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與你談談射頻技術在互連世界的發展趨勢

2020-12-18 電子工程專輯


Tyler (T):大家好,歡迎來到TE Connectivity的播客「Connected World」。很高興大家收聽本期節目。今天我們將聚焦射頻技術:什麼是射頻技術?常見應用及主要趨勢是什麼?我們邀請了Amos Cheah,TE Connectivity研發與產品開發工程團隊的高級經理。Amos Cheah,謝謝你參加我們的節目。

Amos(A):謝謝你的邀請。


T:我們非常期待你對本期主題的見解。我們先從最基本的層面開始吧。請解釋一下什麼是射頻技術,以及它為何重要。


A:沒問題。我想這樣來解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射頻的定義。射頻代表無線電頻率。無線電頻率是指無線電波傳播到目的地的電磁頻率。其波段範圍大於人類耳朵的聽覺範圍,從20Khz可延伸至紅外線波段,約為300GHz。無線電波傳播速度與光速相同,可以在沒有空氣等任何媒介的情況下傳播。所謂RF(即射頻技術),通常是指無線電磁信號,是無線電子產品中的通信形式。射頻這一學科涵蓋電磁波產生、轉換、傳播和探測的物理定律。以James Clerk Maxwell之名命名的四個方程式為該學科奠定了基礎。


為什麼射頻技術對於無線通信至關重要?要理解其重要性,我們需認識到,電磁輻射的特性在於能將電路擴展到無線領域,因此,任何以不導電材料、機械運動、聲波甚至熱量為傳輸介質的事物都可將電能轉換為信息,且不依賴導電連接。


現在回到我們的問題上:為何電磁波比其他形式的無線通信更加普遍?換句話說,為何人們口中的無線幾乎等同於射頻或射頻技術?為什麼各種現象,例如我剛才所描述的現象,都涉及無線傳輸?有幾個原因,首先是靈活性。結合無線電路,EMR是電信號的一種延伸。時變重複電流會產生電磁場,無論你是否在倒帶。此外,電磁波是對原始信號交流成分的精確重定位。其次是速度。在交流耦合系統中,數據傳輸速率取決於信號表達變量關係的顯著程度。也就是說,即使在非常高的頻率下,電磁輻射(EMR)場譜也是一種實用的轉換介質,能使射頻系統實現非常高的傳輸速率。第三是傳輸距離,無線頻率與人們對遠距離通信的追求緊密相連。如果發射器距離很近,那麼使用電線通常更加簡便、成本更低。電磁信號作為一種帶有調製技術和接收電路的電磁波,能夠長距離地傳輸用戶信號。最後,無視線路徑要求。這點上能夠與EMR相媲美的無線通信媒介只有光。但光實際上是頻率非常高的電磁波,對視線有一定要求。而射頻通信無需清晰的視線範圍。


綜上概括為三點:首先,射頻是指在無直接電氣連接的兩個電路之間傳輸信息的電磁輻射,時變電流電壓產生以波形式運行的電磁能。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和解讀這種電波來實現信號的無線傳輸。為何電磁波或者說射頻在無線通信中佔據主導地位?因為這是除光以外的唯一替代方案。射頻的用途不止如此,低頻電波經過任何固體物體都不會消失。


T:太神奇了!謝謝你。射頻的常見應用有哪些?是否可用於Wi-Fi路由器或類似設備?能否為我們介紹下當前射頻技術的常用領域?


A:好的。很多行業的用例都會用到射頻技術,比如雷達系統、遠程控制、電視廣播、遠程監控、電腦、移動平臺,也包括手機、路由器,以及其他移動平臺。從智慧型手機、手機接收器到全球定位系統等,射頻意味著現代生活的未來。射頻技術十分獨特而又十分普遍,人們對此項技術大都習以為常,就像手機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樣。我們在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大的進步,著實令人驚嘆。人們對射頻技術的需求從未降低,世界各地的私營企業,甚至是政府機構都在使用這些設備,並競相推出射頻領域的創新技術和產品。


T:同意。射頻技術無處不在,而且非常重要。射頻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是什麼?你剛剛提到了創新。有哪些創新?


