歷就有困難,有困難就有失敗。失敗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隨時會給我們帶來打擊和壓力,有的人感情失敗,有的人事業失敗,有的人友誼失敗。常言道,失敗十有八九,成功百裡幸一,在很多突來的失敗時候,很多暫時沒有方向的人應該怎樣把握命運呢,我們在這裡用易經的思維來總結下,希望給正在低落的朋友有所幫助。首先是反思。沉默只是手段絕對不是目的。沉默過後,等我們有了足夠的平靜,我們就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失敗的原因。哪怕是小小的跌倒在地,也要分析透徹到底是身體出了毛病還是外界因素導致?
  • 失敗乃成功之母,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擁抱失敗
    失敗意味著您將自己放在那裡。 您很勇敢地嘗試,嘗試一下自己,測試自己的局限性。 您這次可能會失敗,但這並不意味著您下次將失敗。 您需要繼續前進。 您需要保持無畏精神。 當您迫切需要某些東西時,您將無法接受退出的可能性。 一兩個或十個拒絕永遠都不會阻止您追逐自己的夢想。
  • 初一作文:成功與失敗
    從古至今有多少個成功之士?很多但也很少。每個人的成功背後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堅持……商鞅的改革變法為秦國統一其他的六國奠定了基礎,然而在改革變法中總會遇到許多障礙,一些國家知難而退,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而秦朝商鞅一直堅持,最終完成了變法使秦國變為強國。衝這點可以得出:持之以恆,堅定信念是成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