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書符方法淺析:分四季、別陰陽,入筆須準,神號籤押!

2020-12-23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符法中書符是基礎。書而後備,備而後用,常理如此。書符有許多講究,這裡且分幾層意思敘述。

一、書符的材料

書符的材料,與一般書畫作品的材料相近,籠統地說,它可以用一切材料,書於一切對象上,但實際書符用的材料畢竟有限。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書符工具:

筆最常用,另亦有用手、劍、令牌等(後幾種用於虛書,不是實寫);墨汁及調成的硃砂。

▌書符對象:

可畫於一切對象,包括虛空、水、火;紙、帛、石壁、木簡、鐵札及其他實物;各類法器。虛空、火,書而無跡。紙帛為最常用的書寫對象。石壁、木簡、鐵札等上書符可以長久保留,有時尚加以鐫刻,可以反覆使用。石壁書符,大多為厭鎮之用,木簡,投龍簡時,以符字書簡文;鐵札,某些祈雨召龍之術中或用之。依照符法理論,符要在寓炁,所以能保留其符以寓其炁,則泥丸莎草樹皮木葉無一不可。

《漢天師世家》載:「十九代天師諱修字德真,性淳樸,躬耕於野,以疾告者,篆木葉治之即愈。」篆木葉,即在木葉上畫符。所以書寫的實際對象遠過於上述諸種,但上述諸種較為經常。法器上畫符,為道門常例,常見的有令牌、幡、劍、杖、印、鍾、法尺等等。可以說,沒有一樣法器是不與符沾邊的。這裡不妨舉一幅「上清天蓮伏魔大法」中的元帥帝鍾符,以為例子。這鐘,是現今道士仍在使用的。

道士作法,很重要的要結法壇,壇上例要樹幡,而幡用的是布或其他織品,那是完完全全的凡間之物,要讓它們具備靈性,少不了畫上符。因為符的作用,凡間之物便成了超凡之物。

▲▲▲元帥帝鐘上的符圖▲▲▲

二、書符的基本方法

我們常見的書符,是以墨筆書於紙上。其實,書符的方式多種多樣大較說來有書、虛書和目運三種方式。

書,是畫符的總稱,同時在具體的符法中,又是指實際將符書於某處。這種形式,後文還要討論。

虛書,指對著空間,及水、火等書符,或對著人、物書符但不直接寫於其上。虛書,結果並無符文留下。虛書可以是筆,但多數情況下,用指(多掐劍訣)、劍、令牌等。以指,常見的有咒法水,對水盂邊畫符字邊念咒。以劍,稱為卓劍書符。卓劍即劍指虛空。在指揮神將,安鎮壇場等過程中都常使用。以令牌書符,常在遣將捉伐等法事中使用。

目運,亦稱目書,即以眼光閃動注於空中依符形流動書繪。各派皆用此法,但雷法中理論較為周詳。為什麼可以眼書目運呢?明趙宜真有一個解釋:

夫人之神乘炁出入,故晝出於首,夜棲於腹,而機在目。目之所至,神氣所存。故動心注目即為出神,息心內視即為遠[運]神。至妙之理,非窮神知化之士,其孰能與於此哉。

正由於此,在法事中,常見法師在壇上手舉令牌指向虛空頭腦晃動,實際上,正目運書符。在這一過程中,其要在於法師要對所書的符形先行瞭然於心,同時也要將內炁的運行與目光的閃爍相一致。前者在於存想,後者在於炁法。在虛書中,也還得念相關的咒語。所以在具體畫符之中,前面談到的各項要素是綜合成一的。

三、書符的過程

書符除了依符形起筆落筆點畫無誤,同時又是綜合地發揮平時的宗教修為,臨場運用運氣、存想以及咒、訣(有時還有踏罡步鬥)的過程。這裡且引《先天一炁火雷張使者祈禱大法》中畫張使者符的過程,以資分析。據其書雲:

先須設案,焚香,點檢紙筆俱順;卻凝神靜定端坐。密運精炁神會聚於一,取筆於手(祈雨則用覆手取筆,祈晴則用仰手取筆),密誦心咒。凝定良久,消息一到作意下筆,一點於紙,乃使者先天之炁已成,奮身丁立,乘怒意一筆掃成。

意與筆俱轉,炁與筆俱運,並無間斷,恍惚之間,心與神會,將逐令行。倘能明此火雷變化之妙,而知元始祖之初,悟陰陽動靜之機,曉休用倒置之理,符、顯、訣、炁號、竅,洞然無疑矣。