A:對於即將到來的5G革命,大家可能不會陌生,我想每個人都聽說過。我認為5G是即將出現的最大變化之一。可以肯定地說,5G網絡將會部署運行,消費者對移動通信速度和性能的期望將會有質的提高。隨著智慧型手機在全球各地逐步普及,全球用戶對數據的需求將繼續上升。但是,不到6 GHz的傳統帶寬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挑戰。5G的頻率會上升到毫米波級,甚至超過20 GHz,有報導稱,5G的速度可達10 Gbps/秒。毫無疑問,5G將提供快如閃電的頻段覆蓋,這以前只用於軍事和衛星應用。因此,5G將使普通消費者享用到軍事和衛星級別的技術。5G也將帶動無線通信的發展,繼而提升虛擬實境設備的連接速度,助啟物聯網時代大門。無數家居用品、手持電子設備、可穿戴設備、機器人、傳感器、自動駕駛車輛等將形成一個網際網路,連接速度將得到飛躍式的提升。因而可以預見,射頻市場前景廣闊,行業未來需求旺盛,未來10年,我們將看到這個行業的巨大增長和創新。


T:的確如此。對於5G及其影響和挑戰等的相關討論已鋪天蓋地。5G的發展趨勢將對工程師們產生怎樣的影響?工程師們需要克服哪些5G挑戰?


A:在我們邁向5G標準的進程中,我們需要解決很多難題,例如提高數據速率、降低延遲、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們當前使用的4G無線技術(LTE和LTE-Advanced)已經遍地開花。面對下一代無線技術5G,我們需根據新的標準為客戶提供超高速、低延遲技術支持。工程師如何掌握這其中的技術趨勢?其中的關鍵是什麼?答案因人而異。我個人認為實現5G的關鍵技術如下:首先是面向5G的新無線電標準。不同於LTE標準,5G採用3GPP標準定義。第二,中波(medium-wave)和三期天線(PhaseⅢ antenna)將成為通用標準。基於這種複雜性,我們需要兩個基線附加籤名的資料庫。第三,由於中波的存在,信號在空氣中損失會更大。多輸入多輸出技術(我們稱之為MIMO)將顯 著提升無線數據的傳輸速率和可靠性。第四,無線電接入網,即RAN或核心網。5G網絡架構將在哪些層面有別於傳統網絡架構?從技術角度來看,5G意味著更高頻率、更寬帶寬、更高的功率效率。因此,必須具備放大器,低噪音、超低數據交叉、層壓地板、低成本的組件也很重要,中波封裝也需要部署,還有超高速、低功率的交直流變換器。我們還需要寬帶天線,以及中波天線、高增益直接天線、通知天線。這些都需要部署到位並成為規範。


T:隨著射頻技術不斷發展,以及5G技術的全球普及,人們將如何看待射頻技術?以及在射頻技術發展過程中,我們將看到哪些變化?


A:在我看來,射頻技術和無線技術將成為5G技術的同義詞。5G是一條信息高速公路,能將數字轉型提升到新的高度,推動很多領域的革新,概括一下我認為將有重大進展的5個領域:首先是智能工廠。5G將在工業4.0中發揮關鍵作用,作為設備與物聯網之間的連接技術,5G將為智能工廠注入新活力。智能工廠更廣泛地使用由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驅動的機器人,有利於推動工廠實時決策。並且使用機器人執行危險任務可以確保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智能工廠將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技術引入到培訓中,員工的學習和培訓會更加快捷和安全。


