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被遺忘的人:一家四口居住在不足十平米的房子中

2020-12-23 知頓

有這樣一個房子,僅僅只有七平方米,做飯吃飯,只能在馬桶旁邊……「這根本不是家,只能算是一個老鼠窩」,這樣的情況並不是電影中的情節,而是在香港真實存在的家庭。有一些是獨居的年輕人,還有一些是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甚至更多的是三世同堂的家庭。他們僅僅只能拿到全香港最低的工資,想要搬進一間像樣的大房子,是觸不可及的夢想。

像這樣的房子,僅僅只有6至10平方米,被稱為劏房,解釋來說就是房中房。香港在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的隱私意識越來越強烈,特別是在租房子的過程中,大家都非常在意房子中是否有獨立衛生間。很多手中有房子的房東,為了讓自己手中的房子能夠租出去,不得不進行改造,將原先的臥室分割成一個個小房子,這些小房子帶著獨立衛生間,每個月以3千至5千元的租金租給香港的草根居民們。

儘管香港的經濟發展一直都非常迅速,但這樣形式的房子依然保留至今。在30萬的小房租客中,小靈夫婦和她的孩子也是這裡的「新人」。在採訪中得知小靈和她的丈夫在22歲結婚後,8年間換過3套劏房,目前帶著兩個孩子,仍然住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小房子中,一家四口全靠做保安的丈夫,每個月不到10000元的工資養活。

面對如此高昂的香港房價,丈夫一萬元的工資,連一家四口日常開銷都遠遠不夠,僅僅房租就是要花掉近5000元,剩下的工資還都花在兩個小孩子身上。對此,夫婦說道:「我甚至希望我們的孩子不要長大,是因為我們的原因,讓他們錯失了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但是沒有辦法,這根本無法回頭。」

通常小靈會去食物銀行領取食物,可以領到麵條和大米,還有一些超市以及快餐店的優惠券。在家中,她僅僅只能使用放在洗衣機上的電磁爐給兩位孩子煮飯。因為整個房子中只有衛生間才有通風窗,為了可以減少屋內的油煙,小靈幾乎不會在家中炒菜,大多數的食材都是蒸煮。每次做完飯後刷鍋,家裡就像發了水災一樣,水流得到處都是,若不及時處理,就會將床下的箱子浸溼。每當到了晚上八點,丈夫回來後一家四口就擠在孩子的寫字桌邊,吃著這頓「奢侈」的家常便飯。

小靈表示:在有了二胎之前,家中連一塊放得下寫字桌的地方都沒有。為了可以讓家人們坐在一起吃飯,她專門挪走了一張床,才足以騰出地方放下桌子。如此小的空間,不僅吃飯會存在問題,每當小靈洗完衣服後都要拿著一大筐洗好的衣服,到外邊晾曬,有時候晾曬的衣服曬乾了,上面還會鋪上一層灰塵,甚至有的時候還會丟失一兩件衣服。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小靈都將洗衣服這件事情看作非常艱巨的任務,每隔幾分鐘就要回來看看衣服有沒有丟。

如今夫婦兩人都已經30歲了,而在劏房中生活的日子,也許還會有五年,甚至是十年,或是遙遙無期。但是兩人為了可以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幹勁滿滿,相信換房子的那天遲早會來!