本將符體初無正形,務要筆力,形勢,精神會,意炁相隨,一筆而成。書畢即遣發而去,不可久滯。

其具體的畫法,先畫散形,再成聚形,就散形言,共二十五筆,每筆皆有相應咒語,及用筆的講究。

第一筆靜定作意一點,即自覺氣機已到,先於紙上加一點作為張使者先天氣的象徵。第二筆書的怪字為使者名號,音珏。畫時頗賴存想「如祈雨作符時,須存以現作天池,磨墨之際,天翻地覆,上下徒暗,足踏鬥柄,如是則用筆一掃成為妙。」同樣下筆祈雨,祈晴用意不同,區別在於存想,祈雨存想一天黑布滿,祈晴則存想一團真火炎上。

用筆起落出入亦有講究。畫入諸號後,仍要塗去,塗時須分用作途,祈晴向上出筆,祈雨向下出筆,殺伐向艮(鬼路)出筆,讓使者捧章奏則向巽(人門)出筆。另外尚須分四季,別陰陽。在他符中別陰陽或稱分別水火。種種講究最後形成一幅聚形,此符同一使者因用途不同,符形便有差異。

這裡的書符法,沒有載明掐訣和用咒。實際書符皆有咒,以《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書符法式》為例:

師先誦《淨三業咒》,默奏祖師畢,烈火豐香,叩齒七通,存北鬥從洞房出覆身,正指軍從肺自鼻出,黑帝將軍從腎自耳出,黃帝將軍從自頂門出,列於左右。,五獸如之。次存五方五帝將軍各如方色,青帝將軍從肝中自左出,赤帝將軍從心自口出,白帝將左右神兵萬萬。法籙靈官將吏自毛竅出,森衛四傍。

次誦《天蓬》,至「萬鬼自潰急急如律令」,彈訣。訖,右手執丕左手紫微印對心,存身為元帥。研墨左四十九轉,念《天蓬咒》,右轉十二時辰,二十八宿、十二月將、七星名取炁吹硯中。

叩齒為集神,存想的內容,外取北鬥罡炁,內喚炁化神將,口念《天蓬咒》,左手紫微印,即結手印,天蓬為北極紫微大帝屬下,故以此印召之。然後接念《敕硯咒》、《敕墨咒》(若用硃砂咒不同)、《敕筆咒》,然後:

凡朱墨筆取天罡吹筆中,呵筆,卓三下,念玉皇號,便下筆書符。作怒色,要自如風雲之行急疾為妙也。存心腎二炁入筆硯朱墨之中,念敕筆硯等咒。如不暇逐一咒,只念《天蓬咒》三遍,或五、或七,如意施為。次左手掐大煞文,右手執筆,取罡氣吹,便以筆卓三下,咒曰:「叩天關,擊地戶,鬼腦裂」。次念「合明天帝日」,然後書符。

書符的講究,入筆須準,書小符儘量一筆勾成,大符在書散形時,應對聚形瞭然於胸。最後多須入神號籤押。此神號,往往師授徒,載在書上但以O號代之,故外人難識。又符書完後,正一派常加蓋天師印(陽平治都功印),以為定式。