第二個領域是混合現實。速度和帶寬的提升有望推動AR和VR應用的大規模落地。再加上5G連接,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混合現實的落地應用,從地圖、商業應用再到家電應用,我們將迎來真正的虛擬實境。結合5G技術,將AR和VR應用到汽車、手機,甚至是電腦屏幕上,AR和VR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個領域是自動駕駛汽車。5G助推自動駕駛汽車從實驗室走向實際生活是大勢所趨。其中,安全非常重要。由於所需的延遲時間短,目前只有5G技術可支持機器模仿人類。雖然5G不會一夜之間大範圍部署,但我相信,一旦5G成熟並得到普及,安全的自動化機器將獲得長遠發展,不僅包括汽車,卡車,甚至還有飛機等。


第四個領域是智慧城市。我們都知道,目前為止,城市還不算非常智能,雖然在一些領域實現了智能化,比如智能停車場、路燈,但想要持續顯著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其連通性還有待提高。海量的數據需要4G網絡承載,導致網速降低。目前只有憑藉5G技術的超高速優勢,才能實現設備的快速連接。5G支持下,我相信智慧城市將會在全球普及。


第五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允許儘可能接近源地處理數據。因為距離近,可更快處理,使自動駕駛汽車等設備更安全的行駛。隨著5G技術帶來高速、低延遲的數據傳輸,從智慧城市、智能工廠、智能環境,再到實時分析,邊緣計算的潛力將在廣泛應用中得到充分釋放。


T:射頻技術將在未來發揮巨大作用,而且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我們普遍認為射頻將在5G、自動駕駛汽車、智慧城市等應用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那麼射頻在人工智慧的發展和使用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A:談到5G,射頻技術可以支持指數級的數據負載。獲得更多的數據量是人工智慧的關鍵因素。通過訪問豐富的數據,人工智慧將得到改進,進而提高5G的性能,增強安全性,減少擁堵,並實時解決問題。隨著5G和人工智慧融合發展,數據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價值。我認為射頻技術在當今世界的應用還不是很明顯。業餘時間,我喜歡看電影,尤其是科幻電影,包括漫威電影世界。在這些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和射頻技術的完美合作,儘管有時並不現實。例如,在《鋼鐵俠》中,鋼鐵俠使用射頻技術與他的人工智慧助手賈維斯進行通信,確保在他穿著鋼鐵俠盔甲飛行的同時能夠收集信息以擊敗對手。這即使在未來也難以實現。但有了5G技術和即將到來的6G技術,迪士尼的未來世界將更加接近現實。 


T:很棒。我很喜歡鋼鐵俠的例子,這是一種我之前從未想到的表達方式,可以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射頻技術,明白其作用。Amos,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與你交流,了解射頻技術,也非常感謝你今天和我一起為大家介紹射頻技術。


A:客氣了。希望你們都能有所收穫。


T:確實,我今天學到了很多。感謝你加入Connected World。也非常感謝大家收聽TE Connectivity的播客Connected World。我們非常欣慰能為大家分享知識。請訂閱我們的Apple播客或Sportify,以便您直接從行動裝置上下載TE Connectivity的最新播客。更多精彩節目,敬請期待。我是主持人Tyler Kern。非常感謝您的聆聽。

