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億付費流量的分餐儀式:體育直播打起「三國殺」

2021-01-09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翟菜花

每過4年,總會有人在夏天的夜晚狂歡。啤酒、燒烤、小龍蝦,屏幕前的觀眾看著世界盃直播為遠在大洋彼岸的球隊加油。每年的5月底6月初,一些年輕的上班族和學生在上午會有些心不在焉,不時看下手機。一年一次的NBA總決賽正在進行,隨時關注著比賽的粉絲們,不想錯過自己喜歡的球隊登頂。

在足球賽季開始之後,每個周中或周末,都有球迷為了心愛的球隊半夜被鬧鐘叫醒。同樣醉心於伊比利亞半島球隊的兩個人,或許會因為A喜歡白色,B喜歡紅藍,在彈幕和論壇裡吵得不可開交。

在體育經濟越來越紅火的當下,在線體育直播也成為了巨頭們爭奪的關鍵。當行業的蛋糕越做越大之後,聞風而至的巨頭們也已進場。為了獲得門票,巨頭們已經將體育賽事的版權炒成了天價,資金不夠雄厚的玩家只能退場。

除了拿下國內NBA獨家版權的騰訊體育,去年獲得世界盃網上版權分銷版權的優酷選擇與PP體育合作整合雙方版權資源,在愛奇藝與新英體育合作上線了愛奇藝體育後,代表著BAT的優愛騰都已經加入到在線體育直播領域的競爭。

從央視到優愛騰:變化的是載體,多出來的是選擇

技術的逐漸成熟為體育直播多樣化傳播的需求創造了條件,傳播技術的變革和迭代為國人的觀賽方式與體驗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近年來,國內外頭部賽事的版權已幾乎被搶食殆盡,版權的價格也一路飆升,產業對於IP版權的關注度已經接近瘋狂。眾多體育直播平臺每時每刻都會向觀眾提供不同的體育直播。而這一切的起點是那句既親切又遙遠的「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

1、電視載體時代

最初體育賽事的轉播平臺只有以央視為代表的各級電視臺,這個時候用戶觀看賽事上直播的載體也多為電視機。

1982年,四年前錄播世界盃決賽收貨熱烈反響的央視,這一年從香港轉播方獲得了世界盃大陸轉播權。央視的宋世雄在香港一家賓館內,為電視機前的觀眾進行解說,因為信號延遲的緣故,不少觀眾認為宋世雄當時應該就在西班牙的伯納烏,現場為觀眾進行解說。

熟悉的「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從那屆世界盃開始,陪伴了觀眾之後的每一屆世界盃。

1995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頻道呼號:CCTV-5,簡稱:央視體育頻道)正式開播。

隨著央視體育頻道先後直播NBA、意甲、歐冠、F1等體育賽事,豐富的內容,滿足了各類體育愛好者的收看需求,吸引了一群龐大而又穩定的忠實受眾。馬拉度納、麥可·喬丹、舒馬赫、義大利、公牛、法拉利等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體育符號。

但電視機轉播的形式,在當時也有局限性,也就是說電視臺讓你看什麼,你就只能看什麼。不同用戶的需求也不一樣,晚上8點會有不少比賽同時開始,不管播什麼都會有用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這也造成了當時很多用戶的一個常態:在亞運會、奧運會等比賽時期內,守著CCTV-5,不管轉播什麼體育節目都看,也是那個時代體育迷們的一個標誌,全賽事精通。

2、移動終端時代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智慧型手機成了如今用戶觀看視頻、娛樂的主要載體。隨時與隨地的觀賽自由度極為符合時下用戶碎片化的生活娛樂方式,也進而促進了賽事內容需求的二次爆發。

有需求就有商機,面對諸多的用戶流量,各個流媒體平臺開始紛紛搶奪賽事直播與視頻轉播權,越來越多的平臺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受眾群體不斷增長,直播平臺只能提供NBA的1230場常規賽、英超的380場聯賽部分場次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用戶想要全都要。

隨著行業洗牌,搜狐、新浪在體育直播行業內聲音越來越小。以高價拿下眾多體育賽事版權的樂視因母公司挪用融資款走向分崩離析。樂視手中的版權也因為拖欠費用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作為騰訊文娛業務的重要部分,BAT三巨頭中的騰訊。2015年騰訊以5年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NBA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新媒體獨家直播權,隨後直接帶來了全網用戶的高速增長。目前騰訊體育擁有NBA、F1、ATP等熱門賽事的獨家直播版權。

