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若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2020-12-14 騰訊網

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理由大都是:房價太高,年輕人覺得連自己都難養活,更不用說結婚生子承擔起家庭的重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房價已高至十多萬一平米,而在這些城市工作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每月大概只有5千。年輕人在一線城市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很多人漸漸不再抱有希望,當然也不敢結婚,因為單身可以沒房,但步入婚姻不能沒有房。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家是非常重要的,而家的載體就是能夠遮風避雨的房子。如果沒有房,年輕人怎麼敢成家?除了北上廣深這樣的新興一線城市以外,香港作為老牌一線城市,房價也是水漲船高。再加上香港多山地和海港,適宜人們居住的地方本就很少,能夠用來建造居民住房的土地更是稀缺。所以香港用寸土寸金來形容也不為過,據說香港有一種「水管房,每套大概只有11平米,相當於一個單間那麼大,但它的售價在10萬左右。這樣的房子若是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水管房

其實這個房子的單價並不算很貴,相比於北上廣深來說,平均下來不到1萬的房價已經算便宜了。但它的面積太小,只能放下很少的生活必需品,光是每天睡覺需要的床就佔據了一大部分空間。為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水管房」的開發商還特意為迷你水管房提供了裝修標準,按照開發商的設計,這個水管房雖然只有10平米,但床鋪、桌椅、沙發,甚至是獨立衛浴一應俱全。

對於香港的年輕人來說,比起月租三千以上的平價租房,10萬的水管房雖然很小,但是性價比很高,也算是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在香港買房有多難?從明星身上也能看出來。像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香港明星,都有很多至今沒有買房,原因就是在高額的房價面前,能維持本來的生活水平難上加難,不如直接放棄買房。相對來說,內地年輕人的生存空間就要大很多,雖然房價壓力很大,但也僅限於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年輕人想要在小城市買一套房,其實不算難,香港11平米的水管房在內地自然也是行不通的。

購房艱難的香港

那麼,香港的購房環境為什麼會變得像如今這樣艱難呢?其實有一定的歷史原因,香港在清朝以前一直都是中國領土,被中國管轄了數千年,自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香港就被劃分給了南邊的番禺縣管轄。當時清朝國力衰微,因為長期閉關鎖國已和世界嚴重脫節,無論是科技、經濟、政治還是軍事,都落後了西方一大截。清朝衰落的時候又恰逢英國崛起,當時的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世界上1/4的土地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清朝自然無法與強悍的大英帝國相抗衡,於是被迫將香港租給英國99年。

中國有句諺語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被清政府租借給英國之後,香港反而迎來了自己的機遇,因為處於關鍵的港口地帶,香港經濟在近代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清朝以前的香港十分貧窮落後,和以前的深圳一樣,其實就是一個小漁村,當地人以捕魚為生,過著風雨飄搖的生活,沒有其他經濟來源。而近代香港卻率先接受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洗禮,並且經受住考驗,一躍成為了亞洲四小龍。香港回歸之後,我國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的政治經濟再上一個臺階。經濟騰飛雖然給國家帶來了好處,也提高了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但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在香港經濟野蠻發展時期,投機取巧的商人一手發起了「炒房熱」,大部分的地產和房產資源被集中在少部分開發商手裡。這導致拿著積蓄想要購置一套房產的香港人,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價飛速增長,手中的錢不停貶值,直至完全無力購房。如今還有很多香港人四代同堂,一家5口甚至是6口人擠在一個房子裡。所以香港的年輕人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離開父母單獨住,也是很困難的。相比於香港不起房的年輕人來說,內地的年輕人至少還有打拼的希望。

