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芬·鐵伊的這套推理小說共8個故事,鐵伊的一生也只有這八個著作。但我只看了其中的兩篇,為查理三世翻案的歷史性推斷《時間的女兒》,還有跟兇殺無關的純推理的《法蘭柴思事件》。這是個特立獨行的推理女作家。
就說說《時間的女兒》吧,這是一本歷史推理小說,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小說中所謂的案件是關於英王理查三世殺侄篡位的一段歷史,當時也是被正兒八經寫進歷史教科書的,理查三世謀殺了囚禁在倫敦塔中的兩個小王子,歷史記載中的查理三世就是個殘忍醜陋的暴君。但是摔斷腿躺在病床上的格蘭特探長卻根據他縝密的推理和大英博物館員工提供的資料幫助,一舉推翻了流傳四百年之久的歷史定論。
說實話,剛開始看的時候,書中無休止的對話式推理,還有複雜的人名讓我看的頭昏腦脹。找不到閱讀快感,畢竟對那些囉哩八嗦的英國歷史不甚了了。但是似乎很難得遇到這樣一個想讀又很難讀下去的歷史推理小說,耐著性子繼續看,看著看著竟然就入迷了放不下了。
推理小說迷們也許會對此書失望,因為達不到他們的心理預期,沒有接二連三的兇案,沒有變幻莫測的懸念,沒有血腥暴力的佐料,沒有錯綜複雜的線索,沒有緊張兇險的偵查,也沒有步步為營的推演……推理小說幾乎必備的俗套定律,鐵伊的小說裡都沒有。那些推理要素在她筆下,均退居為無關緊要的構成部件。
讀著讀著,我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已經被她引向了遠離推理的地方,一些和推理無關的話題上,如對媒體這項社會公器之害,對輿論暴力引出的災難,對宗教狂熱者的危險暴行,乃至對佔星術風潮的嘲諷……但就是這些吸引了我。
鐵伊敢於推翻歷史,寫時間的女兒,在當時不得不說是一位真的勇士。
要知道,她挑戰了英王查理三世在英國歷史上永恆邪惡象徵的四百年定論。英國人上學時歷史教科書書裡的記述就完全是胡說八道;還有文學巨人莎士比亞也成為是非不明的老糊塗蛋,不惜歪曲歷史的小人,他的名劇《查理三世》則是一出顛倒黑白的廉價鬧劇。
但時間的女兒這本書在1951年出版至今,並沒有幫助查理三世平反惡名,也沒有改寫歷史教科書裡的這段記述。為了政治需要,好人成了壞人,壞人成了好人。
有些記載於史冊的種種未必就是當初真相,而真相卻往往不為世人所接受。人們對歷史定論的固執己見,群眾理論大師勒龐有過很精闢的論道:群體人一般愚蠢、保守、偏執、頑固不化,寧願相信忠奸分明、區分簡單的假象,也不願相信證據確鑿的事實。
其實說到底,自有文字開始,數千年來哪有史書不服務於政治的,而隨著時間流逝,那些矯飾過的歷史又逐漸演變為世所深信的事實。
時間並不只有一個叫真相的女兒,她還有更多的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