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點上方 藍字 關注的人
總是好運不斷
讓 / 美 / 好 / 與 / 美 / 好 / 更 / 近 / 些
香港重大疾病保險可以保障126種疾病,儲蓄分紅險回報比投資房產更高,保障額度高、保障範圍更廣、保費更低。
港人平均壽命世界第一
香港,貧富差距世界第一、每週工作時長亞太區第一、高房價全球大城市第一、光汙染全球第一,但人均壽命也是世界第一。香港,生活工作「壓力山大」、居住環境逼仄、城市狹小擁擠、貧困人口中三分之一是老人……但在這樣的生存條件下,港人是怎樣做到健康長壽的呢?它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對於內地日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這也未嘗不是一種借鑒和參考。
超越日本,港人平均壽命全球第一
自1985年以來,日本女性一直蟬聯世界第一長壽的寶座。26年後,這一紀錄被香港女性打破。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資料,截至2011年,香港人平均壽命上升到世界第一位。香港女性平均壽命86.7歲,首次擊敗日本女性成全球第一;男性平均壽命則為80.5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
有研究指出,多年來日本「稱霸」長壽之國的原因是膳食量少樣多,營養成分多且均衡;日本海產品消費世界第一,人們愛吃魚;日本人還喜歡沐浴來放鬆身心,喜歡步行上街鍛煉身體等等。
香港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有香港學者認為,主要有3方面原因:高效而低價的公共醫療體系是公眾健康的堅實保障;香港獨具特色的飲食養生功不可沒;還有完善的汙水處理系統,減少傳染病發生。
重病住院每天僅需100港元
香港人如果患上重病,在公立醫院住院要用多少錢?答案是每天100港元。包吃住,也包藥品。如果病人經濟困難,這100港元也可以減免。
在香港,只要有香港身份證,就可以享受免費的公立醫院醫療。根據規定,香港市民在公立醫院就診,CT免費;感冒之類的小病,政府負責63%;需要看專科門診的病,政府負責95%,而最高規格的手術如肝移植,政府全包。日常保健方面,公立醫療系統的例行兒童保健、學生保健、老人體檢和慢性病治療、疫苗注射等,大多為免費。
香港政府奉行「不容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醫療服務」的宗旨,因此醫療一向是香港政府開支的重頭。資料顯示,每一名港人住院時政府對醫院的補貼額,每日平均高達3190港元,病人自付的100港元僅佔醫療成本的3%。
此外,雖然香港城市狹小擁擠,但急救卻非常高效。打電話叫救護車90%都能在12分鐘內到達,大量心臟病和重傷者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搶救。香港的公共場所如地鐵站、商場等人流密集區域,都有配置心肺復蘇器等設備,突發病患大多可得到及時救治。
養老服務走在前列
香港的養老服務也走在前列。養老不光是老人自己或是一個家庭的事,而是在一個社區支援系統下實現的社會服務。
最新資料顯示,香港居民總數為717萬人,養老院有3000家左右,用於養老床位數將近8萬張。還有300多家可供老年人休閒娛樂的老人院等機構,為老人設立各種興趣小組、學習班以豐富他們的退休生活。香港政府不僅為養老機構提供免費或廉價的場地,還提供設施,並為入住的老人購買保險;而社團和福利服務組織八成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撥款。
重視養生、飲食均衡是秘笈
行走在香港,在很多街弄小藥店裡也會看到正冒著泡在煲中藥的藥煲。中醫藥早已深深融入香港大眾生活,這也是香港人長壽另一個功不可沒的原因。
中醫藥在香港的普及程度,遠超過內地。資料顯示,在所有門診量中,香港中醫門診高達21%左右,而內地大部分地區遠低於這個數。香港逾6500個註冊中醫師多在各個社區的藥店中駐診看症,或在街道旁自營小型診所,望聞問切、對症下藥。除了孕產婦、中年婦女、老年人是中醫常客之外,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喜歡選擇不同的藥材和季節調理進補。香港中醫學會會長汪慧敏認為,跟其他地區相比,港人更願意花錢去購買人參、靈芝等名貴藥材用於日常飲食,因此獲取營養更豐富。
當然,在中西融合的香港,不少西式食療也有大量追隨者。例如以亞麻籽油加茅屋芝士以及素食來調養身體的「布緯食療」就正當紅。
與廣東人愛煲「老火靚湯」喝涼茶喝糖水,愛吃清淡粵菜、海鮮、早茶點心一樣,港人也深諳此道。香港居民曾先生說,香港主要是用蒸煮的方法來烹調食物,基本不煎炒烹炸,盡可能多地保持食物本身的鮮美。
香港人家裡做飯很少用味素等調味品,餐館也以「不含味素」來標榜。加上香港交通發達,食物供應源源不絕,各國各類食物應有盡有,營養搭配均衡。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如有不妥,請聯繫我們刪除!
這裡或許有能幫到您的精彩資訊
適合收藏 適合分享
﹀
﹀
迎諮詢並投稿 / 郵箱:bx888hk@yahoo.com.hk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保險,是人的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