阿里巴巴與蘇寧在母公司業務上已經有多年合作。優酷為了成為央視18年世界盃的新媒體合作夥伴,支付了巨額的版權費用,坊間傳言16億元。而分屬蘇寧的PP體育,則擁有除了世界盃外其它足球比賽的版權,3年50億拿下英超版權更是比6年前的價格上漲十幾倍。

因為直播世界盃,優酷搶走了騰訊大量的流量,嘗到甜頭的阿里開始通過優酷與PP體育的合作,計劃成立合資公司,整合雙方的版權資源。

當AT兩家巨頭進場,原本擁有不少優質版權的新英體育雖然和不少賽事方關係密切,但是在版權費日漸高漲的當下已經沒有競爭優勢。同為三巨頭的愛奇藝正好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於是2018年8月,愛奇藝與新英體育宣布成立北京新愛體育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新英體育所有終端改名愛奇藝體育。

而且這個階段用戶對於直播內容的選擇也開始多樣化,從單一的1選1,過度到了3選1、5選1的階段,可以在同時段進行的賽事中,有效的選擇自己更中意的項目進行觀看。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觸頂,BAT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迫切需求新的流量來源時,在線視頻平臺的三巨頭「優愛騰」同時涉足在線體育直播。各大體育運動的龐大粉絲群,成為了BAT們爭奪的重點。優愛騰發展多年的付費模式,也幫助了付費在體育直播行業的發展。

逐漸追上的付費盈利轉化:過億付費流量市場已成

雖然我國人口眾多,體育賽事的受眾比率也高,但儘管體育直播模式在國內發展多年,但是在付費盈利轉化方面與北美、歐洲相比仍相差甚遠。

擁有美式橄欖球聯盟NFL、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國家冰球聯盟NHL四大體育聯盟的北美體壇,用戶早已養成付費觀看的習慣。ESPN、TNT等直播平臺在每年支付巨額版權費用的同時,依舊可以為母公司創造大量的利潤。

1992年成立的英格蘭超級聯賽,與天空體育籤下的第一份合同當時就價值5年1.91億英鎊,第二份轉播合同上漲到了4年6.7億英鎊。到了現在天空體育為了拿下英國本土2016年—2019年的三年轉播合同,付出了51億英鎊。當轉播費用逐漸攀登歷史記錄時,除了廣告收入用戶付費也就成為了重要的收入來源。

因為國內最初的直播平臺都是免費,所以一些平臺收費之後,用戶大多選擇換到其它平臺去。當面對騰訊推出的NBA會員套餐,不少用戶覺得難以接受。一些用戶覺得:接了那麼多廣告還收費,吃相有些難看了。

不過隨著80後、90後逐漸成為消費群體中的主力,內容付費的消費習慣逐漸養成,直播平臺的付費模式也逐漸開始被用戶所接受。

「優愛騰」三家在線視頻巨頭原本就擁有數量龐大的付費用戶群體。6月22日凌晨5點13分,愛奇藝公布了最新的會員規模數據,會員數量超過一億,成為中國首個會員突破一億的視頻網站。而愛奇藝在第一季度公布的財報中顯示,付費會員用戶為9680萬。

騰訊在財報中披露騰訊視頻截止到第一季度,騰訊視頻的訂購帳戶數達到了8900萬。雖然優酷在財報中並沒有透露具體的會員數量,但是增長率達到了50%。

最初優愛騰從會員免廣告轉向優質內容會員專享時,也受到了粉絲們的抵制。不過隨著三家平臺陸續推出大量自製或購買的優質內容,付費模式逐漸被用戶接受。到現在,當會員用戶在平臺上觀看某些電影時,依舊需要額外付費或使用觀影卷。

優愛騰三家於在線視頻平臺方面付費模式成功,是因為優質的內容吸引了用戶。而優愛騰現在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體育賽事直播版權,從北美的NBA、NFL到歐洲的歐冠、五大聯賽,再到全球性的世界盃、ATP、F1等。

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們,較之以往更有版權意識,為了能夠觀看支持球隊、明星的精彩比賽,他們願意為此買單。

除了精彩內容之外,平臺還需要提供更清晰的畫面、更低的延遲。有些平臺在直播過程中,同場比賽可能會比友商和央視慢5秒、10秒,甚至半分鐘。這邊的用戶還在為焦灼的戰況而揪心,那邊的用戶已經在社交軟體上狂歡了。

