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的收穫——失敗並非總是成功之母

2020-12-26 葉子教語文

失敗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其實失敗也是一種幸運,關鍵在於你能否及時總結教訓,提高自己,把失敗當做下一次成功的敲門磚。

狐狸聰聰的肚子餓了,它東張西望地尋找獵物,突然發現一隻粗心大意的兔子正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吃草。

聰聰大喜過望。它將肚皮緊貼著草地,躡手躡腳地爬過去,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面停了下來。它望望兔子,又望望腳下,在心中計算著與兔子的距離。然後,它慢慢弓起身子,憋足勁兒,就像一支離弦的利箭,「嗖」地向兔子撲去。可是,它撲空了。

兔子一溜煙跑沒影兒了,聰聰卻沒有馬上離去。它一次又一次地用腳步丈量著那塊石頭與剛才兔子吃草的地方的距離,一次又一次地從石頭背後向那個地方撲去,直累得渾身大汗淋漓,也不肯休息。

烏鴉看了,覺得十分好笑,在一旁譏笑說:「哇,我的朋友,你是在捕捉空氣嗎?你如果能把空氣捉住,可真是個大發明喲!以後咱們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就捉空氣來填肚子。瞧瞧,這該有多妙啊!」

聰聰認真地說:「烏鴉太太,話可不能這樣說。兔子沒有捉住,能夠找到撲空的原因也是收穫啊!我不能讓這個收穫也跑掉呀!」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失敗,我們需要加倍努力,更應該及時總結教訓,找到努力的方向。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失敗不加總結,或者將之拋於腦後,或者沉淪在失敗中自怨自艾,無法自拔。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善於汲取失敗的教訓,並逐漸完善,才能走向成功。得失只在轉念間,失敗也是一種收穫,通過失敗,你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找到不足,或許在下一次,你就是成功者。

狐狸在丟失了兔子之後,並沒有沮喪,而是把這次失敗當做下一次成功的鋪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下一次遇到兔子的時候,狐狸很可能會捕捉到獵物。如果狐狸在失敗後沒有及時地總結教訓,貿然進行下一次獵食,可能還會空手而回。

遺憾是失敗的附屬品,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遺憾的理由,卻不可讓自己沉溺在遺憾裡。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並不是只要經歷了失敗就註定要成功,失敗是成功的鑰匙,但這把鑰匙需要你自己打磨、雕琢,並且找到正確的鎖眼。經歷過失敗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認真地總結每一次失敗,積極尋找新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從失敗中走出來,邁向新的成功起點。