參考資料:《題程修己竹障》

相關焦點

  • 香港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如果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房價已高至十多萬一平米,而在這些城市工作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平均工資每月大概只有5千。年輕人在一線城市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很多人漸漸不再抱有希望,當然也不敢結婚,因為單身可以沒房,但步入婚姻不能沒有房。
  • 香港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賣10萬,在內地會有人買嗎?
    之所以叫這樣的房子,主要也是和水管有關係。據了解,這種房子就是由水管組成的,直徑2.5米的混凝土水管當房子外殼,人們的活動空間是11平米左右。當然了,在11平米的範圍內,人們可以自由劃分區間。中國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樣的住宅,在內地或許沒有人會選擇,甚至被人們排斥,但是放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有這樣的空間已經非常好了。
  • 香港盛行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在內地能賣出去嗎?
    原標題:香港盛行的「水管房」,每套11平米售價10萬,在內地能賣出去嗎? 引言 有個成語叫「僧多粥少」,用來形容如今的香港再合適不過了。▲水管房內部照片 所以聰明人就紛紛開始動腦筋了。之前曾有人提出過「棺材房」、「陽臺屋」、「貨櫃屋」等概念,而現在香港又盛行有「水管房」。
  • 為緩解住房壓力,香港推出「水管房」,11平售價10萬,有人買嗎?
    為緩解住房壓力,香港推出「水管房」,11平售價10萬,有人買嗎? 香港有一家開發商就面對此次的現象發現了商機,研發出了一款水管房,這個水管房號稱面積只有11平方米,剛好適合單身社會人士居住,同時也可以避免年輕人蝸居在幾平米「鳥籠」中的尷尬現狀
  • 香港的「水管房」,11平米一套賣10萬,內地人會買嗎?
    香港的「水管房」比如說在我國香港,就出現了這一問題。有很多富商想要在香港買房,卻發現自己心儀的房子尚未蓋好,另一個隨時可以出售的,價格卻非常高。人口的不斷增多以及土地的有限,使得香港的街頭變得愈加擁擠,新蓋的大樓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香港「水管房」。
  • 香港特別的「水管房」,11平方米出售10萬,放到內地有人願買嗎?
    在住房供應和房價方面,如果說北上廣深這些僅僅是後起之秀,住房需求還算正常的話,那中國還有一個地方的住房緊張程度才是令人咋舌,這個地方就是香港。在香港,一間「水管房」,11平方米出售10萬,如果放在內地有人會買?香港住房需求在內地還未迅速發展的年代,香港就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經濟中心了。
  • 香港推出新房型「水管屋」,每套僅11平米賣10萬,換成你會買嗎?
    香港就是一個人口密集,居住條件十分緊張的城市。普通收入的家庭,基本想要在香港買上一套滿意的房子,是不可能的。香港的住房價格在全世界排名第二高,據統計香港的人均住房面積大約是7~8平米。香港的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裡,但是卻居住著750多萬人口,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 香港十分流行的「水管房」,每套10萬僅11平米,要是你會買嗎?
    香港,不知道大家在看到它的時候會想到什麼,而在小編的腦海中第一時間閃過的就是「寸土寸金」這一個詞,香港內的房價是讓很多的一線大牌明星「望而生畏」,而即使是這樣,每年都會有人們
  • 香港很受歡迎的「水管房」,一套10萬隻有11平方米,你會不會買?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悠久,因此即使在當今現代文明發展的今天,仍然有許多文化習俗被傳下來,「家文化」應該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一種,同時由於這種文化觀念的影響,它也給我們國家的人們帶來了獨特的住房感覺,並且在現代社會中,住房逐漸成為人們的重要「庇護所」,香港很受歡迎的「水管房」,一套10萬隻有
  • 繼籠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可以隨機擺放同時入住4人