相關焦點

  • 北帝天蓬法書符指引(二)
    敕紙咒陰陽結成,無穢無濁,傳奏章符,百靈所諾,一如準上帝律令敕!敕紙咒念完以後取東方炁一口,吹紙上存想紙為玉色鐵板。敕硯咒四天開明,天地為常,三炁神光,闢除不祥。書符殺鬼,伏為魁罡,雙星守鎮,七靈通光,邪鬼懾伏。萬炁混康,急急如律令!念完敕硯咒取東方炁一口,呵硯中。敕墨咒神墨靈靈,六甲六丁,五老真氣,北方化生。玄元道炁,誅斬妖精,人神清淨,鬼妖斷形,行符遣牒,奉命敬行,急急如律令敕!
  • 道教高功培訓班符咒課程(道教學習)
    • 貴手信筆而成,心中得意妙處,不必拘泥點畫《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 有東西南北中稱符五道,載五方五帝姓諱名字,所配五嶽、五藏、五行、五色及春夏秋冬四季。• 謂「五行之母故曰五稱符」「上應五星」「下表五嶽」「中寶五藏」。
  • 什麼才是書符靈驗的關鍵?不能布氣於上,則符不靈!
    符者,陰陽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誠者能用之。關誠苟不至,自然不靈。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精。精精相搏,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以號召鬼神,而鬼神不得不對。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道教文化推廣」微信公眾號諮詢、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號:15079601388
  • 道教神霄五雷法的修煉方法最全攻略,內丹和符籙咒術融為一體!
    © 點擊上方,聆聽最美音樂道教神霄五雷法的修煉方法,是將內丹與符籙咒術融為一體,既講存思、存神、內丹修煉,
  • 道教雷法、丹道與養生
    按照道教的宇宙生成論,由一氣產生了陰陽,陰陽的消息運化使萬物肇始,天地具像,陰陽是三才、五行、八卦等得以顯化致用的動力。陳相真曰:「道自無極而太極,其體渾淪一氣,有動靜而陰陽分,陰陽運而日月麗。日為陽統天,月為陰統地,鬥乘中極,斡運陰陽,統人三辰,合三統而日月運行,陰陽闔闢而雷霆震發。」 張善淵指出:陰陽之氣為雷霆,生育萬物,為天地之樞機。
  • 書符靈驗的關鍵在哪裡?不能布氣於上,則符不靈!
    點擊👆藍字  關注天清文化的公眾號在理論上,符以炁為本。方天地未闢,宇宙中已有道炁,結成符字。這便是最早的符書了。
  • 道教的陰陽五行、八卦、天幹與地支及道歷
    ☯青山微信號:qshd126   茫茫人海 相識便是善緣☯
  • 道教符咒何以靈驗?
    符的起源,據《山海經》上說:「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用飼虎焉」。後來黃帝據此,立桃梗以當門戶,驅鬼避邪。桃梗象徵度朔山桃樹,暗示桃樹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後桃木也有了驅鬼的神力。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符籙術導源於巫覡。《後漢書》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後漢書·方術傳》記費長房向賣藥翁壺公學道,壺公「為作一符,……遂能醫療眾病。」
  • 道教畫符的十戒八忌詳解
    符的起源,據《山海經》上說:「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用飼虎焉」。後來黃帝據此,立桃梗以當門戶,驅鬼避邪。桃梗象徵度朔山桃樹,暗示桃樹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後桃木也有了驅鬼的神力。
  • 道家揭秘-道教符咒的神秘面紗!
    符的起源,據《山海經》上說:「海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上有二神,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用飼虎焉」。後來黃帝據此,立桃梗以當門戶,驅鬼避邪。桃梗象徵度朔山桃樹,暗示桃樹梗上有神在捉鬼,以後桃木也有了驅鬼的神力。
  • 【禁忌】道教符咒的禁忌和畫符的程序儀式
    存想,又名存思,簡稱為"存",若存想專精,則稱為"精思",是道教最普遍、最具有特色的思維方法。在道教徒的修煉中、法術中、齋醮科儀中,都運用"存想"的方法,往往成為全程法術、科儀的關鍵。    符咒一般有四種主要的表達形式,也就是所謂的四大要訣:    符:就是書符,代表靈界公文和法規。
  • 總管三界的一切陰陽禍福的道教最高神:玉皇大帝
    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
  • 【道教通俗談】閔智亭:道教對神和仙的信仰
    神是人封成的,仙是人修成的,「神仙」則是通神通變化的仙人。「神仙」是「神」和「仙」的合稱,亦指有「神通」的「仙人」。神,據《說文》謂「天神引出萬物者也」。《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謂「神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者也」。又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謂言「神之來其形象不可億度。
  • 道教與《周易》象數之間有什麼關係?非常密切
    今參驗古書,旁稽近法,析而別之者三:曰相宅、相墓,曰佔卜,日命書、相書,並而合之者一,曰陰陽五行。」『可知,風水是《易》之支流,屬於陰陽五行之類眾多方技中的一種。「《周易》古經與《老子》之間又有著深切的內在思想聯繫」,這就使得道教思想附上了《周易》陰陽五行的底色,「道教早期重要經典如《太平經》、《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以及《五鬥經》皆已引《易》入道,自漢代以後歷來皆重視《易》學,成為道教義理的淵源之一。』
  • 迄今為止,最全面介紹神秘道教的一篇文章!
    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分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諸步驟,次第分明,門派繁衍甚廣。另有元、明間張三丰真人,綜合了文始派和少陽派之所長,創三豐派(又稱隱仙派),既不執於有為,又不執於無為,於陰陽栽接中創一清淨法門,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點。這些眾多的門派,從功法上講,略分三類,其一是陰陽雙修的栽接法門,其二是清淨孤修的靜坐法門,其三是陰陽栽接派和清淨孤修派的結合體。
  • 道教百科之道教神祇名錄
    源自上古,混沌初開,經黃老演道,東漢時張天師宣道立教,到南北朝時盛行遠播。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道祖」。道教是敬天法祖的多神崇拜宗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包括一些知名度高且影響大的道教神祇和民俗神祗。三清三清天尊,是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聖號為三清道祖。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 道教養生文化的符號:太極拳
    太極拳產生於道教,用拳術的形式完美闡釋著醇厚的道教文化,是結合陰陽五行變化、中醫經絡學,以及中國古代養生的導引術和吐納術,綜合而成的內外兼修的「內家」拳術。  從名稱上來說,「太極」是道教思想中的萬物本源。《道德經》裡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按照道教的理解,其中的「道」就是無極,而「一」是太極,「二」即是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