相關焦點

  • 100平米的房子居然敢叫千尺豪宅!香港人的住房環境到底有多差?
    100多平米的房子在國內算是中等水平吧,即便是在上海、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100多平米的大小也是一般般,而在三四線城市,100平米應該是起步大小吧。但是在香港,100多平米的房子被稱之為豪宅,而且還有一個震耳欲聾的名字——千尺豪宅,乍一聽還以為是1000平米的大別野呢,搞半天就是100平米的小三居。
  • 不足10平米的香港鴿子籠,看了之後,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
    寸土寸金的香港,表面上看起來繁華無比,但實際上大部分民眾的生活水平都不算非常富裕,住房環境擁擠,房間面積狹窄,都大都數香港人面臨的問題。樓距小,樓體窄而高,就像一根根竹竿,都大都數香港人面臨的問題。
  • 房子很小生活很暖,一家四口住37㎡小宅,照樣舒服自在讓人羨慕
    家和家人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珍視最願意為之全身心付出的,無論身份是達官貴人,或是平民百姓,無論住的是豪宅還是蝸居,無論身處繁華城市或偏遠鄉村,每個人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把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一天更比一天好。
  • 香港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如果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房價已高至十多萬一平米,而在這些城市工作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每月大概只有5千。年輕人在一線城市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很多人漸漸不再抱有希望,當然也不敢結婚,因為單身可以沒房,但步入婚姻不能沒有房。
  • 香港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若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房價已高至十多萬一平米,而在這些城市工作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每月大概只有5千。年輕人在一線城市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很多人漸漸不再抱有希望,當然也不敢結婚,因為單身可以沒房,但步入婚姻不能沒有房。
  • 第一次見香港30平公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能滿足一家四口生活
    我從來沒有去過香港,但是當第一次見到香港這套僅有30平公屋,真的讓我感到特別驚訝。30平的房子是什麼概念了,可能對於我們很多朋友來說,客廳的空間都比它大很多了,更別想說還要兩個臥室和廚衛了。但是這套30平公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能滿足一家四口幸福生活,看著都特別羨慕。
  • 香港人真實的居住情況,為何香港人都反感李嘉誠
    2020年,香港人口突破750萬,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5平米 最近香港疫情反覆,但在香港進一步採取措施可能會導致人道主義危機。「在香 港實施隔離非常困難,有超過20萬人居住在細分的住宅單位中,有些人沒有私人洗手間,另一些人則將他們的廚房、洗手間和就寢場所合併在一個房間裡。
  • 房地產,是如何綁架香港的?
    某銀行話務員鄧麗嫦自幼生長在一個平民家庭,從記事起他們一家就居住在狹小的唐樓裡。所以,她始終有一個情結,那就是努力賺錢買一套可以看得見大海的房子。 這是電影《維多利亞壹號》描述的故事,它講述了畸高的房價是如何將一個社會底層的人逼到人格扭曲的故事。電影中極盡血腥、暴力的畫面也更讓人能聯想到,在這座「東方之珠」的光鮮之下,房子正吞噬著人的理性以及生命。而更驚悚的是這個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 香港買房實況:人均5平米,均價20萬,有房才有愛
    香港,已經成為全球房價最高的居住地;連續7年蟬聯世界最難買房的城市。全城均價20萬/㎡,普通的年輕人需要工作60年才能擁有一套40平米的蝸居。年初香港出了一個針對年輕男女的小戶型,26平米一套房,售價1090港幣,也就是42萬/㎡港幣的辣手價格。蔡少芬在香港的家只有80平米;陳浩民的家120平米,但要住6個人,只能安排孩子住在客廳。
  • 北京被遺忘的城中村:9平米沒窗戶、房租千元,附近房價每平米6萬
    被繁華都市遺忘的角落 從北京地鐵八通線四惠東站B口出,右轉,穿過一個停車場,直行300米,鐵架拱門高高豎起,拐進去,便是康家溝村。房東一口京片子,領著他穿行在細長的胡同裡,一邊走一邊詢問,在哪裡上班,做什麼工作,幾個人居住,沒走100米,陳剛家底被盤問得清清楚楚。 康家溝群租樓內的租戶租住的房間,約9平米的房間內擺滿了生活用品 走到一棟四層樓高的自建房前,房東掏出鑰匙,打開鐵門。