    作者: 奇奇家居繼籠屋之後香港又推出「水管房」可以隨機擺放同時入住4人。說到香港很多去過香港旅遊的朋友都知道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同時又是一個土地資源非常緊張的一個城市在香港寸土寸金的城市假如有個幾十平米都是非常豪宅了我們看到很多明星住的房子都非常簡陋擁擠而一些普通老百姓住得更加落後甚至有些還住得緊緊只有幾平米衣食住行都擠在一個小空間內看起來感覺非常的難受以及接受不了。畢竟在香港房價太高而且房子也非常的緊缺很多時候不得不在自己僅有的幾平米內想辦法。
  • 當你在抱怨買不起房的時候,請看看香港的棺材房、籠屋和水管房!
    在我們的印象中,香港是一個繁華奢侈的大都市,燈紅酒綠,各種大牌奢侈品雲集,當然還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房價!在這座繁華的都市裡,很多人可能傾其一生的工作也買不起房,甚至連高額的房租都承擔不起!根據統計,大約20萬香港居民一輩子都居住在潮溼陰冷的棺材房、籠屋、廁所房......
  • 香港人住「棺材房」,4平方米都算大戶型,為啥不願來內地買房?
    據悉,在2019年發布的數據中顯示,香港人數已經達到了將近800萬的樣子。有人可能感覺還不是很多,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香港的面積可是僅僅只有1106平方公裡的。因此,香港繁榮的背後也是國際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
  • 香港買房實況:人均5平米,均價20萬,有房才有愛
    香港,已經成為全球房價最高的居住地;連續7年蟬聯世界最難買房的城市。全城均價20萬/㎡,普通的年輕人需要工作60年才能擁有一套40平米的蝸居。年初香港出了一個針對年輕男女的小戶型,26平米一套房,售價1090港幣,也就是42萬/㎡港幣的辣手價格。蔡少芬在香港的家只有80平米;陳浩民的家120平米,但要住6個人,只能安排孩子住在客廳。
  • 香港寸土寸金,為何TVB電視劇中普通的香港警察家裡都是百尺豪宅
    但是我們經常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對香港民眾住房情況的描述和對香港房價的描述,大多都是說香港住房緊張、房價貴,有些收入不錯的白領階層甚至都蝸居在「棺材房」裡,甚至一家四五口人擠在十幾個平米住房的現象也比比皆是
  • 揭秘香港頂級豪宅:香港「富三代住不起」,重慶首富豪擲60億
    作者丨市界 徐明輝編輯丨朗明前不久,霍英東之孫霍啟文稱「自己在香港買不起房」上了熱搜,後腳就有內地富豪去香港買了房了。近日,新鴻基旗下樓盤Central Peak售出5套豪宅,據成交記錄冊顯示,售價在1.29億-1.88億元不等,總成交金額為8.2億元。其中1套被前「重慶首富」張松橋的妻子朱秋慧買入,價格為1.64億元,實用面積約為200平米。
  • 為啥香港90平米的小戶型,卻被叫做「千尺豪宅」?有錢人都很了解
    為啥香港90平米的小戶型,卻被叫做「千尺豪宅」?有錢人都很了解大家都知道,很多香港的明星在娛樂圈打拼了這麼多年,但是在香港依舊只能住在很小的房子裡,更不用說那些打工賺錢自己做小買賣的人,有些人甚至都是住的「棺材房」,這種房子只有一張單人床的面積,很多打工的人都是十幾個人合租。
  • 在內地和香港買車,有什麼區別?
    購車成本內地買車看車行標價,香港買車看落地價。為什麼有人覺得香港買車便宜,一種情況可能是他要買「豪車」,另一種可能是他漏算了「首次登記稅」(First Registration Tax)。在這個時候,第一段徵稅是的第一筆15萬徵收40%的稅(6萬港幣),第二段徵稅是的第二筆15萬徵收75%的稅(11萬2千5港幣),而最後一段徵稅是按餘下的徵收100%的稅(54萬港幣)。綜上所述,A先生買寶馬740Li要支付71萬2千5港幣的稅款,而最終就是155萬2千5港幣。
  •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不用再擠「棺材房」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不用再擠"棺材房"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面臨著買不起房子的困境。特別是在第一線的城市,萬一是平的住宅價格,安家就更難了。因此,日本曾出過膠囊,香港曾出過棺材室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曾經是中國大陸居民的購物天堂。作為一個港口城市,香港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比大陸的許多城市早一些。當然,經濟發展的程度相對較高。只是,我相信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在這裡密集的高層建築中,真正的安家真的很難。香港房價之高,一般人受不了,一般地區二十萬一也要平。一般人在這裡真的很難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