剛剛過去的NBA總決賽中,騰訊的數據統計永遠比直播內容要快上30秒,但偶爾35秒就可能會有人拿下13分的NBA,30秒內用戶會經歷多少煎熬。

也由此可以見得,未來體育賽事在直播方面的下一次提升,可能會聚焦到速度與效率上。

眼球經濟與技術革新推動觀賽體驗的提升

除了遊戲與荷爾蒙,體育一直被認為是網際網路公司打開直男經濟的突破口。消費一向趨於理性的直男們,在體育直播進入付費時代後,表現的要比平常出手闊綽的多。

被稱為「國內最大直男」社區的虎撲,在接受字節跳動12.6億元投資後,估值達到了42億。直男們的論壇估值逐漸走高,直男們背後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逐漸被網際網路公司們重視。

主持與嘉賓兩個人解說比賽,是最初體育直播的解說模式。觀看體育直播的群體中,男性佔了絕大部分。為了吸引更多的男性觀眾,各直播平臺開始增加女主持。

從女主持出現開始,用戶對於這種設定的討論一直存在爭議。有些人認為女主持純粹是花瓶,也有用戶認為女主持的存在既為用戶帶來了視覺享受而且部分女主持不是花瓶。

不過在體育賽事直播中,大部分女主持的工作內容只是在比賽開始前後和中場期間和用戶互動,真正的比賽內容解說環節只有極少數女主持參與。同樣有女解說設定的電競比賽裡,彈幕常在攻擊女解說們說錯話、跟不上節奏。

儘管一直有不專業的批評聲,但是從騰訊體育、PP體育等平臺女主持們的粉絲量來說,眼球經濟是成功的。

推廣付費模式,除了眼球經濟外,還需要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內容及觀賽體驗。

用戶對於直播畫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更高的清晰度、更低的延遲都是用戶選擇平臺的重要因素。

騰訊在直播NBA時,除了傳統的解說臺主視角外,還有上帝視角等其它觀賽視角體驗,同時聽膩了中文解說,也可以直接選擇英文流直播。不過尷尬的是,因為延遲的關係,英文直播要比中文直播快。

隨著全球進入5G時代,國內的5G商用牌照已經向四大運營商發放。BAT一直重視5G會為商業模式、網際網路企業競爭帶來的改變。除了在智慧城市、物聯網、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領域BAT的競爭會因為5G更加激烈外,5G的普及也會讓體育直播平臺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5G高速、低時延的特點,能夠解決目前體育直播因數據傳播造成的延遲問題。讓用戶不必在隔壁已經開始歡呼的時候,鬱悶地猜測到底比賽發生了什麼變化。

而在5G時代,可能會迎來高速發展的AR、VR技術,也會為用戶的直播體驗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AR、VR技術運用到體育直播中,用戶們通過平臺不只是如身臨其境一般觀賽。賽場中的每一個細節,現在直播方式不能夠展現的部分,都可以在用戶的選擇下展現出來。

視角的選擇就不再是直播平臺的噱頭,用戶能夠選擇任意角度、任意視角去觀賽。可以是解說臺視角、技術臺工作人員視角、第三排觀眾的視角等,當用戶的觀賽體驗因為技術進步得到豐富之後,付費模式分推行就會越來越簡單。優愛騰付出的巨額版權費也就有了更過的收入回報。