相關焦點

  • 多元化用工或成組織發展趨勢 乾通互連解碼新環境下行業變革
    以 「多元·互連世界」為主題的第六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辦。與會嘉賓共議企業用工模式的發展趨勢與走向,並指出2020年在疫情和政策的雙向助推下,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變革大潮已經來臨,多元化勞動用工或將成未來主流模式。在勞務需求者、勞務提供商之間,多元化用工供應商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 多元化用工成發展趨勢 乾通互連解碼新環境下行業變革
    然而,乾通互連創始人李浩早在2016年就提出「組織無邊界」概念,此後乾通互連一直深耕組織架構新模式,藉助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產品與服務,逐步建立並完善在該領域的雲服務鏈條。2018年,乾通互連於第四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上又再次指出:平臺式組織結構和多元化用工的興起,一定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 晨控課堂:工業RFID技術應用及其發展趨勢
    RFID的全稱是射頻識別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該技術在世界範圍內正被廣泛的應用,而在我國起步較晚,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我國射頻識別技術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相對於條碼技術而言,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推廣是我國自動識別行業的一場技術革命。
  • 從ISSCC2021論文看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這一成績體現了當前中國在集成電路技術領域的穩固上升,產學研並進、百花齊放的良好發展勢頭,同時也證明了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國際認可度及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技術發展趨勢   北京大學黃茹院士、清華大學劉勇攀教授、復旦大學的徐鴻濤教授、澳門大學羅文基教授、復旦大學徐佳偉教授、清華大學張沕琳教授、澳門大學路延教授、清華大學鄧偉教授分別就存儲器、機器學習、無線傳輸、數據轉換器、模擬技術、前瞻技術、電源管理、射頻等八大技術分類的論文和趨勢進行了介紹。
  • 射頻技術和無線電怎樣聯繫起來?雙射頻接收器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案
    射頻技術和無線電怎樣聯繫起來?   現代射頻儀器已經從單純的測量設備發展成為重要的系統設計工具。這種發展得益於軟體無線電(SDR)引發的各種技術。軟體無線電所具有的靈活性正在掀起無線通信行業以及射頻測試儀器的變革。   20世紀80年代末,??工程師們開始嘗試軟體無線電構想。
  • 【金龍杯】全網炒股大賽:半導體技術發展的五大趨勢
    例如,2020年3月,網際網路流量增長了近50%,法蘭克福的商業網際網路數據交換創下了數據吞吐量超過每秒9.1兆兆位的新世界紀錄。第二個主要驅動因素是移動SoC——智慧型手機晶片。這個細分市場增長雖然沒有那麼快, 但這些SoC在尺寸受限的晶片領域對更多功能的需求,將推動進一步技術創新。
  • 集成電路行業三大趨勢分析:發展「芯」技術的機遇已經來臨
    可以說集成電路與世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從 1998 年開始的初期信息 社會開始,世界 GDP 增長率躍升為 6.622%,可以看出由消費電子所引起的新一輪信息化時代對世界 GDP 所做出的貢獻。因此,從技術角度,以小尺寸 SOC為代表的延續摩爾,以及以 SIP 技術為代表的擴展摩爾,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趨勢。 趨勢三: 5G 帶動新一輪集成電路下遊應用爆發5G 發展提升集成電路產業下遊景氣度。
  • 首份《多元化用工研報》背後:乾通互連的棋局與攻守道
    對於市場風向的敏銳嗅覺,率先提出組織無邊界、多元化用工將成趨勢。乾通互連前身是有基於十餘年的傳統人力資源服務背景,創始人和核心團隊對人力資源管理、對傳統人力資源軟體均有深入了解和深厚積累,隨後通過雲計算及移動網際網路的解決方案使乾通互連快速發展並壯大,進而成為網際網路技術型人力資源雲服務模式的引領者。
  • 什麼是射頻識別技術?本文帶你了解其中奧秘
    射頻識別(RFID)是由上世紀50年代的雷達技術衍生出的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它通過無線電信號來識別特定的目標,並且讀取寫入相關數據,可以與識別目標進行數據交換。光聽它的名字大家感覺很陌生,但其實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常用的身份證和校園卡就使用了這種技術。要想了解射頻識別技術,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射頻識別系統。
