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白。一個從120斤的瘦子到現在160斤略有訓練痕跡的健身博主。
致力於為大家打造一個完整健身體系。
說起伏地挺身,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個較為全面的動作。可以鍛鍊到胸,肩,腹,臀和腿部等,是特別能反映出一個人強壯程度的動作。
而且它幾乎不需要特定場地隨時能練習。但你能確定你的伏地挺身做對了嗎?
1
動作
雙手與雙腳接觸地面,支撐身體,雙手距離略寬於肩,位於胸大肌正下方處。
保持挺胸,腰背挺直,身體成一直線。雙臂打開,軀幹向下至將要接觸地面為止。
胸部發力撐起軀幹,感受胸大肌的充分收縮。注意動作全程,保持腰背挺直,核心收緊。
注意控制離心、有節奏的下放還原至初始位置,開始第二次動作。
2
常見錯誤
身體不在一條直線
我見過太多的人做伏地挺身時要麼臀部過高,要麼臀位過低,無論哪種都會降低訓練成果。還會對脊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這時可以在後背放一根直杆,使臀背腿在一道直線上。
動作幅度
這是第二大問題,大家說起伏地挺身都是30,50個的做,但你確定你做的標準嗎?有離心控制嗎?下放到胸部將要接觸地面的距離嗎?如果沒有就請好好規劃一下你的動作,你所謂的30個,50個的伏地挺身只會增加爆發力,對於肌肉生長並沒有太大用處。
3
發力感
大臂夾角
在伏地挺身的底端,大臂與身體的夾角大概在75°左右,可以更好地感受胸部發力,如果過於夾肘會讓肱三頭肌參與過多,導致胸部訓練不明顯。
手向內搓
添加一個內收的力,胸部發力感會更好。
4
扭距
在做動作之前,預先將手掌旋進地面。略微屈肘後將肩部和大臂向外旋轉。感到手掌、小臂、大臂和肩部緊張。像是一個整體。可以使其增加張力,提升了穩定性的同時也可以增加發力感。
如果你無法完成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可以先從跪姿伏地挺身練起,因為標準的伏地挺身支撐大概身體重量的65%。而用膝蓋著地時,只剩40%左右的力,可以更好的適應這個動作。
依次更新6大肌肉群52個經典動作大合集。
不要錯過呦、
告別單純的重物搬運,把力作用在目標肌肉上!
Love you gays 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