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現如今,買房已成了擺在年輕人面前的一大難題。不管是大別墅也好,小套間也好,無論如何也是一個棲息之所。但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條件卻極其惡劣。雖不至於像《莊子·盜蹠》中所說的那樣:「無置錐之地。」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建築設計者和政府都在絞盡腦汁,盡力解決。
香港就是一個人口密集,居住條件十分緊張的城市。普通收入的家庭,基本想要在香港買上一套滿意的房子,是不可能的。香港的住房價格在全世界排名第二高,據統計香港的人均住房面積大約是7~8平米。香港的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裡,但是卻居住著750多萬人口,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01
不管是買還是租,香港的房價都很貴。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香港房租最高的地方不是什麼豪宅,而是在最貧窮的深水埗。那些隱藏在平民區中的籠屋、劏(tāng)房、棺材房,每平方米的租金可以高達2500~3000港元。有大約20萬的香港居民,都只有幾平米的容身之所,有的人甚至連容身之所都沒有,只有一個一個的「牢籠」。
劏房類似於群租房,是將一套房子分割為數間小隔間分開出租的方式。居住在這種出租屋內的人,人均居住面積大約為5.7平米。通常這樣的房子會在不到8平米的空間內,將廚房臥室和客廳集合在一起,每月租金大約為2500~4000人民幣。香港電影《一念無明》中就有大量場景,是在這樣的房屋內拍攝。
02
但是,劏房比起「棺材房」來又好了很多。這樣的棺材房面積只有1.4~4平米,基本就是一張床那麼大。每月租金大約是1600~3200元人民幣。這種房間就像火車的臥鋪車廂一樣,向上分割為三層,每一層的高度都不會超過半米,長度不超過兩米。這樣的空間實在已經不能稱之為「房」。之所以被稱之為棺材房,是因為這種空間像棺材一樣,進入後只能躺著,而且四面密不透風,實在與棺材無異。
在沒有見諸於報導之前,很多人可能很難想像,還有比劏房和棺材房更為惡劣的居住環境。就是:籠屋。籠屋的租金前幾年是1200元人民幣,但是現在已經漲到了2400元。龍屋最早出現於上個世紀50年代,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居住於內,其實它就是一張張有鐵絲網包圍起來的床位,住在這裡的人被稱之為「籠民」。在70平米的房間內可以擺放三層這樣的鐵籠,裡面住著200多人。
03
香港很多中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雖然比上述這些要好得多,但是也不容樂觀。很多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也只有十幾平方米,在外租房的香港年輕人更是不堪重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香港政府和很多設計師也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案。例如用舊貨櫃改造的貨櫃屋,在今年上半年又有一款水管屋被推出。
這種水管屋是由香港一家設計公司設計而出,顧名思義它的外形就像是一段巨大的混凝土管道,裡面可以居住1~2人,總體空間的面積大約為11.15平方米。這種水管屋裝配了透明的玻璃門,門上還安裝著智能鎖。
每一個水管屋是由兩段管道構成,裡面的空間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起居空間,而另一部分則是衛生間。將這兩段管道拼裝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水管屋,其實所謂水管屋,就是一個低成本微型公寓。
在水管屋內設置了儲物空間、沙發、電腦桌。沙發和電腦桌可以摺疊收放起來,整個水管屋在不用睡覺的時候可以作為起居空間,在需要休息的時候可以將沙發改為床,這樣就可以變成一個臥室。
看起來,水管屋正如《晉書·束皙傳》所言:「一舉兩得,外實內寬。」在水管屋內還設置有冰箱、空調、微波爐以及簡易衣架,在衛生間那一部分配備了馬桶以及淋浴裝置,這些設施可以讓居住在水管屋內的人更為舒適。在這個空間內,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由站立以及伸展雙臂。
結語
這種水管屋加上裝修,預計每個面積約11平米,售價在10萬人民幣左右,它也可以用於出租,租金是3000元每月。雖然水管屋的空間不算大,但是它比棺材房、劏房、籠屋好上了太多,比起香港市區很多單間出租的房子也好很多。如果這種水管屋投入使用,無疑會解決很多香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問題,對於很多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也有很大幫助。不過目前香港政府認為,這一類的設置並非長久之計。
參考資料:
《莊子·盜蹠》
《晉書·束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