相關焦點

  • 失敗乃成功之母?
    小到一次回球出界,大到痛失大滿貫冠軍,球員的每天都是在嘗試-失敗-再嘗試的循環中發生的,有的失敗似乎很容易過去,有的卻可以讓人一蹶不振,尤其當失敗接連發生的時候,要做到不懷疑自己、仍舊保持情緒穩定和注意專注就變成了一件有難度的事。雖然中國的老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但這句話似乎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失敗帶來的最大心理影響可能是在於自信心的損失,畢竟自信是來自於成功經驗的積累。
  • 千萬別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與成功是平等的,你失敗了,也就等於成功了。細細回味這句話,確實感覺很深刻。1我有一個學員,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稿子就被錄用了,這讓他信心倍增,後來他的發稿也越來越穩定。但是在前段時間卻遭遇多番退稿,而且是在文章被修改了很多次再被退回來。他的信心一度被打擊,甚至懷疑之前的一切都是憑藉運氣。
  • 「石油大王」: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碗「雞湯」了,當然這裡並沒有什麼貶義。洛克菲勒曾說:「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很多時候我們把信心建立在能力,預期,希望之上,我們總是在看出事情的苗頭後,或者以自己的能力測量過事件之後,才會表露我們的信與不信,在洛克菲勒看來,這其實不是自信,這只是錯把「希望」看成了「信心」。
  •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對是錯?這樣看待失敗,你會更加成功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我想你聽了也已經不下一百遍了吧!那麼你認為這句話到底是對還是錯呢?其實我想說的是,這句話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只是毒雞湯罷了。當然成功也是分類型的,比如一些小的成功這句話是很實用,因為在小小的挫折之後,一個人確實能夠快速找到方法,然後總結經驗,在最後獲得成功,但是將一件事情擴大化之後呢?
  • 失敗是成功之母?與其讓孩子學會失敗,不如教會他們如何成功
    萌聲母嬰育兒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和指點 這個社會是非常現實的,失敗的人數要遠遠超過成功的人數。 每當孩子的受到失敗的挫折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安慰孩子說「沒事,不用放心上,失敗是成功之母,下次成功就好了。」
  •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
    劉嘉還認為,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連續的失敗只會導致連續的失敗。而要想從失敗的泥潭中爬出來,可以巧用「勝利者效應」。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需要用勝利來迎接下一個勝利,強者恆強。
  •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個謊言-虎嗅網
    在面對不確定給我們帶來的困境,我們又如何脫困而出走向成功?有人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傳統的方法,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及的網際網路思維——小步試錯,快速迭代。為什麼大多數人相信這個辦法會幫助我們擺脫困境?因為他們大多都相信這背後的一個大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
  • 「正確地失敗」,才是成功之母
    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錯誤的失敗或者單純的失敗只是失敗,不對失敗進行反思總結,失敗就永遠是失敗,失敗的子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孕育出成功的嬰兒。一個人一生中,不可能不與失敗為伍,上至達官貴人,中到精英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會遭遇失敗,也會迎來成功。正如達達利歐在《原則》中所說: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東西,也知道如何正確地失敗。
  • 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
    有小夥伴問機農,「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其實這個句子的表達也挺簡單的,它就是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機農對「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們要在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教訓,避免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來使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然後一步步走向成功。那麼今天機農就緊扣主題來分析一下Failure這個單詞。單詞failure表示失敗,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單詞總共由兩部分構成。
  • 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失敗的時候應該怎樣把握命運
    有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大致的論點是,一個人無論得到了多少,他在某一方面總是有失去的東西,一個人無論失去了什麼,或者說失敗到了什麼程度,他總是在另一方面有所收穫,也許是勵志,也許是經驗,也許是人格的縮成。其實這也就是太極八卦的核心,成中有所失,失中有所獲。我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要承受這個世界給我們安排好的一切命運和規則。
  • 失敗是成功之母?兩個心理學試驗,顛覆你的認知慣性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次數,一定不亞於「人之初,性本善」,自打小基本上我們從未對此懷疑過,這其實也是一種認知慣性。成功又何止不是這樣?要不怎麼會有「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這句老話。「成功是成功之母」應用的場景應該更多,而「失敗是成功之母」常用語特定的環境。
  • 失敗會讓成功更甜嗎?
    圖片來源:Pixabay根據伊索寓言《狐狸與葡萄》,失敗通常會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它會迫使我們放棄先前的計劃。在《狐狸與葡萄》中,狐狸被一串掛在藤上的葡萄所吸引,試圖跳起來夠到那串葡萄。但就算用盡力氣,狐狸也碰不到葡萄,並且很快意識到這串葡萄掛得離地面太高了。最後狐狸改變了主意走開了,覺得葡萄可能是酸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最初的失敗會減弱日後成功的吸引力。
  • 你為什麼總是失敗的四個根本原因總結(成功捷徑)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總是掛在很多失敗人的嘴邊來安慰自己。可是,實際情況是失敗次數再多,成功貌似也沒有多快地來到你身邊。如果我們想要真的成功就不能總是相信一些心靈雞湯的話語。正確的做法是:失敗了,如果你還是個脾氣暴躁的人,應該在你合理髮洩情緒後自己獨處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思考幾個問題。為什麼失敗了?為什麼嘗試了那麼多次,結果還是失敗?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失敗是成功之母」,有大智慧的人心裡還藏著這句話!
    成功最怕的是什麼?那就是有後患。此時,懂得「限速」才能無咎。六十四卦中也有與成功相關的卦,那就是既濟卦。既濟卦,離下坎上,火把水煮沸,寓意大功告成。既濟卦會給我們一些什麼樣的啟示呢?我們可以從卦象上看出來,坎水在外,表示困難險阻;離在內,表示成功也不過是小事。任務完成就認為很了不起了,可是當事過境遷的時候,也僅僅是小事一件罷了。如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留下了後遺症,在未來終有一天會爆發出來。卦辭說「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 我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總有一天,我一定會一鳴驚人的
    同學們,你們嘗過失敗的滋味嗎?我就失敗過,可當我總結了為什麼失敗後,卻發現……現在,班上的競爭很激烈,在這個學期,我們班同學語數兩門功課基本上達到了90分以上。唉,這個學期的「全面發展優秀生」又沒被選上,我清楚地明白:我退步了。
  •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勝利者效應:讓孩子獲得「成功感」尤為重要
    在家長會上,班主任也大致地說了每個孩子在這一學年的表現,其中,他也講到了一些相比上學期有些退步的孩子,並積極地勸慰孩子的父母說:"我們常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孩子的失敗也不算什麼大事,只有在失敗中積累經驗,終究會獲得成功的!"雖然班主任說的也很多道理,但是今天尼莫媽媽想要跟父母們介紹另外一種觀念: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為什麼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呢?
  • 職場新認知:苦本身沒有價值,失敗乃失敗之母。別再以吃苦為樂!
    李洋是個新入職的客戶經理,工作很有想法,但在進行陌生客戶拜訪的時候,總是不得其法,效果很差。上司發現後,就帶著他示範了正確的陌拜方法和技巧,李洋很有天賦,一學就能靈學活用。李洋長本事了嗎?長了。李洋吃苦了嗎?沒有。張志進職公司已十六年了,一直待在一線崗位從事銷售工作,十幾年來一直都是從早上各種忙碌到晚上,從沒有996的年代熬到996的時代。
  • 成功之途總是一路伴著坎坷和荊棘
    成功之路並非坦途,它有著無數的困難和心酸、挫折和煎熬。又或者,所有成功者總是在積累了很多的失敗之後才成功的。成功之途總是一路伴著坎坷和荊棘。如果你無法擊倒它們,就會被它們擊倒。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從失敗的廢墟中邁出的第一步開始的。任何成功者的身後都有許多失敗的累積。米切爾是一個作家。
  • 失敗的動力學機制:為何耕耘不見收穫,努力了卻沒有成功?
    面對如此龐大的「成功需求」,市面上的「成功學」書籍可謂汗牛充棟。然而成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福特在創辦他的福特汽車之前破產過兩次;J.K.羅琳的哈利波特書稿被出版社拒絕過十二次;更不要說「中學生作文中的老朋友」——愛迪生,在發明燈泡的過程中,他為了找到可以長時間點亮的燈絲經歷了千餘次的失敗。雖然我們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格言,然而,我們對於失敗的理解卻少之又少。
  • 生活感悟: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我把過去都「清理」了
    文/甜味櫻花手札如何邁向成功?大張偉有句金句這樣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成功只能靠自己。」或許有的人會告訴你,成功需要你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但你一轉眼,發現身邊某個人的成功竟是來自運氣。關於成功,從小到大我們聽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從零開始也是一種成功的能力。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清理能力。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過去了,那就讓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