  • 曾經的運動員夫妻,如今和父母擠在27平的小房裡,一家6口居住
    曾經的運動員夫妻,如今卻和父母擠在27平的小房裡,一家6口居住說到運動員,可能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驕傲而且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這些運動員的生活應該都是光鮮亮麗的可是有這樣一位運動員,為了能夠孩子上學更方便所以放棄了自己的大房子
  • 為啥香港90平米的小戶型,卻被叫做「千尺豪宅」?有錢人都很了解
    為啥香港90平米的小戶型,卻被叫做「千尺豪宅」?有錢人都很了解大家都知道,很多香港的明星在娛樂圈打拼了這麼多年,但是在香港依舊只能住在很小的房子裡,更不用說那些打工賺錢自己做小買賣的人,有些人甚至都是住的「棺材房」,這種房子只有一張單人床的面積,很多打工的人都是十幾個人合租。
  • 香港人都住什麼房子
    在高房價的現實下,香港普通人只能遵循「公屋 - 居屋 - 私樓」的置業階梯——先住進政府租金低廉的公屋,然後攢錢購置屬於自己的居屋, 等有足夠積蓄再換一套開發商投資建的私樓。甚至仍有很多排不上公屋的基層市民需要住進劏房、板間房等不適切居所,而現年六七十歲的港人,更是絕大多數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唐樓、木屋、或籠屋中長大。那麼,香港人都居住過什麼樣的房屋呢?
  • 一家6口蝸居小房子女兒住客廳,今卻還想生五胎,網友:咋想的?
    「孩子多是福氣」這句話,在很多長輩看來就是非常正確的,但很多85和90後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就比較謹慎了,出現了很多不願因生孩子的夫妻,有孩子會背負更多的責任和壓力,因此他們基本都會選擇放棄生養兒子成為了丁克一族,這一點子啊明星家庭上體現得更為鮮明,但今天講到的這對明星夫妻卻是一個例外,如今已經有四個孩子的他們
  • 一家四口住華南海鮮市場43天,為何未一人感染?至今是個謎
    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仍有人居住?經過調查,很快發現了市場內居住的一家四口,其後被送往酒店安置,在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確認一家四口均未感染新冠肺炎。據悉,一家四口是夫妻倆帶著孩子和一老人,住華南海鮮市場內長達43天之久,在沒有防護設備之下,竟然做到零感染,讓不少人驚呼不可思議。
  • 144平米現代風裝修,四居室的房子越看越有品!
    144平米的房子怎麼設計比較好呢?本套案例來自國際社區觀園,將144平米的房子設計成四居室,採用的裝修方式,裝修費用僅花了22萬,裝修風格選擇了現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設計的。主人是一對夫妻和兩個孩子。
  • 香港推出新房型「水管屋」,每套僅11平米賣10萬,換成你會買嗎?
    但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條件卻極其惡劣。雖不至於像《莊子·盜蹠》中所說的那樣:「無置錐之地。」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築設計者和政府都在絞盡腦汁,盡力解決。香港就是一個人口密集,居住條件十分緊張的城市。普通收入的家庭,基本想要在香港買上一套滿意的房子,是不可能的。
  • 香港綜藝節目:15平方米「豪宅」,四口之家竟說很滿足?
    近日,香港某電視臺推出一檔名叫《夠細奇則》的綜藝節目,為當地觀眾介紹微型住宅,其中第一集介紹的戶型就讓小編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它僅有169平方呎(15.7平方米)。雖然我知道香港的居住面積不大,但萬萬想不到還存在這樣名為「納米樓」的住宅,而且還是四口人(夫婦和一對成年子女)和一條大狗居住(目前還未搬入)。據節目介紹,該樓位於九龍何文田(好地段),雖然只有15.7平方米,但在當地逆天的設計師的創意下,不僅裝修豪華,小小的面積充也分得到運用,完全滿足了4口人的基本需求。
  • 香港盛行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在內地能賣出去嗎?
    香港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雖說人多的地方才熱鬧,但是一旦超過了某個限度就成了災難了,尤其是對於人口基數大,住房需求大的中國人而言。 01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先秦時代,香港所在的嶺南之地就是書中記載的「百越」地區,屬於蠻夷之地。
  • 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網友:你憑啥生二胎
    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真是越窮越愛生二胎在蘇州,就有一家四口擠在24平米的房子裡,戶型是簡單的一臥一廳一廚一衛,若是3個人住,勉強能夠過下去,可是四個人住,生活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