  • 康普:2021年室外無線網絡的三大發展趨勢
    隨著開放式網絡結構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並催生新一代產品和創新技術,RAN的解聚之勢將在一定範圍內出現並在今後幾年持續。以下是我們看到的三大趨勢:5G & Massive MIMO儘管新冠疫情和由此引發的停工已對全球一些國家和地區的5G網絡部署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隨著三星Galaxy S20和蘋果iPhone 12等5G智慧型手機的推出,5G部署將持續迅速發展。
  • GaN為何能在5G射頻挑戰中脫穎而出
    後者發展上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但可以確定,新一代無線電網絡勢必需要更多組件、更高頻率做支撐。對此,市研機構Yole發布的「2017年RF功率市場與科技報告」指出,RF功率市場可望以將近二位數的年複合成長率(GAGR)迅速成長;同時,氮化鎵(GaN)將逐漸取代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LDMOS),成為市場主流技術。
  • 乾通互連CEO錢康:多元化勞動用工將成主流模式
    錢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乾通互連下一階段的業務戰略發展重心將向多元化用工傾斜,全面升級產品、組織架構、生態服務鏈條,打造人力資源一站式生態服務平臺。記者注意到,今年雲計算產業飛速發展,作為距離「人」最近的細分賽道HR雲服務迎來增長,HR SaaS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明顯增加,IT巨頭、投資機構紛紛出手布局,包括乾通互連在內的眾多HR SaaS服務商更是加碼發力,以搶食行業發展紅利。
  • 無線智能家居技術中ZigBee和RF射頻的對比
    打開APP 無線智能家居技術中ZigBee和RF射頻的對比 OFweek 發表於 2020-01-28 09:46:00 在智能家居發展不斷升溫的國內市場,無線智能家居產品也正以其獨具的魅力,在悄然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無線智能家居系統的不足之處在於,容易受到地形與空間的限制,樓層之間的水泥牆與隔間裝潢,甚至電氣設備的電磁波都有可能影響到系統通訊的穩定性與接收性。所要控制的空間越大,遭受不明原因的影響也越大。業主在選擇應用無線智能家居產品之初,必須對基本需求和應用環境具備深入的認知。
  • 一文看懂國產射頻濾波器
    濾波器是射頻前端器件中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其快速增長的原因是通信頻段數目與濾波器升級所帶來的的「量」和「價」的提升(1)需求量方面,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通信頻段數量的增加將會帶動單機射頻濾波器用量的提升。通信技術從2G發展至5G,手機通信頻段數目從2G的4個頻段上升到5G的50餘個頻段。
  • 5G或推動射頻前端大變局
    據市調機構 YoleDevelopment 統計與預測,射頻前端市場將以 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有望到 2025 年達到 258 億美元。加上 5G 技術的助力,射頻前端市場的重要性和市場紅利不言而喻,因而近來射頻前端領域湧現了不少重大事件。
  • AI推動著存儲器互連的不斷演進
    將啤酒類比擴展到LPDDR之類的技術,這種技術比SRAM更先進。他說:「LPDDR功耗明顯更高,但容量更大。這就像沿著那條路走到您最喜愛的酒吧,在那裡有幾桶啤酒等著您。」SLjedncArsovski表示,下一代加速器的發展方向是將那些存儲器放在加速器正上方,讓存儲離計算更近。
  • 無人機發展的技術難點分析
    (一)飛控系統據《2016-2020年中國無人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可知,飛控子系統是無人機完成起飛、空中飛行、執行任務和返場回收等整個飛行過程的核心系統,飛控對於無人機相當於駕駛員對於有人機的作用,我們認為是無人機最核心的技術之一
  •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打開APP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發表於 2017-11-13 09:00:18   射頻電路
  • 全面詳解射頻技術原理電路及設計電路
    (RF)技術—基本介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735.htm  RF(Radio Frequency)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多種領域,如:電視、廣播、行動電話
  • 英特爾矽光子迎來重要技術突破:將光互連引入伺服器和封裝
    這些進步代表著光互連領域的關鍵進展,它們解決了電氣輸入/輸出(I/O)性能擴展上與日俱增的挑戰——目前需要大量數據計算的工作負載已經讓數據中心的網絡流量不堪重負。英特爾展示了包括微型化在內的關鍵技術構建模塊的多項進展,為光學和矽技術的更緊密集成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