當優愛騰手握遠超其它的玩家的資金能力、優質的版權資源以及成熟的運營經驗進入到在線體育直播的賽道中時,體育直播平臺之爭已經進入下半場。

洗牌後的在線體育直播平臺已經度過付費模式的初期市場培養階段,接下來通過優質的內容與完善的用戶體驗,推動平臺用戶的拉新與增長,那時才是優愛騰「三國殺」競爭的關鍵。

相關焦點

  • 梯媒:分眾、新潮、梯之星三國殺,新賽道悖論
    在我們所熟知的所謂精準投放模式裡,網際網路首創的點擊付費模式一直就是最佳樣本,但能不能複製在梯媒上,還有待驗證。點擊付費模式造就了百度、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也造就了很多後來者,都延用該模式獲得網際網路創業成功。當時網際網路流量增長空間巨大,流量就是財富。2006年,一場空前規模的的抗議點擊欺詐活動也警醒了很多商家,很多無效或惡意點擊成了掏空商家腰包的黑手。
  • 直播3.0時代:電商直播市場規模或達萬億級
    當更多平臺入局直播行業時,這些自帶流量的主播還會更吃香。從付費用戶方面來看,鬥魚與虎牙等遊戲平臺也需要面對用戶付費打賞率低的問題。2019年鬥魚季度平均MAU為1.66億,同比增長8%,季度平均付費用戶730萬,同比增長70.8%;2019年虎牙月均活躍用戶1.5億,同比增長28.8%,而季度付費用戶510萬,同比增長僅5.9%。
  • 中超直播免費 釋放體育正能量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畢磊)受疫情影響推遲開賽4個多月後,2020賽季中超聯賽將於7月25日揭幕,而重新回歸的中超聯賽也將以免費直播的形式出現在球迷面前。7月9日晚,PP體育總裁王冬明確表態,新賽季中超賽事共計160場比賽將在PP體育移動端全場次免費播出。
  • PP體育在線健身直播流量破千萬
    2月19日,PP體育披露的數據顯示,該平臺健身直播上線以來總流量突破1000萬,「最硬核私教」拳王徐燦直播課程流量破10萬。   據了解,自2月6日上線健身直播課程,PP體育短期內完成了覆蓋一周七天,每天長達9小時的「全時段」健身直播課程,同時,課程類型覆蓋塑形、有氧燃脂、搏擊操、瑜伽、舞蹈、普拉提等熱門訓練,還有針對家庭跑步機和家庭單車的專門課程,吸引大量用戶觀看。   既有明星健身教練開課,又有體壇明星化身「硬核私教」傳授健身技巧。
  • Amazon明天用美網轉播在英國市場繼續擺下試驗場,體育直播和新聞節目是流媒體幹掉付費電視的最後兩件利器!
    觀察家普遍認為,這一次Amazon殺入網球傳播市場,更大的野心還在於未來去競逐英超版權包,勢要將流媒體直播的傳播方式終結付費電視的時代。下賽季,在英超轉播中將會繼續出現Amazon獨播的英超場次。Amazon經過策略分析,流媒體直播平臺遲早要經營體育和新聞傳播,否則在受眾心目中始終趕不上付費電視的權重。
  • PP體育宣布中超直播全部免費
    參考往年數據,2018年是PP體育轉播中超的第一個完整賽季,當時推出4個付費產品,分別是6元/場的單場收費、30元包月、248元包年以及98元/月的球隊包。根據統計,截止2019年7月,PP體育付費會員數量超過了600萬。
  • 在線教育流量三級火箭:如何搭建漏鬥式的付費轉化體系?
    在線教育流量三級火箭:如何搭建漏鬥式的付費轉化體系?在線教育的流量三級火箭當然,「三級火箭」不僅應用於商業模式,也被用於流量的具體轉化,筆者所在的在線教育行業,就經常使用「流量三級火箭」的思維打造流量轉化模型。 我稱這個模型為「漏鬥式付費轉化體系」,即免費課->低價課->高價課。
  • 樂視體育獲中超直播版權 可能推出付費觀看模式
    【TechWeb報導】2月23日消息,樂視體育今日下午15時召開了「超級大爆炸」發布會,樂視體育和體奧動力聯合宣布,雙方達成資本合作,樂視體育成為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合作夥伴。
  • 首個「上海版分餐標準」發布 分四種分餐模式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五五購物節|首個「上海版分餐標準」發布,分四種分餐模式上海有了分餐標準。4月29日下午,「尋味魔都」美食節暨「分餐行動」在K11購物藝術中心啟動。上海首個《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制管理規範》地方標準同時發布。上海市商務委透露,目前,全市約30%餐飲企業已經提供分餐服務,部分家庭也積極參與,推廣使用「公筷公勺」。
