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我們知道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猶太人。關於猶太人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來形容他們:「世界的錢在猶太人的口袋裡,猶太人的錢在他們自己的腦袋裡。」做生意的頭腦思維非常重要。作為曾經的中國首富,中國商界的標杆和獨一無二的傳奇,他的商業能力被公認為很強。李嘉誠還有三個做生意的良言要贈送給大家。記著這三個經商的良言,生意一定越做越旺,賺錢不難,早晚飛黃騰達。
1.當別人放棄時開始出手
當別人放棄時,李嘉誠的意思並不是說在別人放棄時貪婪地貪圖便宜購買,這多半是目光短淺的行為。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你採取行動之前,你應該先想想別人放棄的原因。如果你自己開始進場的話,是否還能賺到錢。在多數情況下,一旦一手好牌握在手裡,不要急著出手,在等到情況明朗時抓住最佳時機反其道而行之,一擊命中。
要有敏銳的眼光。有人說,企業家也是機會主義者,事實的確如此,因為他們對市場信息非常敏感,能夠理解抓住第一手的機會,依靠前瞻性思維迅速把握機遇,取得成果,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創業、經商、超前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要對賺錢的商機敏感,要有敏銳的商業眼光和嗅覺,這樣才能在荒山中找到金礦,洶湧的波濤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被你掀起,在大多數人認為沒有錢可賺的地方,他們發現了隱藏在其中的無限商機。
做生意的時候,任何行業和項目都會有起伏。在低谷期,很多人會做出放棄的決定,這种放棄可能是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或者如果他們不能堅持下去,就會產生放棄的想法。這個時候,如果你想有所動作,首先要冷靜地分析一下,看看這個行業或項目的前景如何,是不是暫時的低谷,未來是否會有上漲的一天。
就像世界「銅王」王文銀一般,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銅價暴跌,暴跌至每噸2萬餘元,不少企業紛紛拋售銅,王文銀果斷選擇逢低買入,還在世界各國收購礦山。王文銀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而當時正威國際集團擁有的礦山資產價值高達數千億元。
2.不要沉迷於任何一項業務中
李嘉誠曾建議兩個兒子,不要愛上生意,也不要沉迷於任何一項業務。世界上,只有賺錢的生意,沒有永遠的生意。事實上,李嘉誠在做生意的時候從來沒有偏袒過任何一項生意。在李嘉誠看來,任何業務在經歷成熟階段後,都會出現不可避免的衰退。如果不及時調整,很容易失敗。
這個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這主要與一些商人的迷信有關,與我們常說的專注度有衝突。比如,當一個品牌做大做強的時候,不管將來是順勢還是逆勢,都不想放棄原有的品牌,因為這是自己的心血,更重要的是,這也能顯示自己的專注。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好漢不提當年勇。就如當今的阿里、京東集團類似,作為中國兩大電子商務平臺,在隨著網際網路的大潮發展起來越發地成熟後,阿里巴巴開始有深入大健康、教育等事業,而京東也注重發展京東健康等產業。
李嘉誠還有另一個含義,那就是商者無域,商人不能被一項業務死死套牢,要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面,不管企業的現狀和前景如何誘人,你不應該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同一項業務上,這主要是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萬一主營業務或其中一家企業遇到危機,還有其他企業可以維持過渡,捲土重來。
3.懂得分享利益,多為對方考慮
做生意,不管你在哪個行業,如果你能和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就可以實現彼此的雙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雙方在合作時,必須多考慮對方,使對方有足夠的滿意回報。換言之,就是通過虧損來盈利,看起來你是賺的錢少了,但它保證了長期的賺錢機會。如果只想著多賺錢,多拿點好處,讓對方吃虧,那麼這種夥伴關係往往是一次買賣,很難長久。
這與清代商人胡雪巖的經商原則相似。最重要的一點是「舍」。做生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開局面。為了打開局面,以虧為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厚黑原則。雖然表面看來是損失,但影響和作用是深遠的。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像胡雪巖那樣培養遠見和智慧,決不能不加選擇地放棄。
從長遠來看,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的效益遠比一次性買賣強得多,而且有利於建立自己良好的聲譽,這是將生意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必須「讓合作夥伴有足夠的回報空間」,這不僅是一種慷慨,更是一種智慧。做生意不要有短見,薄利多銷,積少成多才是長久之計!
曾經,李澤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對外透露過父親給自己的忠告:與他人合作,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的情況下,那就只拿6分好了,要始終牢記合伙人利益。李嘉誠認為,在生意場上,每次都讓對方兩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你合作,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寄語:關於以上三點,不知大家是否認可?這正是李嘉誠在生意上很少賠錢、常贏的關鍵和秘訣。大家還有什麼做生意的秘訣嗎?