  • 直播流量破千萬 PP體育交出在線健身成績單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2月19日,PP體育披露直播在線健身的統計數據稱,該平臺健身直播上線以來總流量突破1000萬,「最硬核私教」拳王徐燦直播課程流量破10萬。據悉,自2月6日上線健身直播課程,PP體育短期內完成了覆蓋一周七天,每天長達9小時的「全時段」健身直播課程,同時,課程類型覆蓋塑形、有氧燃脂、搏擊操、瑜伽、舞蹈、普拉提等熱門訓練,還有針對家庭跑步機和家庭單車的專門課程,吸引大量用戶觀看。作為在線健身直播領域新玩家,PP體育健身直播總流量突破千萬,場均觀看人次超過5萬。
  • 淘寶直播流量券上線,點擊領取直播免費流量
    引言淘寶直播流量券在上個月上線了,不過目前僅有部分商家開通了測試,獲得流量券後,系統會自動幫你兌換相應的免費流量,一個流量券等於一個直播間的訪客。下面我們會講解如何獲取流量券,當我們了解了如何獲取流量券後,其實你多半也猜到了直播間免費流量的算法,以及現在淘寶想要什麼。
  • 體育版權付費之殤:賽事盜播猖獗,讓用戶付費並不容易
    據天空體育稱,本場英超雙紅會全球觀眾數量在7億至9億之間,遠超不久前皇馬與巴薩的國家德比。據說比賽開始前,就有超過30萬的球迷來到PP體育比賽直播間,等待球賽開始。通過登錄PP體育、愛奇藝體育客戶端可發現,本場比賽觀眾人數均超往日。可以說,是因為雙紅會的號召力,吸引了球迷的關注。
  • 「抖快」迎戰淘寶直播,PGC+私域流量會是好出路?
    憑藉平臺內強大的流量和紅人主播,抖音、快手的電商直播很快吸引了網購愛好者的關注,甚至擴大了整個電商市場,很多不常在網上消費的三四線用戶也加入到網購大軍中。在今年618前夕,快手帶貨王辛巴在經歷50多天的退網之後再次回歸,復出後的第一場直播銷售額超過12億元。  這讓淘寶、京東等正經歷網際網路流量乾枯的傳統電商看到了希望。去年618前夕,拼多多商家接入快手主播資源做商品直播推廣。
  • 免費還是付費?體育轉播商邁不過去的「坎」
    參與圓桌討論的分別為:BBC體育主管芭芭拉·斯萊特(Barbara Slater)、英國電信(BT)電視部兼體育部總經理迪莉婭·布謝爾(Delia Bushell) 以及歐洲體育CEO彼得·赫頓(Peter Hutton)。其中,BBC和歐洲體育都是免費轉播的支持者,認為大眾對重大體育賽事有強烈的收看意願; 而BT體育作為付費電視臺的代表,則開始向新媒體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敞開懷抱。
  • PP體育在線健身直播流量破千萬,普拉提課程受熱捧
    在線健身需求火爆,市場熱度究竟如何,新老玩家的流量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2月19日,PP體育的數據顯示,該平臺健身直播上線以來總流量突破千萬,「最硬核私教」拳王徐燦直播課程流量破10萬。
  • 競猜 | 猜猜猜,典藏版三國殺卡牌送上!
    本次總決賽中,32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國戰玩家們將於6月2日在上海角逐冠軍寶座,這也是近兩年來首次全民參賽的國戰賽事,一大批全新面孔的玩家走上了三國殺競技比賽的舞臺,他們在國戰模式中到底有何心得,會打出怎樣的精彩對局,我們將在賽事直播中為大家全面呈現
  • PP體育王冬:體育直播放大體育魅力
    PP體育王冬:體育直播放大體育魅力 來源:環球網5月16日晚間,德甲重啟首場比賽前,解說大咖申方劍、李欣、PP體育主持人劉暢、
  • 十年三國殺從爆火到無人問津三國殺的歷史只是中國網遊的一個縮影
    這個曾經的中國卡牌霸主,現如今竟然又去抱騰訊的大腿,前幾天消息報導三國殺登陸WEGAME平臺,作為一名從標準入坑玩到一將成名風林火山半退坑的三國殺老人家,我覺得這事真是太諷刺了。想當年三國殺如日中天之時,騰訊出了個山寨版的英雄殺可以說是三國殺的死對頭,曾經的中國桌遊霸主,如今居然淪落到要靠抱騰訊大腿,真是令人唏噓。
  • 坐擁12億月活流量,騰訊直播帶貨的底牌
    私域流量中直播帶貨靠譜嗎?抖音和快手直播都在短視頻平臺上,有諸多中心化入口,視頻流中也會植入直播間入口,因此短視頻平臺數億的日活,會被部分導入直播間中。但騰訊直播的去中心化玩法,對部分商戶來講,難以利用到微信和QQ兩大流量池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